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中国高层新智囊 >

第35部分

中国高层新智囊-第35部分

小说: 中国高层新智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建民朝台下看了看,礼貌地用目光向各位代表致意,然后非常镇定而自信地阐述了中国的人权现状,并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人权”的攻击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反击。    
      他先列举了这样一些事实:1949年以前,中国的人口约为5亿,有4亿人吃不饱;今天中国的人口为12亿,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49年以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35岁,今天达到了70岁。1949年,中国的文盲率高达80%,今天下降到12。1%,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为98。7%。在1949年以前的100多年里,中国人受尽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是二等公民;今天的中国公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享受着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各项权利。吴建民指出,任何不怀偏见的人在上述事实面前都会承认,中国的人权记录不是糟得很,而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音,也是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大贡献。    
      他说,1990年以来,美国伙同少数西方国家,连续6次在人权委员会内打着“关心中国人权状况”的旗号搞反华提案。而这6年正是中国在各方面包括在人权领域进步最快的6年。中国人民在享受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在公民、政治权利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中国的参选率高达93。58%。此外,1990年10月中国开始实行行政诉讼法。1994年5月又制定了国家赔偿法。这是保障、维护公民权利的两部重要法律。中国老百姓称之为“民告官的法律”,这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1993年年底,当时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先生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就说过,中国的人权状况是100多年以来最好的时期。    
      整个会场一片肃静,代表们听得津津无味,还有不少西方代表拿起笔在认真地做记录。    
      吴建民越说越激昂:“在过去6年里攻击中国人权状况最凶的 国家,也正是历史上在人权领域欠中国人民债很多,践踏中国人权十分厉害的国家。那个超级大国关心的并非是中国的人权,而是自己的强权或霸权。他们百般攻击中国说到底是不喜欢中国人民所选择的发展模式,我们没有接受他们鼓吹的‘休克疗法’之类的药方,而是坚定走自己的路。中国人走自己的路本是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因为我们已经走了5000多年了。要想通过高压来迫使12亿中国人听命于超级大国那只能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我在这里要正告那些坚持搞反华提案的人,不要说你们搞6次反华提案,就是你们搞60次,中国人也照样走自己的路!”    
      听到这里,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向吴建民投来会心的一笑,甚至有代表在座位上向吴建民竖起了大拇指。    
      吴建民诚恳地说,在人权领域历来就有两种相互对立的主张,一种是合作,另一种是对抗。搞对抗是一种冷战思维的表现。不管是西方文明还是东方文明,不管是发达国家的人权观、价值观,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权观、价值观,都有其深远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不应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人权具有普遍性,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不意味着一部分国家必须接受或服从另一部分国家的观点。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中国人民、亚洲人民、发展中国家人民有权、也有能力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按照他们自己选择的方式来生活和管理国家。搞对抗的实质就是推行强权政治,对抗的后面是统治的欲望,根本不是在促进人权,而是对人权的亵渎!他指出,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而炮制的反华议案,其矛头不仅是指向中国的,而且也是指向所有发展中国家的。    
      最后,吴建民提高了嗓门,意味深长地说:“这个出于政治目的而炮制的决议草案,无论如何包装都改变不了其反华的实质。它的矛头不仅是指向中国的,而且也是指向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今天发生在中国身上的事,明天就可能发生在任何发展中国家身上。我呼吁本委员会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投票支持这一动议。”    
      吴建民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大会进行表决,最后以27票赞成、20票反对、6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中国提出的“不采取行动”动议,决定对美国、欧盟等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    
      表决结果公布后,会场上再次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许多国家的代表纷纷挤上前主动与吴建民握手,向中国表示祝贺。吴建民也向支持中国的代表表示感谢。    
      西方媒体在当天的报道中这样写道:中国大使吴建民在第三世界国家一片掌声中走出会场。    
      1997年,在第53届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日内瓦会议上,吴建民率领中国代表团再次挫败了由美国、丹麦等少数国家提出的“中国人权状况”的“91号决议草案”,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这位外交“麻辣烫”。    
    


第二辑吴建民 (4)

    拿破仑的“青睐”    
      ——法国“大骑士勋章”荣耀的获得者    
      吴建民在日内瓦人权大会上不畏强权、勇于维护国家尊严的出色表现,让中央领导十分满意。1998年11月,江泽民任命吴建民出任中国驻法国特命全权大使。    
      法国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也是中国在西欧看好的一个合作者。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是同我国签订科技合作协定、长期经济合作协定以及航空协定的第一个西方大国。近年来,中法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中法在国际政治关系中有着比较默契的合作。    
      无疑,中国对法国是十分重视的。中国历任驻法大使中,黄镇(后任驻美联络处主任、外交部副部长)、曾涛(后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克华(后任国家旅游局局长)、姚广(后任外交部副部长)、周觉(后任外交部长助理、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蔡方柏(后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都是中国外交界的精英人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吴建民的巴黎履新,表明中国领导人对吴建民的信任,同时也向法国政府暗示中国政府对法国的重视。    
      吴建民尽管没有接触过希拉克总统,但对这位风流倜傥的法兰西政治家并不陌生。1974年吴建民在联合国任职时,希拉克就已出任法国总理。1976年希拉克辞去总理职务,创立保卫共和联盟并任主席;但他在1986年和1988年两度出山,担任政府总理,直到1995年当选法国总统。    
      吴建民还听说希拉克1997年访问中国时的两段未经证实的“花絮”:为了刻意追求“平民化”,希拉克谢绝中国政府为他安排的钓鱼台国宾馆,而住进了法资饭店里;为了遵守北京的交通规则,他要求他的专车在遇到红灯时停下,让中法两国的保安人员十分为难。    
      希拉克的传奇经历和浪漫坦率的个性曾让吴建民十分好奇和仰慕。吴建民希望通过真实接触希拉克,更多地了解这位资深的政治家,从而为中法两国关系拓展新的空间。    
      由于吴建民的法语特别好,而且对法国的历史、文化有很深的研究,所以当他前往总统办公室向希拉克递交国书时,希拉克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与他长谈了4个小时,这在世界外交史上也是少有的。    
      事实上,此后吴建民在法国的外交工作令中法两国领导人都十分满意。1999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法国从希拉克总统的故乡里昂开始,2000年10月希拉克总统访华从江主席的家乡扬州开始,从而使两国领导人建立了牢固的私人关系,这些都是吴建民在外交上的大手笔,在中法外交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的西方“七国集团”乃至后来的“八国集团”曾多次邀请中国领导人参加他们的会议,但中国都未出席。法国是2003年“八国集团”峰会的东道主,按惯例,东道主有权邀请一些非成员国与会。于是,希拉克在2003年1月提出邀请包括中国、印度和巴西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非洲的贫穷国家参加峰会期间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尽管中国从未与“七国集团”或“八国集团”进行过直接对话,但出于战略的考虑,中国政府决定响应希拉克发出的邀请,积极参与对话。    
      2003年6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作为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陪同参加了胡锦涛主席在会议期间的几乎全部活动,有些场合因专职翻译不能在场,他还时常临时担任翻译。吴建民利用这样难得的机会,帮助中法两国领导人进行有效沟通,使两国元首很快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事后希拉克对吴建民的工作表示了由衷的感激,并对胡锦涛主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就在胡主席结束埃维昂之行不久,吴建民在法国的4年8个月任职也将划上句号。    
      听到吴建民即将离任回国的消息,希拉克总统内心百感交集。他希望在吴大使离开巴黎前能在一起叙旧,但从礼仪上来说,法国总统不接见离任大使。    
      2003年6月27日,希拉克破例在总统府爱丽舍宫接受吴建民辞行,并为吴建民颁授“法国荣誉勋位团大骑士勋章”,以此表彰这位中国大使“为促进法、中友好关系和法国人了解中国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这个荣誉勋位是全法的最高表彰奖,1802年拿破仑任首席执政时创立,用以表彰作出杰出贡献的法国和外国军人及平民。该荣誉勋位共分五级,大骑士勋章属于第二显位级,仅次于法国总统授予外国元首的十字勋章。1962年,戴高乐总统规定了颁授各级勋位的人数上限,获大骑士勋章的最多不能超过250人。    
      授勋前,希拉克总统与吴建民大使和夫人施燕华进行了亲切交谈。希拉克说,法中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他对此十分满意。他还特别提到了吴建民在帮助中法两国元首之间建立密切关系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授勋仪式上,希拉克总统亲手为吴建民佩上勋章,随后,总统府开香槟为中国大使庆祝。希拉克幽默地对施燕华说,这个勋章也有你的一半。大使夫妇对希拉克和法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法关系以及关心旅法华人华侨表示感谢。吴建民说:“这个荣誉不仅是给我 个人的,更是给中国的。”    
      仪式结束后,希拉克邀请吴建民夫妇参观了总统办公室。吴建民看到在希拉克办公室内陈列着商代青铜器、南宋观音像等中国文物和江泽民主席给希拉克总统亲手题写的诗。    
      临别时,希拉克亲自把吴建民夫妇送至大门口。吴建民看到那一刻希拉克的表情是非常复杂的,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他们一定都想起了这些年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那来之不易的中法友好,想到了4年前他们的初次见面,那个难忘的4个小时的交谈。    
    


第二辑吴建民 (5)

     指挥若定倾倒法国,巴黎遇险惊动朝野    
      2001年12月20日,吴建民和夫人施燕华乘坐大使馆汽车外出,汽车在繁华的香榭丽舍大街行驶时,有4个身份不明的男子骑着摩托车尾随其后。汽车遇红灯后刚停下,尾随其后的一名摩托车手用铁链击碎了座驾的后窗玻璃,企图抢劫施燕华放在坐位上的手包。就在这紧急关头,交通灯转绿放行,汽车迅速启动,风驰电掣而去,劫匪一无所获。随后吴大使迅速向警方报警。    
      近年来,法国的治安状况堪忧。据法国统计数据显示,法国的刑事犯罪率在2001年上升了8%,其中盗窃和抢劫案件大幅上升。2001年7月中国政府曾向前往法国的中国旅游者发出警告,小心遭到抢劫。因为法国的犯罪分子通常把机场、购物中心和旅游景点的中国旅游者作为攻击目标。    
      吴大使夫妇巴黎街头遇险被法国《费加罗报》披露后,法国政府十分震惊。巴黎劫匪竟然光天化日行劫外国大使,而且事主还是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外交官,这让法国政府在世界上丢尽面子,特别给当时的法国社会党总理若斯潘造成难堪,他计划在2002年4月参加总统竞选,向现任总统希拉克发起挑战。由于法律和秩序问题将会是总统选举的主要议题,法国右翼反对派就犯罪率上升的问题对若斯潘政府提出了严厉批评,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