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德意志的荣耀 >

第786部分

德意志的荣耀-第786部分

小说: 德意志的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坦克旅(65辆坦克)和第1442自行火炮团(16辆)。另外。他把第74步兵师派往德军第86步兵师东侧,准备以该师和第27近卫坦克团(2辆KV)切断冲入苏军阵地的德军侧翼。中央方面军司令部也把第1、13反坦克旅,和第21迫击炮旅,总计10个炮兵团增援给第13集团军。 

  在新增坦克部队配合下,红军第81师当天击退了德军的4次进攻。9时30分,苏联飞机也终于姗姗来迟的出现在战场上。第6歼击航空兵军和第1近卫歼击航空兵师的战斗机开始拦截德国轰炸机群,近卫第53强击航空兵团也以6…8机编队攻击德国坦克,并首次使用了1。5…2。5公斤的空心装药炸弹(据称可以击穿60毫米装甲)。1架伊尔…2能够携带144枚这样的炸弹。1个大队可以形成150x150米范围地稠密杀伤区。在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的命令下,共有350架飞机(200架战斗机,150架轰炸机)飞赴第13集团军上空支援。德第6步兵师师长惊呼:“俄国人使用的飞机数量在东部战场前所未见!” 

  但在库尔斯克北部空域。德国人依然掌握着制空权。德军第1航空师当天出动了2088个架次,远远超过苏联空军第16集团军地1232架次。而且因为苏联预警工作太差,飞行员又迷恋于和德国战斗机缠斗,以至于德国轰炸机可以轻易闯入红军阵地实施轰炸,造成了巨大损失。 
  在地面战斗中,苏联的T…3也根本无力对抗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也无法对付老虎的一母同胞兄弟“犀角”重型突击炮,对方却可以在3000米以上距离轻易摧毁苏联坦克。面对这种几乎无法击穿的钢铁怪物,苏联人受到了很大刺激,以至于一度把所有的德国自行火炮都当成“犀角”:恰如会把四号坦克当成“虎”一样。由于众寡悬殊,红军第81师终于在德军第5次攻击下向后退却。 

  截至1日的日终时分。德第9集团军在苏第13和70集团军之间15公里正面取得突破,并在第13集团军防线内推进了6…8公里,逼近奥利霍瓦特卡以北15公里处的苏军第二防御地带。为此德国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根据莫德尔上报的不完全统计,第9集团军当天战斗伤亡达7223人,相当他全部“战斗力量”地1/10。对莫德尔来说。以如此巨大的损失所换取来的胜利并不显著。 

  当莫德尔攻打库尔斯克北部的同时,曼施坦因也在突出部南面发起了进攻。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852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德意志的荣耀》    第852节 
作者: 盖世太保 
         
  突出部南部从科列涅沃到沃尔昌斯克,长达244公里。德军在此展开了第2集团军第7军,第4装甲集团军,“肯普夫”战役集群主力。其中除了第7军外。其余都隶属于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当面是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是曼施坦因地老对手瓦图京。 
  而双方具体对峙态势如下:突出部南部正面(西侧),德第7军(黑尔炮兵上将。4个完整师。1个残缺师)对峙红军第38集团军(奇比索夫,莫斯卡连科)。突出部南部侧面(南侧),双方展开了主力。曼施坦因部署了第1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战役集群的2个军。苏军部署了第40集团军(莫斯卡连科),第6、近卫集团军(奇斯佳科夫和舒米洛夫)。德军总计集中了33万人,1508辆坦克强击火炮和211辆自行火炮;而红军只有23350人,638辆坦克自行火炮。 

  从总的来看,曼施坦因无论兵力还是坦克都要多于莫德尔,所面临的红军兵力又相对较少,因此能够在主战区获得较大优势。而且和莫德尔所不同的是,曼施坦因在战区内几乎没有二线师和预备队,而把全部力量都压到了第一线。曼施坦因地总预备队第24装甲军(内林将军指挥)和第198步兵师,则部署在与“肯普夫”战役集群毗邻地第1装甲集团军内待机而动。和摆出孤注一掷架势的曼施坦因相比,苏军地防御部队却部署在70公里纵深内,因此第一线兵力劣势显著。 

  曼施坦因不仅占据相当优势,而且通过长期侦察,对当面红军的阵地配置和地形也几乎了如指掌。他部下众多参加过哈尔科夫反击的老兵,士气更是特别高涨。希特勒也对曼施坦因的精锐部队充满信心,战役前还特别安排他们在土耳其军事代表团面前展示“军威”! 
  而曼施坦因的对手瓦图京所面临的困难自然也要比莫德尔的对手科涅夫和罗科罗索夫斯基更大。首先抛开实力对比不谈,要正确的判断曼施坦因的主攻方向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和莫德尔只有一个突击集团相比,曼施坦因却拥有2个突击集团:位于别尔哥罗德西面的第4装甲集团军,可能由南向北杀向奥博扬;而别尔哥罗德及其南面的“肯普夫”战役集群,则可能由西向东北冲向科罗恰,或者进攻南面的沃尔昌斯克。而且更加麻烦的是,瓦图京还要注意在上面德国第四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的部队。因为这两个重兵集团随时可能会南下加入到战场当中来。而为了干扰红军的判断,德国人还在沃尔昌斯克发出大量假的无线电信号,并进行了伪装车辆集结,企图吸引红军的注意力。 

  不过瓦图京并没有上当,经过周密的侦查。他还是迅速的判断出了德军的主要目标:奥博扬和科罗恰。由于遭到两个方向威胁,瓦图京不得不将方面军重点防区拉长为164公里(第40集团军、第6、7近卫集团军防线)。在第二梯队配置上,瓦图京也是将第69集团军(52000人)部署在第6、7近卫集团军结合部。第1坦克集团军(4万人,646辆坦克自行火炮)则被集中在第6近卫集团军后方,以掩护奥博扬。毕竟经过该地的交通线,是通向库尔斯克的捷径。 

  而事实上,曼施坦因的首要目标正是奥博扬。为此他部署了最为强大的克莱斯特大将的第1装甲集团军。而对科罗恰实施辅助攻势的任务,则交给了肯普夫的战役集群。 
  从6月1日晨3时开始,库尔斯克南部陆续遭到德军的局部进攻、炮击和空袭。为了支援曼施坦因的攻势,德国空军相当卖力。第8航空军当天出动了2387个架次。相比之下,苏联第2、17空军集团军只出动了1720个架次,另有171个夜间架次,而且其中大量出动是为了袭击德国机场,对红军地面部队的掩护则是漏洞百出。面对德国空军的高强度空中出击,苏联人自己也意识到,他们对德军机场的袭击效果非常微弱。 

  到了上午的6时整,曼施泰因元帅所率领的南方集团军群在第8航空军配合下,已经展开全面攻击。 

第六部 第三百六十五章 南方 

  负责攻击奥博扬方向的德第1装甲集团军,在克莱斯特大将指挥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克莱斯特左翼65公里正面,只部署了第52军(奥特将军)的第57、255步兵师,用以牵制红军第40集团军;而主力8个师则集中在右翼35公里狭窄正面内。8个师从西向东分别为:第52军第332步兵师;第48装甲军(克诺贝尔斯道夫指挥)第3装甲师、“统帅堂第一”装甲师、第11装甲师、第167步兵师;党卫军第2装甲军(过去的党卫军装甲军,指挥官还是施坦因纳)”维京”、“帝国”、“骷髅”师。8个师连同加强部队总计约18万兵力,1089辆坦克强击火炮(7月4日可用1004辆)和167辆自行火炮。 

  克莱斯特的上述兵力以第4装甲军为左翼,党卫第2装甲军为右翼。当这18万兵力和1000多辆坦克强击火炮开始前进时,首先抵抗他们的是苏第6近卫集团军第71、67、52近卫步兵师和第375步兵师一部兵力。苏第近卫集团军的前身是第21集团军,曾参加过对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的围歼。此时,该集团军总兵力也只有不到8万人,155辆坦克自行火炮。因此,克莱斯特获得了超过苏军一倍多的兵力优势,坦克自行火炮是苏军的7倍!平均每两公里正面上,德军就有3个步兵营(2000…3000名步兵,45门迫击炮)和69辆坦克自行火炮,3个连的战斗工兵和侦察兵,并得到6个野战炮连(24门105毫米以上火炮),2…3个反坦克炮和步兵炮连(约20…30门直瞄火炮),2个陆军高射炮连(20门高炮)的火力支援!而在突破地段,密度还要高得多! 

  德军重型坦克冲锋在最前面,包括3个党卫军师和“统帅堂第一”师的“虎”式坦克连。总计57辆(可用49辆),还有200辆“犀角”重型坦克(不含辆抢修车)。重型坦克后,则是蜂拥而上的中型坦克和装甲输送车,宛如汹涌而来的装甲洪潮!德军密集的装甲队形,给苏第6近卫集团军司令奇斯佳科夫留下深刻印象。并将其形容为“向我们压过来的坦克墙”! 

  德第48装甲军的“坦克墙”压向红军第67近卫步兵师两军在5月30日曾为争夺前进阵地而大打出手。现在,德第48装甲军向第67近卫步兵师侧翼实施凶猛攻击。为了切断该师与西部友邻红军第71近卫步兵师地联系,德军投入了第3装甲师(70辆可用战车)和第332步兵师。到5日傍晚,德军得以突入苏军防线约5公里,并迫使第71近卫步兵师后撤。 

  为了突破第67近卫步兵师位于布托沃、切尔卡斯科耶方向的阵地,德国人投入了第11装甲师、“统帅堂第一”装甲步兵师,大约450辆坦克强击火炮,并以第167步兵师提供侧翼保障。“统帅堂第一”师除了本身的坦克部队外,还配属了第3坦克团(第51、52营)的200辆各类重型突击火炮。其中包括120辆“犀角”重型突击火炮和80辆灰熊重型突击炮。并有第10装甲旅的指挥机构。 

  面对由约4万兵员,450辆坦克和突击火炮构成地绝对优势德军,巴科索夫上校的第67近卫步兵师以一个梯队迎战。在战前。这个师得到了特别强化,兵力包括第196、199、201近卫步兵团,预备队为第199团的2个营,第611反坦克歼击炮团的2个连,第245坦克团(39辆坦克),第1414工兵营,师属第893炮兵团。 
  数百辆德国坦克沿着狭窄正面,轰鸣着向第67近卫步兵师一路汹汹而来。少量红军坦克(据称是8辆“李将军”)开到距离德军第39坦克团2200米以内。在这个当时被认为是坦克战绝对安全的距离上,红军坦克却被“犀角”的长75炮轻而易举的摧毁,德军指挥官描绘这些被击毁的坦克“燃烧得像圣诞树上的闪光”! 
  但德国装甲部队很快也遇到了麻烦!他们仅前进了3公里。就在布托沃附近陷入苏军地雷区红军整个第6近卫集团军埋设了近9万颗反坦克地雷红军的各种火炮趁时猛烈开火。配属在反坦克支撑点内的师属7毫米火炮向德国坦克直瞄射击。失去了坦克掩护地德军步兵遭到红军的火力屠杀,有的连在短短数小时内就死伤了50人。陷入火网的德国士兵惊呼:我们的坦克在那里?! 

  红军第67近卫步兵师在战斗中还投入了他们的秘密武器:1个排携带炸药的“反坦克”狗,总计16条。按照苏方的记录,其中4条在逼近德军时被射杀,12条得以炸毁德国坦克。 
  在德国工兵的帮助下。“统帅堂第一”师在讨厌的雷场被困整整十个小时后,才以损失36辆“犀角”地代价冲了过来。形势开始变得对第67近卫步兵师不利。巴科索夫下令将预备队第199团第2营以及一些坦克投入战斗,但无济于事。德军最终还是凭借压倒优势的兵力,突破了第67近卫步兵师第199团的防线,并迫使其后撤。红军第196近卫步兵团在切尔卡斯科耶被包围。同时被围的还有第611反坦克团2个连。1个炮兵连,1个喷火器连。2个反坦克枪连。虽然处境危险,但这些部队坚守切尔卡斯科耶直到7月6日夜间,此后才趁夜色突围到了苏军防线。由于被围部队顽强的咬住了大量德军,第67近卫步兵师主力得以成功撤退。瓦图京为了应付切尔卡斯科耶方向被突破后地缺口,下令投入了方面军预备队中的第27反坦克旅。 

  德军为突破第67近卫步兵师付出了很大代价。参战的120辆“犀角”战损再加频繁的机械故障,一度只剩下40辆可用。经过紧急抢修,第二天才恢复到95…115辆。“统帅堂第一”师坦克团在7月4…6日间也减少了6辆坦克。 
  在克莱斯特的右翼,从4时开始,党卫第2装甲军主攻红军第52近卫步兵师位于别廖佐夫附近地阵地。为此动用了其3个顶尖精锐师中地2个:”维京”(左翼)和“帝国”师(中路),总计298辆可动战车(24辆“虎”)。“骷髅”师(153辆战车)则在右后担任掩护。第8航空军出动了大量俯冲轰炸机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