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苏州民俗概说 - 杨永法 >

第13部分

苏州民俗概说 - 杨永法-第13部分

小说: 苏州民俗概说 - 杨永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北京,也是与桥为伍,尽管是座铁路旱桥。
  回苏州的日子,我喜欢在“老苏州茶酒楼”临河的桌子前喝酒,看看对岸的树和被树罩住的一角平桥,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金砖墁地
  当我们踏入北京故宫——紫禁城内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再去十三陵之一的定陵时,见到地上都用一种光润似墨玉,平滑似镜,踏上去不滑不涩的大方砖作为铺墁,就知道这都是苏州齐门外元和镇御窑村生产的传世之宝——金砖。
  金砖,并非是用金子做的砖头,不过是大方砖的雅称,规格有二尺二见方,二尺见方和一尺七见方三种。那么,为什么会有金砖之称呢?两种说法:一为,这种砖是应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起来有金石之声,故名“金砖”;另一种为,这种砖只能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因此叫“京砖”,逐步演化,变了“金砖”。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了解了金砖制造的全过程就明白了。
  明朝永乐大帝造北京紫禁城时,城砖是山东临清窑的,皇宫里的细料方砖是苏州等五府烧造的。当时已发现齐门外御窑村的土质上乘,细腻坚硬,粘性好,含胶体多,澄浆容易,适宜制成上等地砖,而且位置就在运河边上,交通便利,水路直达北京。于是御窑村就被指定为专为皇家烧砖的场所。据当地老年人讲,私造金砖是要杀头的,必须有京城的工部下达任务到苏州府,苏州府主管这项工作的知事,通过乡村地保,再逐个与窑户落实。此时官府要与窑户签约,除了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之外,尚须预付六成左右订金。倒不是官府心地善良,实因烧制金砖决非一朝一夕,没有一年半时间做不出来,不预付一点工钱,吃饭成问题,还有什么力气去生产。现在就来说一下它的工艺:
  选泥:先在地上打一些探洞,鉴别土质优劣,看样定点,然后挖去一米多厚的表层,取出下面一米左右深的那层泥土,运到场上堆起,让它任凭风霜雨雪,使其颗粒结构受大自然的破坏而分解,俗称“冻土”。
  练泥:先往泥堆里掺适量的水,再由人将牛赶进去,错趾踏成稠泥。
  制坯:将练好的泥填满木框(木框大小即是制成后的规格尺寸)撒上草木灰盖面,然后人站在上面研转,使其密实坚固。再用铁线弓戈钩平表面。制成后必须放在室内通风处晾约六十天左右。
  装窑:必须用大窑,并且只能在窑心放50到100块金砖坯,四周用杂砖坯料围护,以防窨水时,水滴在金砖上出现白色斑点。
  焙烧:装窑毕,在明朝,是用麦柴文火熏烤一个月,使砖坯脱水,再用片柴烧一个月、松柴烧四十天,凡一百三十日,才能窨水出窑。到了清末以后没有那么考究了,只用麦柴旺火烧十二个昼夜。不过需窑工经常观察火候,及时扒去柴灰,添入麦草。
  窨水:即浇水闷窑。约需四天。据袁寿生老人讲,大约需用水二百九十担左右。
  出窑:窨水后约再需三天时间方能自然冷却。这时窑工可以进窑搬出成品。
  成品是否合格,不是窑户自己说了算,而是先要地方官员检验。清乾隆四年(1739)江苏巡抚张渠在奏折中说:“钦工物料,必须颜色纯青,声音响亮,端正完全,毫无斑驳者方可起解。”这个标准,其实还只是初验,可以装船运输罢了。真正验收合格是要到了京城才作数的。所以窑户往往必须随行,负责到底。
  接下来的装船运输,也极有考究。先要编队,前面一条官船,坐着押运官员,后面货船顺序排好,每条船上插着皇龙旗,也都有兵卒守护。拣好黄道吉日,放炮开船。浩浩荡荡,在运河中北上,沿途地方文武官员还都要到码头迎送。几千里路,往返一次,至少几个月。随船去的窑户,家中老小,等得急不可耐,既要担心质量是否过关,弄不好在北京吃官司有份,更要担心往返途中是否一路顺风,因此三日两头都要去河边遥望。现在的御窑村就还有一座望郎泾桥为证。
  可以说金砖是专为京城的皇帝老倌制造的,所以开始称京砖,后来转音为金砖似较可信。但也不应排除因质地优良而一开始就称之为金砖。正因为这样,金砖在民间传世极少。今御窑村村民姚兴明家藏多块金砖,其中两块是明正德元年(1506)五月出窑的,算是现存最古的金砖了。此外,尚有明嘉靖、清顺治以下直到宣统诸朝的金砖,上面都刻有苏州知府的姓名。
  再说金砖运到京城后,验收合格,官员领赏,窑户免罚,接着就是施工了。听香山老匠人讲,铺墁时,要求特别严格,先要对每块砖,砍磨加工,打滑得墁后表面严丝合缝而又光亮似镜,即行话所称的“磨丝对缝”。然后抄平,铺浆,弹线试铺;找不出什么毛病了,最后墁好,刮平,浸以桐油,才算完工。清代官修的《工程做法》规定:砚磨二尺金砖,每工二块。墁地时,每一瓦工配壮工二人,三人墁砖的日定额为五块。真正是慢工出细活了。
  御窑村的祖祖辈辈,一直替皇家干了几百年的活,但是随着满清王朝的没落,他们也不得不改行了。到了光绪后期,御窑村的掼坯、烧窑,已经逐渐由正业改为了副业。民国时期,这一传统工艺几乎失传。在电视系列片《话说运河》中留下掼坯镜头的袁寿生老人讲:就在光绪三十四年那一年,御窑村尚有窑灶二十四座,金砖就是这一年停做的。他的祖辈做过金砖,他的父亲曾看到过金砖。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块金砖从选泥到烧成,最后铺墁在宫殿上,要经过多少人的手,花费多少人工,又凝聚着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当我踏在三大殿的金砖地时,骤然明白,这才是金砖的正解。
  据悉,陆慕御窑又谱新曲:2003年3月3日中午11时,一辆满载着1500多块“金砖”和特制古城砖的卡车,缓缓驶出苏州陆慕御窑砖瓦厂,直奔北京天安门。御窑“金砖”将首次用于天安门第3次大规模修缮的地面改造中……
  


四、水乡服饰
  绣花鞋记趣
  绣花鞋古已有之,人人皆知,惟苏州东部水乡的红布包底,千层百纳的船形绣花鞋恐知之者甚少。水乡,河港交汊,出门行路常以舟楫代步,船在水乡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当地妇女穿的绣花鞋以船形制作,意为出门“路路通”“一帆风顺”。这种船形绣花鞋的鞋底是“两段底”,在鞋底前半部份装上一块由细布经过密扎加工后、呈三角形状的薄鞋尖,鞋尖上翘,走路轻巧、利索,故称“扳趾头”鞋。八十年代流行的旅游鞋,其底很像“扳趾头”鞋的底,这不知是巧合还是设计者在“扳趾头”鞋上得到的启发?
  做一双绣花鞋很吃功夫,水乡农村妇女一般在冬闲时节和新春年头开始做鞋。她们喜欢结伴坐在向阳的“壁跟”上,一边孵太阳,一边绣花做鞋。身边的黹篮里放着绣花用的五彩绢丝,鞋面上绣有各种花卉、动物和作物的图案。两爿鞋面上的花是对称的,一俟绣好,就用绢丝缉合,俗称锁梁。鞋子做成后,还在鞋跟后缝上一块“U”状鞋叶拔。
  一双绣花鞋的图案,很有讲究,且各有寓意。年青姑娘的鞋,由芙蓉、茉莉、梅花等花卉组成的“小梅妆”图案,梅取自吴语“妹”的谐音,吴地女孩通称小妹,意为祝福小妹茁壮成长。
  做新娘时,在婚礼上分别穿的“踏蒸鞋”、“礼仪鞋”和由蝙蝠、寿桃、荸荠、梅花等纹样组成的“福寿齐眉”鞋,以祝愿新婚夫妻“福寿双全”“举案齐眉”;还有一种由玉兰、海棠、芙蓉、桂花等图案组成的“玉堂富贵”鞋,一看这个鞋名,就知道也寓含着为新婚夫妇祝福的吉祥之意。婚后穿的是“凤穿牡丹”和“梅兰竹菊”等图案组成的花鞋,意为富贵、纯洁、和守贞的意思。
  中年妇女的花鞋以“三梅花”和“蓝彩荷”为主。比较雅致、高洁。
  老年妇女的花鞋以“藕荷花”、“三荷花”和“上山祝寿”为主。“上山祝寿”的图案由荷花、山峰、竹子、竹笋、寿桃和万年青组成,这种鞋是老年妇女朝山进香时穿着。
  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的花鞋,以“年年增福寿”“来世称心”“寿山福海”“八仙过海”等图案为主。“年年增福寿”绣有荷花、寿桃、蝙蝠、榛子、万年青等;“来世称心”绣的是兰花、万年青、蜻蜓等图案;“寿山福海”由荷花、寿桃、蝙蝠、海棠、山茶图案组成,意思是“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水乡农村的绣花鞋,历史悠久,鞋形别致,色彩鲜艳,针功细腻,花样古朴,且有寓意,除实用价值外,亦是江南水乡的民间工艺品,历来为水乡妇女所喜爱。现在,时代发展,观念更新,生活水平提高,绣花鞋已难得一见。回顾往昔,绣花鞋却久久地在历史长河中闪现着妇女的智慧和艺术天赋,这种天赋和智慧,在今日众多的苏州绣女身上,依然熠熠闪光!
  太湖渔民的衣、食、住、行
  太湖渔民以船为家,终年在湖上捕鱼为生,闭塞自守在帮内通婚,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曾经称雄太湖八百多年的七桅渔船,到二十世纪末,仅剩的三艘也退出了捕鱼行列,一些鲜为人知的生活习俗也逐渐消失了。
  太湖渔民的服饰讲究实用,对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服装特别青睐。
  男子普遍穿包裤,包裤又称“笼裤”,用狭幅蓝色土布制作,深裆大腰,大裤脚管,前后有密裥,束在外衣上。正反可穿,蹲站舒适,避脏通风不挂缠。腰下有空插袋,可放钱物,又可暖手。不论捕鱼、上街、作客,全年有三季都穿它。夏天穿赭色拷布制成的短裤、背心,隔热性能好,烈日下不发烫。拷布耐湿、耐穿、凉爽、易干,是“香云纱”的老祖宗。渔民一年四季都戴帽,夏季戴斗笠、草帽;春秋冬三季都戴毡帽,挡风又遮雨。
  妇女一年四季身围裾裙,头扎包头布。裾裙用料和包裤相同,两旁打密裥,前有裾幅掩盖的大贴袋,长可过膝。裾裙既保暖又可避脏,劳动时利落干净,也可放东西。若方便时蹲下,裾裙散开成鸡罩,用于遮羞。包头布能遮阳避雨、挡风保暖,四季皆宜。她们大都喜欢穿彩色鲜艳的大花朵衣服,大概是长期生活在灰蒙蒙的湖面上色彩太单调的关系。
  儿童戴虎头捂兜帽,前面做成有耳朵的虎头状,帽后成琵琶形拖到背部,舒适保暖。男童穿虎头鞋,女童穿猫儿鞋。虎头鞋额上有“王”字,眼呈椭圆形;猫儿鞋没有“王”字,眼为圆形。幼童身上佩有“吊背带”,后有约2公尺长的绳子系在船棚架上,防止儿童不慎落水,但不影响儿童爬、站、走、坐和戏耍。
  太湖渔民的服饰是在天水相连、网索满船的环境中形成,稍有不慎,轻则影响劳作,重则发生伤亡。《淮南子》上有“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断发纹身”的记载。断发可避免挂缠之苦,纹身可防水族之患。包裤、裾裙、帽子、包头巾取代了“断发纹身”的防护功能,适宜水上劳作,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也是吴越“断发纹身”的国俗在衣着上的影响。
  渔民平时一日三餐,捕捞时四餐,轮到“供学”时吃五餐。有风昼夜捕捞,晚上十时左右吃“汤饭”,烧上一大锅鱼汤,吃些面条、鱼汤泡饭之类的夜餐。办“船学”时,师生的食宿有家长轮供,“供学”时在上午十时左右吃一餐面食、汤团之类的点心。
  吃饭时男女不同桌,男的在甲板上盘腿坐成一圈,妇女和孩子在伙舱内吃。渔民吃饭个个狼吞虎咽,速度极快,是作业环境养成的习惯。吃鱼时,吃了上爿剔掉鱼骨再吃下爿,不能翻身,不能挪动鱼碗,吃后不能将筷子搁在碗上,要轻轻扔在舱板上,最好滑动一下,表示顺风顺水。由于湖上湿度大,生活单调,渔民喜欢喝高度白酒,都是海量,整天烟不离口。
  水产是渔民的主要副食品,渔船间有无偿要饭鱼的习惯。一日三餐离不开鱼虾,各种水产品有最佳的食期和精华。渔谚有:“正月梅花塘鳢肉头细,二月桃花鳜鱼长得肥,三月菜花甲鱼补身体,四月汪丝汆莼鲜无比,五月莳里白鱼更加肥,六月夏鲤鲜胜鸡,七月鳗鲡正当时,八月桂花巴鱼要吃肺,九月吃蟹赏菊打牙祭,十月芙蓉青鱼要吃尾,十一月大头鲢鱼头更肥,十二月寒鲫赛人参。”
  渔船上都要加工水产品,备淡季时食用,常见的有醉鲤片、白片干、烙鱼干。醉鲤片用鲤鱼腌后晒干,用白酒浸后密封,开坛时鱼肉绯红,酒香扑鼻,不走油不返潮,蒸后香溢满船,不咸不肥,十分可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