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1109部分

官居一品-第1109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运力不足,只是一个托词而已,他真正的目的,直到八年后的万历六年,才为世人所知——一切都为了那个战国时代,魔神一样的男人!

战国时代,号称豪雄辈出,但真正的豪雄只有一个,那就是后来被称为‘第六天魔王’的织田信长。跟他比起来,龙造寺隆信不过是头无能的狗熊,根本不配做信长的敌人。

这个织田家的长子,自幼荒诞不经,酷爱冒险,和接触新鲜事物,成年后却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果决勇毅,狡诈狠辣。当然在嘉靖三十八年之前,哪怕他统一了整个尾张国,在‘豪雄辈出’的战国时代,也并不显眼。然而次年发生的一件事,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从此再也没有离开战国历史的中心舞台——当时,国力如日中天,人称‘东海道第一弓取’的大名今川义元,率领两万五千,号称四万大军上洛觐见将军。

上洛,就是‘赴京都’的意思,是‘去京城’比较正式的法;但并不是一般百姓可以使用的,而是用于形容实力最强的地方藩首集结大军开往京都表明地位的过程。由于上洛之路必经尾张,信长不愿臣服,决定兴兵对抗,但总兵力不过五六千人,而且为了应付北面的斋藤义龙,他可以拿出拦截今川军的兵力只有三四千。

然而信长在初战失利,面临织田家危机的情况下保持了静寂,他在仔细观察了今川军的阵型后,深夜舞起了《幸若舞。敦盛》后,然后亲自披挂上阵,率领全部四千人的兵力出击,强袭今川军的本阵。由于刚下过一场暴雨,今川军士兵还没有回过神来,以至于在织田军偷袭时好半天才大喊:‘敌人来袭!’结果总大将今川义元当场死在阵中,消息传开,今川军崩溃而逃,织田信长取得了他众多以少胜多战例中的一个,后来被称为桶狭间之战。

桶狭间之战后,今川家势力日渐衰退。信长与年幼时的好友德川家康缔结同盟,心无旁骛的完成了艰难但至关重要的‘美浓攻略’,终于在隆庆元年,将美浓国纳入版图。成为统治尾张美浓两国的大名时,信长时年三十三岁。

传言中‘取得美浓者可取得天下’。信长取得美浓后,采用中国周朝立于岐山后,打倒殷朝统一天下的典故,将美浓国旧主斋藤氏的据点井之口改名为岐阜。此时开始使用‘天下布武’印,并正式以统一天下为目标!

在经过一系列合纵之后,隆庆三年,信长以天下布武的大义名分,拥立足利义昭为第十五代将军并开始‘上洛’,并迅速击败对抗者,取得上洛成功。之后执中央政治牛耳的三好松永政权,面临信长电击般迅速的上洛仅半个月就垮台,三好三人众逃往伊贺。拥立足利义昭为第十五代将军的信长所建立的织田政权诞生。

隆庆四年元月,织田信长订立了称为‘殿中御掟九条’的条书,规定将军不得干什么,实际是削弱足利义昭的权力,使其完全成为自己的傀儡。足利义昭当然很不满意,虽然迫于压力,签署了条书,并昭告天下,但他回头便秘密联合各地大名抵抗‘信长这个公敌’。

率先响应足利义昭号召的是越前的朝仓义景,然后浅井长政背叛了织田信长,投向了老盟友朝仓。虽然织田信长联合德川家康,击败了朝仓、浅井联军,取得了姊川会战的胜利,但他的困境却越来越严重——本愿寺和延历寺先后和他对立,伊势爆发长岛一向一揆,甲斐的武田,越后的上杉也响应足利义昭的号召,与织田信长为敌;西国的毛利从水上援助本愿寺,加上并未伤筋动骨的浅井,朝仓和三好家,著名的‘信长包围’形成了。

—://。。

昨天头昏沉,原来是感冒了,昨天难受了一天,刚才还在沙发上睡着了,起来一看,一点半了,赶紧把剩下的一千字写完。

最终卷【海雨天风独往来】第八九八章日本(下)

与皇帝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沈默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但在掀动天翻地覆的国变之前,他必须要将四邻的隐患掐灭如果让外敌趁虚而入,他将是千古罪人。

经过这些年的经略蒙古和西南已经不成祸患。沈默担心的是女真和日本对于女真自有一套攻略暂且按下不表这里单说日本:

托光荣公司的福,就像对大航海时代很了解一样,沈默对这一时期的战国历史也有大概的了解。他不仅知道那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宇,还知道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在由丰臣秀吉在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后日本军力空前强大:为了给庞大的战争机器找到下一个目标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妄图以朝鲜为踏板,最终夺取大明的疆土。

无论如何反感这介,民族,但日本人做事的认真投入的确值得学习:在数年精心准备之后丰臣秀吉发动举国之力建造了千余艘战舰囤积了足够使用数年的粮草纠集了三十万的百战精锐。目的是倾举国之军力速战速决以强大兵力在短时间内控制朝鲜。

腐朽不堪的李氏王朝,在张牙舞爪的日本侵略者面前毫无抵抗力。

很快国都汉城陷落随后开城、平壤相继失陷。仅两个月零两天朝鲜三都十八道全部陷落两个王子被俘,朝鲜国王李盼逃到鸭绿江边最后是李如松提领八万大军入朝作战用了数年时间把日本鬼子都赶下了海。

如果没有明朝军队及时入朝作战驱逐日寇。日本一走可以在朝鼻站稳脚跟并长期的经营下去这已经在三百年后被证明了。

当时的大明朝虽然已经流露出末世的前兆,但内政边事相对比较平稳,太仓还有粮食库银还没有耗尽,军饷、火器的供应还算及时。生活在帝国中的人们看来,大明还远没有到忧心仲仲的时刻所以才会咬牙派出大军帮助朝鲜驱逐侵略者。然而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沈默取代了张居正,主导了万历以来的改革。与张居正以维护朱明江山的稳固为宗旨不同沈默的目地是孕育新的秩序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混乱甚至是大混乱了

走上这条路,就已经停不下来了。哪怕沈默想停下他身边的人也不会答应日益壮大的工商阶层也不会同意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对于继续下去的后果沈默已经有了觉悟他必须要将对国家和百姓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如果被日本趁着大明内乱占领了朝鲜这个桥头堡他会成为千古罪人的。

其实沈默并不畏惧日本入侵朝鲜反而将其看成是给帝国利刃许火的难得机遇只是这一仗不能这么早打,必须要等到国家破而后立腾出手来之后再说。那么如何延缓这次入侵就成了沈默必须攻克的课题。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延缓日本统一的脚步。对于日本的刺探和研究让沈默很清楚虽然完成统一的是丰臣秀吉,但真正的奠基人却是那个织田信长。正是这个被后世狂热追捧的日本人击败了几乎所有的强敌为统一日本扫平了障碍要不是因为本能寺之变,信长意外被弑是轮不到秀吉这个家臣来问鼎的。

但沈默不能消极等待本能寺之变因为那时候信长的军团已经无人可敌而且无论从领土、人口飞财力还是管理理念看,信长天下布武的大业都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所以必须要提前动手阻止织田信长的崛起了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都是王直的禁裔沈默没法把手伸得太长,只能一面刺探情报一面等待时机。直到王直去世他才授意毛海峰趁王澄与王清溪、叶碧i;火并夺了日本的老巢。等毛海峰在日本站稳脚跟已经是隆庆四年以后的事情了三年之前织田信长便已经上洛成功,推翻了执中央政治牛耳的三好松永政权,在京都拥立足利义昭为征夷大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表露无疑。

作为征夷大将军的义昭也不安于天命,企图重振室町幕府。他背地里从织田家周边地区的强大家族势力中找寻援助组成了信长包围网”企图剩灭信长这个公敌、。面对着八面来敌信长军团陷入了长久的苦战,数度被逼入绝境。只是因为联军互不统属且各有算盘总想着保存自己让别人去牺牲才让信长得以生存下来。

信长在强敌环伺之下能屡次化险为夷继而越战越强让人不得不相信他有天命在身。隆庆六年战国时代最有资格争夺天下的人选人称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终于结束了与越后之龙,上朽谦信的五次“丰岛之战加入了讨伐信长军团的大军。强大的武田军甫一加入便接连取得大捷已成疲兵之态的信长军根本无力招架几乎逼入绝境:

武田信玄不仅战场上强于织田信长而且可以使一盘散沙的联军聚成合力,对信长一方的势力展开绞杀。到了万历元年信长已经陷入绝境然而武田信玄却因病去世武田军返回甲斐。结果武田信玄病死仅不到一年加入信长包围网的大名、大部分皆为信长所击败

在第一次信长包围圈中毛海峪和他的五峰商团虽然为反信长势力大量输送军火,甚至提供雇佣军。但因为反信长联盟的失败,根本不是实力问题而是各部私心太重,不读书与信长拼命所以收效甚微:

好在他的谋士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讪不再像以往一样,对各家雨露均沾,而是集中力量支援一家。他们支持的对象是一群和尚。准确的说是石山本愿寺的和尚。

只要稍微了解日本历史的人便知道这个

决定并不可笑因为日本的和尚比中国的和尚可牛多了。他们虽然冠以出家人的身份,但实际和普通人一样可以娶妻生子喝酒吃肉,还有不纳税不服役等特权:

当时的各大寺庙都十分强悍其中一向宗的势力最强。作为一向宗的总本山石山本愿寺在战国时期聚集了为数众多、向心力极强的武装门徒面积和人口不断扩大并在最后成为了拥有八个街区幅员数十平方公里的大城郭还在周围修筑了护城壕、碉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城防工事:与其说是寺院不如说是为战争而准备的坚城又位于通往京都的要道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连战国大名都不得不害怕却又想尽办法拢络的庞大宗教势力。

在第一次信长包围圈中石山木愿寺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居中协调,组织各家出兵还向各地的门徒发出了蜂起,的法旨。全国各地的狂热门徒众在各自的所在地发起战斗破坏桥粱烧毁物资袭击守军。使信长一方陷入了无边无际的人民战争中,而反信长联军则因此游刃有余连战连胜,将信长逼上了绝路。

一向宗的门主显如是一个聪明的战略家他准确地抓住了信长的命门。按照他的想法只要联军能够拖住信长的主力那不断蜂起的教徒起义必然能够使信长那不多的剩余力量转战各地疲于奔命最终消耗殆尽。也许不用经过什么大的战斗,就可以将信长包围网越拉越紧,从而将信长活活给勒死在这张网里面。

可惜这个反信长联合体是一个各自为战没有统一指挥的无头巨人所以显如尽管机关算尽依然对信长无可奈何。尤其是武田信玄突然逝世,武田军退回甲斐之后,信长通过天皇与各家达成和解后,把矛头指向了一向宗,本愿寺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和信长作正面冲突。战略的大逆转就此形成。

隆庆五年五月重整军备的信长发起了反扑发誓要异尽敌人。事到如此显如也只好硬着头皮单干了。

可是己经从包围网中解脱的信长早就是游刃有余了。腾出手来的他终于可以和一向宗算总账了:为了攻陷这座坚城织田方在本愿寺的周围一连修筑了十多座支城并在沿岸地区加修了碉堡,封锁水路。顷刻间,显如苦心经营的信长包围网变为了信长的包围网”把显如自己给兜了进去。而本愿寺的灭亡似乎也近在眼前不可避免了。

但这时候在遥远的西方,又一个反信长势力粉墨登场从后台来到了前台。由由毛利辉元统领的毛利势在将军的推动下,撕毁了和信长的盟约加入了反对信长的行列中。当然辉元也不是那和被人家一说就动的主儿。他和信长撕破脸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认识到了如果本愿寺被亡之后那信长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自己的这个事实所以他要全力支持本愿寺这个反对信长势力的重镇,以期拖住信长,为自己赢得时间。

当是时信长家的咚军将领九鬼嘉隆,已经截断了本愿寺军的海路并且封锁了海岸为打通本愿寺的补给线,一直为辉元所引以为傲的毛利水军开始行动为处于封锁内的石山输送补给物资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海战最终毛利海军大败由九鬼所统领的织田水军将重要的兵粮悉数送进了大圾极大地提高了本愿寺方的士气和勇气。

这时候显发口通过联姻,又为自己在东面获得了一个强援与武田信玄不分伯仲的上衫谦信。于是本已炭笈可危的本愿寺再次起死回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受此激励反信长势力的活动再次达到了原先投降信长的势力纷纷反叛投入了本愿寺、毛利的怀抱。

对信长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