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史镜·大国忠魂 >

第5部分

史镜·大国忠魂-第5部分

小说: 史镜·大国忠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每年当廷式满生日时,祖母便按照文氏老家萍乡的—吃聪明蛋,给他煮二个鸡蛋,放上葱,又香又脆。    
    祖母逝世后,母亲也按祖母的贯例做。母亲对廷式说:“吃了这聪明蛋,长大会更聪明。”    
    廷式早就听祖母这样说过好几回了。    
    想起祖母,他的眼泪扑地一下掉下来了。那时,小廷式听祖母说吃了这聪明蛋会长得更聪明,好几天都吵着要吃聪明蛋呢。祖母嗔怪地说:“傻伢俚,聪明蛋要生日吃才会灵验的。”    
    眼下,廷式已满七岁,吃了七次聪明蛋了。他生性好奇,渐渐懂得了些许人事。    
    小廷式还感受到父亲和一些清军官员脸露喜色,并听说湘军将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紧紧围困。忠王李秀成从浙江、上海回师救援,与湘军大战四十多天,但没有能够解围。清政府得到了喘息之机。太平天国处于危机之中。父亲星瑞他们比以前轻松了许多。    
    这年冬天,气候反常,一向很少下雪的广东也下起了大雪。因上月未能及时领到饷银,军队怨声骤起,军心不稳。    
    星瑞急忙冒着纷飞的大雪,离开惠州赴广州去请饷。    
    星瑞走后,太平天国陈金钢部太平军进至惠州,集兵数万三次围打,形势万分危急。    
    廷式全家及数万军民都在城内,形势紧迫。逃已逃脱不了,也不情愿离开家乡。城内人心惶惶。    
    小廷式如此这般地和母亲彭氏说了一番话。    
    彭氏即以夫嘱;拿着星瑞的令箭;急忙来到清军团练营中。她操湖南口音,神色威严地对知守城将士:“贼军大兵压境,知府大人已到广州城去请饷,军士们不日即可领到欠饷。知府大人将带救兵来援。你们要逃命可自去逃命,我在城东河上已准备好了船只。”    
    听到夫人这样说,不少人都纷纷逃命去了,只有李君等不愿走。    
    彭氏对留下的兵士和家丁说:“如今群龙无首,情况紧急,按知府大人吩咐,大家要听我将令,晚上不要灭灯火,将所有鞭炮收集起来,不时燃放,坚守待援,违令者斩!”    
    于是,部署清军团练踞城顽抗。    
    太平军连连发起进攻,但因武器太差,兵勇缺乏训练,天气又寒冷,被清军和团练一一打退。    
    太平军苦攻三日,仍未能破城。后,太平军首领陈金刚见久攻不下,清军援军将到,便主动撤围。    
    廷式家人得以安全度难。    
    抓到的太平军俘虏说:“我们见城中每天灯火通明,战旗飘飘,以为有三、四万清军在守城呢。”    
    但他们哪里知道;这条空城计;竟然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设计的呢!    
    第二年;同治二年。廷式父星瑞在罗定州知州任。    
    去年及本年,太平军陈金钢部三次围城。清兵城守皆濒于危。鼓角之声、仓皇之状,深深地刻在年幼的小廷式脑海里。    
    同治三年(1864),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洪秀全病亡。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了。    
    消息传来,父亲把全家召到知府衙门,参加那里举行的隆重的庆祝大会。这是庆祝残酷的胜利。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然而,天下并没有太平,父亲刚刚放晴的脸上又是阴云密布。    
    星瑞:“现在还没有到和平时期,要注意安全。”    
    廷式:“不是说长毛已经被消灭了吗?”    
    星瑞苦笑了一下。    
    为消除鸦片毒害,清廷派林则徐来广东禁烟,此举遭到英国的反对,英法两国派军舰在广东、福建、上海、天津沿海骚扰,胁迫清廷。    
    清廷和清军剿灭太平天国起义很是卖力,但在外国侵略军面前却毫无气节,不是望风而逃,便是屡吃败仗。结果,清廷将林则徐降职充军新疆,并和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割地赔款,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作殖民地。从此,美、俄、日、德等各国列强纷纷向中国张开了血盆大口。    
    这天,父亲星瑞端端正正地将南宋名相文天祥的《正气歌》;抄写成长幅,并把小廷式叫到跟前。    
    星瑞:“这是远祖文天祥;用自己的生命写成的千古爱国诗篇《正气歌》。”    
    听了父亲的讲述;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小廷式的脑海里。    
    廷式默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父亲将他抄写的长幅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廷式。    
    廷式高兴地收下后;并把它瑞瑞正正地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从些他常常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    
    这一年,廷式父亲星瑞在罗定州知州任,四月卸任。因与朝廷卖命,与太平军作战有功,后保升道员,加盐运使衔,署高廉分巡兵道(二品衔)。    
    不久,廷式和家人随父亲到了高廉。


第一部分随父征战(1)

    咸丰九年(1859年)。    
    小廷式四岁,和其他儿童并没有什么两样,对当时的时事一无所知,只知玩耍,好吃,好动,动不动就哭鼻子。他初学人语,哇啦哇啦地特别喜欢说话;刚会行走,便满地里跑。    
    童年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小廷式却无法回避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对自己生活和成长的影响。    
    这年秋天,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因不满洪秀全任人唯亲而带兵出走。不久,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将领担任军事指挥,继续同清军作战。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太平军攻破包围天京的江北、江南大营。    
    广东的战事骤紧。到处都可以闻到火药味,看到人心惶惶的场面。四月初,来自太平洋上的台风带来了一场暴雨。时廷式父亲星端正在嘉应州守城。太平军石郭宗部近万人进抵嘉应州,将嘉应城团团围定,一面发起进攻,一面派人前来劝降。    
    嘉应州知州府。文晟厉声斥责太平军使者:“本大人生是大清官,死为大清鬼,决不会投降!并将劝降使者斩首示众!”    
    太平军部将石郭宗;得知知州文晟不肯投降,并将前去劝降的使者杀害,盛怒之下,便下令攻城。    
    刹时,鼓角声、枪炮声、喊杀声震天动地。    
    年幼的姊妹被这阵式吓得直哭,可廷式胆儿大,不但没有哭,还吵着要到外面去玩,去看看打仗。    
    母亲彭氏正怀着三个月的孩子,性情有些急躁,她操着湖南口音严厉斥责小廷式。    
    母亲:“吵,吵,吵啥子呀?死伢子哩,都火烧眉毛的时候哒,你的小命都不晓得能不能保!还吵吵吵!烦死哒!”    
    小廷式不听,母亲第一次打了他一个巴掌。    
    哇地一声,小廷式哭了。    
    祖母连忙跑过来把他带走,拿出糖果哄他。    
    晚上八九点钟,天色黑呼呼的,下着倾盆大雨,随着几声巨响,传来了城墙被炸塌的声音。    
    文晟的师爷姚进;神色匆匆地带着几个衙役来到文家。    
    姚师爷告诉刘氏老夫人和彭氏少夫人:“情况万分紧急,长毛贼挖地道炸塌城墙好几丈,马上就要攻破城池了。”    
    大家听后面面相觑。    
    姚师爷:“知州大人命你们;赶快装扮成老百姓,带着孩子;逃出城去,到潮州长善将军那儿去。那儿很安全。”    
    姚师爷抱起小廷式:“大人特别吩咐;一代管一代,要你们不要留在这儿等死,一定要将芸阁送出去,他将来肯定是个有用之材。”    
    祖母:“妹仔啊,你和周顺大带着孩子们先走吧。”    
    说着急忙换了衣服,带上雨伞消失在雨夜中。    
    彭氏对着风雨喊:“娘——你去哪里——”    
    风雨上中传来:“我去找芸阁他爷爷——”    
    廷式母亲让大家快换上百姓衣服,带着廷式姊妹潜逃出城,奔潮州而去。    
    逃亡路上。风雨中。母亲抱着小廷式,用手摸了一下他的额头,发现孩子额头发烫,知道这孩子又感冒了。    
    母亲不由心急如焚,自己的几个孩子得了病,因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夭折的情景,又浮现在她眼前。    
    此时,迎面遇到了太平军的队伍。他们一律头系红巾;身穿黄衣,手上拿着大刀、长矛作武器,从他们的相貌和打扮上看,都是些地地道道的农民。    
    情况万分危急,要躲避他们已来不及了。    
    走在前面的几个兵士已举起了手中的武器……    
    母亲脸色刹白,紧紧地抱住小廷式,紧张地盯着;这伙满脸杀气的人,她眼前浮现;那些全家被土匪杀害、一个不剩的悲惨场景。    
    也许是看到廷式母子身穿百姓服装,拖男带女,像是饥寒交迫逃命去的百姓,一个带兵的头儿;连忙喝住自己的部下,走上前来……    
    头儿:“你们是去逃难的吧?”    
    廷式母亲点头应了声:“嗯。”    
    那人见小廷式脸色苍白,知他是病了,便连忙叫来一个名叫秀秀的年轻女人,嘱她给孩子看病。    
    母亲用警惕的目光审视着他们,看看怀里的孩子,知他们还没有认出自己和孩子的身份,并没有什么恶意,便让那年轻女子给小廷式看病。    
    看完病,年轻女子给母亲一把草药。    
    年轻女子:“孩子得了寒症,要赶紧服药,不然有生命危险!”    
    母亲接过草药。    
    母亲:“是治寒症的香尔草吧?”    
    年轻女子:“对!”    
    母亲:“刚才那当官是谁?我得谢谢他呢。”    
    年轻女人含羞地说:“是咱石大人。”    
    小廷式听那女人的声音好和气,便微微睁了一下眼。那是一张年轻秀气的脸,全不像祖父和父亲所说的;那种红头发绿眼睛凶神恶煞的样子,便不再害怕。    
    因怕出什么意外,母亲说了声:“谢谢”。便没有再说话了。    
    女子说了声:“要赶紧服药”,便匆匆地追赶队伍去了。    
    这时,母亲才松了一口气。她赶紧带着他们来到一家老百姓家,给廷式熬了草药吃。    
    不一会,小廷式便昏昏沉沉地在母亲怀里睡着了。    
    吩咐佣人租了一辆马车。    
    马车颠颠簸簸地走着,好不容易看到了目的地——潮州城门。


第一部分随父征战(2)

    不料,卫兵不让他们进城。    
    彭氏带着满脸怒气说:“我们是嘉应州知州文晟大人的家属,从嘉应逃难来的。已经在路上走了七天了。要见你们长善将军。”    
    卫兵连忙去报告。    
    听了卫兵的报告,将军亲自来迎接他们。    
    长善将军沉痛地告诉廷式母亲:“据可靠情报,文晟大人已为国赴难了!”    
    彭氏一听,心头一阵隐痛,眼泪象断线的珠子一样;哗哗滚落下来。    
    那天。祖母刘氏找到了文晟,他正在护城墙上;和总兵一起;指挥清军和太平军作战。    
    刘氏:“老爷一起走吧。”    
    文晟:“我不能走!我是知州,身负皇命,必须坚守待援!”    
    文晟转身对总管说:“余总管,骑上我的战马,带着老夫人和葵花先走!”    
    老夫人却不肯走。    
    老夫人:“咱俩老死也要死在一块啊!”    
    那战马似乎有什么预见,发出阵阵哀鸣,久久不愿离开主人文晟。    
    文晟:“余盛生,把夫人带到较安全的地方去!”    
    文晟自己仍然踞城拒守。    
    时钟在转动。    
    太平军每天派兵攻城,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和清军激战十一天。    
    十六日,姚师爷报告:“援军仍未到,守军已弹尽粮绝。”    
    文晟:“文晟取义成仁的时候到了!”    
    太平军蜂涌而至。    
    城破,文晟被太平军所杀,时年六十六岁。    
    文晟的尸体从城墙上掉到护城河,顺流而下,漂流了二十多里;才被他的战马驮起。    
    百姓见到已饿倒的战马和文晟的尸体,说他是个清官,便凑钱买了一副好棺木,把他的遗体装敛后;送交官府。    
    逃亡途中。祖母听说丈夫战死,悲痛得昏了过去。    
    醒来后;她想到,孙子孙女还不知是死是活,得想办法去找他们。    
    结果她和余盛生、葵花三个人都被冲散。    
    祖母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廷式母子。    
    亲人们劫后余生,相拥而泣。    
    长善将军亲自写奏章;上报文晟战死,并为他请功。    
    不久,清廷谥文晟“壮烈”,并令在其家乡萍乡建祠立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