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172部分

官居一品-第172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默心热,面上的笑容更加自然道:“也没问问,你这一年过的怎么样?”

“很好,”柔娘小声道:“义父待我视如己出,吃穿用度都与他的亲闺女一样。”

“那就好,那就好,”沈默点点头,也望着那篝火道:“是我老爹让你来的,还是……”

“是奴婢自己要来的。”柔娘勇敢的抬起头,两眼闪着明澈的光道:“因为奴婢知道,错过这一回,就会后悔一辈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沈默仿佛没头没脑的说道:“塞翁得马,焉知是福?”

但聪慧如柔娘,理解他的意思并不费力,痴痴望着他的脸,幽幽道:“大人曾经对奴婢说,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两个问题……”

“要的是什么,和正在做什么。”沈默点点头,轻声道:“只要在这两个问题上一直保持清醒,这一生就不会太令自己失望。”

柔娘灿烂的一笑,如水仙般绽放道:“奴婢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一年来我的决心从没变过,所以我就来了。”说着垂首央求道:“请大人不要再赶我走了……”

沈默叹口气道:“时移事易,沧海桑田,你又知自己将来怎么想?”

“奴婢想不了那么远,也不用想那么远。”说着飞快的看他一眼,小声道:“到时候大人会帮我想的。”

沈默不禁莞尔,心说我果然小看了她,但看看她那被冷水刺激到红肿的双手,不由一阵心疼道:“真是有福不会享,专找独木桥啊。先下的苦楚不说,我到了北京还不知怎样,你何苦跟着千里奔波,揪心受罪呢?”

柔娘笑着摇摇头,轻声道:“大人,一年没有给您唱个曲儿了,今天让奴婢给您唱一支吧。”

沈默点点头道:“好吧,唱什么?”

“今天不唱苏学士的词了,”柔娘微笑道:“唱您的词。”

“我没有填过词吧?”沈默挠头寻思道:“我不大擅长那个。”

“是您在烧烤时,经常念道的词,奴婢记下来,谱成曲,这半年时常练习。”柔娘道。

“哦……”沈默禁不住一阵阵脸上发烧,他想起来自己在烧烤时,经常会哼哼一些只属于自己的歌,他真想提醒一句,其实原先就是有调的……只是我找不着罢了。

便听柔娘轻启朱唇,用那水晶般的声音,小声唱道: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那里。

日子过得怎麽样?人生是否要珍惜?

也许认识某一人,过着平凡的日子。

不知道会不会?也有爱情甜如蜜。

任时光勿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

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所以我求求你,别让我离开你。

除了你,我不能感到一丝丝情意……”

第五卷三百章【京华烟云雪满天】

沈默一行五十人,八十七匹马,六辆大车,十一月二十四从杭州出发,两日后到湖州,再两日至苏州,等到了镇江时,已经进入腊月了。

再过三天,终于抵达扬州城下,连续赶路十多天,都有些吃不消,朱十三便提议在城内歇两天再上路,沈默自然求之不得。本来还想在城里好生转转,谁知一歇下来,浑身就像灌了铅一样,在驿馆中死猪似的睡了两天,等恢复过精神来,又该上路了。

直到出城时,沈默还不停的摇头叹息,众人都以为他是为错过‘二十四桥明月夜’而惋惜,殊不知解元郎是想起了唐解元和王解元二位前辈,想必伯虎兄和动少都体会过‘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吧……一念至此,真是心不能至,心向往之啊。

同时也暗暗立下宏愿,决不能让二位前辈独美于前,哼哼,有朝一日,老子发达了,也要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但这种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从扬州往北,过了淮河以后,道路便越来越颠簸难行,原先在淮河以南行驶颇为平稳的马车,已经变得一蹦一蹦,能把人的肠子都颠断了。

自此,那温暖舒的大车,便只能装一装东西,坐人是不行了。沈默只好和二女下车,改为骑马赶路……

给冰冷的马鞍垫上柔软坐垫,沈默将若菡扶上马背,自己也翻身上马,坐在她的背后。感到自己腰肢被他搂住,若菡一下红了脸,偷偷掐他一下,小声道:“光天化日的下去……”

沈默一脸无:“你会骑马?”

若菡无奈的摇摇头,笑笑道:“你去柔娘吧,我学得快,肯定能跟上。



“可人家柔娘不用学……”默指一指身后。若菡探过小脑袋去。只见柔娘已经端坐在另一匹马背上。手挽着马缰神态自若然是有练过地。

“就我一个笨蛋……”若菡无奈地垂下小袋。

“不笨不笨。”沈默哈哈一笑。腿一夹马腹。拥着美人往前行进……

~~~~~~~~~~~~~~~~~~~~~~~

若菡起先还有些害羞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倚在沈默温暖地怀抱里。感觉无比舒服才小心翼翼睁开眼睛。看见柔娘操着骏马。不疾不徐地跟在左侧不远处。看上去英姿飒爽|是让人羡慕。

她好奇的小声问道:“柔娘怎么会骑马呢?”

“好像小时候学的。”沈默轻声道:“但她不愿提及往事,咱也不好问。”

“哦……”若菡乖巧的点点头,便不再说话。

当所有人都骑上马,行进速度终于快了一截,腊月初六这天过了淮安。又行了五天,快到徐州时天色便阴沉起来。不久就开始零零散散飘下细碎的雪花。若菡和柔娘生长在江南,很少见下雪有些的兴奋,还伸出小手去接雪花玩。

但男人们却紧皱起了眉头十三低声咒骂一句,怏怏道:“我说这天怎么一直反常的暖和来是要下雪了。”

看看天上阴沉的乌云,沈默点头道:“是啊,看来这雪还不小哩。”

“下了雪这路就更难走了。”朱十三狠狠一抽马鞭道:“年前是回不去了!”他是京都人氏,自然想在春节前回去,好全家团聚。

沈默问道:“对了,咱们走了一半路了么?”

“哪有?”朱十三摇头道:“刚过三分之一,如果正常的话,还得二十多天,可要是遇上刮风下雪啥的,再耽误多少天都不稀奇。”

“下雪不冷化雪冷,咱们紧点赶路吧。”沈默笑道:“说不定到了徐州就不下了呢。”

“嗯!但愿如此!”虽然明知道这场降雪可能覆盖好几个省,但朱十三还是抱着侥幸道:“到了淮阴肯定就是大晴天了。”

~~~~~~~~~~~~~~~~~~~~~~

但老天爷这次偏偏要和他们作对,那星星点点的雪花,不久便成了滚滚团团、漫天洒落的大片鹅毛,铺天盖地而下。将远近的山峦,河流,道路,村舍,都变成迷迷茫茫的一片混沌。

等到傍晚时分,雪仍然铺天盖地的下着,还起了风,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卫士们早已经从大车上,取下皮祅,皮帽带上,又用厚厚的围巾裹住脖子和脸,只露出两只眼睛,费劲的辨别着方向……其实把眼睛瞪得再圆也没用,因为四面八方一片白茫茫,根本辨不清东西南北。

沈默穿一

大氅,将若菡整个裹在怀里,一手操着自己的马,柔娘的马缰,在这严酷的环境中,他觉着自己必须给女孩子们安全感,哪怕是象征性的。

铁柱艰难的过来,向他大声吼道:“大人,弄不好咱么已经迷路了!”沈默闻言四外望一下,简直分不清哪是道路,哪是沟壑……这么走下去可不行,便道:“让队伍先停下,再派几个人去探探路。”

“好!”铁柱便招呼队伍停了下来,自己亲自带着十多人跑到前边去打探路径。朱十三几个却懒得动弹,翻身下马,躲到一块避风的石头后面,不断哀叹道:“完了,完了,这回得在外面过年了。”

沈默也把若菡放下地,翻身下马,仰望着渐渐黑下来的天色,长长叹一口道:“跟我受罪了。”

若菡一边跳着酸麻的双脚,一边给沈默拍着身上的雪花,笑道:“千里行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雪花香。

试问北地应不?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那边柔娘早羞红了脸,不道:“姐姐,你又取笑于我。”半个月的路程走下来,两人早已经情同姐妹,却没有起先那种生分了。

沈默一边搓,一边笑呵呵的看着两个女孩笑闹,过了好一会儿,探路的人回来了,待将所有的情况汇总一下,铁柱面色凝重的过来道:“真走到绝路上来了,这前面五六十里大概也难找到人烟了,只有不远处有个断了香火的破庙。请大人示下,今晚是不是就去那里宿营?”

沈默朝凑过来的朱十三道:“十三,您看呢?”毕竟人家是押解自己进京的官差……虽然大伙似乎都忘了这茬,但沈默却牢牢记得,一直谨守着‘人敬我一尺,我让人一丈’的分寸,一路上是走是停,皆听朱十三发落。

朱十三笑道:“当然依兄弟的了,你再这么见外,我可要不高兴了。”有道是花花轿子众人抬,你来我往才热乎。

~~~~~~~~~~~~~~~~~~~~~~~

一行人便跟着铁柱,往西北行出二,果然见到一个风雪中的寺庙,看起来已经十分破败了。

在院里端详一下那大殿,皮突然笑道:“这里面没人久了,肯定有野鸟栖着,众位把弹弓拿出来,咱们的饭辙有着落了。”长时间的野外行路,弹弓弓箭都是必备的。

大伙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纷纷从腰间取下弹弓,挂上石子,便见黑皮捡起两片破瓦,绕到相反的方向,扬手扔进大殿里。

便听‘咔嚓’碎响之后,又是‘呼’地一下,果然从大殿里扑飞出一片野鸟,朝众人迎头飞了过来。众人的弹弓噼里啪啦响作一团,待一阵鸡飞狗跳后,地上便落下了一片各色野鸟。

侍卫们捡起来,数了数,大小竟有十一只。铁柱笑说:“就是瘦小了点,烤着吃还不够塞牙缝呢。”

“熬汤吧。”沈默笑道:“再加点参片、什么的,给大家补补身子。”便翻身下马,打量一下四下的环境,只见这寺院颇为轩敞,正殿之外还有东西配殿,也不知是哪路神仙的府邸,心中默念一声‘得罪了!’便吩咐道:“咱们都住正殿,你们把廊沿下的栏杆、还有两个配殿的门窗都拆下来烤火。”

沈默站在廊檐下等待,大伙便开始忙碌的打扫起来,过一会儿将大殿草草收拾出来,又用收集的木头生起了篝火,这才请他进去。

沈默领着两个女孩进去,借着熊熊燃烧的火光一看,里面倒没有怎么破坏,大殿的梁柱上的油漆还发着亮呢,只是殿里的陈设却早被洗劫一空,只留下一尊落满灰尘的神像,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了。只有两边立柱上的一幅对联,还能勉强看清字迹,只见上联是‘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下联是‘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但看清这诗句后,他不禁满头大汗,心说:‘我得那个乖乖呀,原来是他老爷子……’

第三零一章走下神坛的皇帝

吧,这首霸气十足的诗句,乃是朱元璋先生的手笔,那高高在上的泥塑是谁,也就昭然若揭了。

好在这里只有三个人知道这首诗的原作者,除他之外就是若菡和柔娘了。三人交换一下眼色,决定永远保守这个秘密。

铁柱请三人往大殿最里面去,那儿密不透风,生起火来格外暖和。为了让大人更舒服些,铁柱还将太祖爷的供桌搬过来,擦去灰尘拍一拍,笑道:“又宽又大又结实,大人想看书就当书桌,困了就躺上面睡觉,总比在地上躺着舒服。”

沈默望着明显黑瘦了一圈的侍卫长,低声道:“一直想跟你说一句……谢谢你,兄弟。”对于这位有情有义、粗中有细的侍卫长,他确实充满了感激之情。

铁柱呆一下,方才挠挠头,憨笑道:“大人客气啥。”

沈默拍拍他的膀,笑道:“你说得对。”

“那我先过去了,他们开始:理鸟了,我得去看着,可别浪费了。”铁柱道:“您让柔姑娘先将水烧开了,待会先给您送过来。”

“去吧。”沈默微道:“不急的。”

~~~~~~~~~~~~~~~~~~~~~

待铁柱走了。若菡端一热水过来。再帮他除下厚厚地大氅。沈默便蹲下。打着子洗洗手、擦擦脸。将一路地风尘都洗去。

若菡递给他一个小盒子。里面是防皴地油脂……她还有用名贵药材炼制地‘凝雪香脂膏’。沈默擦了一次果确实更好。但受不了自己身上有香味。便坚决抵制。只用这种单纯地油脂。

沈默把脸手上都擦好。若菡又端一盆热水来。让他坐下后。便蹲下给他脱靴。沈默静静地望着若菡。在火光地照耀下。她地脸清瘦了许多肤和头发也如原先那么细腻和光泽。而是呈现出一种从未有过地憔悴来。

沈默不禁一阵心酸……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