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莎士比亚的人生启迪 >

第14部分

莎士比亚的人生启迪-第14部分

小说: 莎士比亚的人生启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中。如果人们对自己所学的事物没有一丁点兴趣,完全是被迫进行,那这种被动的学习过程必定不会带来人们期望的学习结果。    
    现在,许多父母强迫自己的孩子成为教师、律师或医生,认为这些才是有所保障或十分热门的行业,根本不考虑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结果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的压力与烦恼。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都拥有自己的理想,为人父母者不应该强迫孩子按自己设计的道路行走。同样,作为一个正处于学习阶段中的人,如果你对某一事物兴趣浓厚,并且立志将要在这一领域做出一番成就,即使遭遇任何艰难险阻都不会退缩,那你就可以说服自己的父母,用自己的努力实践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被称为〃汽车之父〃的亨利·福特先生就是一个按照自己的兴趣来确定学习目标的人。在他离开学校之后,父亲一度希望福特能够接替自己的事业,学习经商成为自家杂货店的老板。可是亨利·福特却不愿意这样做,他本人对机械工业十分感兴趣,于是就不顾父亲的阻挠和周围人的劝告进入了条件艰苦的机械工厂中学习机械技术。在刚刚进入机械工厂的时候,亨利·福特只能当一名小小的学徒,工作十分艰苦,而且工资还少得可怜。但是亨利·福特并不感到难过,相反,他为自己能够学到很多机械知识而感到庆幸。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亨利·福特利用自己当年在机械工厂中学习的各种机械技术组装了一辆怪模怪样的汽车,然后又不断对汽车的外形和性能进行必要的改进,结果他成功了!他成功组装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可以在马路上自由驰骋的机械汽车,而且速度要比当时的马车等交通工具快很多倍。此后,他又创立了自己的汽车公司——至今还在汽车行业居于重要地位的福特汽车公司。经历过的所有艰难险阻对于福特而言,都算不上阻碍,因为在汽车工业的道路上付出种种努力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亨利·福特用自己的行动向曾经阻挠过自己的人表明了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多么正确,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如果对别人安排给自己的事情感到无法建立任何兴趣,那就要学学亨利·福特的做法,听从莎士比亚的建议,“选您最喜欢的东西来研究吧”。    
    为人父母或师长的人不必强行逼迫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学习一些他们丝毫不感兴趣的东西。想想看,自己希望从事哪种兴趣或工作,而那种快乐的感觉又是多么的珍贵,又怎会想让别人剥夺呢?作为一个致力于在某一领域努力付出的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就要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只要以浓厚的兴趣和坚强的意志为动力,相信无论你选择什么,都会创造出一番成绩的。


第二部分:生存方略接受生命的一切

    我的命运在高声呼喊,使我全身每一根微细的血管,都变得像怒狮的筋骨一样坚硬。    
    《哈姆雷特》第一幕第四场    
          
    这句铿锵激越的台词,能让人忍不住血脉贲张起来,犹如电击、火炙。    
    这不是戏剧,而是真实的人生,是一个人下定决心迎向未知的命运、应对疯狂的世界,发誓要再整乾坤的英雄气概;也是文艺复兴时代才有的“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那种“人”的理想境界。    
    每个人可能都有如哈姆雷特见到鬼魂的那个时刻,充满着一股莫名的激动。面对叵测的命运以及阴森的真相,只有英雄才能发出这样的呐喊。    
    每日的生活总是忙忙碌碌,时间似乎永远不够用。在你的生活当中,不管发生了什么,都应该勇敢地去面对,让你的命运也高声呼喊,激发自己的潜能去改善目前的处境,追寻自己的目标。    
    有时车水马龙,有时门庭冷清,人生就是如此万般无常。都有这样的一天,又何必太伤感?要珍惜生命,安然度过每一天,学会“宠辱不惊”。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得意不失谦恭礼让,失意不失乐观豁达,从容应对人生的各种命运。处于好的命运时要有好的心态,而坏的命运更需要好的心态,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一切。    
    面对繁华似锦的生活,有的人得意忘形,不知道自己是生活在云端还是肥皂泡里,于是妄自尊大,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以为自己具有犹如天神般的无限能力。不仅如此,他们还因为过于自高自大而看不起周围的其他人,认为身边的人都不如自己,甚至认为全世界只有自己最伟大。可是,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从来没有不散的宴席”,当繁华散尽之时,接踵而来的便是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就像刹那之间就从云端坠落到深渊一样,这些人的内心顿觉失重,于是便无法接受眼前的一切……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奠基人和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之一,罗杰·马尔腾曾经说过:“当万事与你为难的时候,当每一件事似乎都与你的意志相逆的时候,当你处在四面楚歌的时候,当高空黑暗而你不能看到光明的时候,那正是流露你的气慨,显示你的内在品质的时候。”面对逆境与困难,我们实在没有必要感到畏惧和恐慌,更没有必要心神颓丧和消极殆惰,我们应该昂起头,更加坦然地面对这一切,然后凭借自己的意志和能力走出逆境。如果我们的内心首先被逆境所困扰,就更增加了种种不愉快的气焰,这几乎是等于我们在亲手制造自己的烦恼和成功的障碍了。    
    无论是身在光明坦途,还是处于荆棘丛生的地带,无论是大起还是大落,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人们都没有必要去计较太多,计较太多反而更累、更痛苦,坦然地接受一切,只要我们努力过、感受过,这一切都会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    
    


第二部分:生存方略软弱的哀求于事无补

    凯歇斯:开恩吧,凯撒;凯撒,开恩吧。凯歇斯俯伏在您的足下,请您赦免坡勃律斯·辛伯。     
    凯撒:要是我也跟你们一样,我就会被你们所感动;要是我也能够用哀求打动别人的心,那么你们的哀求也会打动我的心;可是我是像北极星一样坚定,它的不可动摇的性质,在天宇中是无与伦比的。天上布满了无数的星辰,每一个星辰都是一个火球,都有它各自的光辉,可是在众星之中,只有一颗星卓立不动。在人世间也是这样;无数的人生活在这世间,他们都是有血肉有知觉的,可是我知道只有一个人能够确保他的不可侵犯的地位,任何力量都不能使他动摇。我就是他;让我在这件小小的事上向你们证明,我既然已经决定把辛伯放逐,就要贯彻我的意旨,毫不含糊地执行这一个成命,而且永远不让他再回到罗马来。     
    《裘利斯·凯撒》 第三幕第一场    
          
    凯撒以上的一番高谈阔论实际上是他临死前最后一次向公众表明他的心迹。过去他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勇敢、坚强、威武还有自信,现在面对凯歇斯声色动人的哀求,凯撒依然保持着自己惯有的君王的威严和风度。凯歇斯企图用自己可怜的哀求来打动凯撒的心,可是凯撒却从来不会被软弱的哀求所感动。在凯撒看来,即使自己被众人用佩剑刺死(说完以上话语后不久,凯撒就死于勃鲁托斯领导的叛党手下),他坚定的意志也不会因为一次软弱的哀求而发生任何改变。正是因为凯撒具有如此摄人的魄力和勇气,所以即使在他死去之后,人们对他为古罗马创造的伟大功绩和他本人大无畏的精神也不敢有丝毫的怀疑。    
    莎士比亚也许想通过凯撒这近似于临终遗言式的话语来警告众人:面对强权、面对艰难险阻,可怜的哀求是永远不会发生任何作用的,也许某些人会以“仁慈”或者“博爱”的名义接受你的哀求,但是所有意志坚定的人都应该知道,这种“仁慈”和“博爱”不过是建立在对哀求者的尊严肆意践踏的基础之上。如果他真的充满了仁慈,就不必非得等到你向其表达了可怜的哀求之后再显示自己的仁慈。而当你可怜巴巴地哀求他时,实际上你已经无可奈何地显示了自己的软弱无力,这对于一个品性高洁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更大的侮辱。    
    凯撒自信可以确保自己神圣的地位不可侵犯,虽然我们不如凯撒那样神勇,但是我们的意志同样坚定无比,我们同样要确保自己神圣的尊严不容侵犯,我们不会像懦弱奸诈的凯歇斯一样乞求对手的可怜。真正的强者,当面临危机时,不会惊慌恐惧;当面对强权时,不会卑躬屈膝;当面对逆境时,不会却步不前。只要我们在内心中像凯撒一样对自己充满自信,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危机、走出困境。    
      


第二部分:生存方略改正优柔寡断

    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折磨,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假如他能简单的一刃了之?还有谁会肯去做牛做马,终生疲于操劳,默默地忍受其苦其难,而不远走高飞,飘于渺茫之境,倘若他不是因恐惧身后之事而使他犹豫不前?此境乃无人知晓之邦,自古无返者。    
    所以,“理智”能使我们成为懦夫,而“顾虑”能使我们本来辉煌之心志变得黯然无光,像个病夫。再之,这些更能坏大事,乱大谋,使它们失去魄力。    
    《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    
          
    我不知道我处事之慢,是因我已像头畜牲般的把此事茫然忘却,还是因我对此事有着过分的顾虑,使我踌躇不前;说真的,此原因若分四份,它包括了一份理智与三份懦弱。     
    《哈姆雷特》第四幕第四场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优柔寡断的哈姆雷特的翻版,他们总是无法下定决心,使自己成了个“病夫”。    
    世间最可怜的人就是那些举棋不定、优柔寡断的人。这种性格上的弱点,可以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也可以破坏他的判断力,大大有害于他的精神能力。    
    只要人有优柔寡断的习惯,到最后往往是一无所获,成不了大事。因为这种习惯能让时机从身边跑掉,让别人得到先机!    
    有些人简直优柔寡断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们不敢决定任何事情,不敢担负起应负的责任。而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怎样——究竟是好是坏,是凶是吉。他们常常对自己的决断产生怀疑,不敢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重要的事情。因为犹豫不决,很多人使自己的美好想法陷于破灭。    
    对于人生来说,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一个阴险的仇敌。在它尚未伤害你、破坏你、限制你一生的机会之前,你要即刻把这一敌人置于死地。不能再等待、再犹豫,绝不要等到明天,今天就应该开始。要训练自己养成一种遇事果断坚定的能力、遇事迅速决策的能力,对于任何事情不再犹豫不决。    
    愿意开始行动总比优柔寡断要好。当机立断的行事风格虽然也会让你犯错,可是,与它所带来的好处相比,那些错误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第二部分:生存方略视今日为末日

    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    
    哈姆雷特这个性格忧郁的“延宕王子”对生存或者毁灭的理解经常显得混乱而痛苦,即使是正在考虑是否自杀的时候,他的头脑中依然不能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也许这也正是莎士比亚本人当时的状态,在莎士比亚的多部作品中都透露出对于生存或者死亡的混乱。在《一报还一报》中,安吉洛猜想人死之后在“冰冷的墓穴中腐烂”会是如何;在一首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把死亡形容成像是“与最恶心的虫子在一起”。    
    死亡之后是否有来生?如果有,那么来生这一人们普遍感到未知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本身就体现了人们对于死亡的种种恐惧,莎士比亚也不能摆脱这样的恐惧。可是尽管对未知的世界存有恐惧和疑虑,莎士比亚却没有因此而悲观消极,他反而提倡人们把这种恐惧和疑虑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他希望人们能够好好地过每一天,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好好爱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