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600部分

高科技军阀-第600部分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我们所知道的情况,中国海军在这次海战中的损失也很严重,所以没有能够继续发动对日本海军的大规模进攻”罗斯福说道,“不过,中国海军并没有放弃战斗,有两支中国舰队仍然在继续同日本海军战斗,牵制了日本人的兵力,现在美国西海岸所面临的压力减轻了”
“我还是觉得,他们在没有打败日本人之前,就冒着两线作战的风险,进攻有着辽阔国土的苏联,是极其不明智的行为他们打乱了我们的既定战略,使局势变得复杂和难以控制”丘吉尔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让罗斯福有这样一种感觉:似乎中国人应该为英国本土的陷落负责
“中国进攻苏联,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罗斯福笑了笑,说道,“想想看,首相阁下,如果中国不进攻苏联,甚至和苏联达成了某种互不侵犯的默契,德国和苏联会用它们强大的兵力做些什么?德国陆军很可能会早的攻下整个欧洲苏联已经攻下了土耳其,很可能会用他们庞大的军队席卷中东和德军在北非会师,威胁伊朗和印度我甚至怀疑,德国海军会不会和苏联海军联合起来,横渡大西洋进攻加拿大和美国本土”
听到罗斯福这么说,丘吉尔光光的脑门渗出了些微的汗珠
“您说的对,总统先生”丘吉尔说道,“这种情况,同样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再指责我们的中国盟友没有尽力”罗斯福说道,“中国已经很好的替我们分担了压力,给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怎么利用好这些时间”
“无论如何,北非必须要保住”丘吉尔说道,“不能让德军进入中东和布尔什维克们会合”
听了丘吉尔的建议,罗斯福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对于联合王国,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要保护澳大利亚不受日本海军的威胁”丘吉尔仍然没有提英国本土的情况而是操心起澳大利亚来
“美国对澳大利亚的各种支援一直没有停止”罗斯福明白丘吉尔的意思,“只是澳大利亚可用于作战的兵力太少了”
“我已经下令从印度和缅甸抽调兵力来防守澳大利亚”丘吉尔说道,“只是我们的舰队还在同德国人战斗,在东方的作战舰艇不足”
两个人又谈了一番之后丘吉尔起身告辞,回他自己的房间休息了屋子里只剩下了罗斯福和霍普金斯
“首相阁下似乎并不担心英国本土的情况”丘吉尔走后,霍普金斯对罗斯福说道“真是奇怪”
罗斯福笑了:“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希望能在一两天内把事情弄明白不过我有一点很有力的怀疑,”他说话的时候,特别着重“怀疑”这两个字,“我觉得我们的朋友戴高乐没有来是因为我们的朋友丘吉尔根本就没有请他来我有相当充分的理由相信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只要丘吉尔和他的外交部有要求,戴高乐是什么事都愿做的”
“您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利害相同,英国人准备保持他们在殖民地中的地位与势力,他们也准备帮助法国人保持他们在殖民地中的地位与势力丘吉尔是一个维持现状的伟大人物,他的脸就活像是永远维持原状,是不是?”
“没错他现在只想要保住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复兴希望,现在完全得依靠殖民地了”罗斯福的话让霍普金斯想起了以前和丘吉尔的争论
罗斯福沉默了一下子,突然微笑了起来,好像是发现了什么秘密思想似的
“您在笑什么?总统先生?”
“我在想蒙巴顿,”罗斯福回答,“你知道为什么丘吉尔这次把蒙巴顿也带了
来?他来的目的就是想说服我,想告诉我派登陆艇到澳大利亚和印度去是多么重要的事”
罗斯福看出了霍普金斯眼光中惊讶的神情,于是他继续说下去:
“他当然是担心澳大利亚担心缅甸英国人想要克服困难这是他们第一次对太平洋战争表示真正的关心,为什么呢?为了他们的殖民地帝国那都是英国殖民地问题的一部分缅甸影响印度、越南、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它们都是互相关联的要是里面的一个获得了自由,其他的便会跟着要求学样子这就是为什么丘吉尔要那么关切地把戴高乐藏在他的角落里戴高乐和丘吉尔的思想完全相同,他也绝对不愿意看到一个殖民地帝国在这次战争中消失我从国务院时常听到关于他的报告,在我们攻入非洲以前,墨非就一向负责处理我们和法国的事务,他在屡次报告中都说吉伦是可以用未平衡戴高乐势力的唯一的人物戴高乐预备在法国组织一个一人政府我简直想不出另外一个人比他靠不住的了他的整个自由法国的组织里充满了警察和间谍,他用密探来侦察他的人民在他看来,所谓言论自由就是剥夺人民批评他的自由在这种情形之下,谁又能完全信任在戴高乐背后支持他的那个力量呢?”
“这和蒙巴顿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预备选他来做一个崭的战场的最高总司令——西南亚战区,可是你用不着担忧我怀疑他们是否有能力说服金海军上将”
罗斯福说到这里,打了个呵欠,霍普金斯站起身预备走了,可是罗斯福却摇了摇手,叫他再坐下
“别走,”他说道,“还早着呢再说,我还有很多话要谈”
他又谈到了戴高乐,说他的身体、他的灵魂、他的一切都是英国人的,说英国给他金钱、物资、以及精神上的援助使他能够建立起在伦敦的自由法国政府并且开展在法国的地下活动未完待续)
s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方便】
高科技军阀的正文六百零二各自的算盘

(六百零五)在那遥远的地方

现在,“冰山航母”的建造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此时的丘吉尔,完全沉浸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战舰所带来的喜悦中,似乎忘记了英国本土正在发生的苦战。
而罗斯福已经从丘吉尔刚才的话里,听出了他的打算。
丘吉尔的想法很简单:在英国本土已然无法坚守的情况下,将英国政府迁往加拿大,依靠殖民地继续抵抗。
看到丘吉尔谈起“哈巴库克计划”的那个兴奋劲儿,罗斯福想起了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不由得在心里发出了一声叹息。
人类追求“终极武器”的**亘古未变,但现在,他对于美国正在进行的终极武器研制计划,究竟能否成功,而且最终效果如何,心里还是没有底。
他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那种被称为“铀”的银白色金属,能够拥有如此神奇而强大的力量。
铀,原子序数92,银白色金属……1789年被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发现,并以1781年新发现的天王星命名。1841年法国化学家佩利若用钾还原四氟化铀首次制得金属铀。铀主要存在于沥青铀矿中,在波希米亚和比属刚果储量丰富。化学性质与镭近似,工业用途不大,主要用于钟表的夜光涂面与陶瓷生产……
这是1936年的《不列颠百科全书》里关于铀的介绍。
爱因斯坦在1936版百科全书出版前10多年。就论证了“质能转换”的可能性。虽然他在论文里并没有指出如何实现这种转变,但是以德国为首的欧洲顶级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都在向这个方向进行探索。1932年,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在剑桥大学实验室用a粒子轰击铍元素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其导师卢瑟福将其命名为中子。1933年9月,正准备从欧洲流亡到美国的匈牙利犹太裔科学家西拉德在伦敦街头散步时,受《泰晤士报》上刊登的一篇卢瑟福论文的启发,忽然在脑子里涌现出链式反应的概念,于是立即展开了试验。
1934年1月,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和伊雷娜?居里夫妇通过用a粒子轰击铝元素的方法在法国制造出了人工诱导放射同位素。a粒子是带正电荷的氦核,它们作为核炮弹的效率取决于其自身携带的正电荷的影响。因为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会使其速度放慢,这样它们在其经过的极短的路程上碰撞一个原子核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另一方面,如果一个a粒子最终碰撞到原子核,那么因为两者都带正电荷。排斥力也会使这种碰撞效果大为降低。电子的数目和原子核正电荷的数目在较重的元素内要大一些,这也是为什么用a粒子轰击重元素无效的原因。
一位年轻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读到了约里奥?居里夫妇的研究报告后,决定试用中子来轰击原子核,因为中子不带电,既不会被电子所吸引,也不会被原子核所排斥。在意大利卫生部的支持下,他用放射性气体氡和铍粉混合在一起,氡衰变时放出的a粒子轰击铍使其产生中子。费米按照元素周期表用中子轰击各种元素。从氢开始,一直轰击到氟才产生第一种放射性同位素。1934年5月,当他轰击到第92号元素——铀的时候,发现它被激活了,产生了一种自然界没有的新元素,即第93号元素,这种元素在地球上并不存在,因为它是不稳定的。
1934年10月22日,费米将装有放射性铍同位素的银筒放入石蜡中,发现的银同位素的人工诱导放射性提高了100倍。费米认为。中子穿过石蜡时候与石蜡中的质子碰撞,失去一部分动能,使其速度减慢,这样,费米制造出了人工诱导放射性的一个重要诱发源——慢中子。
此时另外几位科学家在英国和德国进行着同样的工作。西拉德在英国的最初的试验对象是铍和铟。但是这两种金属在中子轰击下毫无结果,于是也转而研究自然界最重的几种元素——锕、钍、镤和铀。1936年。西拉德将链式反应的专利转给了英国海军部,随后在1938年移居美国,就职于哥伦比亚大学。
1938年年底,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斯特莱斯曼在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院的实验室里用中子轰击钍232和铀238元素,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果:被慢中子轰击的钍和铀原子核发生裂变,从轰击后的铀粉残片中检测到了钡和氪的痕迹。由于这两种元素的质子数加起来正好等于铀的质子数,所以哈恩推测某些铀原子已经被中子轰裂为两部分。1939年1月6日和2月10日,哈恩在德国的《自然科学》杂志上公布了这一现象。
德国人可能将核裂变和链式反应用于军事的可怕前景令玻尔、迈特纳、费米等人忧心忡忡。费米曾寄希望于自持式链式反应只能在理论上实现,因为在实际情况中并不是所有裂变产生的中子都能轰击到铀原子的原子核,有许多会被吸收掉,而且裂变产生的中子速度太快,不能有效地用作轰击原子的子弹,除非能找到一种方法使它们慢下来。
这个复杂问题的挑战使得物理学家们立即行动起来,芝加哥伦比亚大学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都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有优势。因为它拥有回旋加速器和费米、西拉德这样的一流原子物理学家。费米于1939年1月25日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实验室所做的实验再次表明核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该年3月16日,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教授佩格拉姆致信美国海军军械部部长胡珀上将,向军方坦率地阐明了核裂变的军事潜力。现在美国的科学家开始担心这样一个事实:德国意识到这个潜力了吗?
1939年夏天,德国突然宣布禁止出口波希米亚地区的沥青铀矿,流亡美国的欧洲物理学家认为这种做法只有一个可能:德国已经开始将铀用于军事目的。比起美国本土的科学家来,这些来自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的流亡科学家懂得独裁国家的政治结构和运转机制,那里存在着把研究工作与军事应用连接起来的纽带,尤其是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曾亲身体会过,在德国,一切科学研究都可以被纳入战争的努力之中。这就是为什么罗斯福只能从爱因斯坦、费米、西拉德等人那里得到警告的原因。这些人懂得军事独裁和权力的集中。而大多数美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家却从未找到走出学术象牙之塔的大门。
当年7月,西拉德、魏格纳这两位流亡匈牙利人去普林斯顿大学拜访了爱因斯坦,三人决定起草一封信给罗斯福,提醒他德国人有研制出原子炸弹的可能。并且由爱因斯坦这位在美国最声名卓著的科学家来署名。爱因斯坦仔细地阅读了这两张写得密密麻麻的打字机纸,最后评论道:“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不是来自太阳的能量”,然后在第二页下面签了名。这几个人都不是外交方面的专家,对于罗斯福能否读到这封信一点把握都没有,西拉德劝爱因斯坦将这封信寄给他的老友比利时王太后伊丽莎白,通过她将其转交给罗斯福,同时将副本抄送美国国务院。过了几天,西拉德的一位朋友提出了一个更好的主意,把这封信交给了华尔街金融家亚历山大?萨克斯,此人是罗斯福的经济顾问。有机会直接与总统见面。
10月11日,萨克斯将爱因斯坦的信交给了罗斯福,但是这两页东西太长,罗斯福听了一半就听不下去了,打发萨克斯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