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水浒传 (上)-施耐庵 著 >

第22部分

水浒传 (上)-施耐庵 著-第22部分

小说: 水浒传 (上)-施耐庵 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超自有一斑弟兄请去作庆饮酒。

  杨志新来,未有相识,自去梁府宿歇,早晚殷听候使唤,都不在话下。

  且把这闲话丢过,只说正话。

  自东郭演武之后,梁中书十分爱惜杨志,早晚与他并不相离,月中又有一分请受,自渐渐地有人来结识他。

  那索超见了杨志手段高强,心中也自钦伏。

  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

  时逢端午,蕤宾节至。

  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

  酒至数杯,食供两套,只见蔡夫人道:“相公自从山身,今日为一统帅,掌握国家重任,这功名富贵从何而来?”
  梁中书道:“世杰自幼读书,颇知经史;人非草木,岂不知泰山之恩?提携之力,感激不尽!”
  蔡夫人道:“相公既知我父恩德,如何忘了他生辰?”
  梁中书道:“下官如何不记得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已经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一月之前,干人都关领去了,见今九分齐备。数日之间,也待打点停当,差人起程。——只是一件在踌躇∶上年收买了许多玩器并金珠宝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尽被贼人劫了,枉费了这一遭财物,至今严捕贼人不获,今年叫谁人去好?”
  蔡夫人道:“帐前见有许多军校,你选择知心腹的人去便了。”
  梁中书道:“尚有四五十日,早晚催并礼物完足,那时选择去人去迟。夫人不必挂心。世杰自有理会。”
  当日家宴,午牌至二更方散。

  自此不在话下。

  却说山东济州郓城县新到任一个知县,姓时,名文彬。

  当日升厅公座,左右两边排着公吏人等。

  ;知县随即叫唤尉司捕盗官员并两个巡捕都头。

  本县尉司管下有两个都头∶一个唤做步兵都头,一个唤做马兵都头。

  这马兵都头管着二十匹坐马弓手,二十个士兵;那步兵都头管着二十个使枪的头目,一十个士兵。

  这马兵都头姓朱,名仝;身长八尺四五,有一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满县人都称他做“美髯公”;原是本处富户,只因他仗义疏财,结识江湖上好汉,学得一身好武艺。

  那步兵都头姓雷,名横;身长七尺五寸,紫棠色面皮,有一部扇圈胡须;为他膂力过人,能跳三二丈阔涧,满县人都称他做“插翅虎”;原是本县打铁匠人出身;后来开张碓房,杀牛放赌;虽然仗义,只有些心地褊窄,也学得一身好武艺。

  那朱仝,雷横,两个专管擒拿贼盗。

  当日,知县呼唤两个上厅来,声了喏,取台旨。

  知县道:“我自到任以来,闻知本府济州管下所属水乡梁山泊贼盗,聚众打劫,拒敌官军。亦恐各乡村盗贼猖狂,小人甚多。今唤你等两个,休辞辛苦,与我将带本管士兵人等,一个出西门,一个出东门,分投巡捕。若有贼人,随即剿获甲解。不可扰动乡民。体知东溪村山上有株大红叶树,别处皆无,你们众人采几片来县里呈纳,方表你们曾巡到那里。若无红叶,便是汝等虚妄,定行责罚不恕。”
  两个都领了台旨,各自回归,点了本管士兵,分投自去巡察。

  不说朱仝引人出西门,自去巡捕。

  只说雷横当晚引了二十个士兵出东门绕村巡察,遍地里走了一遭,回来到东溪村山上,众人采了那红叶,就下村来。

  行不到三二里,早到灵官庙前,见殿门不关。

  雷横道:“这殿里又没有庙祝,殿门不关,莫不有歹人在里面么?我们直入去看一看。”
  众人拿着火一齐将入来。

  只见供桌上赤条条地睡着一个大汉。

  天道又热,那汉子把些破衣裳团做一块作枕头枕在项下,的沉睡着了在供桌上。

  雷横看了道:“好怪!懊怪!知县相公忒神明!原来这东溪村真个有贼!”
  大喝一声。

  那汉却待要挣挫,被二十个士兵一齐向前,把那汉子一条索绑子,押出庙门,投一个保正庄上来。

  不是投那个去处,有分教∶东溪村里,聚三四筹好汉英雄;郓城县中,寻十万贯金珠宝贝。

  正是∶天上罡星来聚会,人间地煞得相逢。

  毕竟雷横拿住那汉投解甚处来,且听下回分解。
后一页前一页回目录回首页后一页前一页回目录回首页第十三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卑说当时雷横来到灵官殿上,见了这大汉睡在供桌上。

  众士兵上,前把条索子绑了,捉离灵官殿来。

  天色却早,是五更时分。

  雷横道:“我们且押这厮去晁保正庄上,讨些点心吃了,却解去县里取问。”一行众人却都奔这保正庄上来。

  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最爱刺枪,二者也要教保正知道,恐日后父母官问时,保正也好答应。见今吊在贵庄门房里。”
  晁盖听了,记在心,称谢道:“多亏都头见报。”
  少刻,庄客捧出盘馔酒食。

  晁盖说道:“此间不好说话,不如去后厅轩下少坐。”
  便叫庄客里面点起灯烛,请都头里面酌杯。

  晁盖坐了主位,雷横坐了客席。

  两个坐定,庄客铺下果品按酒菜蔬盘馔,庄客一面筛酒。

  晁盖又叫置酒与士兵众人吃,庄客请众人,都引去廊下客位里管待,大盘肉,大碗洒,只管叫众人吃。

  晁盖一头相待雷横饮酒,一面自肚里寻思:“村中有甚小贼吃他拿了?我且自去看是谁。”
  相陪吃了五七杯酒,便叫家里一个主管出来,“陪奉都头坐一坐,我去净了手便来。”
  那主管陪侍着雷棋吃酒。

  晁盖却去里面拿了个灯笼,迳来门楼下看时,士兵都去吃酒,没一个在外面。晁盖便问看门的庄客:“都头拿的贼吊在那里?”
  庄客道:“在门房里关着。”
  晁盖去推开门打一看时,只见高高吊起那汉子在里面,露出一身黑肉,下面抓起两条黑魉魉毛腿,赤着一支脚。

  晁盖把灯那人脸时,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

  晁盖便问道:“汉子,你是那里人?我村中不曾见有你。”
  那汉道:“小人是远乡客人,来这里投奔一个人,却把我拿来做贼。我须有分辩处。”
  晁盖道:“你来我这村中投奔谁?”
  那汉道:“我来这村中投奔一个好汉。”
  晁盖道:“这好汉叫做甚么?”
  那汉道:“他唤做晁保正。”
  晁盖道:“你却寻他有甚勾当?”
  那汉道:“他是天下闻名的义士好汉,如今我有一套富贵,要与他说知,因此而来。”
  晁盖道:“你且住,只我便是晁保正。却要我教你,你只认我做娘舅之亲。少刻我送雷都头那人出来时,你便叫我做阿舅,我便认你做外甥。便脱四五岁离了这里,今只来寻阿舅。因此不认得。”那汉道:“若得如此救护,深感厚恩。义士提携则个!”
  当时晁盖提了灯笼自出房来,仍旧把门拽上,急入后厅来见雷横,说道:“甚是慢客。”
  雷横道:“多多相扰,理甚不当。”
  两个又吃了数杯酒,只见窗子外射入天光来。

  雷横道:“东方动了,小人告退,好去县中画卯。”
  晁盖道:“都头官身,不敢久留。若再到敝村公干,千万来走一遭。”
  雷横道:“却得再来拜望,请保正免送。”
  晁盖道:“却罢也送到庄门口。”
  两个同走出来,那伙士兵众人都吃了酒食,吃得饱了,各自拿了枪棒,便去门房里解了那汉,背剪缚着,带出门外,晁盖见了,说道:“好条大汉!”
  雷横道:“这厮便是灵官殿里捉的贼。”
  说犹未了,只见那汉叫一声“阿舅!救我则个!”
  晁盖假意看他一看,喝问道:“兀的这厮不是王小三么?”
  那汉道:“我便是。阿舅救我!”
  众人吃了一惊。

  雷横便问晁盖道:“这人是谁?如何却认得保正?”
  晁盖道:“原来是我外甥王小三。这厮如何在庙里歇?乃是家姐的孩儿,从小在这里过活,四五岁时随家姐夫和家姐上南京去住,一去了十数年。这厮十四五岁又来走了一遭,跟个本京客人来这里贩卖,向后再不曾见面。多听得人说这厮不成器,如何却在这里!小可本也认他不得,为他鬓边有这一搭朱砂记,因此影影记得。”
  晁盖喝道:“小三你如何不迳来见我,却去村中做贼?”
  那汉叫道:“阿舅!我不曾做贼!”
  晁盖喝道:“你既不做贼,如何拿你在这里?”
  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劈脸便打。

  雷横并众人劝道:“且不要打,听他说。”
  那汉道:“阿舅息怒,且听我说。自从十四五岁时来走了这遭,如今不是十年了!昨夜路上多吃了一杯酒,不敢来见阿舅;权去庙里睡得醒了却来寻阿舅。不想被他们不问事繇,将我拿了;却不曾做贼!”
  晁盖拿起棍来又要打,口里骂道:“畜生!你却不迳来见我,且在路上贪图这口黄汤!我家中没得与你吃?辱没杀人!”
  雷横劝道:“保正息怒。你令甥本不曾做贼。我们见他偌大一条大汉,在庙里睡得蹊跷,亦且面生,又不认得,因此设疑,捉了他来这里。若早知是保正的令甥,定不拿他。”
  ——唤士兵,——“快解了绑缚的索子,放还保正。”
  众士兵登时解了那汉。

  雷横道:“保正休怪,早知是令甥,不致如此。甚是得众。小人们回去。”
  晁盖道:“都头且住,请入小庄,再有话说。”
  雷横放了那汉,一齐再入草堂里来,晁盖取出十两花银,送与雷横,说道:“都头,休嫌轻微,望赐笑留。”
  雷横道:“不当如此。”
  晁盖道:“若是不肯收受时,便是怪小人。”
  雷横道:“既是保正厚意,权且收受。改日得报答。”
  晁盖叫那汉拜谢了雷横。

  晁盖又取些银两赏了众士兵,再送出庄门外。

  雷横相别了,引着士兵自去。

  晁盖却同那汉到后轩下,取几件衣裳,与他换了,取顶头巾与他戴了,便问那汉姓甚名谁,何处人。

  那汉道:“小人姓刘,名唐,祖贯东潞州人氏;因这鬓边有这搭朱砂记,人都唤小人做赤发鬼。特地送一套富贵来与保正哥哥,昨夜晚了,因醉倒庙里,不想被这厮们捉住,绑缚了来。今日幸得在此,哥哥坐定,受刘唐四拜。”
  拜罢,晁盖道:“你且说送一套富贵与我见在何处?”
  刘唐道:“小人自幼飘荡江湖,多走途路,专好结识好汉,往往多闻哥哥大名,不期有缘得遇。曾见山东河北做私商的多曾来投奔哥哥,因此,刘唐肯说这话。——这里别无外人,方可倾心吐胆对哥哥说。”
  晁盖道:“这里都是我心腹人,但说不妨。”
  刘唐道:“小弟打听得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十万贯金珠宝贝玩器等物送上东京与他丈人蔡太师庆生辰。去年也曾送十万贯金珠宝贝,来到半路里,不知被谁人打劫了,至今也无捉处。今年又收买十万金珠宝贝,早晚安排起程,要赶这六月十五日生辰。小弟想此一套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难?便可商议个道理,去半路上取了。天理知之,也不为罪,闻知哥哥大名,是个真男子,武艺过人。小弟不才,颇也学得本事,休道三五个汉子,便是一二千军马队中,拿条枪,也不惧他。倘蒙哥哥不弃时,情愿相助一臂。不知哥哥心内如何?”
  晁盖道:“壮哉!且再计较,你既来这里,想你吃了些艰辛,且去客房里将息少歇。待我从长商议,来日说话。”
  晁盖叫庄客引刘唐廊道客房里歇息。”
  庄客引到房中,也自去干事了。

  且说刘唐在房里寻思道:“找着甚来繇苦恼这遭?多亏晁盖完成,解脱了这件事。只叵耐雷横那厮平白地要陷我做贼,把我吊这一夜!想那厮去未远,我不如拿了条棒赶上去,齐打翻了那厮们,却夺回那银子送还晁盖,也出一口恶气。此计大妙!”刘唐便出房门,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朴刀,便出庄门,大踏步投南赶来;此时天色已明,却早见雷横引着士兵,慢慢地行将去。

  刘唐赶上来,大喝一声,“兀那都头不要走!”
  雷横吃了一惊,回过头来,见是刘唐捻着朴刀赶来。

  雷横慌忙去士兵手里夺条朴刀拿着,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