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遇见未知的自己 >

第5部分

遇见未知的自己-第5部分

小说: 遇见未知的自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若菱也没有抬头看老人,只是兀自沉溺在此刻深深的感触之中。 
老人也没有答腔,算是默许了若菱的猜测。 
房间的气氛霎时有些严肃。 
「你们周一会议室上演的那幕戏,说明了一个人的能量,不管是正面或是负面的,对他周遭的人事物都会造成影响。同时,它也显现出现代人最大的问题--能量争夺。」老人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因为与自己生命的源头没有连结,失去了能量的来源,所以不停地向外求取,以获得能量。更糟糕的就是和我们的同胞们--其它的人類,争夺能量。」(注) 
「你是说像我们公司两个老板的互相较劲,也是一种能量的争夺?」若菱问。 
「是的,不但是一种能量的争夺,也是ego(小我)对ego的战争。」老人点头,「像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亲友之间,这种ego能量争夺战屢见不鲜。」他停顿了一下,思索好的词句来解释这个可怕的现象: 
「现代的社会像个殺戮战场,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试着夺取别人的能量,像控制他人、用权力驾凌他人、获得别人的关注、认可、喜爱,或是证明自己是对的,好的,高人一等的,不一而足。」 
「所以,如果人類能够掌握了重新连结自己生命能量源头的秘密,就不用再用这种手段去争夺能量了?」若菱充满希望地问道。 
「是啊,我们现在就像一群穴居人,在洞穴之中,为了抢夺火把而拚得你死我活,却不知道,只要步出洞外,我们有取之不尽的太阳能!」老人感慨地说。 
「那你赶快说说,怎么样可以突破这些重重的障碍,而让我们接触到自己生命能量的源头呢?」 
急性子的若菱再也按捺不住了,她拿起粉笔,在圆圈圈上画了一些破折线: 
老人笑吟吟地看着若菱的迫不及待:「不急、不急,慢慢来。我一定会为你揭晓这个谜底的,但是关于能量,还有些事要告诉你呢!」 
老人停下来喝口茶,慢条斯理的模样,让性急的若菱有点难以按捺。 
「平常你看到一些人,是不是会感到亲切、舒服,但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为什么对这些人会特别有好感?」老人没头没脑、突如其来地一问。 
「是呀,」若菱老实地回答,「但是‥‥」她欲言又止。 
「是不是有些人让你又特别讨厌呢?没有理由的。」老人仔细端详着若菱的反应。 
「是的,讨厌还算客气呢,」若菱说,心想老人果然懂得她的心思。「有的人看了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 
「这也是能量的作用。」老人意有所指地说:「因为每个人能量的振动频率都或多或少不同,和你振动频率相近的人,就是你看得比较顺眼的人啦!」 
「这就是『物以類聚』!」若菱想起了自己在图书馆中的新发现,不禁佩服自己的先知先觉。 
「等一下,」若菱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我怎么知道我自己能量的振动频率是什么样子的呢?」 
「看你周围吸引来的人事物就知道啦!」老人莞尔一笑,「因为你的思想、情感都带着一定的能量振动,所以会吸引和它们振动频率相近的人、事、物呀!这一点,以后在我们讨论到『心想事成的秘密』的时候,还会再说。」 
「心想事成的秘密?」若菱睁大了眼睛,兴奋、期盼地看着老人。 
老人却不再看她,暗示她可以离去了。 
若菱带着复杂的情绪再度离开了温暖的小屋。 
注:远流出版社的《圣境预言书》,这本灵性小说中,对于人類的能量争夺有很清晰的描述。 

第9章
巧遇旧识 ──潜意识初探
每次离开老人那里,若菱都觉得很充实。可是这次若菱开始有些遗憾了,因为她还是希望老人赶快告诉她破解那些圆圈圈的秘诀。若菱得到的答复却是更多的回家功课。 
显然,时机还没到吧! 
这次的功课是这样的--首先,是要找一些关于意识和潜意识的资料,说明两者的区别和作用。再者,就是要若菱找本书,把书上说的一些话抄下来。最后,老人给了若菱一份宣传单,是一个电影欣赏导读会的通知,让若菱去看一场电影。 
「有个功课是看电影,这还真有意思!」若菱坐在图书馆,兀自发呆。 
她感觉前方有个高大的阴影。 
十几年前读大学的时候,志明在自己用功时便这样地出现在前面。此刻她一抬头,打算看是什么人挡住自己的光线。 
一张熟悉的面孔。 
「啊,你是‥‥」若菱惊呼! 
「是,还记得我吗?」一个潇洒的男人朝着若菱微笑。 
「李建新‥‥你不是在国外吗?」若菱有点结结巴巴的了。 
「我应国内大学的邀请回来担任客座教授。」男人含蓄地回答,然后谨慎地问:「你好吗?」 
「我很好!」若菱很快地恢復镇静。 
「家里都好吗?」 
「好‥‥」若菱应付着。不过是大学的老同学嘛「虽说这么多年不见,却怎么有点不自在?跟他的能量有关吗?若菱暗自询问。 
「你怎么还在图书馆用功啊?」李建新嘴角有一丝戏谑的微笑。 
「我……嗯,我在查一些关于意识和潜意识的资料。」若菱小心翼翼地回答,很怕他再多问。 
「哦,那你可以看看卡尔.荣格的著作,讲得很清楚。」李建新快速地回答,好像跟卡尔.荣格很熟似的。看到若菱的错愕,李建新接着说:「我对心理学很有兴趣,虽然学的是理工,但是修了不少心理学的学分,在国外也特别去听过荣格学院教授的演讲。」(注1) 
若菱知道自己在这个话题上讨不了好,ego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赶紧说:「哦,那我去那边看看。」 
「我们交换一下电话吧,老同学大家好久没聚了,改天一起出来喝咖啡、聊是非。对不起,我刚学的俏皮话。」李建新眨眨眼。 
「好啊!」若菱口是心非地回答,心里却想:谁有闲工夫跟你喝咖啡,我得赶紧把老人那里搞定才是。 
照着李建新的建议,若菱果然收集了一堆关于意识、潜意识,甚至集体潜意识的资料。 
大约一百年前,我们伟大的心理学家发现了人類的潜意识。它控制了我们的思想、感觉、行为以及对人事物的反应,还有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做决定的过程。 
它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但是主宰着我们外在的世界。我们的意识、自我的了解、思考、理性、判断、感情都是从潜意识来的。我们在意识层面对自己一切的认知、喜好,只是占了我们自己全貌的1%而已。潜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对我们的自我有完全的影响,而它的99%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若菱知道这是所谓的冰山理论:我们的整个意识像座冰山,在水面上的表意识,只占了1%。有些理论是说5%或是10%,不管如何,我们可以感知和控制的部分是惊人的少! 
另外若菱还看到了一个著名的、关于明尼苏达双生子的追踪研究。这一对双生子从小因家境的关系被迫分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彼此也不知道对方。等到两个人都三十多岁了,研究人员找到他们,做了一个生活、个人资料的探讨,发现两人的生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两人在同一年结的婚,老婆也是双胞胎。他们养同一品种的狗,连狗的名字都雷同。所生孩子的性别,顺序也一样,生活中这样的雷同有70%以上。 
「难道我们真的是被潜意识牵着鼻子过我们的一生?」若菱真的好震惊! 
第一项功课已经把若菱搞得暈头转向了,一看手表,电影的时间快到了。若菱看看传单上的导读人,名字有点似曾相识。 
哦,想起来了,他原来在若菱公司的竞争对手公司上班,也是一家国际大公司。听同事说,他毅然决然辞去高薪、稳定的工作,成为一个自由的企业讲师,而且对心灵成长颇有研究,还在网路上主持一个网站(注2),开放一个园地给大家探讨他有兴趣的话题。今天倒要看看他导读些什么东西。 
电影的名字也很奇怪,叫做「我们懂个X」,说是什么以量子力学的角度来探讨世界的种种现象,若菱很怕自己到时候会睡着。(注3) 
匆匆忙忙地,若菱依址来到了羅斯福路大世纪戏院六楼的一家书店。一踏进门,若菱就被满屋子历志的、心灵的、宗教類的丛书搞得眼花撩乱。 
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人,若菱赶紧问:「请问电影欣赏在哪里?」 
「在七楼,从这个楼梯一上去就看到了!」瘦瘦的老板娘热情地招呼她,「美女,要不要看看我们这里的书,都有折扣哦!」 
若菱正想说不用了,一转身却瞥到了一本以一个大光头为封面的书,作者的名字就是老人推荐的书的作者:肯恩.威尔伯。(注4) 
若菱拿起了大光头,浏览这本叫做《万法简史》的书。很奇怪,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是放在一起就每一句都不懂了。老人推荐的书会不会也这样?若菱打着哆嗦,鼓起勇气问:「请问有没有这个人写的《恩宠与勇气》?」 
「当然有!」老板娘中气十足,「美女你真会选书,这本书好棒哦!」一面把厚沉沉的一本书递过来。 
若菱被老板娘的迷汤灌得ego有一点飘飘然,书接过来手一沉,好重!跟若菱平常会读的那种袖珍本的书真是差得大远了。若菱无奈地翻阅,看到这一本是肯恩纪念他癌症过世的妻了所写的书--「是作者难得的感性作品」,有人这样评论着。 
「是故事就好看了,厚一点就厚一点吧!」若菱付了帐,上楼准
备看电影去。 
注1:对荣格的学说有兴趣的人,可以参考张老师文化出版的《荣格自传——回忆.梦.省思》。 
注2:freewill。idv。tw 美丽心世界网站 
注3:whatthebleep「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是一部以量子物理学的角度,探讨心灵世界和物质世界共通之处的电影。 
注4:肯恩.威尔伯(Ken Wilber)是超个人心理学界的天才、意识研究領域的爱因斯坦,他的著作相当多,台湾翻译了大约十多本。比较容易读的是《事事本无碍》(光启社出版),以及《恩宠与勇气》(张老师文化出版)。 

第10章
当灵性与科学相遇 ──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一个偌大的房间里,挤满了人。若菱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前面不会被人头遮住视线的座位,一屁股坐了下来。引言人短短地介绍了这部影片的背景,说2004年在美国推出的时候,是当年电影票房排行榜的发烧片。 
卖座的原因不是去看的人多,而是一个人看很多次,有个律师就看了十次,因为他不相信他为什么会看不懂一部电影。 
若菱想,那完了,我可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看不懂就欣赏男女主角也好吧! 
第一段电影结束,若菱正在满头雾水、小我深受打击的狀态下,导读人上台了。他看起来相当年轻,朝气蓬勃。经过他清晰生动的引导,若菱总算稍稍理解了电影刚才片段的意义。大体上就是说:我们的大脑每秒钟要处理四千亿位(bit)的信息,但是我们只能意识到其中二千位的信息。 
所以,我们会选择性地去看东西,并且以此来体验这个世界的人事物。 
至于如何选择,就是受到个人从小被灌输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观念、信念、标准、价值观等等的影响,完全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每个人每天环顾四周,看见的是他想看见的东西,其它的东西大脑会自动排除掉。「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成见就是这样形成的吗?」若菱想,但不好意思举手发问。 
这一段影片也说到了老人曾经要若菱研究的「物质的实相」和「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的问题,若菱对这个部分胸有成竹,挺得意自己曾经接受「秘密教导」,小我的尾巴就开始翘了起来。 
若菱突然觉得,自己像是金庸小说里面的主角,出身贫寒、资质普通,但是因为机缘巧遇碰上高人,经由高人指点,再加上自己勤奋的努力,终于練成一世神功……
导读人又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打断了若菱的武侠白日梦:「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动,而观察者又会影响被观察者,所以我们创造了我们自己的世界。」 
若菱觉得这一句话还是很难消化。 
「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那每个人的世界都是应该很美好的呀,为什么这个世界还如此丑惡?」若菱不敢当场反驳。 
电影还说什么,「科学家证明了同一件物品,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地点」,还有照片为证。 
「那又怎样?」若菱心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前几年那个自称会分身,而最后入狱的那个神棍,就是被大家误会了,他倒应该是上师,不是神棍罗!」若菱偷笑。 
第二段电影开始,若菱被影片中什么脑部的神经生理生化反应弄得头昏眼花,眼皮上住满了瞌睡虫。导读人上台,若菱精神为之一振。 
导读人果然口才一流,他归纳道: 
「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