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生,还是不生? 作者:李叙 >

第13部分

生,还是不生? 作者:李叙-第13部分

小说: 生,还是不生? 作者:李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公:哎呀,你不懂!你得相信我!你这才养一个孩子,哪有什么经验?你们兄弟姐妹5个都是我带大的,个个不都是好样的?毅然是绝对聪明的,你天天管着,就没那个灵性,没那个机灵劲啦!就跟马似的,天天圈起来,跑都不会跑啦!
  母亲:爸,这现在已经不是机灵不机灵,聪明不聪明的事了。现在毅然为了能玩、能看电视,能做他想做的,现在他已经学会说谎了。他用欺骗家长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现在还只是看电视,我还能看出他的把戏。以后他越学越精,谎话连篇,我们都被蒙在鼓里,孩子变坏了都不知道,那个时候怎么办呢?
  外公:对啊!你说得很对啊!怎么办呢?你看,打个比方,我在的时候,毅然会说:“外公,我想看动画片,看半个小时再做作业行吗?”我就让他看,让他高高兴兴地看。看完了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但是你呢,你提前跟他声明:“绝对不许看电视!”他怕你,不敢跟你说。但是孩子还小啊,他不可能因为你说不许看,他就不想看了,所以他只好自己底下搞小动作,偷偷摸摸地看。你要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只要一道死命令在,他的心思就不会放在学习上,他只动怎么看电视的脑筋!你不相信去看看,我在的时候作业写得多干净整齐,我不在的时候写得都是乱七八糟!  

  母亲陷入了沉思……
  (外公走后,母亲找来儿子单独交谈)
  母亲:毅然,妈妈想和你谈一谈,好吗?
  孩子:妈妈我以后不看电视了……
  母亲:……妈妈不是这个意思。妈妈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要坚持让你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吗?
  孩子:知道……先学习,学习完了再玩。因为学习比玩重要。
  母亲:嗯!那在电视里放动画片的时候做作业,你会不会分心? 

  孩子:不会!
  母亲:你真的确定不会吗?为什么有几次妈妈在家的时候,你写的作业都很潦草很粗心呢?
  孩子:……会。
  母亲:那妈妈问你,你觉得妈妈和外公哪个是对的?是应该先看动画片还是应该先写作业?
  孩子:妈妈是对的。
  母亲:那你按照妈妈说的写作业效率高还是听外公的效率高?
  孩子:外公……
  母亲:毅然,妈妈不是不让你看电视,妈妈是害怕你养成不好的习惯。现在你二年级,先看电视再做作业还可以,但是将来三年级、五年级作业会越来越多,先玩再做会做不完。而且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就很难改变了。但是妈妈发现你看了动画片以后做作业效率很高,说明你专心的话就可以做得又快又好。妈妈现在想和你一起订一个每天的日程表,然后就严格地按照这个执行。每天到家以后先放松一下,看半个小时动画片也可以,但是你一定要保证,不管妈妈在不在,一定要控制自己只看半个小时马上开始学习。你能做到吗?
  孩子:能!
  母亲:如果妈妈下次再发现你没有管住自己,那从此以后就再也不能看电视了。而且不管怎么样都不能说谎,绝对不能说谎,记住了吗?
  孩子:嗯!
  (旁白:家长应该怎样制定政策?引导式政策和高压政策如何取舍?针对不同问题的政策与对策较量,如何思考?)
  母亲:我认为对孩子的问题首先应该有一个原则。就是什么事情是绝对不可以的,什么事情孩子不明白、不自觉地做了是可以进行引导然后改正的。比如要诚实、要有礼貌,这些都是孩子从小就知道的,所以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就是明知故犯。在这些方面我会用高压的政策。让他明白绝对不可以说谎、绝对不可以对长辈不尊敬。但是高压是指让他认识到问题的严肃和严重性,不会简单采取打骂方式。而当孩子在玩耍中损坏了什么物件;孩子提出过多要求;孩子不整理自己房间……在这些问题上,可以用引导式政策,耐心地沟通,讲道理,和孩子一起想办法……
  外公:只要有了政策,就会有对策。只不过有的对策能化解政策给自己带来的不便,有的对策只能让自己暂时避免挨打被骂。高压的政策一旦出现,对策就会层出不穷,直到孩子达到自己的愿望为止。所以我不主张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使用高压政策。孩子就是孩子,很多时候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掌握了他的情况就可以,不要把他当小狗一样拴着,圈死了。否则孩子早晚会变得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要多发现孩子的长处,多鼓励,多引导,不要消极去限制他。任何事情,只要能通过引导就绝对不要高压,否则你能保证对孩子心智没消极影响?
  70s记忆与展望
  Mary 女 33岁 公务员
  其实我觉得这个事么,怎么说呢,这个就如同考试作弊,学生的技术再怎么高超其实老师都看得出,只是不抓你而已。同样父母是否应该把孩子管得那么紧的确值得考虑。而且如此聪明的小孩真的不多见,竟能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我也做过类似的事,比如说妈妈比较宠我,所以我做什么事她不在意,而我爸爸则不同,比如说有时候看到我打游戏机会骂我;看电视会说我;在做功课时看武侠书也要躲着他。为了躲避责骂,我练就了一对好耳朵,我能听出谁的脚步声,听出他们在做什么,一旦有什么事我立刻能做反映。其实这个方法都是非常的无奈,我觉得经常在这种情况下度过,到老我肯定有心脏病。父母对付像我这种孩子,最好的方法还是应该帮我共同制定好计划。要不然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古至今皆为如此。
  TIPS:
  认识孩子的天性,变惩罚为鼓励
  对于孩子来说,用看、听、闻、触的方法认知是一种天性,也是进行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在这个家庭中,孩子为了达成愿望,做了很多努力。通过这种努力,他了解了很多东西。比如:电器的散热、静电……虽然这是歪打正着,但是父母应该注意利用这些来引导孩子。比如怎样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通过展示特性的办法来帮助孩子认识陌生而抽象的事物,遇到了政策与对策问题的时候,是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发火上,还是其它更有意义的方面上,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的态度需要转变,思维应具有发散性,要从缺点中看到优点,由惩罚变为鼓励。  

  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天地,不希望别人随意闯入 
  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有间”。很多家长要求孩子不要随便乱翻父母的东西,因为大人要有自己的空间。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天地,他们不希望别人随意闯进自己的房间,即使是至亲至爱的父母。只有“亲密有间”,家庭才能既成为一个亲密的共同体,又成为一个个性自由发展的场所。生活在“亲密有间”的家庭里的孩子,从小就明白: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宽容尊重。 
  知心朋友还是严格的长者?
  父母对孩子尊重太过,就成了没有原则的妥协;尊重不足,冲突会随即产生。怎样才能算是尊重有度呢?父母处理与孩子关系的时候,既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也要做一名严格的长者。让孩子信任你,乐于向你敞开心扉,同时又遵从你的一些决定。家长制的威风不可取,你可以用温和而坚定的句式提建议:“假如我是你,我就……”这样说法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受到尊重,对父母的意见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规则的威力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对为人父母者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你迟早有一天不得不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突然碰了这个钉子,他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觉痛苦。” 
  所以,在孩子提出过分要求时,要坚决抵制。父母的坚决拒绝会让孩子体会到规则的威力,以后提要求就会慎重得多。 
  而且,父母有限度地满足是对社会和周围环境的一种基本态度的模仿。孩子在父母这里学会适度地提自己的要求和控制自己的欲望,长大后与人交往就容易多了。


第一次被其他孩子欺负
  人物背景
  朱绪兰,母亲,大学本科。在一家国企公司从事财务工作,为人和善,温柔文静。 

  黄晓芳,母亲的同事、好友。和母亲在同一个单位,从事信访,为人八面玲珑,擅长与人打交道。女儿9岁,读小学三年级。
  林清韵,母亲的同事、好友,未婚。和母亲在同一个单位,做市场营销。
  情景
  小葱是个乖巧、老实的小学二年级男生。开学第二天,他就被隔壁班级的男孩咬破了手指皮,原因是他做好的功课没有给隔壁的男孩看。没过几天,小葱在校车上又无缘无故被同座的男孩用车上的消防小榔头打了。
  小葱长的并不瘦小,性格也不懦弱。小葱的妈妈朱绪兰从小就告诉儿子,和别人打架是不对的,也是无能的表现。所以,从小就学会礼让他人的小葱,从不和其他小朋友抢玩具,也不会打别人。可爱的小葱以前也没被欺负过,更别说挨打。
  轻轻抚摸着儿子头顶红肿的小包,朱绪兰觉得好心痛,儿子手上的皮好不容易长好,头上又一个包。自己平时连骂都舍不得骂的乖儿子,却平白被连连欺负。朱绪兰同时也感到了迷惘,儿子是不是要一直被欺负不还手?从小教儿子不打架到底对不对?被欺负了究竟该怎么办?如何让孩子在自我保护与行为规范中取得平衡?母亲陷入茫然。
  对话——被欺负的各种解决之道
  母 亲:看着儿子这样被欺负,我真心疼。冲进我脑子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错了!我不该教儿子不能打架。他爸爸也说,哪有男孩子不打架就长大的。
  林清韵:我虽然没孩子,但我觉得让告诉你儿子去教训那个欺负他的孩子,吓唬吓唬也好。要不你儿子会变的懦弱,严重了还会有厌学。我看过一个故事,是讲外国的妈妈怎么教育自己的儿子。他儿子每次走在回家的路上都被一群孩子欺负,总是受伤,哭着回家。他妈妈看到了,没去帮他教训那些孩子,而是给他根棒球棒,把家门关上让他自己去面对。后来他把那帮欺负他的人给揍了,以后再也没人敢欺负他。反正我看了,挺解气的。再说了,别人的孩子凭什么欺负你的孩子,惯的他。就应该教训那个孩子,要不他会变本加厉欺负别的孩子。教训完那个坏孩子,再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欺弱怕强,做个男子汉。
  母 亲:我也考虑过教他要还手。绝不能先动手打人,但如果别人打你,你先警告他一次,再打你就还手反击。他爸爸是特别赞同这样做,还嚷着自己来教儿子几招“打疼不打残”的招数,说是自己当年用的。可我总觉得还手打架,以暴治暴,也不是办法。又怕儿子万一把人家打出问题了,也麻烦。 

  黄晓芳:你别傻了。你不以暴治暴,人家就天天施暴。我的观点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而且还要狠狠地打还,我就是这么教我女儿的。当然,我还警告她,如果是你先动手打别人,那回来我会好好收拾你,尝尝被打的滋味。现在为止,我女儿从来没有被人欺负过。 
  林清韵:你的女儿是特例。兰姐,我和你说,芳姐的女儿小小年纪,那绝对是“女中豪杰”。有一次她女儿号召班上三分之二同学去打一个女生。这小丫头和我说,因为那女生作恶多端,几乎全班的男生都被她咬过,还常把别人给欺负哭了,她就替同学报仇了。小丫头还搞了一个正义团,自己做总司令,分配人先和那女生捣乱,引出学校再围攻报仇,一人过去打一下。
  母 亲:那个被打的坏女生就没去老师那里告状?
  黄晓芳:哪能不告呀。那老师也好脾气,说什么帮助别人改正错误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对。我是不客气,我找这丫头臭骂了一顿。我说你这是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地欺负同学。你看了那么多武侠小说,你这种行为算什么?以强凌弱、倚多为胜,是为大侠最不齿的!我不管事情的前提是什么,你们打了别人,后果是什么?只能是加深该同学与大家的敌意。
  林清韵:噢!兰姐,听到了吗?芳姐自己反对以暴治暴,还教你儿子。
  黄晓芳:我可有高招的。我随后给我那丫头约法三章:第一,向那女生道歉;第二,解散非法组织;第三,每天帮那女生做一件事,在一个月内,和她成为朋友,并力争使班上多数同学与她成为朋友。
  母 亲:那么后来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