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486部分

官居一品-第486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我让人设计把那九个字露给苏志坚?”沈默的面上没有丝毫纠结,仍然不紧不慢道:“不错,我不想让他哥进一步了。”说着端起茶盏,轻轻吹着气道:“只要我在一天,他就永远别想。

“稍稍惩罪下就算了。”跟沈默正好相反,徐渭是个嘴硬心软的家伙,竟帮着苏志坚说起话来道:“他终归是苏大家的弟弟,不看僧面看佛面,你也别做得太绝,别忘了苏大家付出了多少?你把他一棒子打死。也就把苏大家一直以来的付出否定了”说着弃量道:“还是下次低低的取中吧。”

“这个。我不能听你的。”沈默摇摇头道:“你应该知道,以苏志坚的水平,在江南根本不能中举,是我帮他办到陕西,沾了分区录取的光。才成为举人的。”说着望向徐渭,沉声道:“在我原先的想法中,他当个举人就足够成功了,也不枉苏雪一场付出,再高就过犹不及了。”

“那你也不该拦他呀?”徐渭道:“最多不管他,让他凭本事考去。考中考不中都是他的命。”

沈默闻言沉默片刻,轻声道:“我不相信他的人品,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主因是,我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说着声音低低道:“让他落籍陕西的事情,训谨序上合法但在情理卜是站不住脚的,曰巍了舆论不割…不好下台。”

经济达的地区,往往人文茶萃,读书人多如牛毛,如在淅江乡试名落孙山的生员,到了云南贵州陕西说不定能高中榜。这些地方条件恶劣,汉人数量本就少,读书人较之沿海,更是要少得多,出色的人才,也没法跟沿海地区相比。但为了团结稳定,使科举这一缓和矛盾的神器,能挥最大的作用,朝廷特意照顾落后地区,给予这些省份稳定的名额。虽然在数量上少于达地区,但与读书人尤其是优秀读书人的比例上,可大大出许多。

所以朝廷规定,必须回原籍考试。也就是说,必须是本地人,而大明朝不带迁户口,你祖宗是哪儿的人,你就只能在哪儿考试。

但苏志坚当时还不叫这名显然不能在江南考了。因为家乡人知根知底,他姐姐入过贱籍的事情。难免会被捅出来,到时候可真是鸡飞蛋打了。

当时那小子整个人都颓丧了。苏雪怕他彻底沉沦了,厚着脸皮去求沈默;沈默本事再大,也不敢直接给他改户籍,那真是活得不耐了。

但他还是把这事儿办成了,因为通过询问得知,苏雪的祖先除了乡籍,还有成籍。

所谓戎籍,就是军籍的意思,大明的军人子弟,除了必须要子承父业的那位,其余的也是可以读书考学的,而且可以在卫所所在地考试,与乡籍享受同等待遇。这时朝廷为了便于将士戍边,有益于国家,也有益手地方,自然深得上下欢迎。

只是如同任何一项制度,日久天长。代代相传,便生积弊。比如说这苏家,祖先奉命离开苏州,戍边陕西。后来到了苏雪的爷爷那辈,玄苦读书,以接德卫戎籍应考成功,举家迁回江南、落户原籍的同时,还利用在官场的关系,偷偷保留了自家的毒籍,以备万一,所以他们家既有乡籍,又有成籍这可不是苏雪爷爷创,事实上,许多类似情况的人家,为了子孙着想,都会这样做。

但这对人家真正的卫所子弟。可是不公平的你们家不是迁回去了吗?你又不是在这生、在这长的。怎能算是戎籍呢?他们岂能容许一个不相干的外人,来挤占本属于自己的名额?

当然,若定子孙应考时。父辈仍在台上,能跟卫学的督学打好招呼。自然一切顺利,心想事成。可像苏家这种情况,好几十年前的关系,早就人走*光、茶透凉,卫学怎肯为一个外人得罪了一干本地学子?

所以虽然苏家有成籍,但没有沈默的帮助,当地的卫学定是不肯接收”就像不入县学、府学没法参加乡试一样,不入卫学也是不行的。当时沈默的同年,正在陕西做巡按御史,这点事情自然难不倒他,于是苏雪的弟弟改名志坚,成了绥德卫学中的一员。

还是那句话,这件事虽然丝毫不违法,但在大明朝,从来都是情大于法的,若是惹得绥德卫的士子们羡慕嫉妒恨,群起而攻之,那可真是黄泥巴跌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所以沈默从一开始,就打算让苏志坚以举人身份参加大挑,然后远离陕西做个,撮尔小官,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苏雪受辱一事,只不过给了他阴掉苏志坚的借口罢了。

“你真的不管苏雪的感受吗?”徐渭还不死心道。

“谁的感受也没有我的安全重要”。沈默嘿然一笑道:“我还有很多事没做,还有三个,宝贝儿子没抚养成*人,我不能放任任何危险的可能于不顾

徐渭有些气闷道:“那你也把徐时行废掉吧,他不同样对不起你吗?”

“他是不一样的沈默缓缓摇头道:“不管真情还是假意,他都管我叫老师,老师为子弟担些风险,也是应当的。说着笑笑道:“我不喜欢徐阁老的缩头作风,所以不能学他

“典型的双重标拜

”徐渭撇嘴道:“对中意的人,就包庇呵护,对不中意的,连机会都不给

“呵呵,算被你看穿了沈默笑笑道;“我虽然欣赏徐时行却也没像你说的包庇呵护,我也考验过他,并惩罚过他了,你还要怎样?”

沈默本身没那么强的门第观念,但听说徐时行去抱唐松大腿时,还是有几分气愤的,***,老子这么粗的大毛腿你不来抱,却去抱那子的小细腿,你算得什么账啊?不过出于对徐时行一贯品行的了解,沈默愿意相信他只是被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腰,所以才一时怯懦,选择了与严党分子委以虚蛇,最终还是决定原谅他这一次。

沈默其实自己都没意识到,是他自上尚存的人情味主导了这一决定,他忘不了徐时行跪在自己门前。泣血陈情的样子;也忘不了每每逢年过节,徐时行便用那种精美的竹篮,装着他亲手种的各种水果送来家里表示心意。

那往昔的点点滴滴,虽然不多,却存在于沈默的记忆里,让他关键时亥狠不下心来他原本打算,让徐时行这科落榜,好生反省反省,但又担心他走上绝路,最终还是将那篮子装上石灰石,说是看他自己的造化”可那么明显的暗示,对徐时行那样的大才,跟明说有什么区别?

不过沈默也没有那么轻松的就放过他,如果让他这么轻松的就过关一会不会将来遇到更粗的腿。就直接把老子丢一边呢?所以他在王锡爵和徐时行登门拜访的时候,极其热情的邀请两人搬来家住。

当时徐时行走有顾虑的,那会不会惹得唐松不快呢?但老师盛情难却,再说考试也过了,他也没用那字眼,便没有再顾及唐松,谁知却惹的那家伙恼羞成怒,竟当众揭穿他的勾当,让他颜面扫地,险些就过不下去了。

徐时行不会想到,他其实被自己尊敬的老师算计了一把一如果正常展下去,徐时行跟唐松再敷衍几天。会试结果一出来,唐松没中。他却名列前茅的话,唐松很可能因为他的骤贵,而选择缄默巴结他,至少绝不会在大庭广众下出他的丑。

但现在沈默热情相邀,徐时行不得不提前搬出来,结果立马惹到了唐松,彼时唐松不认为自己会比徐时行考得差,也就对他毫无顾忌,于是当场飙,把一盆脏水兜头泼了他一生。徐时行果然中招,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整天窝在屋里半死不活的,连出门的勇气都没了。

这时候沈默才出面,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说徐时行走奉他的命令行事”虽然他是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不怕再得罪多少严党分子。但不是为了给徐时行彻底洗白,沈默也不会再明着掺和这事儿的。

沈默这样做,显然好处多多。先,徐时行彻底的与唐松决裂,不会再倒向严党了哦不,应该说是。不会再受严党的牵连了;其次。经过这番生不如死的折磨,徐时行日后行事。应该不会再孟浪了;第三,沈默也收获了徐时行铭感五内的感激,自此以后多了个俯帖耳的好学生。

一举三得,值了。

但是,他被徐渭接下来的话问住了:“如果你没有提醒他,徐时行会放弃这次作弊吗?。见沈默不说话,徐渭进一步道:“他毕竟是在你的暗示下才回头的,你不觉着这种悔悟缺少说服力?你怎么断定他真的改好了,以后都不会这样了?。

沈默被他问住了,实在没法说,只好打个哈哈笑道:“马子曾经曰过:“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你就别老揪着那点儿事不放了说着沉下声来道:“日子还长着呢,有的是时间再考验他,要是再敢两面三刀,决不饶恕”。

“你心里有数就好,我也就是那么一说。

”徐渭笑道:“对了,你整天马子、马子的,到底是哪位先哲?听他话糙理不糙哩

“这个。么沈默面色一阵怪异道:“是西哲

“西域的哲人?。徐渭问道。

“还得往西沈默道。

“波斯、大食?”

“还得往西沈默不卖关子,悠悠道:“在极西的欧罗巴,诞生过璀璨的文明,苏格拉底、拍拉图、亚里上多德等圣贤,丝毫不比我华夏的孔孟老庄墨韩荀差

“那这个苏子、拍子和亚子都有什么著作呢?。徐渭兴致大增道,他闲得无聊只有看书,但越是博学就越是觉着华夏的文人都拘泥于孔孟的狂抬中,鲜少有让他精神一振的东西,早就想看看不受孔孟约束写的书了。

“我也不过是道听途说”。沈默想起一事道:“随同我家眷进京的。还有几个西洋传教士,到时候我帮你问问,看他们带没带那种书籍。”

“传教士?。徐渭奇怪道。

“洋和尚沈默挠挠头道:“不过人家信的是上帝,不是如来

“就是马子说的那位会原谅年轻人的上帝?”徐渭道:“那还蛮和蔼的

“是他沈默笑道:“所有的红毛鬼都信那玩意儿

“那完了。徐渭撇撇嘴道:“那么多红毛鬼子干海盗,我看他们的上帝也就是条披着羊皮的大灰狼。”

第六二九章向左向右

得知自己的门人全军覆没时。正在白日宣淫的严世蕃暴怒了,他咆哮着驱散了一丝不挂的舞伎,颤巍巍的跳到地上,激动的吼道:“把袁怒中给我找来!”憋中是袁姊的字。

现在严阁老日夜住在值房,严府已经彻底是严世蕃的天下了,闻听小阁老话,下面人赶紧屁股冒烟的往袁姊家去了。

“这个严恶中,看老子破船又遇打头风,***想换条船了是吧!”严世蕃胡乱扯掉裤衩子穿上,一边破口大骂道:“他以为自己翅膀硬了,想单飞了,老子非把他卵蛋挤出来!”

一连串的脏话狠话掷到地上,让那些个陪着他淫乐的门人全都低下了头,他们都是些四五品的小官儿。哪敢胡乱议论如日中天、又小气异常的袁尚书?

过了小半个,时辰,去传话的回来了,报告道:“袁部堂不在家

“今儿是休沐,他去了哪里?”严世蕃独眼闪烁着狠厉的光,问道。

“去了去了。那报信的吞吞吐吐道。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严世蕃随手抄起个杯子,狠狠掷出去,正中那人额头,登时鲜血四溅,便听其哀号道:“他去徐阁老家了说完便抱头蜷成一团,等待小阁老更猛烈的责打,

“什么?。严世蕃的胖脸霎时惨白一片,没有飙打人,只是一屁股蹲在炮沿上,两眼无神的望着前方。艰难道:“是真的吗?”

“是。那下人小心翼翼道:小得已经确认过了,袁部堂真的去了徐阶那里

“看来是真的了”严世蕃再也提不起力气火,挥挥手道:“你们都下去吧

众门人面面相觑小声道:“我们在这儿陪着小阁老

“滚”。严世蕃嗷得一声,唬的众人鸟兽四散,他才仰面躺在床上。自言自语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啊唉”面上除了狰狞之外,还有遮掩不住的落寞与恐惧。

向来狂妄自信的严世蕃,在手下干将接二连三离去时,也没有丝毫悲伤,怎么为了个不亲不疏的袁姊。竟沮丧若斯呢?盖因这个人,及其所代表的那个人,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严世蕃不是蠢人,他之所以走到今天这般泥潭,不是稀里糊涂越陷越深,而是没法克制自己膨胀的**。他深知嘉靖皇帝对自己感观很差。也听说了那蓝道行中伤自己有“妨主,之相,所以他很清楚,皇帝之所以能容忍自己,一是因为不看僧面看佛面,嘉靖不忍打他老爹的老脸;二是严家经营朝堂二十年,跟朝中要员多有瓜葛,要是他严家一完蛋。对大明朝野的震动,是疾病缠身、怠政怕事的皇帝不愿看到的。

但严世蕃也知道,这样的日子必不长久,因为瞎子都能察觉到,皇帝对徐阶的纵容扶植,甚至帮着徐阶削弱他们父子的势力。显然皇帝是想通过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实现相权的平稳过渡,减少对朝争的冲击,

大丈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