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025.庆余年 >

第344部分

025.庆余年-第344部分

小说: 025.庆余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拓面现感动与悲伤,心想范尚书果然是一位纯忠之臣,在这样地风口浪尖,想的还是维护陛下的颜面与朝廷的利益。
    “大人,辞官吧。”郑拓沉痛说道:“已经这个时候了,没有必要再硬撑着下去了。”
    范建摇了摇头,意兴索然。
    郑拓再次痛苦劝说道:“我知道您并不是一个恋栈富贵之人,看当前局势,陛下心中早做了您辞官。便停止调查户部一事的打算。只要您辞了尚书一职,也算是对调国帑一事做个了断。想必二皇子与长公主那边也不可能再穷追猛打。胡大学士与舒大学士也会替您说话……”
    其实关于辞官的问题,郑拓身为范建的心腹已经建议了许多次,但范建一直没有答应。他幽幽叹了一口气,说道:“有些事情,明明做了就可以全身而退……可是却偏偏做不出来。”
    范建轻低眼帘,说道:“户部一直由我打理着,朝廷连年征战,耗银无数,大河又连续三年缺堤,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我更清楚国库的空虚程度,也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当前的危难局势。所有地官员们都以为如今还是太平盛世,其实又有谁知道,盛景之下潜藏着的危险?”
    “可是……小范大人已经去了江南,只要内库归于正途,国库危势必将缓解。”郑拓惶急说道。
    范建心头暗笑,如果不是内库的局面已经被范闲完全掌握,如果不是陛下有信心在两年之内扭转庆国国库地情况,那位圣天子怎么舍得让自己辞官?
    心里是这般想着,他的脸上却是沉痛无比,说道:“正是因为范闲初掌内库,情势一片大好,所以此时,我才走不得……”
    范建叹息道:“一是因为正值由衰而盛的关键时期,我不敢放手,还想替陛下打理两年。二来……就是安之这小子,他看似沉稳冷漠,实则却是个多情狠辣之人,如果我真的辞了官,还是因为往内库调银地事情……他那性子,只怕会马上辞了内库转运司的职司,回京来给我讨公道。”
    郑拓满脸震惊,细细一忖,尚书大人说地话倒确实有几分道理。
    “天色晚了,你先回吧。”范建闭目说道:“至于部里的事情,你不要过于担心,虽然各司星星之火燃起,终有一天要烧至本衙,甚至是本官的身上,但只要能挺一日,本官就会再留一日,而且这火势大了起来,谁知道要烧多少人呢?”
    郑拓叹息了一声,深深佩服于尚书大人一心为公,不再多话,离了书房而去。
    他离开范府,上了自己的马车,回了自己的家,铺开一张纸,写了一封密信。交给府中的一个人,然后躺上自己的床,睁着那双眼,久久不能入睡。
    范府清客郑拓,直到今天为止,他扪心自问,依然无法确定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户部尚书范建其实也不清楚自己的心腹,跟随自己这么多年地门下清客郑拓郑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他只清楚一点。
    郑拓不是自己地人。
    郑拓是皇帝的人。只是不清楚是通过监察院安插到自己身边,还是走的内廷的线路。
    不过不管是哪个线路,范建清楚这些年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宫中的那个男人看着的,所以这些年来范建所有地一举一动,也都是演给那个男人看的。
    包括今天晚上这一番沉痛而大义凛然的分析。
    范建不是林若甫,他不会被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打倒,因为从很多年前那一个夜晚开始,在西边的角鼓声声中,他就下定了决定心。绝对绝对,再不会相信京都里任何一个人。
    户部确实往江南调了一大批银子,而且这批银子的调动确实也是经过了庆国皇帝的默许。所以当宫中因为此事震怒,下令三司清查户部的时候,范建竟是出离了愤怒,感到了一丝荒谬的戏剧感。
    他忍不住失声笑了起来。
    这批调往江南地国帑。当然不是为了和明家对冲所用,范建知道自己那个了不起的儿子早已经归拢了一大批数额惊人的银两。只是不知道这些银两是从哪里来地。
    范建调银下江南,其实只是为了给范闲打掩护。老范思考问题,比小范要显得更加老辣,他根本不相信范闲可以用叶家遗产的借口,说服皇帝相信夏栖飞手上
    突然多出来的批银子。
    每每想到此处,范建就忍不住要叹息,范闲做事,胆子果然越来越大,竟敢和庆国经年仇敌北齐联手!
    儿子胡闹。当老子的不得已要进行遮掩,而且为了保证儿子地计划能够顺利进行。户部也必须往那个钱庄里注些银两,保证随时都能取出钱来。
    这,就是户部往江南私调国帑的全部真相。
    在这个计划当中,户部调动地数目虽然大,但真正花出去的却极少,绝大部分的份额,在江南走了一圈,早已经回到了户部,所以范建根本不担心太子和吏部尚书那些人能真正查出来什么。
    另外范建刻意漏了一些去了河工衙门。
    皇帝想让一位并没有什么太大漏洞的大臣辞官,只需要造出声势,再通过某些人进行巧妙的暗示,那位大臣就必须辞官。
    奸如前相林若甫,也是倒在了这种安排之中。
    范建如今不想接受陛下的安排,也不想这么早就回澹州养老,所以他放着户部让人去查,只有把水弄浑了,才能越发地体现自己的清。
    同时,要通过郑拓的嘴巴,再刺刺那位坐在龙椅上的男人。
    只有那个男人相信范建是忠地,是傻的,是蠢地,却又是不可或缺的,范建……才能继续在这个黑暗重重的京都傲立着,在一旁用慈父的目光看着范闲的成长。
    “都控制住了吧?”范建端详了一眼信纸,信是寄给远在江南的儿子的,这才开口说道。
    一位黑衣人站在他的面前,深深一礼,说道:“郑拓和袁伯安一样,都无子无女,估计都是监察院的人。”
    范建皱着眉头说道:“袁伯安真是监察院的人?难怪我那亲家倒的如此之快。”
    黑衣人沉声说道:“但郑拓有个侄子,据属下调查……应该是他的亲生儿子,只不过他怕宫里拿这个儿子要胁他,所以一直不敢认。”
    范建眉头一挑,微笑说道:“很好,我们可以要胁他了。”
    黑衣人沉默着一点头,双手平放在身侧,只见此人的右手虎口往下是一道极长的老茧,如果是范闲看见这个细节,一定能够联想到高达那些虎卫们因为长年握着长刀柄而形成的茧痕。
    范建望着黑衣人说道:“跟着我,确实没有太多事情做,这些年来你也闲的慌了,不要怨我。”
    黑衣人笑了起来,诚恳说道:“十一年前,属下防御不力,让太后身边的宫女被疯徒所杀,已是必死之人,全亏大人念着旧情,暗中救了下来。如果不是大人救命之恩,这些年来,只怕属下早在黄土下面闲的数蛆玩。”
    范建笑着摇摇头,说道:“你就是这种佻脱性子,一点儿都不像虎卫,也难怪陛下当年最不喜欢你。”
    然后他说道:“盯着郑拓,必要时,把他儿子的右手送到他的房里。”
    ……
    ……
    (前几天一直在病,昨天搭早班飞机,所以五点就离家出走,至机场,上飞机,飞机飞了许久,然后传来空姐温柔的声音:“宜昌大雪,不能降落。”所以飞机再次折回广州,在机场呆,拉至酒店,吃湘菜,又获通知,可以降落,大喜,再至机场,上飞机,飞机飞了许久,杀入层层雪云之中,降落于零下三度的宜昌……大冷,坐大巴回城,下车,拦不到计程车,坐公汽……据传宜昌云集隧道塌方,全线封锁,公汽绕道四零三,据传四零三某处交通事故,堵车,回家时,天已尽墨,虚弱不堪。
    所以是宜昌有大雪不能降落,才会有这些问题,并不是昨天领导帮忙请假时所说的广州下大雪……要知道广州下大雪,那我的冤情就未免太重了些。其时广州一片阳光,碧空万里,我就在南国的灿烂阳光中,诅咒着宜昌的风雪。
    事情还没有完。
    回家,硬盘出问题,此事早知,已在广州买了一个二百五十的硬盘,所以并没有当回事。但当安上新硬盘之后,才愕然发现我没有光驱,怎么装系统?又折腾半夜,找到姐夫的光驱整了许久装上新系统,然后又愕然发现,原来的老硬盘挂上去又认不到……那我上面的东西怎么过来?
    不怕,我还有盘,这东西是好的,但是,最终确认原来的老硬盘似乎是坏了。
    终于有了庆余年开写以来的第一次停更,心里觉得有些怪怪的,就像是某个纪录被打破了一样,就像是凯尔特人终于输球了。
    然后我很惊讶,我什么时候变成一个如此勤奋的人了?
    搞到很久才睡,我今天很晚才起来。
    家里还有姐夫的电脑可以用,所以写东西是没有问题的。但我很难过,很害怕,我很害怕原来的老硬盘上的数据再也捣不出来了……那上面有很多东西,我的恋爱世纪,我的梦幻情侣,我的教父,我的异形,最可怕的是,上面还有我这七年来写的所有东西,映秀,烧鸡,庆余年的初稿,草稿,开头,写的一些小散篇,如废话之类……最最可怕的是,上面有我这些年的经历,包括信件,截屏,聊天记录,存档。
    庆余年只是我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
    那个硬盘上面是我这七八年来的生活痕迹,我根本无法承受它们或许将会消失的事实。
    所以我要去修硬盘,我的心情相当低落。
    明天去修硬盘,请五竹保佑我。这两天或许写的粗疏少些,请大家体谅我。) 
                  第一百三十四章 搬起一团大雪球
Google 谷歌 第五卷 京华江南 第一百三十四章 搬起一团大雪球 
    清查户部的工作获得了极大进展,三司官员们步步进逼,眼见着越挖越深,太子殿下的表情也越发的自矜起来,偶尔还会在与胡大学士的对话中流露出几分叹息。不知道他是在叹息户部即将面临的清洗,还是这越来越浓重的春天。
    滚雪球这种形容是非常恰当的,北边常年有雪的沧州中,那数万将士穿着的冬袄,给户部带来的抹墙水泥并不是太多,但以此开始,往京中追索,又接连翻出几笔旧年故事,所有的线索都汇到了京都户部。
    而查出来的帐上亏空也越来越大,一直被户部官员们小心翼翼遮掩着的庆国伤口,就这样被人血淋淋地撕将开来,展露给官员们欣赏。
    清查小组入宫禀报了一次后,加强了调查的力度。如今就连胡大学士都清楚,户部是不能再保了,范建如果这时候赶紧辞官,朝廷看在范闲的份儿上,或许还会给范府留些颜面,如果再这样对峙下去,范建就不止是被夺官这么简单。
    虽然胡大学士与文官们也心惊胆颤于户部的亏空,但他们毕竟不愿朝廷闹出太大的风波,也不希望暂时平衡的朝廷,会发生某种倾斜,所以透过一些途径,他们向范府传达了一股善意。
    只要范尚书自请辞官,胡大学士与舒大学士愿联名作保,保他平安。
    但这只是这些大臣们一厢情愿的好意,对于范建这种跟随皇帝近三十年的老臣来说,一旦他拿定了主意,做出来的应对。实在是执拗地不行。范府对于各府暗中传达地善意表示了感谢,而对于善意本身,范建本人却始终没有拿出具体的回应。
    他没有入宫向陛下痛哭流涕,也没有上书请辞。甚至他还在生病当中,病情似乎没有什么好转。
    所有的官员都知道范尚书没有生病,宫里也知道,但这一次皇帝并没有派太医和洪公公来范府看望,大约是宫里也清楚,这件事情是宫里对不起范家,便对范建借病表示怨言的行为容忍了下来。
    接连几日,太子都端坐户部,盯着下面地人查案,这一下。闹得胡大学士也必须亲自来盯着,查案的,被查的。其实都有些辛苦。
    这一日,清查户部的工作又有了一个突破性地进展,帐上与库中的银数不合,巨大的亏空数量,分别指向了四个方向。四名不怎么起眼的官员。
    终于揪到了具体的执行人,揪到了具体的亏空事宜,太子殿下闻得回报。眼中一亮,面色却是平静无比,心里想着,顺着那些官员往上挖去,还不把你范建吃的死死地?等一直挖到江南,范闲那两千万两银子的功劳朝廷会记得,但相应的罪名也会让范闲吃不了兜着走!
    而胡大学士听到那位四官员地名字,尤其是最后一人的名字,也是眼中一亮。面色也是平静无比,心里想着,范老尚书的手段竟然精妙如斯,看来这些天自己与老舒的担心有些多余了。
    太子毕竟年轻,不像胡大学士那般心思缜密,更没有胡大学士过目不忘的本事,所以并没有看出这里面地陷井。在宜将剩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8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