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艺术家万岁 >

第10部分

艺术家万岁-第10部分

小说: 艺术家万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步入死亡的时候,他和守在身边的情人 从窗户里看到:瘟疫怎样匆匆离开城市,而那个自顾逃命、出卖人民的老市长又怎样回来重 掌政权;对一切人都无例外的火葬又换回为多种多样的老式葬法;一切人在瘟疫肆行时统统 无职无权、无贫无富的状态又恢复为原来的贫富不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狄耶格的情人 对将死的狄耶格说:“这城市万年的生命也不及我们十年相爱的宝贵。”狄耶格自己也知道 ,他的选择并不理想,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从个人的人生来讲,狄耶格做到了所能做到的 一切,应该说他完成了人的使命,但这一切对人类、对人的社会存在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城市,人类社会的缩影,不过是在周而复始地循环着它服饰不断变化但本质依旧的“坏” ,改善的希望是没有的。    
    加缪对人生所能完成的事业和人生历程所能走到的结局,进 行了个人的和社会的双重观照。以个人遭遇、能力、命运来审视人生,狄耶格做了最好的选 择,完成了最高水准的行为和意志;以社会命运、社会历史来审视人生,人生是徒劳的,无 意义无价值的。且不论艺术家的哲学观念如何,他在创作上所同时达到的双重境界,即由人 生出发来审视人生、表现人生和超越具体的个体的人生来表现人生、审视人生,已表明艺术 家所具备的充足的哲学的创作条件。    
    日本电影艺术家今村昌平根据深泽七郎所著的同 名小说和另一篇短篇小说《东北神武》创作的影片《〖FJF〗NCF3B〖FJJ〗山节考》 ,以一个生活处于半原始状 态的山村的习俗和生活为背景,展开了以一家祖孙四人为主角的人生戏剧。阿林婆虽已年老 ,到了按当地习俗该被儿子背上〖FJF〗NCF3B〖FJJ〗山抛弃的年纪,但身体仍很硬朗 ,能背大捆的木柴下山, 牙齿亦无任何疾病。一方面出于作为儿子的母亲——减轻儿子的负担,另一方面出于对古老 习俗的无条件的遵从——胜过对生的本能的无条件遵从,她偷偷地用石头砸自己的牙齿 。一天,她成功地在石磨上磕掉两颗门牙,成了豁牙露齿的老婆婆。她无条件地服从山村村 民们的决定,在活埋女巫全家的夜里,把女巫的女儿——她的长孙媳妇——从家中诳出,使 村民们能够连同这女子一起将女巫家的所有人丁统统活埋。


第一部分第4节 境界之巅(9)

    二儿子因为是次子,按当地风俗 不得娶妻(只有长子才有娶妻的权利),加上他的口臭,没有任何女子肯同他睡觉,他只能同 犬马相交。妈妈同情他,便去找一个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婆子,请求她与自己的二儿子同宿 一夜。就在二儿子平生头一次接触女人的夜里,老妈妈上〖FJF〗NCF3B〖FJJ〗山的仪 式庄重地开始了。次日清晨,大儿子背着妈妈爬上〖FJF〗NCF3B〖FJJ〗山抛弃老人的 地方,老妈妈宁静安详地坐在白骨和食肉的鹰隼之间,沉毅 地等待着死神。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飘落,把山石、树木、白骨、端坐的老人都蒙上了一层 洁白。大儿子跑回来,大声地喊:“妈妈,下雪了!你冷吗?”老妈妈挥挥手,示意儿子回 家。在死亡和风俗面前,阿林婆的人生显得那么坚定、沉默、坦然。影片展示的似乎就是这 样一个封闭的、自生自灭的村落,就是这样一群对习俗和决定没有丝毫怀疑和怨言的昆虫一 般的人生。艺术家在近乎纯客观的叙写中,把人生的树放到生活的群山之间,使之各个显出 独特性,又使之共同构成一部生活和命运的交响乐。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所生存的环境,每个 人在相同的环境中又走着各不相同的道路:在同一村落里,在同一个家庭中,妈妈在准备死 亡,在盼望死亡的时辰山上下雪;长子在默默地劳动,默默地治理家政,默默地把妈妈背上 山送给死亡;次子在众人的唾弃中受着无从发泄的性欲的困扰和揶揄;长孙则除去吃饭、干 活、性之外对世界一概不闻不问。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仿佛已淹没在钢 铸铁浇般的平凡生活中。然而,妈妈与儿子,儿子与孙子,儿子与儿媳,此一家人与彼一家 人,又显然持有绝不雷同的人生精神。    
    艺术家在《〖FJF〗NCF3B〖FJJ〗山节考》中所描绘的“人生境界 ”,是在某种非人生化的、半原始的,甚至是“昆虫化”的“超人生境界”中实现的。同样 ,这种“超人生境界”也因了人生万象的侵入而显得更加实力雄厚,不可动摇。艺术家在人 生与超人生两重境界的相互光耀中,完成艺术的真挚、和谐、深邃和广大。    
    艺术家既要面对人的命运、人的情感、人的思想,又要面对这之外的不受人的主观世界干涉 的星天化宇,同时还要面对既由人的主观参与又受自然制约的人的社会。人生、社会、宇宙 ,永远是艺术家生存并带着感情和思想去探测的领地,永远是艺术家深入其中而又超临其外 的世界。生命和生活所给予人的甜酸苦辣、寿夭祸福,人性对生命的丰富,人的劳动和创造 对生活的推动,在艺术家的心里凝聚成谜一般、梦一样的记忆。在这记忆深处,艺术家进行 着艰苦的反刍。反刍之后的人生、社会、自然,已成浑然无迹的情感、思想的世界,已成为 艺术家未经外现的心中的“艺术”。    
    


第一部分第4节 境界之巅(10)

    艺术家总是在心里冶炼艺术的灵魂,总是在心里为艺术灵 魂设计好出世的方式和凭借的“肉体”。在这过程中,艺术家无法完全摒绝人生给他的心理 影响,但也不能耽于具体的人生而失去“想落天外”的自由创作状态。艺术家体味人生,又 体味动物、昆虫、植物、土石的存在和命运,体味云雨、山水、阳光和空气的生命内涵,从 而把“人”与“人”以外的世界进一步分离又进一步融合,完成一种艺术化的“物我两忘” 、“天人两忘”,也完成一种艺术化的“物我合一”、“天人合一”。今村昌平便是这样把 人的本性与昆虫的本性放在同一艺术显微镜下,从而更深入地把握了人本身;加缪便是这样 把世界的现状与个人的命运放在同一艺术审判台上,观照了人生也观照了人生以外的社会。     
    以耶稣故事为题材的绘画,无论是乔托的作品还是达·芬奇的作品,都把基督作为一个背负 着苦难的“人”的形象来进行塑造。在这一类作品中,耶稣精神是从自身的背负十字架、从 自身的苦难开始的,耶稣实际上是完整人生的化身。但是,艺术家们又赋予耶稣以救苦救 难——代世人受难——的超人生色彩,增加了这一艺术形象的动人的力量。《红楼梦》在 “太虚幻境”的彩云之下铺开“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人间场面,才使灵河岸边的绛珠仙 草化身为泪和诗的林黛玉,才把三生石畔的神瑛侍者化为缠绵多情的贾宝玉,作品因此才令 人千载伤怀,万古深思。只有情思中浸透了人生的泪水、心灵中贮满了人生的大苦痛大忧愁 ,只有超出人生把这一切泪水与苦痛忧愁的内涵参透,认识人类的命运自古如一,了悟个人 的人生自古多灾多愁多难,艺术家才能创作出蕴涵深邃而无穷的作品。    
    艺术家是人生的奴隶,为人生所苦;艺术家是人生的情人,为人生所乐;艺术家又是人生的 上帝,他早知人生只能如此。他创造的艺术,因为领略了这些苦乐和超然,而获得了不可言 说、寓意深远而又给人留下巨大遗憾的艺术魅力。    
    一个艺术家,可以具备上述心理高度的一个层次,也可 以同时达到所有的层次。一个艺术家,在创作某一部作品的时候,可能主要显现出他创作境 界的一个层面;在创作另一部作品的时候,又可能主要显现出另一层面。有时,此一层面与 彼一层面是相关的,比如生物境界就可能成为超人生境界的内容,超生物境界又与人生境界 有一定相通之处。这不是创作公式或模式,而是艺术家内心的与创作感觉直接沟通的思想和 哲学的概貌。    
    


第二部分第5节 灵智的苦涩(1)

        
    人的灵魂与智慧的完美结合,水乳交融,构成灵智。雨果说:“人类的灵智,是最大的无限 。一切杰作都不停地在其中孕育并且永存。”〖HT5”F〗[《莎士比亚论》,见《论文学》 ,131页]〖HT〗    
    人类的一切努力、劳作、奉献和牺牲,终极目的便是提高人类的灵智。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的发展,最终都体现为人的灵智的发展。社会的文明程度、劳动价值、发达状况,个人 的文化水平、创造才能、品德修养、人格高低,最终都要由灵智来检验和贮存,又由灵智层 次来显示。    
    灵智的内涵,由这样几个基本方面构成:一是人的智力商数。个人的智商高低,不仅决定于 先天的生理条件,也决定于后天活动对先天生理机能的保护、发掘或压抑、毁坏;社会的整 个智商的高低,不仅决定于社会分子的智商平均度,也取决于社会对每一个个人的智商的使 用、发挥程度。这便引出灵智构成的第二个因素:人的智力发挥和运用。个人的智力发挥、 运用得完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明状况,决定着 历史前进的步伐大小、速度快慢。同时,人的智力运用的方向,即运用于建设和创造还是运 用于破坏和毁灭,又关涉着人性保持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以及人类的命运。这便引出灵智构成 的第三个因素,也即中心因素:人的智慧品格。智慧品格能保护或强化人的智能,能破坏或 削弱人的智力,也制约着智能的使用方向和智能实现的程度。智慧品格是人的心灵品格的另 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人品的智慧化,它包容了人的情感、思想、性格、才华、意志等内涵。     
    一般人的灵智层次往往低于 有益于人类进步的杰出人物。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灵智内涵的某些方面有残疾或完全瘫痪, 比如:有的人智商太低又不肯努力或无条件努力去提高智商;有些人智力很优秀但性情懒惰 ,成了奥勃洛摩夫式的人物;有些人智力和智力实现度均高,但并未把智力运用于有益于人 类的事物上,浪费了智力和为智力使用所花费的精力。一些历史上起过重要的、破坏作用的 知名人士,像希特勒、拿破仑,虽也被某些人视为杰出人物,但用灵智的高度进行测验,他 们并不是杰出人物,因为他们的智慧品格役使他们优异的智力实现于增加人间的苦难,他们 的灵智层次是低下的,甚至不如大多数默默无闻的普通百姓。    
    艺术家的灵智,是得到充分发展的,有益于人心、社会的灵智。在本质上,它与思想家、哲 学家的灵智同处于人类灵智的最高层次,只不过它的类型是艺术型或者叫艺术化的思想型、 艺术化的哲学型,不同于纯粹抽象思辨型的各类灵智。    
    〖BT2〗灵智,万古常新的艺术母题    
    艺术作品为什么能够传诸久远,超越它所产生的时代?艺术品为什么能够跨越民族、国界, 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共同欣赏的财富?为什么人们能够在古代传下来的神话、诗歌、琴曲 中认识古人,了解他们的内心?为什么人们能够被素不相识的人的作品所打动?为什么艺术 家能够使远在天涯、一生都无从谋面的许许多多的陌生人了解自己的心曲,与自己的思想、 情感共鸣?如果撇开声音、线条、光、文字等表达因素,我们可以说:艺术以人类生命的基 本主题——灵智——为母题,从而使自身获得永久的艺术魅力;艺术家以灵智这一人类生活 的核心内容为感受、思考和表现的第一对象,因此便获得了与全人类交流内心生活的机会、 能力和信心。    
    在这里,我们来巡视一下艺术家的灵智在作品中的体现,也即是初步认识一下 作为艺术的永恒母题的灵智。    
    


第二部分第5节 灵智的苦涩(2)

    中国现代诗人冯至在《十四行集》的第四首诗中写道:    
    〖HTF〗〖GK2!〗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 不曾辜负了一个名 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 的死生。/一切的形容,一切的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 这是你伟大的骄傲/却在你的否认里完成。/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HT〗〖HK〗    
    这首短诗,在对小草 和平凡人生的浅吟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