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大观二年 >

第3部分

大观二年-第3部分

小说: 大观二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远儒每次去翰林院编修书籍的时候,都要路过一段很高的红墙,听人说,墙的那边有一个叫做崇庆殿的地方。在他眼里,那是天庭般遥远而神圣的殿堂,那是女性皇权的极至。虽然每个大宋的臣民都知道他们拥有一个美貌且才学兼备的皇后,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亲眼看到那是一种怎样的高贵。
周远儒不曾想到,十月初三那天,他居然被一顶蓝色的轿子接进了后宫。后来,他见到一个女人,她的装束清素平平,但当周远儒的目光与她的眼神交汇时,深深感受到一种慑人的不凡与美丽,这便是皇后了。
崇庆殿的装饰就像皇后一样静丽淡雅,几朵俏嫩的风笛竹花,五丈长的竹简架,无数层的幔纱飘舞,把整个木色凝重的大殿浸入不同的意味之中……周远儒不曾想到世上宏大的空间内,还能培育出如此浑然脱俗的清爽,他的目光最终落回皇后身上——这个女人与这殿已融为了一道风景。
皇后端坐在主位前,温和的命人给周远儒看座上茶后,方才开口:“听说周先生博览群书,学遍古今,今日一见,果然表如其里。”
“皇后娘娘过奖了,臣愧不敢当。”周远儒必恭必敬的谦虚道。
“其实这次把您请来,是想和您商量一件事。”皇后说,“先生大概知道,益王棫日下已到了大婚的年龄,皇上和我都在为此事烦心。先生是读书人自然明白,皇子纳的第一位夫人是很重要的,一定要谨慎的。”
周远儒点头表示赞同,皇后继续说:“棫儿自小亡母,本宫亲手将他带大,视如己出,皇上对他的疼爱也绝不在太子之下。所以,他的婚事我和皇上思虑再三,觉得还是要找一个相貌与德行兼备的姑娘,出身倒不必太高贵,只是书香门第便可以了。”
周远儒顿时明白了皇后的用意,却还不便点明,只是问道:“娘娘可否已定了人选?”
“先生家的小姐,也到了该出阁的年龄了吧?”皇后并未遮掩,直截了当的问。
“臣……臣的长女今年的确要满十六了,已经给媒人递了牌子。”周远儒如实的回答。
“正值二八芳龄。不知周大人可有意与皇室联姻,舍令媛千金予益王?”皇后站起身,缓缓走下台阶,来到周远儒身旁。
周远儒一震,当时未能答上话来,过了半刻,才跪下谢恩。皇后上前一步扶起他,笑道:“以后我们都是一家人了,先生不必行此大礼。”
那一抹笑,让周远儒觉得那样的诡异。然而皇恩浩荡,容不得他半点的犹豫。当他从崇庆殿出来,再次坐上那顶蓝色轿子的时候,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无奈。人生无常,恰恰就是这么一去一回,完全改变了他日后的道路,从此,他必然要与曾经默默的生活背道而驰。
赵棫是在第二天清晨听到这个消息的,他穿着一件灰色长袍,腰系杭丝束带,外面套了一件深蓝袍子。这是他前日新做的一套衣服,但从那天开始他再也没有穿过。
章·八定亲(中)
从听旨到接旨,赵棫一直很沉默。一切结束,他把自己反锁在屋里,一掌打向桌面,茶具微震,发出“嗡”的响声,几滴水珠溅到明黄色的圣旨面上。他攥紧拳头,第一次发现有很多事情,他无法决定,也无力反抗。从接旨的那一刻开始他就要准备与一个陌生人度过剩下的人生,一切似乎在顺理成章中显得过于突然。他的目光扫过屋中的所有物件,不得不承认,他的人生就如同这里的每一项布置,早已被人安排好了,只待他活过十六年才醒悟。
赵棫推开门,天有些阴,入冬了,每个树头都光秃枯萎的像伛偻的老人。
听说那个即将成为他妻子的女人有个很美妙的名字,周瑜。她应该很美,美过花街的姑娘们。赵棫叹了口气,遂转身入屋换了一套衣服,然后从箱子中取出出宫的令牌。
他不是第一次来到猎场,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总是喜欢独自来这里纵马飞驰。然而,这一天,他似乎失去了放纵的激情,抬头望着苍穹,灰蒙蒙一片,无限的高远浩瀚,却仿佛没有他的挥鞭之处。待到静下来,赵棫靠着一棵树坐下,脑中反复回忆着每一位成婚的皇子,他们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迎娶了一位陌生的新娘,除了赵桓。
赵棫半闭着眼睛,他清晰的记得,赵桓选太子妃的时候,东宫那繁忙而热闹的场面,几十名贵族女子被安排在大殿内,任他挑选。
宫内,只有太子是自由的。这是赵棫第一次如此明显的感觉到他与赵桓之间的差异,诚如那天皇后在崇庆殿的一席话。
很久以后,有个人出现在他面前,赵棫抬眼看去,那是个看上去大他几岁的男子,棱角分明的脸,眼神坚定的有些冰冷。
“你是谁?为什么站在我的前面?”赵棫疑惑的看着他。
“我是高鹰翰,这里的守卫。”男子冷冷的回答,“要下雪了,我要巡查猎场。你该走了。”
赵棫站起身:“我还不想走。你有酒吗?我们聊聊。”
猎场边上有一间简陋的茅屋,两个人点上炭炉,屋里有三缸酒,四口碗。
他们对坐着喝酒,一直没有人说话,炭火噼啪的烧出屋内的寂静,偶尔几声粗瓷碗碰触桌面的声音,使气氛显得不太协调。
“你好像不太喜欢说话?”赵棫倒上一杯酒,打破了这种氛围。
“很多人都这样说。”高鹰翰喝了一口酒。
“你从出生就不喜欢和别人说话么?”赵棫举起碗问。
高鹰翰与赵棫撞了一下碗后,一饮而尽:“自己的事何必要别人知道。”
“那你一定也没有朋友。”
高鹰翰沉默了片刻,继续喝酒:“没有。”
“你猜我是谁。”
“能来这里的都是皇亲贵戚。”高鹰翰不紧不慢的回答。
赵棫笑了笑,他觉得眼前的人很有意思,好像对任何旁的事物都不关心。他一口气吞下碗中的酒,把身子压到他面前,他居然没有躲。
“哈哈,告诉你,我是益王赵棫。”赵棫大笑,却有些玄晕,“高鹰翰!你多大?”
“十九。”
赵棫抹了一下嘴角的酒,翘着眉毛说:“你会功夫吗?”
“会。”答者很爽快。
二人对笑一下,突地,赵棫从墙角抄起一根竹竿,冲到屋外,高鹰翰紧随其后。雪已经下了一些时候,地上踏出两个人的脚印,很鲜明。赵棫均匀的呼吸着,一团白气若隐若现的在他面前飘动。高鹰翰拔出自己的佩剑,剑鞘落地,他飞身而起,袭向棫的方向。赵棫紧握长竿,在地上画开一拱弧线,溅起一排雪帘,待高鹰翰回身,一竿接上,黑色的靴子,贴上雪花,随即又抖落。高鹰翰巧妙的挥舞着手中的剑,削开赵棫的攻势。赵棫眉头一皱,闪身横扫,怎奈对手闪的更快,已跃到了他的身后,他撑起长竿踏在对手的剑上,身轻如燕。两人的身影在猎场的雪地里上下窜动,愈战愈烈,赵棫发觉高鹰翰有着至柔的剑法,每个招式都那样的精美,逼得他必须步步为营。兀的,高鹰翰的剑硬起来,赵棫还未转过神,那两米长的竹竿已碎了,剑锋停在棫的颈前。
高鹰翰笑了笑,喘了口气,放下剑,向丢下剑鞘的地方走去。地上的雪已被踏的不工整,留下污忽忽一片狼藉。
赵棫英气的脸有些泛红:“好怪的剑!明明处处于下风,却能胜我!”他追过去,满腔佩服的口气。
“用剑最忌锋芒毕露。”高鹰翰把剑收入鞘中,“我要去静场,你该走了。”说完,迈着大步向猎场深处走去。
赵棫点点头,向他的背影喊道:“记住我叫赵棫,我会再来找你的。”
高鹰翰哈了一口气,酒气浓郁,再回头,只可见赵棫马蹄留下的那一串黑白相间的踏痕。
人生在世,一场交情,十分简单,杯酒而已,高鹰翰在心中牢记住了赵棫的名字。
章·九定亲(下)
赵棫回到寝宫的时候,一个女人正在等他。
这女人长裙坠地,红绡披身,看起来雍容高贵。她施了淡淡的胭脂和香粉,俏丽的脸透着媚人的微笑。她很美,很多人都说这宫中万千妃子也敌不过她的一根发丝。她便是棫的同母姐姐,茂德帝姬,乳名焉芯。一年前,嫁给了蔡京的儿子,宣和殿待制蔡鞗。
茂德安静的坐在长榻上,见到自己的弟弟回来,缓缓起身迎上来:“棫,这么晚你去哪了?”
“姐姐,你怎么来了?”侍女递上一条热手巾,赵棫一边擦试着双手一边问道。
“我听蔡鞗说,父亲给你指婚了。”茂德急切的问。
赵棫对屋内的下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下去,待摒退左右后,方才开口说:“是啊,听说是个翰林编修的女儿。”
茂德皱了一下眉头,问道:“怎么突然给你指婚了呢?之前一点风声也没有啊。”
赵棫笑笑,猎场一行让他的心情平复了很多:“姐姐,你总是乱想,这赐婚是早晚的事,再说,母亲之前有跟我提过,只是我没上心罢了。”
“唉,也怪我多心了吧。”茂德叹了一口气,“你见过那个女子吗?”
“没有。”
“怎么会没见呢?上次太子选太子妃,可是一个一个让他自己挑的啊。”茂德挑着嘴角,“怎么到了你这里,反倒……”她没有说下去,但是显然表示出了不瞒。
赵棫的脸有些黯,烛火打出来一道孤寂的影子。茂德方才觉得自己失口了。谁知棫正了正声音说:“这有什么奇怪,桓是太子,他选的太子妃以后是要做皇后的,当然要比我精细了。这很正常。再说我相信父亲和母亲一定会给我找一个合适的夫人的,姐姐你别乱猜了。”
茂德会意的看了看门口,放下手中的茶,走到赵棫的耳边轻轻说:“弟弟,你说你有哪点比不上太子啊?只可惜你我都只是妃子生的,我一个女人家倒是没什么,只是埋没了你大好才华。”说完,茂德便告辞回府了。
送走姐姐,赵棫静静的躺在榻上,回想着茂德最后的一句话,他的确不甘心,尽管他处处争先,然而这嫡亲的血统是永远争不来的。人不该跟命争,况且他的命虽比不起赵桓,却也比赵构,赵植等那些普通皇子要好的多。随即他想到了赵桓,那是同他一起长大的手足,早晚有一日,他为君,他为臣,彼此心甘情愿,并非因为纲常,而是因为他们是兄弟。想到这里,赵棫不觉的轻松起来,或许他的婚姻只是一种礼教的模式,代表不了什么。婚后,他依然可以是那个无拘无束轻闲自由的益王。
那晚,赵棫梦到他的母亲,一个曾与他姐姐一样美艳的女子——死于兰榭宫那场花瓣雨幕之中。
赵棫从梦中惊醒,来到花园内,外面还在下雪,夜很静,突然有人给他披上了一件棉袍。赵棫回头看,原来是给他守夜的小侍女,他见她很面生,不禁问:“你是新来的?”
小侍女不说话,只是用一双大眼睛盯着他。她的下巴微尖,鼻子挺挺的,嘴唇和谐的搭配在这张精巧的脸上。赵棫又问:“你叫什么?”
小侍女仍旧不答,只是着急的用手比划。赵棫明白,她是个哑女。他笑笑便进了屋,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宫中有哑女。这时,一个年龄稍大的宫女跑过来,跪在赵棫的面前,喘着气说:“王爷恕罪!奴婢只是去准备新的炭火,没想让王爷起来找不到人。”说着,把那个小侍女按到地上,“她是个哑巴,请王爷恕罪!”
赵棫抬了抬手说:“起来吧,她很好。没事了。”说完,他回身准备去寝室,走之前回头问,“她叫什么?”
“回王爷,她叫仕雪。”
“以后让她专门伺候我。”
章·十太子(上)
这年冬天的雪很多,清晨,赵桓独自在后院赏景,跨过一道院门,院内有一男子在练剑,舞起风的声音,很动听。他的剑气震落了松柏上的碎雪,舒展的招式好像竹子一样节节变化。赵桓拍手:“好剑法!”男子回头一望,立刻单膝着地,拜道:“韩一封参见太子。”
赵桓扶他起来,问道:“你这套剑法平日未曾见你用过,是从哪里学成的?”
“属下的恩师是竹五剑木青,刚刚的剑法正是竹五剑法。”韩一封恭恭敬敬,“平日东宫护卫无须操练此剑法,所以太子殿下才没有见过。”
桓笑着说:“那么,你的师父木先生现今身在何方?”
“家师在终南山练剑隐居。”
“我想请木先生出山,为朝廷效力。你觉得如何?”
“这……”韩一封有些犹豫。
“怎么了?”
“太子殿下,家师为人性格怪僻,不喜喧嚣,懒散惯了,怕是不适合做官。”
“哦……”赵桓若有所思,而后径自走进了前殿。
韩一封独自站在后院的雪里,看着赵桓的背影,皱了皱眉头,转身进了自己的屋子。他坐在桌前,缓缓抽出宝剑,映着雪光的剑锋有些刺眼。剑是百兵之首,开双刃,走独锋,自古风流人物多为偏爱。秦始皇融各国兵器于咸阳,却难平铸剑的繁荣。当今世上,独领风骚的剑有两把,一把是木青所用之宝剑“青竹”,另一把是北魏明元帝所造之“太常”。
韩一封用手轻拂着手中的利刃,何时它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