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梦想金山 作者:许晓辉 >

第7部分

梦想金山 作者:许晓辉-第7部分

小说: 梦想金山 作者:许晓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1987年的万润南对联想柳传志说〃你们尽管现在还比较小,但今后可能不同凡响〃的时候,他并不会想到四通正在面临着走下坡路的危险。
  1989年之后,四通增速开始下滑,从前三年的300%下降到16%。此后,四通在下坡路上刹不住车了。
  1990年,国家宣布正式取消计算机产品进口许可批文,并大幅度降低关税。随后,IBM、AST、康柏等国际知名品牌快速进入中国,这对于长城等国产微机品牌压力巨大。中关村的兼容机市场也很快败下阵来,不少公司被淘汰出局。
  尽管中关村的冬天忽然来临,但北大方正却发展势头很好。1991年,张旋龙和方正合资成立方正Super汉卡部,装有WPS1。0的汉卡一度占据了中国汉卡市场55%的份额。1992年,方正代理DEC电脑,做到了亚洲区第一位。随后,方正在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先后成立方正的分公司或分支机构,方正占领了海外中文汉卡市场80%的份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关村的企业起伏跌宕,有人兵败而散,有人独领风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20年前的四通曾经名噪一时,北三环上的四通桥还可以见证四通在那个历史年代的辉煌。如今铁皮房子里面的众人早已各奔东西、淡出人们视野。在四通的原址上,早已没有了绿油油的麦田和扬尘的土路,两栋大厦拔地而起:一栋叫海龙,一栋叫鼎好,熙熙攘攘、人流不息。
  时光永是流逝,街道依旧太平。中关村依然是中国最知名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大大小小的企业在这里前仆后继:有人黯然离去,比如万润南;有人名扬海外,比如柳传志;有人二度创业,比如王志东;有人近16年坚守中关村不曾离开,比如雷军……
  第19节:阳光灿烂的日子(1988~1996)
  第四节 雷军在1992 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1992年金山招聘广告词
  年11月4日,在一个计算机展览会上,刚从武汉大学毕业4个月的雷军结识了仰慕已久的WPS的创始人、时任香港金山副总裁的求伯君。〃我看到的是一个很英俊的小伙子,全身名牌。我当时真是有些被震撼了,当时就觉得那就是成功的象征。〃雷军后来回忆说。
  1992年1月,在求伯君的邀请下,雷军加盟金山。就像求伯君与张旋龙的相识,雷军与求伯君的相识在雷军看来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后来我们一路携手,合作到今天〃。
  把午睡的习惯改掉了
  工作太忙,我已经很久没有回仙桃了。〃雷军,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市。了解一个人,之所以要从他的家乡讲起,是因为家乡上千年积淀的文化传承会使这一地域的人存在某种共性。
  仙桃,古称沔阳,地处江汉平原,自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堪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沔阳在夏、商、周时期属荆州域,春秋、战国属楚,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始置沔阳郡设沔阳县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1986年撤沔阳县改设仙桃市。沔阳素称〃歌艺之乡〃,民间艺术比较繁荣,民俗剪纸尤为醒目。仙桃古迹斑斓,文化底蕴丰厚,可谓荆楚大地一座历史名城。在描写雷军的文章中,常有〃楚国狂人〃之类的称号,即源于仙桃历史的沿革。
  仙桃曾是全国高考〃状元县〃,沔阳中学每年为高等学府输送千余优秀人才。雷军1984年考入湖北仙桃中学(沔阳中学),中学时期的雷军非常喜欢下围棋,还拿过学校的围棋冠军。他还喜欢读书,喜欢古诗词;最喜欢读《小说月报》,最喜欢词人李煜。
  1987年,雷军从仙桃中学毕业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他说:〃当时考计算机系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我一个好朋友上的是中科大计算机系,我想学计算机和好朋友有共同语言。〃武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1978年,武大计算机科学系建立,这是全国最早建立计算机科学院系的单位之一。
  武大校园濒临东湖,环抱珞珈山,环境非常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被称之为〃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
  尽管大学阶段可以轻松一些,但雷军学习很刻苦,常常是每天早晨7点钟就到教室占座位了,因此他上课的时候总是在最好的位置。即使在周末休息想看电影的时候,他也是选择晚自习结束之后去看第二场。
  鲁迅曾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雷军本来有午睡的习惯,但当他看到其他同学不午休继续学习的时候,雷军感到时光虚度。于是,他硬是强迫自己把这个习惯改掉了。雷军是一个极其好强的人,他说:〃我特别害怕落后,怕一旦落后,我就追不上,我不是一个善于在逆境中生存的人。我会先把一个事情想得非常透彻,目的是不让自己陷入逆境,我是首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出发的人。
  最喜欢《数字逻辑》
  大学时光总是值得怀念的,特别是曾走在武大樱花树下的青春岁月。〃那时候我们在宿舍打牌,最爱玩的是〃拖拉机〃;从早晨开始打,谁输了谁去买饭,然后接着打。〃尽管大学生活五彩缤纷,但对于雷军而言更多是刻苦学习。
  雷军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一般同学需要4年大学时间才能修完的全部课程,其中包括毕业设计。〃刚入学的时候,一个大四的师兄就告诉我每个老师的教学特点、哪门课比较重要、哪门课不太重要,以及如何考试。计算机搞懂精髓以后,所有的东西都很简单。计算机不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强调的是实践。
  由于雷军聪明肯干,不少老师就让雷军帮着做课题,雷军也不拒绝因为这样可以拿到机房的钥匙,最多的时候同时拥有三个老师机房的钥匙。这就很方便自己用电脑写程序。雷军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字逻辑》,因为雷军几乎能回答老师的所有问题,这让他很有成就感。〃我大一写的PASCAL程序在大二的时候被编写进大一的教材,这件事让我很自豪。〃雷军对大学生活的评价是没有虚度光阴。
  第20节:阳光灿烂的日子(1988~1996)
  雷军的努力学习得到了回报:获得了两次湖北大学生科研成果一等奖、〃挑战者〃大学生科研成果三等奖、武汉大学三好生标兵、光华一等奖学金等荣誉;1990年雷军撰写的一篇论文,两年后发表在学术刊物《研究与发展》上;1991年参加全国青年计算机大会,论文入选论文集。这许多的荣誉,代表了雷军在大学期间的努力。
  雷军后来编撰的《深入DOS编程》(1993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深入Windows编程Windows加密及压缩软件编程技巧与方法》(1994年1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两本书,受到很多程序员的推崇,也成就了雷军早期的名声。
  由于这两本书的经典性,在很多年以后仍然有程序员会学习参考其中的编程思想具体技术在更新,但编程思想是相通的。
  武汉电子一条街,结识王全国
  武汉的电子一条街(或科技一条街)位于洪山区珞喻路,从武大东门出去穿过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走10多分钟就到了。从1986年开始,在〃学海淀经验,建武汉硅谷〃思路的指引下,像早期中关村一样的〃街面店〃迅速发展起来,大大小小的电脑公司有数百家。
  雷军最初〃闯荡〃武汉电子一条街的动力来自于〃蹭电脑〃的需求。〃那时电脑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大学里设备很简陋,电脑数量严重不足,我一个星期下来大概只能在电脑上学习两个小时,自然感觉营养不足,就开始〃蹭机房〃,明明是别人来学习电脑的时间,我早早溜进机房,抽空上机学习,别人来后,我就被撵走了。这很痛苦。后来有机会认识了当时武汉电子一条街的一些工程师,他们公司里都有样机和展示机,我就去蹭,其实是为了提高技能。当时是打着帮忙和兼职的幌子,要不要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最初公司里只是管饭,后来活儿越来越多,就有些报酬了。
  当雷军开始上大二的时候,他很快发现:大学生最重要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实践和做事的能力。于是,雷军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机房。由于雷军的电脑知识丰富,且动手能力强,街上的很多老板都认识他,常请他帮忙,自然也就常请他吃饭。
  雷军认识了王全国,这成为雷军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事之一。王全国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已经并入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是武汉电子一条街上的技术权威。两个人在武汉电子一条街都是〃知名人物〃。
  现任金山副总裁兼CIO的王全国这样描述他和雷军相识的过程:〃在1989年前后,并没有软件流通的正规体系,没有互联网,所以大家就一起交流各自手里有的软件。那时候我是那儿各种软件的集散地,我手里的软件是最多的。雷军也喜欢软件,我们就经常交换,所以自然而然就认识了并且特别熟。我记得我们是1989年的2、3月份认识的,然后在一起沟通特别多,7月份我们就一起合作开始写软件了。当时感觉这个同学特别活跃,也特别好学。
  两人一起写软件,相互配合得很好,可以取长补短:雷军说自己写软件是〃一上来就直奔主题,速度很快,可能会在过程中不断修正〃,而王全国则是〃先仔细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窍门,然后再动手,速度有些慢,但可以避免出错〃。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合作起来双方可以互相促进王全国与雷军的合作也正是基于这种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
  雷军从初入大学开始就主动接触社会、锻炼自己,与同龄人相比,他显得少年老成。〃早接触社会对大学生来说就是离成功早近一步。如果不是醒悟得早,就按照学校的常规生活,我肯定走不到今天。〃雷军对自己当时在电子一条街上的生活这样评价。
  黄玫瑰小组,雷军的成名作
  年,雷军与王全国认识的时候,王全国正在做一个加密软件的界面,而雷军此前正好写过一个加密软件的内核。于是,两人很快一起动手合作开发加密软件Bitlok0。99。王全国说:〃那时候盗版很厉害,软件要想卖钱,就必须得能够防止被拷贝。那会儿软件都是用磁盘发行的,因此要通过磁盘加密。我那个时候学的也是计算机专业,所以我们原想各自写一个加密软件。碰到一起以后,我们两人决定合作,一人做一部分,就这样开始写加密软件了。
  第21节:阳光灿烂的日子(1988~1996)
  仅用了两周时间,这款加密软件就完成了,且在加密软件领域获得极大的赞誉,是国内几个著名的加密软件之一,这也是雷军的第一个商业软件。Bitlok做完后,王全国把公司发的50元加班费给了雷军,这是雷军写软件得到的第一笔报酬。
  当时正在放映电影《神秘的黄玫瑰》①,王全国就建议以〃黄玫瑰小组〃(
  )署名他们开发的软件。在当时的软件圈,〃黄玫瑰小组〃非常有名。
  Bitlok,也许可以被看做雷军的成名作。树大招风,Bitlok加密程序引来解密高手叫板:此人专门针对雷军的加密程序进行解密,双方开始了长时间的交手对决。到最后,雷军的加密程序做过20多种算法,此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功能升级了,而演变成程序员之间技术与胆识的较量。由于这种较量发生在小圈子内,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虽然没有对外界产生多大影响,但从中可以管窥软件技术的另一种魅力。
  免疫90:像抖落身上灰尘一样把病毒清除
  年,正读〃大三〃的雷军开发出了第二个商业软件免疫90。这个软件是和武大同学冯志宏合作的,这时候计算机病毒刚刚在大陆开始流行。冯志宏在1987年和雷军一起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免疫90也是冯志宏的第一个软件。
  雷军和冯志宏的关系很好,冯志宏的第一笔稿费是《计算机世界》给的20块钱,他和雷军一起下馆子吃掉了。回忆当时的合作,冯志宏说:〃其实当时和雷军接触没那么多的,只是在计算机上交流交流。当时病毒流行来,就起了念头要做一个杀毒软件,两个人都有这个想法,就有合作啦。当时的条件并不好,我们在外面的一个公司找了一台机器上机,两个人分工合作开发程序,因为寒假自由时间比较充裕,就选择了在寒假进行开发。武汉的冬天特别冷,每天我们都从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