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美国女人和中国女孩 >

第7部分

美国女人和中国女孩-第7部分

小说: 美国女人和中国女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说她自己在学校里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她的表妹才正常,表妹在学校里就是“酷”孩子,她自己不是。表妹十四岁就交了男朋友,十五岁就同男孩子有了那样的事。她和她表妹很要好,虽然俩人在学校里属于不同的类型,她表妹什么都对她说,诸如哪个女孩同哪个女孩有过同性恋的性关系,谁跟谁在哪个派对上有染。瑞萩还告我,她表妹跟男孩子们结队去盘那玛春游,回来照了一大堆她们自己半裸的照片。    
    在学校里你就知道谁是“酷”孩子。要“酷”你得跟随,做别人都做的事,穿时髦的衣服,干流行的“活儿”。她说学校里70%的女孩喝酒,大约40%的女孩试过大麻,25%是经常性吸毒。他们毕业时学校做过测验,有40% 以上毕业的女孩同男孩有过性事。    
    所以像她这样不喝酒、没吸过毒、也没跟男孩有关系的就不算正常。    
    美国越是小镇子,好像吸毒和酗酒就越严重。因为小镇没有什么娱乐,没有什么可去的地方,于是学校里学生吸大麻和喝啤酒就成了流行的事。    
    她妈妈其实在十六岁时就喝酒,也抽烟,还抽大麻。当时和我夫人一起,姐俩藏了大麻在衣柜里,就叫她母亲发现了。至今姐俩还时常谈起他们年轻时的各种各样淘气的故事。包括俩人跟男孩子们去酒吧,喝多了在吧台上跳舞的事。    
    美国孩子十六岁就是一个转折。他们十六岁经父母同意就可以拿驾照。拿驾照开车就成了最大的事,比找男朋友还重要。于是瑞萩就拿了驾照。并接管了爸爸的一辆旧车。有了车就有了自由,于是“叛逆的”时代也就随之开始了。    
    瑞萩的“叛逆”是从找了男朋友开始。父母都不同意过早交友,给她规定不到十八岁不准交朋友。可文静的瑞萩有着她家里所有人都有的德国脑袋,就不顾一切地跟男朋友出去。我也就成了她唯一的支持者。我就对她母亲讲,瑞萩是很聪明的女孩,她脑子很好使,不会作出圈的事,她如今既没有吸过毒,也没有喝过酒,而吸毒酗酒在小镇子的中学里很流行,就已经说明她脑子很清楚。她家里便勉强地同意她约会,但给了她严格的纪律。那时她总跟我说,她爸爸是希特勒,她妈妈太残忍。我就总是笑她。她说恨不能就长到十八岁,离开家就再也不回来。我就说到时你有任何的愁事,你会不加思索地往家里跑。她犟犟地说她绝对不会。    
    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是成熟的年龄,女孩子头脑认为自己是大人了,其实身体和经历都不是。其实头脑也不成熟。可是她却很坦诚,她就说她喜欢男孩子。带她到海边沙滩,她就要自己去找“帅哥”,言语里真有那纯纯的稚气。我便不放心,远远地跟着她,怕她被人拐了去,在我眼里她还是一个小孩子。后来他发现了我跟她,就很不高兴,我就笑她。    
    在看学校的篮球赛上认识了一个男孩,一个不多说话,可是有一点宠坏了男孩,叫柴维斯。她跟柴维斯多是在网上聊天,两人便想呀、爱呀地在网上聊,大有海誓山盟的架式。有一半是小孩子过家家地模仿大人,其实并没有怎么正式约会。她说柴维斯太孤僻,也有些霸道。她同他总是吵架,因为任何事情非得听他的才成,她很不喜欢。跟他约会纯粹是因为没有其他男孩可以约会。    
    夏天来了,美国学生夏天要放三个月的暑假。学生们都在暑假打工赚钱。瑞萩就在我的公司打工,作办公室的文件处理。为了方便,也为了离开家里的管制,她就兴高采烈地住到我家里。便一下子认识了一个小孩子的游泳教练,叫巴波,就跟他出去玩。我问她柴维斯怎么办?她只笑了一下说,我又没有嫁给他,说得很轻松随便。后来她讲,她其实是同时跟巴波和柴维斯约会。我知道那时柴维斯紧追不舍地给她送花。    
    巴波家里条件很好,爸爸是FBI (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官员,家里比较富有。巴波长得也高,也帅。一幅老实样子。后来不知怎么,巴波跟她说了一句谎话,并对她显示了一点点不恭敬,她便不干了,坚决不再见巴波。又同柴维斯好起来。同时又认识了柴维斯打冰球的朋友格莱哥,并同格莱哥在网上聊天。格莱哥小时侯生病,耳朵就完全聋了。可俩人在网上聊得很好。    
    后来柴维斯周末跟朋友们出去看脱衣舞,好像跟她撒了谎。她发现以后就发脾气,这样柴维斯也成了历史。就开始跟格莱哥约会。其实她早就想跟柴维斯断了,那时已经开始约会格莱哥,可是又不知道怎么跟柴维斯说,她不想伤他,因为他很敏感,所以也就拖拖拉拉地还是跟他约会。    
    “女人不喜欢过于敏感的男孩,我喜欢有男人气的男孩”,她笑了。脱衣舞也就给了她一个很好的借口。


第一辑  人生漫谈——美国女人和中国女孩美国女孩—瑞萩的故事(2)

    再后来我就记不得了,就在她同格莱哥交往的同时,在她十七岁到十八岁之间好像有四五个男孩子像走马灯似的,有的真的很帅,有的却很有钱,开着崭新的跑车。她说她约会就是为了玩,没有其他想法。以前没有男孩子喜欢她,现在突然有这么多人约会她,她一方面不好意思说不,另一方面“这诱惑也太大”,她有一点不好意思,笑了,但并不窘。可瑞萩并不想结婚,她妈妈给了她一个反面的榜样。她惧怕结婚,害怕她会同她妈妈一样不幸福,一样愤恨终生。    
    其中有一个男孩叫爱立克斯,家里非常有钱,开着跑车,在密西根州立大学学会计。他总带她去好玩的地方。还带她去了大学里的派对。有一次好几个女孩甚至站在沙发上脱掉了上衣,给人看她们的胸。但她不适应这样的疯狂,就拉了爱立克斯走了。    
    但约会了一段时间,她觉得他太无聊,没有性格。他生长于非常富有的家庭,什么都不愁。所以思想就很简单,只用绝对完善的富人的眼光看事情,就很没有深度。跟他谈话没有思想没有意境。太浅薄,浅薄得过于无聊,她说。“我们还有分歧,他不喜欢孩子,我却喜欢,他总笑我曾经同格莱哥约会,因为他是聋哑,这就让我非常非常生气。格莱哥比他有趣而可爱得多。他总是认为作任何事情都非要用他那富人的绝对完善的方式。    
    这时她终于懂得男孩子只是男孩子,都有男孩子所有的缺欠。帅与不帅,富有与否都不很重要。金钱真的换不来真实的感情。她还是说喜欢男孩们,还是经常要找帅哥。可是最后还是在所有男孩子里选中了格莱哥,一个聋哑人。     
    有一次格莱哥出去玩了脱衣扑克,就是男女在一起玩牌,谁输了就脱一件衣服,直到都脱光为止。格莱哥的朋友们好像都喝多了酒,男女孩子们坐下来就玩起来。格莱哥脱到剩了衬衫和内裤就不玩了。瑞萩知道了,也就跟他吹了。格莱哥就使劲追她,她那时哭得很伤心,说她为了他这么辛苦地学手语,可他还一样是个坏男孩。这是我第一次见她因为男孩子而落泪。我就跟她讲男孩子没有完美的。她就说对,说她妈妈讲,男人都不是好东西。我就又笑着问她:女人就都好么?你不是总也喊着找帅哥么?她便笑了说,反正比男人好。    
    当瑞萩挣脱了她妈妈的阻碍,真的开始约会后,她妈妈就极力鼓吹不要只跟一个男孩好,跟他们都约会,越多越好,但不要认真,就着年轻享一切快乐,千万别打结婚的主意。她还跟她讲男人都坏,不要对他们真心实意。    
    她妈妈中学时就是被她爸爸穷追不舍,中学毕业后就不情愿地结了婚。其实她妈妈家里还是就数她妈妈聪明,什么事情一看就会、一学就懂。如果她上了大学,现在就一定是在大城市里作白领工作,一定会生活得更丰富。可是她妈妈不忍心对他爸爸的倾心追逐说不,也就咬了牙跟他结了婚,婚后马上又生了孩子,这就有了瑞萩。所以就后悔一生,有一段时间她消沉到了要自杀的地步。后来脾气就变得暴躁,就爱发火,发了火就大吵,抱怨她的婚姻,抱怨她的孩子。说你们再长大一点,我就跟你爸爸离婚。那时瑞萩很小,就躲起来自己悄悄地哭。    
    瑞萩的一个朋友这时就告格莱哥,瑞萩并不喜欢她所约会的男孩子。格莱哥看准了机会,就买了一大把鲜花,到了她工作的地方,当着好多女职员的面,请她跟他一起去参加毕业生舞会(PROM)。那是中学生最大的社交晚会,学生们都把那舞会当作一件大事。所有的女职员就在旁边感憾,快答应吧,多可爱呀,多好的花呀,多帅的男孩呀。她也就答应了。    
    可是好事多磨。舞会的那天后,格莱哥的父亲便说他们舞会晚上喝了酒,就跟他们发脾气,可是格莱哥站在他爸爸一边,瑞萩又发了脾气。她又跟格莱哥吹了。    
    然后就是她约会的繁忙时期,我也就搞不懂什么时候约会的哪位公子。好像最多的时候是同时跟三个男孩交往。有一次有两位几乎同时在我家出现,她拼命地把一位打发走,才没有发生撞车事故。但没有一个真的讨她喜欢。    
    瑞萩告我她妈妈的方法不行,也不对。其实你同太多男孩交往就会很混乱、很烦恼、很不稳定。你可不知道当两个人几乎同时出现的情景是多么尴尬、多么难解决。我妈妈真的没有教我什么。妈妈她自己都不懂得。    
    最后还是格莱哥坚持不懈,她就在格莱哥的努力追求下和认真地检讨下原谅了他。    
    其实瑞萩的眼光还是不错,德莱哥的确很懂事,很讨人喜欢,最后家里人就都喜欢上了他。    
    后来格莱哥就向她求婚,瑞萩还是决然地答应了。家里都反对,但瑞萩是一个主意很正的女孩。还是征服了家里的阻挠,所以现在正在准备明年的婚礼。    
    不是么,这不是一个很美好、很真实的爱情故事么?女孩子不是要自己去学如何恋爱么?这样一个认识男孩子的过程,不应该是成熟过程的一部分么?当你认识了一切现实以后的爱情也就是更可靠、更实际,当你自己学出来不为钱、不为长相而爱,不是比书上教的更真实、更感人么?能够在有钱的、有相貌的男孩子之间选中一个聋哑人,这不是很高尚么?    
    


第一辑  人生漫谈——美国女人和中国女孩美国女孩—瑞萩的故事(3)

    一次带了夫人到纳什维尔去度假,纳什维尔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首都,是一个音乐人才聚集的地方。到处都有乡村音乐的表演。也就看了很多乡村音乐。真的很好、很朴实、很真实。歌词都是一般人家的情情爱爱,普通的烦恼和忧愁,都很有简单的民间哲理。就觉着如果乡村音乐能更诗化,诗若能更乡村音乐一点,就会让乡村音乐更完美,让诗歌更通俗。回来之后便心血来潮,以瑞萩的故事为题材,写了一首乡村音乐的歌词。    
    Love is an experiment    
    When Rachel was 16; she passed the driving test。    
    She got Dad's Oldsmobile and found a boyfriend。    
    She complained dad's curfew; she hated mom's rules,    
    Called Dad a Hitler and said Mom is so cruel。    
    She emailed to the boy; said she loved him so true;    
    When the boy did something wrong; she dumped him out of blue。    
    I said; that's Ok; baby; that's Ok;    
    A young girl is a flower that needs sunshine and rain。    
    Life is a journey; you are not too young to begin。    
    A heart is like a garden that needs experience。    
    Can’t learn love from love songs;    
    So you have to experiment。    
    When Rachel was 17; she got bored with school。    
    She changed boyfriend as fast as the spring wind blew。    
    She didn't like dad's curfew and she hated mom's rules。    
    She wanted to move out and never came back home。    
    But she started to realize that boys are a little lose;    
    Nobody is always right and no boy is perfectly cool。    
    I said; that's Ok; baby; that's Ok;    
    A young girl is a flower; needs sunshine and rain;    
    A life is a journey; you are not too young to begin。    
    A heart is a garden that needs experience;    
    Just can't learn love from love songs;    
    So you hav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