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史镜·大国忠魂 >

第2部分

史镜·大国忠魂-第2部分

小说: 史镜·大国忠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和接生婆正在给孩子洗净身子。    
    文晟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文晟:“果真是个孙子!”    
    祖母给刚出生的孙子穿上衣服,抱在怀里。    
    祖父从祖母怀里抱过小孙儿。    
    祖母:“这小家伙胖乎乎的,怕足有十斤重呢。”    
    葵花真的拿了把秤来,把小家伙放在箩筐里称了一下。    
    葵花遇上事儿总是有些大呼小叫。    
    葵花:“哎呀,不多不少,刚好十斤!”    
    这小男孩,生着一张红扑扑的国字脸,眉眼俊秀,不像祖父这个驰骋沙场的武官,倒像个文官模样。    
    祖母笑嘻嘻地说:“这孩子眉清目秀,将来是个做文官的料。”    
    星瑞:“可他的头、脸、手脚身子像我,像个武官嘛。”    
    文晟:“这战乱年头,文官能有啥用?最好是象曾国藩、李鸿章大人那样文武双全。”    
    星端附和着父亲说:“父亲,您也是个儒将啊!”    
    文晟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    
    文晟瓮声瓮气地说:“咱们文家一向是文武兼重。再说这孩子是文官还是武官,是条龙还是条虫?还要看他以后怎么样呢。”    
    话语中表现出他对当时正在为剿灭太平军立下赫赫战功的曾国藩、李鸿章大人敬佩有加。    
    这时传来清兵的传报声:“报——”    
    文晟应了声:“进来!”    
    清兵送来一封广州将军长善的信。    
    文晟看后双眉紧蹙,忙叫人:“快备好我的千里驹!把我的家伙拿来!”又对儿子星瑞说:“生儿子是件大事。今天你就在家里呆着!”    
    星瑞点点头。    
    文晟忘了;像随身兵器这么重要的东西;以往都是自己的妻子刘氏为他准备好的。此时,她正忙着照顾儿媳妇呢。好在儿子星瑞很快把战袍和他的来福枪都取来了。这支枪和千里驹还是上次同太平军作战时立了战功,广州将军长善送给他的呢。    
    那天长善将军在永安城作战时,被太平军围困。    
    危急关头;文晟带来一队清兵;帮他解了围。    
    从此,将军视文晟为自家弟兄一样,和他一起商量战策,常邀请他一起喝酒交谈。    
    门外传来一声马嘶,家仆周顺大也已把战马牵来了。    
    那是一匹纯种的满州枣红马,它全身毛发光亮,膘好,跑得快。这都是家仆周顺大精心喂养的结果啊。    
    祖母见祖父要走,急忙说:“给伢子取个名字吧?”    
    祖父瓮声瓮气地丢下一句话:“他大哥叫廷俊,按字辈,他的名字就叫廷式吧。望他长大后,参加廷试时考个三鼎甲。”    
    话还未说完,文晟便脚下生风大步流星出了大门。    
    母亲彭氏轻声地:“我怀这孩子前,梦见一只似龙非龙似马非马似狮非狮、奇奇怪怪的动物,驮着一个小男孩朝我走来。”    
    祖母:“那动物是不是龙头马身狮尾,全身长着鱼鳞?”    
    彭氏点头嗯了一声。    
    祖母笑着说:“那叫麒麟。》一书中;把这一现象叫做麒麟送子。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的。”    
    母亲彭氏轻声地说:“那孩子的小名就叫麒生吧。”    
    父亲轻轻地亲了一下小廷式粉嫩嫩的小脸蛋说:“大名叫廷式,小名叫麒生,字就叫芸阁。”    
    祖母叹息:“廷式出生前已有二个哥哥。大哥廷俊七岁了。可怜二哥三岁时生病出麻疹,都因为这该死的战乱;没能及时医治,夭折了。三个姐姐也夭折了两个啊!”    
    哥哥姐姐们都围在小廷式身边,一个劲地嚷着:“麒生,麒生”。他们都争着要看看小弟弟的模样呢。    
    一个月后。文府里里外外张灯结彩,宾客云集,高朋满座,非常热闹。管家余盛和佣人葵花、周顺大也忙着上下张罗。廷式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忙于招呼客人。    
    四匹膘肥体壮的骏马拉着一辆豪华马车奔驰而来,在文家大宅前嘠然停下。    
    文晟忙上前迎接。    
    只见从车上走下来一名清军武将。原来是广州将军长善前来贺喜。    
    文晟喜出望外。


第一部分呱呱坠地(3)

    长善:“兄弟,孙子满月,真是可喜可贺呀!”    
    文晟:“区区小事,岂敢惊动将军大驾呀!”    
    此时,小廷式安安静静地躺在摇篮里睡得正甜。    
    长善见这孩子天庭宽广,气宇不凡,不由喜上眉梢,并在小廷式的小脸蛋上轻轻亲了一下。    
    长善:“可惜我没有孩子,只得抚自己的侄儿——大哥长叙的儿子志锐为子,所以我对孩子特喜欢哟!”    
    满月酒做得热热闹闹。    
    这天,星瑞要为小廷式请奶妈,彭氏却不同意。    
    母亲:“孩子还是喂母乳更好!”    
    星瑞:“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子啊!”    
    母亲便开始自己喂奶给小廷式吃。    
    看到孩子咂吧咂吧地吸吮着自己的乳头,吸得那么香甜,母亲笑了。    
    不想没过几日,便发生了不顺心的事。    
    小廷式每天白天呼呼大睡,连喂奶,他都是闭着眼睛衔着奶头吮着,可到了晚上便啼哭不止。    
    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家都累了一天,那孩子的哭声却一声长似一声,一声高似一声。    
    母亲忙给他喂奶,可他连奶头也不愿含。    
    给他换便布,发现又没有弄脏。    
    让他尿尿儿,他还是一个劲地哭。    
    小廷式的哭声吵得全家都难以安眠。这小祖宗可是全家的心肝宝贝。全家急得团团转。    
    祖母吩咐下人周顺大:“请朗中来给孩子瞧瞧。”    
    郎中给他开了中药。    
    葵花煎了药端给他吃。可他嫌药苦不肯吃,又哭又闹。    
    母亲只好捏着他的鼻子灌。    
    小廷式被呛了,急得大人们直跺脚。    
    祖母:“听说本地有个陈瞎子;算命天灵地准,连抚台大人和总督大人;都请他算过命。小麒生这样,是不是有什么迷信,走过家呀?周顺大,快请陈先生来一下。”    
    陈瞎子在仆人的带引下,用拐杖指指点点,摸摸索索,来到了文府。    
    算命先生也没有什么工具,就是一把二胡、一根拐仗。    
    家里人对算命先生毕恭毕敬,让仆人搬来了太师椅,泡了上等的好红茶。    
    陈瞎子将二胡架在腿上,大模大样地拉了几下,便要主人将要算命人的生庚报来。    
    祖母将廷式的生辰报给他听:“丙辰年腊月二十三日寅时。”    
    陈瞎子听后便叽哩咕噜地算开了:    
    “丙辰年为龙年相龙,寅时相虎。年份和时辰有些相冲。不过总的来讲,这是一张贵人八字,值十俩文银。乃文曲星下凡,将来定有出息。可在朝中伴天子为官。只是有些美中不足,五行中水太多,身体常常有些毛病。”    
    祖母和母亲异口同声地:“哪咋办呀!”    
    陈瞎子:“小时候要特别注意。有道是‘高处莫捉鸟,深塘莫洗澡’。寿年方面,四十九岁有一劫,走烧尸运,不烧别人就要烧自己,有大病,怕有生命之虞,要特别小心。”    
    陈瞎子:“功名方面,三十四岁以后可见分晓,一举成名天下知。婚姻也动得还早,三妻四妾,儿女满堂,美满幸福。”    
    祖父:“要注意些啥啊?”    
    陈瞎子:“就是年份和时辰相冲,可能一生不会很顺利。到中年时要特别小心,还怕犯官府星,有牢狱之灾。他命中有一男一女两个克星,两只饿虎,且都是位高权重,可谓双虎搏龙。虽有天子、相国庇护,也难免为猛虎所伤。不过,只要常常嘱咐他明哲保身,不可争强好胜,谨慎做人,小心做官,可官居一品。”    
    家人听了不由喜中带忧。于是,赏银十俩,重谢了这位八字先生。    
    祖父听了却不以为然:“这张八字我早就算好了。在朝为官本来就是伴君如伴虎,且同僚都是尔虞我诈;‘什么犯官府星’,‘有牢狱之灾’,不说也知道。只要处处小心谨慎,远离是非,才可保一生无忧。这话以后倒要嘱咐芸阁切记!”    
    第二天。祖母来到观音庙庙里给小廷式画符。    
    母亲写了好多张“天皇皇地皇皇”的纸条儿到大街小巷到处张贴,让过路人念——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个叫夜郎,    
    过路君子念一念,    
    一觉睏到大天光。    
    这样折腾了半个月,渐渐地小廷式晚上不再乱哭乱嚷了。


第一部分呱呱坠地(4)

    小廷式呱呱坠地就遇上了战乱,在一个极不安定的环境中迎他的童年时代。虽有家人对他千般呵护,但毕竟没有和平环境下那么温馨,自是免不了颠簸流离,担惊受怕。    
    见孙子生下来就有些弱不经风,三天两天就要生点小病。祖母刘氏特地到观音庙为他求了个护身符挂在他胸前。    
    和祖母不同的是,母亲彭氏是个胆识过人的女性。她是长女,从小养成了独立、要强的个性。她担心孩子胆子小,长大了不能做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便有意锻炼他的胆量。    
    母亲有时抱着他去荡秋千,有时又带他到水里去学游泳,有时还让他听爆竹响,或和小狗玩。    
    开始时,小廷式总是被吓得哇哇直哭。    
    一次,荡秋千时,小廷式竟从秋千上掉了下来,脸上被摔破了皮。    
    游泳时,廷式被水呛了。    
    好几次,母亲都受到祖母的埋怨。    
    慢慢地,廷式的胆子大了,不再害怕小狗小猫了,还和它们玩。也不怕打爆竹了,还学着放呢。    
    父亲带廷式在他身边读书,小廷式伸出小手来抓父亲手里的书本。    
    父亲写完字,将笔放在书桌上,小廷式伸出小手将毛笔攥在手里,弄得满脸墨迹。    
    看到小孙儿那模样,祖母笑了。    
    祖母:“这伢将来一定会像他外祖父一样有出息。”    
    她眼前浮现出——    
    乾隆年间的一天,大殿上正在举行殿试。乾隆帝坐在龙椅上。    
    乾隆:“今日殿试,朕要当场考试,看谁有真才实学。听说江西萍乡人刘凤诰是个有名的江南才子;还很会对对联?此人今天可在此参加殿试?”    
    刘凤诰跪在地上:“回万岁话;草民就是。”    
    乾隆:“朕已拟出了一副上联,你对对看?”    
    刘凤诰:“草民遵旨。”    
    乾隆:“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是摘星子?”    
    刘凤诰不慌不忙,从容对出下联:“春牡丹,夏荷花,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殿下文武百官及其他参加应试者无不惊叹佩服。    
    乾隆满意地笑了。    
    乾隆:“按才学,你本该中状元,无奈此对意思本来就是专考探花的,‘东南西北’非对‘春夏秋冬’,‘摘星子’非对‘探花郎’不可。君无戏言。你就做个探花吧。”    
    刘凤诰叩头:“谢主龙恩!”    
    乾隆五十六年刘凤诰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即皇帝的顾问)。后来先后在朝廷任礼部、兵部、户部侍郎,直至太子少保,正二品衔。    
    小廷式正是呀呀学语的时候。祖母刘氏便开始念唐诗给他听;并教他识字。    
    小廷式虽不懂祖母念的是啥意思,但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却吸引了他。    
    不久,他便能模仿着祖母,跟着她念几首简单的唐诗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每当听到小廷式幼嫩的声音,祖母心里便升起一种自豪感和欣慰感。    
    祖母教小廷式识字、写字。    
    开始时,小廷式连笔也不会拿,把字写得像鸡脚叉。    
    祖母就手把手一笔一划地教他。    
    小廷式一天天长大。    
    祖母开始给廷式讲古代神话传说。    
    《女娲补天》的故事把小廷式带进了神奇的远古神话时代,那炼五色彩石补天的女娲,令他仰慕。    
    《后羿射日》中的主人公后羿为了拯救人世,不畏艰难,不畏权贵,接连射落九个暴虐的太阳。    
    《夸父追日》中的夸父虽然渴死了,但他那为事业不惜献身的不朽的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廷式被祖母那绘声绘色的讲述所吸引。这些启蒙教育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小廷式的心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