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025.庆余年 >

第63部分

025.庆余年-第63部分

小说: 025.庆余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自己的刺客一样,只是个血肉之躯而已。只要不会牵连到范闲,五竹地铁钎前,从来没有禁忌。
    范闲的不安在于,既然连靖王都认为自己与林珙的死有关联,那宰相会怎么想?他是想报当日护卫被杀,自己和藤子京重伤之仇,他也有想过幕后主使之人可能是宰相大人,自己未来的岳父,如果真是这样,范闲自忖也只会杀死吴伯安以警告对方,但却没有想到林婉儿的二哥就这样干净利落的死了,林家就两个儿子,听说大的那位还有些问题……
    想到林婉儿,范闲又是一阵头痛,就算婉儿从小生长在宫中,与林家人没有什么感情,但毕竟双方是血肉之亲,这是无论如何也撕脱不开的事实。
    他站起身来绕着桌子走了两圈,眼光渐趋坚定,他下定了决心,这一辈子也不能让婉
    婉儿知道这件事情,不能让她知道是自己的叔叔杀了她的哥哥。
    庄严无比的皇宫深处,天下最有权力的那个人所处的房间,却远远不如他所管辖的疆土那般有气势,宝鼎里的焚香渐渐散去,只留下厚厚积香灰,门外西去阳光侧向照了过来,那些扑槛而来的柳绵在光线之中纤纤可数。
    房内铺着浅色石砖,左右依次站着十数位朝中大员,今天并不是正式的朝会,所以这里并不是太极宫,只是一处偏殿,庆国伟大的陛下也没有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只是随意拣了把椅子坐着。
    皇帝今日穿着一件水青绸的便服,腰间扎着一条盘龙金丝带,乌黑的头发束的紧紧的,只是偶尔会在鬓角处发现几丝银丝。他就这样随意坐在椅子上,比四周站着的臣子还要低些,但那股气势却像是坐在世界的最高端,俯视着脚下的万千臣民。
    今日国事已毕,留在屋里的都是几位老臣、重臣。
    陈萍萍在左手第一位,因为身体原因坐在轮椅上,所以显得很特殊,头颅无精打采地微微垂下,似乎都要睡着了一般。这些大臣们知道身为陛下第一亲信的陈院长,曾经得过明旨,不用参加例行朝会,但今天这会议却是必须要参加的。
    宰相林若甫在右手第一位,他今天也有特殊待遇,坐在一张圆凳子上,只是官服有些长,所以显得有些滑稽。这位名噪天下的奸相,生的却是眉清目秀,眸子炯炯有神,只是微白的胡须揭示了他真正的年龄,想来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位美男子。
    今日他的双眼有些红肿,嘴唇有些发白,想来是先前哭过。
    “宰相大人节哀。”皇帝轻声说道,房间里嗡嗡的回声响了起来,“你且在府中休养数日也好……送送那孩子。”
    林若甫站起身来,恭敬行了一礼,哽咽说道:“老臣不敢,犬子之事,惊扰了陛下已是罪过。”
    那几位各部大臣也温言相劝老宰相,人死不能复生,如何如何。
    林若甫忽然高声说道:“敢请陛下为老臣作主,为那死去的孩子讨个公道!”说完这话,他就直挺挺地跪了下去,今日午间得知了二儿子的死讯,一向心如铁石的宰相大人也险些晕厥了过去,所谓白发人送黑发人,哪里禁得住这般情绪上的冲击。
    皇帝的唇角不为人知地翘了一翘,不过没有人敢盯着天子的脸去看,所以也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小细节。皇帝陛下似乎有些诧异宰相的说法:“自前日范家小子遇袭之后,不期京都之侧,又发生如此凶案,这京都府自然难辞其责,宰相大人放心,寡人自当重重处分,给你一个交待……各有司定要抓紧缉拿凶徒,以刑部为主,若有不协事,陈院长在一旁统领一下。”陈萍萍看似熟睡,此时却睁开双眼,微笑着应了下来。
    林若甫双眼里暴出两道精光,却是片刻即逝,向着皇帝叩了个头,才在众人的劝说下站了起来。
    皇帝平静看着他,庆国并不如何讲究殿前仪范,这位九五之尊知道宰相这个头是不好禁受的,忽然皱眉说道:“前次事情,有北齐贼子的影子,意图引起朝廷风波,今次莫非又是外贼潜来作案?这边禁如今难道疏落成这副模样?传旨下去,着北三司好生自查。”
    他忽然厉声训斥道:“陈萍萍,你的院务也得用些心才是,四处难道是吃白饭的!你这次回乡省亲,硬是多拖了一个月。难道要朝中大臣的子弟个个死于非命,你才肯回来!”
    天子一火,满堂俱静。 
                  第六十二章 御前栽赃
Google 谷歌 第二卷 在京都 第六十二章 御前栽赃 
    听着陛下的声音越来越高、群臣惊惧,极少见陛下如此发怒.更少看见陛下对陈大人如此严厉训斥。陈萍萍却是面色不变,开口自辩道:“回京之时.因为朝中哨人意图劫走北齐密谍司理理,这位司理理与前些日子范氏子遇刺一案有关.兹事体大,我得院报之后绕了一段路,那棵子回来,所以耽搁了些时辰。”
    “嗯,原来如此,那倒罢了。“皇帝轻轻想了一声,竞是持这事儿高高举起,却又轻轻落下。
    众大臣原本惊的不行,心想陛下似乎连陈大人都不怎么喜欢了,接着发现如此发落,才明白原来迟归一事.终究不成体统,陛下是借此事将这笔帐清掉。但众人紧按着想到陈萍萍所言司理理一事,大臣们还头一次听说有人意图劫囚.不免心头震惊,暗付莫非真的有朝中大员与北齐勾结,妄图惑乱朝政。
    “司理理一事暂且放下,先将宰相公子这件案子查个水落石出。”皇帝冷冷看着陈萍萍。
    “怎么讲?”不止是皇帝,就连其余那几位大臣也来了兴趣,惟有林若甫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宰相大人心忧子逝,有些话我本不当说,不过当臣子的,在陛下面前不敢隐瞒,还请陛下恕过臣出言无状之罪。”
    皇帝皱眉道:“说来听听。,
    陈萍萍握着满是青筋的枯手成拳。堵在唇边咳了几声.似乎将胸里的闷痰全部咳了出来,才淡淡说道:“宰相二公子林洪被杀之时.与吴伯安在一起。”
    “这吴伯安是谁?”皇帝皱眉道:“讲清楚些。”
    吴伯安在京都官场中颇有几分名声;此时屋里的大臣大多知道,只是以往总以为这个谋士是在太子与二皇子之间摇摆.哪里想到竟是会与宰相家的公子呆在一起,此时再投往宰相大人的目光.不免多了几分担忧.毕竟大家是文官一体。如果被疯拘陈萍萍咬出什么,大家都没颜面。
    林若甫此时却是安坐圆凳之上.双眼红肿未谐.却看不出有什么担心的。
    “臣日前追查范氏子遇刺一事.司理理供认。与北齐方面联系的人.正是吴伯安.而私放西蛮箭手入京都的人。是巡城司参将方达人,在沧州城外意图劫囚的骑兵首领,是方达人远房堂弟梧州参军方休的手下…如今看来,这事件的筹划者便是吴伯安,方休与方达人都是执行者,负责接应北齐的刺客及杀人灭口.至于那些箭手地尸体被抢先火化一事.目前还没有查到什么头绪。”
    “你想说什么?”
    “臣无它意,只是好奇。为什么林二公子死前。会与前些日子范氏子遇刺事件的主谋者呆在芥山脚下的庄园里。,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礼部尚书郭攸之率先出来为宰相辩解:“且不说那司理理是不是受刑不过。胡乱攀咬,即便吴伯安与前宗案子有关。”他转向皇帝请罪道:“臣一时情急,陛下莫怪,着实是因为那吴伯安乃二十年前进士,在京中颇有才名,交游甚广,林二公子与他在一处实属寻常,岂能因此事而随意诬蔑死者?宰相大人丧子之痛未去,陈大人便如此胡言乱语,实在是…不堪!不堪!”
    林若甫此时站了起来,对陛下躬身行礼,沉痛说道:“犬子不肖,行事盂浪,遭致不测,但若说他有此不臣之心,老臣是断断不信的。”他又说道:“那吴伯安臣也见过,确实是个有才之人,还曾与他游历京都四周名胜,若与吴伯安有故,便与命案有关,那岂不是臣也脱不得这嫌隙?”
    “不错。“一名大臣也摇头说道:“臣也曾与那吴伯安见面,观其人面.似乎颇正,若此人真是狼心狗肺之徒,这又与林二公子何干?陈大人当谨言才是。”
    林若甫面现激动说道:“若臣与此事有关.天厌之.天厌之!”见宰相大人说了如此重的话,几位大臣随他一同跪了下来。见大臣们跪着,皇帝撑领于椅斜瞥了陈萍萍一眼、眼里却尽是笑意。转瞬间,皇面色如霜,请诗臣起身,正色道:“陈萍萍巳先请罪.还未说完,容他先说下去。”
    朝堂之上总是如此.陈萍萍一院独大.文官系统总是喜欢抱团。陈萍萍淡淡者了林若甫一眼,说道:“宰相大人息怒,本官只是觉得不解。监察院暗索京都一日一夜.都没有找到吴伯妥,贵公子却能与这谋士在葡萄架下把酒言欢,自然想问个明白。”
    “吴伯安究竟是不是前宗案子的幕后主使.此时犹未可知.也许当时他与林二公子约好去芥山赏景,陈萍萍,
    此事稍后再论。”皇帝忽然给冷冷口.阻止了陈萍萍的陈述。
    见陛下站在己等一方.各部大臣们松了一口气,林若甫的心里却被稍后再论四个字击中了心房,一阵寒意涌了上来.知道陛下是在警告自己不要借题发挥。
    这是一种交换,一种不借助言语.却双方心知肚明地交换。林若甫相信府中袁宏道的判断,珙儿的死与范家应该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沉默不语.按受了这个事实。毕竟.如果监察院真顺着吴伯安勾结北齐的事情追下去.事涉谋逆.只怕自己这个宰相也做不成了。
    “你先前说这两宗案子本是一宗,究竟是个什么说法。”
    陈萍萍面无表情看了这些大臣一眼.大臣畏他眼神寒毒.有些不自在地咳了几声。他轻声说道:“经刑部与院中查验死者伤口及当时场景.判定行凶者乃是东夷城四顾剑一脉,所以臣断言两宗案子本是一宗。”
    听见四顾剑三个宇.就连不韵武道的大臣们都有些动容.难怪先前讲述苍山庄园遇袭之事时,听说凶手只是一个,便悄无声息地杀死了十数位高手.而且均是一击致命。只有林若甫面色不变,似乎早就知道这件事情。
    “嗯?”皇帝皱起了眉头,四大宗师的名头虽然还不放在他这位九五至尊的心上。但这些超然地武道强者.对于朝廷威严来说总是很难忍受的存在。
    “因为并些日乎被范氏子反击杀死地刺客中,有两名女刺客.据院中档案,这两名女刺客应该是东夷城四顾剑门下。只是不知道是那人徒弟还是徒孙。月前便有院报.四顾剑不在东夷城内.据臣者来。那剑痴应该是来了庆国。”
    皇帝缓缓闭上眼睛,寒声问道:“他为什么不是去杀范家地孩子,而是找到了吴……伯安?”
    “世人皆知四硕剑乃是位剑痴,门下弟子暗杀他人被反击而死,只怕他还会赞叹对方手段了得.更不会视其为仇,而此人又最是厌恶阴谋诡计.严禁门下弟子牵入家国之争,如果不是吴伯安许了什么好处。说动了那两名女刺客。这两名女刺客就不会死了。只怕在他心中,只有那个吴伯安才是真正的仇人。”
    陈萍萍淡淡而言。撒起谎来真是面不改色。
    许久之后,皇宫地这间屋子里响起了庆国皇帝威严的声音:“京都府尹梅执礼上折请罪.罚俸降职使用一年.监察院进驻巡城司纠查.免焦子恒巡城司职务,刑部继续侦办补充两宗命素.持卷结之后,发诏令东夷城交出元凶.照此办理吧。”
    说完这句括.他上前对林若甫安慰了几句.便离屋而去。
    众臣退后.已有宫女上前推着陈萍萍的轮椅入了内宫。大臣们对于这件事情并不惊讶,他们从来没有幻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获得陈萍萍这样的恩宠,所以才会在大小事情上都紧紧抱团.与监察院地势力对抗着.也等同是与皇帝的私人势力对抗着.这是庆国建国以来文官们的传统概念.似乎已径根深蒂固地扎进了他们的脑袋里.永远无法摆脱。
    大臣们甚至满怀恶意地想着.疯狗陈萍萍或许正是因为瘫了.又没有子嗣,才会让陛下如此毫无保留的信任吧。
    ……
    ……
    安静地深宫之中,没有一个太监宫女,只有皇帝与陈萍萍相对而坐。
    皇帝端起茶杯,缀了一口,似乎觉得茶温不怎么合适.眉头一皱,竟是将杯子摔碎在陈萍萍的轮椅之前。啪!的一声,瓷杯化作碎玉四溅,茶水打湿了陈萍萍地裤脚,但他腿脚不便,竞是无法躲开。与先不同,皇帝此时的声音显得特别寒玲和压迫感十足:“四顾剑?这个答案荒唐了些吧。”
    陈萍萍就像是没有看到眼前这一幕般,满面微笑,十分恭谨回答道:“臣不敢瞒皇上,那伤口凄厉,颇有茫然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8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