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618部分

高科技军阀-第618部分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远处缓缓掠过了加利福尼亚半岛的一溜海岸,看去简直就象一条庞大的船。福井心想:对,冈田信武就是掉到水里,也能做到有备无患。这种小伙子才刚把细哩,女朋友还没找到,管保就会先攒积结婚用钱。这样的人还会不遵守军中守则吗!他俯下身去。伏在栏杆上。望着海水。船虽然有气无力,似动非动,船后卷起的旋涡却转得挺急。月亮已经隐到云后去了,海水显得黑黝黝的,看去深得可怕,象是包藏着什么祸心似的。自船舷往外至五十来码一带,似乎有一圈光晕绕着船体,再往外可就是昏昏沉沉、茫无边际的乌黑一片了,再也辨不出加利福尼亚半岛上峰峦起伏的影子了。船过之处掀起一重波涛,沿着波涛只见海水打着旋涡。汹涌激荡,卷起浓浊的浪沫,滚滚而去。福井望了半晌,心下豁然若有所悟。一种悲悯之心不觉油然而生:人们都有些什么愿望得不到满足,他似乎一下子全明白了。他多少年来第一次想起了当年冬日的黄昏自己从矿上下工归来的情景:遍地白雪,他却是满脸灰黄,一踏进家门就默默坐下吃他的饭,给他端汤上菜的妈妈在一边却板着脸。他那个家是一个不愉快的空虚的家,家人与家人之间彼此都愈来愈生分了——这些年来要不是遇到心中愁闷,他才不会想起他那个家呢。然而此刻望着海水,心里却破天荒的漾起了一点同情,对于几乎已经忘却的母亲和姊妹兄弟,他觉得也都可以理解了。他理解了很多事。那东漂西泊的岁月里的种种伤心事、丢人事,一件件都浮上了心头。他还回想起有一次喝得醉醺醺的,在石桥附近上野公园前的台阶上遭了抢。也只有在这个时刻,他才可能有这种感悟——坎坷半生的遭遇,逼得人心烦意乱的船上生活,再加上今晚这登陆前夕的气氛,终于凝集成了他此刻的心绪。
不过他这悯然之情总共只维持了几分钟。事情,固然是想通了,可是他知道这些都已经无法挽回了,所以心里一点劲头也提不起来。有什么用呢?他叹了口气。那一腔深切的感触也随着叹息都泄走了。世上有些问题是永远也解决不了的。实在太复杂了!只能自己想穿些,不然就会跟冈田信武似的,老是为了生活中种种琐细的小事操心个没完。
他可不想操这样的心。他对着海水呆呆地望了好久。心灵找不到一点寄托,总觉得看什么都不顺眼。他鼻子里哼了一声,听着海风绕船追逐。他仿佛周身每一个细胞都有了知觉。能意识到时光在一秒秒流逝,离拂晓愈来愈近了。今夜一过。就几个月不会再有这种只身独处的机会了。
他苦笑了一声,抓住了栏杆,感到海风扑面,海风还带来了岸上浓浓的草木味儿,他不觉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心神不定,把指关节捏得格格直响。看样子明天这一仗还不至于太扎手,不过侦察分队肯定会忙得够呛的,忙一点就忙一点吧,总不见得就会要了他们的命。仗打得多了,他在排里是剩不到十个的老资格了。他参加过多次登陆作战,经常是一下船就挨当头炮轰,即便一路挨到海滩上,又经常是顶不住给轰回来。有时他真只当自己是没命了。他到今天还弄不懂自己这条命是怎么捡回来的。
记得上一次,他乘橡皮艇去偷渡登陆。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摆明了的;他们在劫难逃了——可是又有什么法子呢?他回忆起了他们如何在天亮前几小时从驱逐舰上下来,乘上橡皮艇出发,没想到退潮势大,靠不上岸,结果被中**队发现了。那帮中国人用高射炮向他们猛烈射击,他们被打得屁滚尿流。他们乘座的橡皮艇没有一条不是中弹着炮的,眼看都开始下沉了。他记得在他们旁边那条艇子里。有个小子当时简直就吓瘫了。他又是哭又是呼,想打信号弹要驱逐舰炮火掩护,可是手却抖得连信号枪都抓不住。
所有的人都怕得厉害。因为中国人的炮火实在是太凶狠了。他们这个小分队当时十七个人就战死了十一个,包括队长在内。
他突然想起那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做过的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他每次喂狗总同时打铃;狗一见到吃的,自然就分泌出唾液来。
船上有一个士兵,也正象这实验中的狗。他来到海外已经很久,仗也打过不少了。起初,他的害怕心理都跟炮弹的呼啸声和落地爆炸声紧紧联系在一起。可是长年累月,恐怖经受得实在太多了,如今无论什么突然的响动都会引起他心中的惊惶了。
他刚刚一直躺在自己的铺位上,只要有人说话声音一高,口气一急,只要轮机的噗噗声调门一变,只要一有人踢响了地上的枪支装备,他都会吓得一哆嗦。他只觉得自己的神经从来也没有这样紧张过,躺在铺上止不住汗水直流,一想起天亮便胆颤心惊。未完待续……)
s

中国“霹雳火”碟形飞行器(图)

'''cp|w:690|h:470|a:l|u:
chapt
20131
'''
中国其实很早就开始秘密研制碟形飞行器,并且已经制作出能够飞行的样机。不过研制计划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圆形飞行器有许多优势,首先是它质心规则,特别适用于垂直起降技术,其次它在雷达波的照射下具有一定的隐身效应。如果能够解决动力和操纵方面的难题,那么这种形状的飞行器将具有极其灵活的机动性,在加装武器后将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空战利器。中国对碟形飞行器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的一些神智不太清醒的科学家试图找到一种强大的能源,用以制造时间机器来和远古的神灵交流。毫无疑问,这些尝试全属徒劳,但却产生了一项副产品——那就是悬浮动力系统。此后的许多年中,中国的科学家一直都对这种飞行器进行大量的研究,而在飞碟的动力系统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则是来源于杨朔铭提供的资料。
中国最初的飞碟通过采用自旋方式获得了良好的稳定性。试飞是在昆仑山脉地区,早在1931年,中国就制造出了第一款碟形飞行器,其能源为空气和水,它3分钟内能够爬升约9000米,速度达每小时数百公里。
在杨朔铭的命令下,“圆盘飞行器”方案开端启动,该计划由郑旭光博士牵头进行。1934年,第一个飞碟战机“闪电”制造出来了。这个飞碟使用了特斯拉博士的“无线传电”技术,但试飞时经常出故障,导致损失惨重。第一个飞碟式战机“闪电”在失去节制之前,曾经飞到60米的高度。试飞员在进行样机的试飞时。由于燃料问题导致圆盘机翼产生激烈颤动,并最终导致1号样机失去掌握撞向地面。1号机的试飞失败并没有让中国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气馁。同年,2号样机成功的制造出来。2号样机比1号样机要小,是一种装有武器的飞碟。2号样机装有2挺航空机枪,作为侦探飞碟,2号机曾飞越日本群岛和南太平洋进行侦查。并在太平洋的岛屿上与中国的雷达探测队汇合。第3、4、5号样机,都拥有巨大的圆盘型机翼,在1934年至1938年之间制造。
在杨朔铭的大力支撑下,飞碟计划得到进一步的高等发展。航空技术部门开始对飞碟所需的燃料、能量、动力方面进行探险和研讨。中国的科学家利用世界第一个电-磁-引力驱动体系为飞碟提供动力。这个驱动系统结合发电机与特斯拉式涡流发电机来驱动,来发生强盛的电-磁场动力,解脱地心引力的影响从而升空。
1938年,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始将喷气发动机引入,为了检验碟形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中国还制造了螺旋桨动力的圆形飞行器,并积累了大量研究测量数据。1939年中国建成直径达近20米的飞碟,并于当年9月首飞,1940年底,该机开始用于侦察,它的直径到36米,机高9至11米!1942年起,中国开始尝试为这种飞行器加装武器,但这项工作阻碍重重——高速自旋的飞行器给武器系统的控制带来巨大的困难。在1943年初,由中国顶尖的航空动力专家研制的飞碟才基本具备了可靠性和战斗力。它的时速可超过19000公里,能够以90度垂直转向并垂直起飞。
有人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直到战争爆发,中国仍然不使用这些先进的机器和技术用于空中搏斗?一个简略的事实是:这些高等的机器和技术不能代替常规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在执行常规军事角色和任务时,常规武器还是有飞碟不能代替的位置和作用。另外还有一个大的技术问题是:强电磁发动机提供的强盛动力很难掌握,很难操作与掌握圆盘状机翼的航海导航和天体导航为飞机飞行服务。
尽管圆盘式飞机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航程,但是它们还是无法取代高性能的战斗机如“披毛犀”和“乌鸦”的战争作用。在圆盘飞机上利用一些小隔仓装上一些进攻或防御性的武器,例如:轻机枪和机关炮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实际上圆盘上更合适装大口径的加农炮。虽然这些大炮容易使圆盘飞机机翼和机体产生摇动、颤动,此外还装备有航空火箭。
其实,杨朔铭才是最主要的飞碟研制的主设计师。他勇敢的应用非常规的技术:象使用液体涡流技术来改良飞碟。最初的设计,临时的采取潜艇上使用的发动机用于碟型机的喷射动力体系。他还给碟型机上装上3台以航空煤油为动力的特制辅助发动机,辅助发动机的作用是用来节制和调整飞碟机身飞行姿势和水平稳定性。这个设计相当成功,加装了辅助发动机的碟形机试飞时在空中的飞行姿势非常好。一些碟型机在圆盘顶部装有一个气泡型的驾驶仓,液体燃料喷射口位于圆盘底部。这也是杨朔铭的设计。
在杨朔铭的主持下,中国还进行了无人碟型拦阻机的研制生产,并成功进行了试飞。这种无人碟型拦阻机使用火箭动力进行飞行,经过空中传感、测试,人和公司的飞机工厂还胜利研制出用于该机的静电场粒子武器。这种飞碟使用的静电粒子武器,主要靠损坏敌军轰炸机的飞机发动机及雷达无线电等电子装备来摧毁它们。中国给这种飞碟机取了一个绰号叫“风火轮”,意思是“白天和黑夜都能喷火的圆盘武器”。
在1943年11月至1944年1月之间,中国飞碟机一共升空作战115次。后来,这些飞碟产品在人和飞机工厂经过改进。被重新命名为“霹雳火”。
ef=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六百二十一)这就是美国?

东方曾经出现过似露未露的微光,又过了几分钟,到4点整,海军向海岸发起炮轰了。:援助登陆战的全体军舰,以不到两秒钟一发的速度万炮齐放,震得夜幕晃晃摇摇,犹如颠簸在滔天大浪中的一根巨木。每打一炮军舰上就是轰然一声,惹起舰身一阵动荡,四下浪立涛涌。狂抖乱颤的夜幕也就给撕裂了,那么短短的一刹那,显露了漫无边涯的一片茫茫。
第一阵炮火齐射当时,接着就是零零落落的炮击了,仿佛暴风骤雨已过,四下简直又是乌黑一片了。咚咚的震耳炮声又一声声界限分明了,听去就象一列其长无比的货运列车,一冲一顿的,在费劲地上坡。再后来连炮弹在空中飞过的凄厉的呼啸也都听得见了。
头一批炮弹落在海里,不痛不痒地远远掀起了一分队水柱,但是随后接二连三的炮弹就在海滩上开了花。海岸上美军的阵地登时清醒了过去,仿佛一堆死灰,轰地一下又燃着了。丛林与海滩的接壤地带四处冒起了小朵的火苗,偶然也有颗把炮弹打过了头,那着火的树林就是很大一片了。火光勾勒出了海滩的轮廓,闪闪烁烁的,好似深夜里远远望见了一个海港。
有个美军的军火库被击中熄灭了起来,一团桔白色的火光冲天而起,映红了海滩的一角。几颗炮弹又打在火光正中,于是火焰是一窜半天高。卷起黑里带红的滚滚浓烟。直冲云霄。炮火把个海滩直打得象是铲掉了一层皮,这向内陆延伸射击。这时打炮的方式也曾经从容多了,一炮接着一炮,好象掉以轻心似的。几艘军舰一批,来放了一阵炮,又掉头驶去,再换一批来轰。军火库固然还是烈焰烛天,海滩上的火却多半曾经有烟无焰,到夜幕揭起、曙色初暂时,浓烟曾经飘散了大半。显露了一弯海岸。纵深约一英里处有座小山,山顶上不知什么东西着了火,背后远远以外的山丘,看去就高挺拔起在酱色的硝烟旋绕中。虽然脚下添了这条遮腿的紫色毯。那些山丘还是无动于衷地稳坐在岸上,专心致志地遥望着大海。在这座大山的面前,舰队的炮轰就显得渺不足道了。
载兵舱里的种种声响可就低沉多了,也刻板多了,就象乘地铁似的,耳边老是隆隆有声,厌恶极了。吃过早饭当前,舱里的电灯就开了,惨黄的灯光,昏昏然泾渭分明。把许多暗影投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