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霍英东全传 >

第41部分

霍英东全传-第41部分

小说: 霍英东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了顿饭,一家人就去广州,从市桥至广州,路程不到20公里,但车过大石和洛溪渡口时,遇上车辆排队等候过渡,结果用了4个多小时才到广州。    
    从番禺返港后,霍英东的心情很沉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一定要为故乡做点事!    
    不久,港商张耀宗提议在番禺县建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级宾馆。张耀宗祖籍也是番禺,他的提议随即得到何贤、何添兄弟的支持。霍英东听到此事,非常赞成,主动要求出资参与兴建。    
    霍英东不但捐了钱,还亲自审看规划图纸,并且深入工棚,现场参与工程建设,了解宾馆建设进度……不到一年时间,一座园林式的豪华宾馆——番禺宾馆便落成开业。该宾馆占地6万平方米,环境清幽,富有江南园林特色。    
    捐款,固然是为了振兴家乡经济,是支持家乡建设的一种善举。但霍英东是一个实业家,不是慈善家;慈善家惟施为乐,而实业家最大的乐趣,不在于做没完没了的捐赠,而是通过兴办实业,既能赚到钱,又能造福于社会,以此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霍英东看来,光靠捐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地方的落后面貌。他始终认为:“送一条肥鱼,不如送一张网。”他只想堂堂正正地回家乡、回内地投资,兴办实业,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勃兴。    
    “华侨和海外资本家回内地投资,向来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一天,霍英东突然间对我谈起一段往事,“以前,港澳同胞和华侨在广东华侨投资公司入股投资,把钱放在那里,可领取定息,这本来是支持祖国建设的义举;其实我们把钱存进去,从来没想过要领回来。我在内地没有任何亲戚朋友,于是经何贤介绍,我把这些入股证交由何贤在番禺的一位亲戚保管。但‘文革’期间,股证放在这个人家里,反而使他担惊受怕,他打电话给我,说他不敢保管这些股证了,问我怎样处理。他说退回给我,但他又来不了香港,而我拿这些股票又有何用呢?于是叫他干脆把股证用火烧掉算了。有些人认为海外资本家到内地投资,纯粹是一种‘剥削行为’。对此,我不能不慎重考虑。”    
    霍英东捐资兴建番禺宾馆之时,已是1979年底。当时,内地虽然正在大张旗鼓地宣传“四化”建设,但尚未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没有外商进入内地投资的先例。所以,对进入番禺、进入内地办实业,霍英东仍然有所顾忌。    
    他惟有等候机会。    
    但他怎样也没想到,机会,竟然这么快就来到。


第五部分:豪门婚宴 迎娶港姐为媳捷足先登兴建高级酒店(1)

    1978年底,霍英东和何贤率先进入内地,洽谈在中山县兴建高级宾馆事宜;1979年底,宾馆破土动工,一年后,中山温泉宾馆落成开张,成为内地第一间中外合作兴建的酒店。    
    率先进入广东投资    
    1978年12月19日,《澳门日报》刊载一篇题为“中山县翠亨村将辟为旅游区”的报道,称国家决定在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地——翠亨村建设旅游区,主要是为了吸引海内外游客,特别是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回来旅游观光。    
    那一天,霍英东正在澳门与何贤商量有关番禺宾馆的建设情况。他看到了这篇报道,第一个反应是:应该到中山县去看看,说不准这是进入内地投资的好机会。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何贤。何贤长期来与中山县有密切往来,时常捐赠钱物给中山县,对中山县有很深感情。听霍英东一说,非常赞成,当即和他一起前往中山考察。    
    中山县当时的县委书记是李耀祺。对于两位港澳实业界巨子的到来,李耀祺欢迎之至。听了李耀祺的介绍,霍英东对中山县的情况有了较深的了解:孙中山先生青少年时期是在这里过的,因而有不少有纪念价值的地方;县里有一座罗三妹山,景色秀丽,附近还有温泉,是疗养、度假胜地……    
    霍英东认为,随着翠亨村辟为旅游区,将会有大批海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就需要有一个适宜的吃、宿之地,否则,就难以吸引和留住客人。于是,霍英东决定在中山县建一间高级酒店。    
    霍英东在内地捐赠的第一个项目是番禺温泉宾馆,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是在中山建酒店。他从来没有经营过酒店,但却热衷于建酒店,其实是有原因的。他曾对我说:“那个时候,在中国找个吃饭的地方不容易。”    
    从20世纪70年代起,几乎每年,霍英东都组织香港地产界、工商界、体育界的知名人士回内地参观、访问。每次到内地,霍英东最不习惯的是,内地的旅游服务设施非常落后。有好几次,霍英东对我谈及他在改革开放前在大陆的一些所见所闻:“那时,每次讲大陆施行,都有很大感慨。比如有一次,我们住在北京饭店,那是北京最高级的酒店,但是洗手间里的浴缸却没有活塞,想找暖水壶塞来塞住,但那时酒店也没有暖水壶,我就干脆找条毛巾来塞住,不然怎么冲凉?想喝啤酒,但所有的酒店都没有雪柜,天时热,我们就从街上买啤酒回来房间,用水冷冻再喝,房间里,没有热水,我们只好喝自来水。1971年去延安参观,住的宾馆的厕所是没门的;有一年去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吃饭时总是停电。另外,物资供应也较缺乏,我们每次回大陆,都是自备三明治、面包和矿泉水。那时,真是想找家好的酒店住、找间好的酒楼吃饭都不容易,所以搞出很多笑话……”    
    霍英东又说:“那时从澳门到广州,沿途没有饭店,只有中山石岐有一间华侨宾馆,我    
    们就在那里吃饭。”    
    正是有感于内地的旅游服务行业过于落后,霍英东才乐于建酒店,希望借此对中国的旅游服务行业起到促进作用。他每次对我讲:“我实说,当时若说我们搞宾馆是为了发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我看到内地在这方面很落后,觉得如果能起好、经营好一家酒店、宾馆,作用可能会很大。”    
    霍英东对李耀祺说,希望和中山县合作,资金由他们全部负责,而中山县则在各方面予以配合。李耀祺对此甚感兴趣,两人随即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    
    那时,尚没有中外合作建旅游酒店的先例。对此,中山县和广东省的某些领导人有不同看法。因为是新鲜事物,故有人有各种各样的疑虑,比如建涉外旅游酒店,是否会带来精神污染?海外旅客多了,是否会把内地的东西吃光吃贵?大宾馆耗电大,电力供应将更紧张,群众是否有意见?等等。


第五部分:豪门婚宴 迎娶港姐为媳捷足先登兴建高级酒店(2)

    也就是说,霍英东要在中山县建酒店,一开始就遇着阻力。    
    霍英东第一次到中山县考察之时,北京正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将会制定什么新政策,海内外都非常关注。到了1978年1月,全会公报发表,中共第一次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准许吸收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用于内地的经济建设。    
    中央改革开放的政策,更加坚定了霍英东到中山投资建设旅游酒店的决心。    
    几天之后,他在县领导的陪同下,冒着小雨,沿着泥泞小路,到罗三妹山察看地形。罗三妹山环境幽美,山坡宽阔,上有温泉,下有河沟……    
    “这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且又有温泉,真是疗养、度假胜地;临近翠亨村,方便游客前来食宿;况且,山坡如此大,以后还可以在这里建高尔夫球场……”站在罗三妹山上,霍英东心里盘算着。他认准了这是建旅游酒店的好地方,于是当场拍板决定:宾馆就建在罗三妹山脚下。    
    中山县是广东有名的富庶大县,但那时还很落后,到处是大沙田式的“茅坑”,像样的公厕没有几个。有人说:在这种遍地“茅坑”的地方建酒店,无异于把钱白白撒进“茅坑”里。这一点,并不是霍英东所担心的。他决定投资时,已先算了输数:如果血本无归,那就当是捐资给中山县建酒店。    
    如果说,霍英东当时还有什么顾虑的话,那可能是担心改革开放政策的改变。    
    这次,霍英东是要在温泉边建旅游酒店——其名称也叫中山温泉宾馆。那我们就姑且把霍英东率先进入内地投资的创举,喻为“温泉试水”。水温是高是低,会否烫手脚呢?    
    霍英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硬着头皮,到温泉“试水”……    
    


第五部分:豪门婚宴 迎娶港姐为媳“省港杯”的倡议者

    1979年1月底,就是霍英东与中山县领导商谈投资兴建酒店期间,他率领香港足球队,与广东足球队,在广州、香港两地举行了第一届“省港杯”足球比赛。    
    广东省和香港每年都有一次盛会——“省港杯”足球比赛,这个比赛至今已举办了16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倡议并力促“省港杯”举行的人,就是霍英东。    
    霍英东于1977年率香港足球队上北京参加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返港经广州途中,曾和广东省体育界的同业座谈、交流。回港之后,他就有了一个想法,希望省港两地的足球队多些交流,最好一年举行一次足球比赛。到了1978年,霍英东正式向有关方面提出举办一年一度“省港杯”足球比赛的设想。    
    霍英东的想法,首先得到新华社香港分社的支持,他们把情况向广东省汇报。当时广东主管体育的副省长是杨康华,他还兼任省体委主任。杨康华认为举办“省港杯”是省港体育交往的创举,对今后进一步推动体育运动的内外交往有重要意义,所以也极力支持。    
    1978年12月6日,霍英东以香港足球总会会长的身份,率香港足球总队代表团到广州,同杨康华和省体委副主任陈远高等人进一步磋商“省港杯”事宜,并达成了一致意见。第二天,双方在广州东方宾馆正式签订了关于省港杯足球比赛的协议书,决定每年元旦至春节期间,分别在香港、广州各举行一场比赛。    
    1979年1月21日,首届“省港杯”在广州越秀山体育场举行第一场比赛。霍英东亲自担任香港代表团团长,率香港足球队和足坛知名人士赴穗参加、观摩比赛;同月28日,首届“省港杯”的第二场比赛在香港举行,当时的港督麦理浩和港督助理钟逸杰等港府高官都到场观看。比赛结果,广东队获冠军,麦理浩亲自把奖杯颁发给广东队。    
    “省港杯”比赛,成为省港两地的盛事。    
    “省港杯”赛后,刚好碰上瑞典足球劲旅——柯士达队抵港进行球赛,霍英东穿针引线,力促广东队和柯士达队打一场友谊赛。结果以零比零打平。随后,霍英东又联同澳门知名人    
    士何贤、何鸿燊、马万祺、崔德祺等人,邀请广东队顺访澳门,于2月1日,同澳门足球队打了一场友谊赛。    
    “省港杯”的举办,既提高了双方的足球水平,加强了相互间的友谊,也为此后省港澳之间的体育交流、合作,开创了良好的先例。    
    霍英东最喜爱的事情就是体育。有意思的是,他一生的事业也往往与体育有关。一次,霍英东对我感慨地说:“好奇怪,我这一世人,做什么事,总是体育先行。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我迷上锻炼,练举重、练打足球,之后就是做地产,卖楼花,轰轰烈烈;1961年,突然间澳门有一个警察厅筹款的足球比赛,叫我参加,把何贤、何鸿燊、傅荫钊、梁昌、叶汉等人也叫来打球,结果神差鬼使,搞到自己要介入澳门赌场;1977年,带队到北京参加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之后又回到内地捐资;1979年初,省港杯足球比赛举行,从此就在内地大搞投资,搞中山温泉宾馆、高尔夫球场、白天鹅……这一切都是体育在前。我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巧合?是有人刻意安排呢?还是冥冥之中的事情?有时,我也觉得一个人其实就是一个棋子,下一步怎样走未必知道的。所以,上次问你,我在国内是否有档案,因为我一生经历那么多事,是否内地有什么机构有记载,我觉得应该有一个人更清楚我、了解我……”    
    事实上,正是1977年的北京国际友好足球邀请赛和1979年的“省港杯”之后,霍英东的人生旅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是全力以赴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而在内地的投资及社会活动,也成为他这一生中除了经营地产、参与赌业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的事业和经历。    
    


第五部分:豪门婚宴 迎娶港姐为媳一年建成一家酒店(1)

    言归正传,霍英东与中山县官员谈到合作的事宜后,就联合何贤、何鸿燊、马万祺、陶开裕等港澳富商,合组中澳投资建设有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