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史镜·大国忠魂 >

第11部分

史镜·大国忠魂-第11部分

小说: 史镜·大国忠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志锐:“他叫张华奎,是两广总督张树声的儿子。”    
    廷式和华奎二人抱拳施礼。    
    这时上课铃响了,学生们一窝蜂似拥向课堂。    
    学海堂教室内。陈先生正慢条斯理地讲着课,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着。    
    陈澧:“中国古代算学家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3•;14159208;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年。圆周率的应用很广泛,尤其是在天文、历法方面,凡牵涉到圆的一切问题;都可用圆周率来推算。还有是三角知识中的勾股定理,它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相传是古希腊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50年首先发现的。其实,我国古代对这一数学定理的发现和应用,比毕达哥拉斯要早了五百多年呢。”    
    陈澧先生问学生:“中国古代有哪四大发明?”    
    廷式当即站起来回答:“黑火药、指南针、造纸述和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陈先生:“可是我们现在已经落后了;正在遭受列强的欺负啊!连香港都割让给了英国!”    
    廷式听了非常激动,从此,他更刻苦地钻研算学和物理、化学。    
    考试时,他的算学成绩名列全班前茅。    
    对此,同学张华奎和梁顶芬不以为然    
    梁鼎芬:“算学学得再好;也不能当状元、榜眼、探花,还是多花些时间学好咱们老祖宗的《四书》、《五经》吧?”    
    廷式反驳说:“如果大家都不去重视算学和其它学科,都只去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章,咱们中国就会永远落后于世界列强!我宁愿考不上三鼎甲,也要学好算学!”    
    一天,廷式刚放学回到陈府,就听陈小姐神秘兮兮地说:“你去看看是谁来了?”    
    廷式一进门便看见大哥廷俊正坐在大厅和陈老爷讲话。    
    见大哥来看他,廷式心里很激动,快步走到大哥面前,高高兴兴地感了一声:“大哥!”    
    大哥亦是满面笑容,站起来回应了一声:芸阁弟,放学了呀?    
    廷式“嗯”了一声。    
    陈老爷见这兄弟俩有好多话要说的样子便走开了。    
    廷俊告诉弟弟:“自从你来广州后,父亲虽然总是很忙但仍常念叨,总是望你来信,弟妹们也很想念你。”    
    廷式听了不由低着头,觉得很是过意不去。    
    廷俊:“清明时,我还去南昌和新建给祖父、祖母和母亲扫了墓。母亲的坟上已长满了青草,祖父、祖母的坟上更是荆棘丛丛,我请人费了好大功夫,才整理得干干净净。”    
    大哥还将父亲的一封亲笔信和几百俩银子的生活学习费用交给廷式。    
    廷式激动地从大哥手里接过父亲的信和银子,并很快看起来信。    
    信上写道:“芸阁吾儿,近安否?自你离家后,为父甚为挂念。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虽说男儿四海为家,但吾儿心里总得有个家吧。不知学业是否有所长进?为学者必歉逊而后方可教也。科举虽是为父所不愿从的,但自古以来为官之道只有这一条,你当努力而为之。在陈家为客当小心礼数,不可贪人便宜,生活费一个也不要少。学成后早日回家……。”    
    读罢父亲的来信,廷式不觉眼睛有些湿润。他眼前浮现出父亲那既严厉而又慈祥的面容。    
    廷式:“大哥,请转告父亲,我一定不会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的。”


第一部分学海堂(2)

    时隔十年,廷式又一次来到广州将军府,他感到格外亲切,童年的记忆浮现在眼前。    
    将军府虽仍然是那么气派,那对石狮子仍是那么威风凛凛,将军家的那个后花园仍是那么风景宜人,但房屋历经这么多年的风雨沧桑,显得有些破败。    
    廷式向门卫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在一个管家的带引下,朝大厅走去。    
    一路上看到长家增加了不少新面孔。    
    来到大厅,廷式拜见了长善将军。    
    看上去长善比十年前已老了许多,须发有些斑白,只是比以前更显得慈祥和蔼些。    
    长善和气地询问廷式父母身体可好,廷式告诉将军母亲已经过世,父亲身体还算硬朗。    
    长善听到廷式母亲已经过世叹了口气,说:“你母亲还年轻啊!”    
    接着将军又问:“你都读了些什么书呀?”    
    廷式回答说:“除了课本还看些课外书。”    
    长善将军说:“年轻人要多读些书。”    
    廷式点点头。    
    这时志锐、志钧和好几个年轻人都来了。    
    长善便叫志锐、志钧带他们到花园去玩。    
    一个看上去一岁多的小女孩跑过来拉着志锐的手说:“俺也要去!”    
    另外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也怯生生地跟过来。    
    志锐抱起一岁多的小女孩说:“这是我妹妹,叫珍儿。”    
    珍儿用小手指指三岁多的小女孩说:“这是俺姐姐瑾儿。”    
    廷式抚摸了一下珍儿圆而秀气的小脸蛋说:“哎哟,珍儿这么点点小就晓得介绍人了呀!”    
    珍儿调皮地做了个鬼脸。    
    志锐告诉廷式:“俺祖父裕泰曾做过陕甘总督,父亲长叙官至户部右侍。但因父亲嫁次女时不知正值康熙忌辰,无意中违犯了例禁鼓乐的祖制,被革掉了官职。从此,家道中落。俺们兄妹只好投奔身为广州将军的伯父长善。”    
    廷式也很喜欢这两个小女孩,以后一有时间就到长家逗两个小女孩玩,和她们一起在花园里做游戏。    
    珍儿和瑾儿也很喜欢和廷式玩,亲热地叫他三哥。    
    将军见廷式学问人品优良,这天他和夫人商量好后,诚恳地聘请他担任两个侄女儿的启蒙老师。    
    长善:“芸阁呀,我的两个侄女儿还没上学,就请你操点心,给她们当个家庭教师吧?”    
    廷式:“伯父这么看得起我文芸阁,本来是义不容辞的。可晚辈确实才疏学浅,恐怕会误人子弟。”    
    长善:“芸阁呀,你就不要推辞了。以你的道德文章,担任小女的教师绰绰有余。”    
    志锐也说:“芸阁,你就答应下来吧。咱们可是兄弟一场啊,这点小忙,你不可不帮啊!”    
    廷式:“既然如此,在下只好尽力而为了。”    
    长善:“瑾儿、珍儿还不快来拜见老师!”    
    瑾儿和珍儿连忙拜倒在廷式面前。    
    廷式慌忙把两个小格格扶起。


第一部分比剑(1)

    大年初一。南昌。文廷式二叔家。    
    这天天刚亮,廷式便被噼噼啪啪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吵醒了。    
    他还闻到一阵阵浓烈的火药味。从窗子望出去,天色阴沉沉的,黑暗中透着暗淡的光线,外面的树木在摇动。显然,在刮着大风。他想起床,但感到天气很冷,便又缩回了暖和的被子里。    
    这时他耳边响起了亲人话。    
    祖母:“芸阁,你要像你曾外祖父那么有出息,就得努力啊!”    
    母亲:“你可得为娘争气啊!”    
    父亲:“芸阁,过了大年初一你便二十一岁了。”    
    刚毅:“长大了,看咱俩谁出息大!”    
    廷式一骨碌地从被子里坐起身来,穿上衣服,便去向父亲大人和二娘三娘拜年。    
    父亲:“芸阁,近来都读了些啥书呀?”    
    廷式:“正在读《元史通释》和《通典》。”    
    说着便想把自己看的书拿给父亲看。但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他感到很奇怪。    
    廷式:“我记得很清楚,是放在书桌上的。不知怎么,现在却忽然不见了。”    
    父亲见他到处找书便说:“别找了,是我拿走了你的书。……你对史学感兴趣,为父不反对。古人云:‘读史可以使人明志’,又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不过,史学之深奥,不只是在文字语言上,更重要的是在阅历上,没有艰辛的体验,没有博大的胸怀,是很难领悟到其中的要义的。且献身史学;不但终身辛苦,而且风险也将伴随一生。”    
    廷式:“这一点,陈澧老师早就对我说过,要作史官;首先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东汉时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带兵与匈奴战败被俘,后来在那里当了驸马,太史令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说了几句公道话,结果受了宫刑,但他没有屈服,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在狱中完成了千古史书《史记》。如果我能成为一个史官,我就是要以他为榜样!”    
    父亲沉吟良久:“你已经长大成人了,今后的路要靠你自己去走。不过,记住我一句话;趋利避害是万物的天性,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去作赌注啊!”    
    廷式感到父亲的话字字千钧,寄托了他老人家对自己的期望和呵护。但他已深爱着史学这门千古不衰的学问。    
    晚。廷式掌灯读《元史通释》、《通典》。随着书页的翻动,廷式将《隋书•;高祖纪》、《炀帝、恭帝纪》、《元史》、《明史》一一通读。    
    他从历朝历代的兴衰中悟出了不少安邦定国的道理。元世祖忽必烈以强悍、力量与智慧征服中原,建立了元朝,然而他的后代却把大元朝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蛮人四等,实行种族歧视,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反抗,最后被朱元璋所灭。朱元璋从一个叫化子、和尚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这是他顺应了历史潮流的结果。而他的第十一代孙子朱由检——崇祯皇帝却因为腐败无能,最后不得不吊死在皇宫的那棵歪脖子树上。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太祖忽必烈建立了大清朝,历经康乾盛世,可眼下却被如江河日下。    
    想到这些,廷式不由掩卷沉思。    
    初二日仍大风,震撼林木。    
    廷式在二叔家中习字、读书,足不出二门。冷了便跺跺脚,擦擦手,再不行就用热水一边烫脚一边看书。    
    初三日天始放晴。气温聚升。温暖眩目的阳光给人一种春天来临的感觉。    
    廷式不由诗兴大发,欣然研墨作《春雪》和《感春》,敬和大人用东坡韵之作——    
    《春雪》    
    一冬惟薄被,不异岭南居。乍觉朝寒重,方知夜初晓。负暄不试笑,招友欲围垆,溜滴悬檐久;寒深入地徐,红欺灯焰小,白透纸窗疏。过隙常侵砚,融泥或溅裾。色迷王子氅,味俊庚郎蔬。杂树琼花璨,高台玉屑余。    
    《感春》    
    蛰雷震地百草萌,江边流澌渐作声。狐裘不御兽炭熄,妖红稚绿相将迎。昨夜寒风忽狂怒,睡起吹折江头树。八方亭毒熙春阳,尔独支离岂其数?    
    父亲听了他吟的诗,略略点头道:“‘乍觉朝寒重,方知夜初晓。’‘杂树琼花璨,高台玉屑余。’‘昨夜寒风忽狂怒,睡起吹折树。’你的诗虽比以前大有长进,但仍是书卷味太重。我喜欢唐朝白居易的诗虽明白而有诗味;更喜欢苏东坡的诗,风格豪迈而不狂放,诗意晶亮而不直白。你要向这两位大诗人学习。”    
    廷式点头称诺。    
    第二天,父亲便带着二娘、三娘和廷桡、廷楷、芸英等回广东去了。    
    春节很快就过去了。阳春三月,气候宜人,处处鸟语花香。    
    这天上午,邻居家来了个和他年龄不相上下的青年陈三立,义宁(今修水)人,约他进城去书店看看。    
    一听说去书店,廷式即时兴趣来了。平日里他最爱去的地方就是书店。    
    他们坐了马车一路进城,下了车,就直往书店奔。    
    还未进到书店,就闻到那书香扑鼻。    
    廷式最爱闻这味儿。这书香味最令他陶醉。    
    进得店来,果然,书店里新进了不少新书,特别是魏源写的那部《海国图志》令他爱不释书。他早从兰甫先生那里看到这部书,先生对它赞不绝口。特别是对于如何抵抗外国的侵略,有力地打击侵略者,魏源提出了一句名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廷式从书上看到《海国图志》的作者介绍:    
    魏源(1794—1857年),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滩人。二十一岁时,父亲魏邦鲁由地方调往京师做官,他就随父到了北京。他和林则徐、龚自珍等爱国志士交往甚密,经常议论时政。由于魏源富有朝气,思想出格,所以在功名场中很不得意;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做幕僚和从事写作。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被任为钦差大臣去广东禁烟,为了解外国的情况,组织了一个班子翻译外国的报纸和书籍,并主持汇编的《四洲志》一书,记述了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