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遇见未知的自己 >

第13部分

遇见未知的自己-第13部分

小说: 遇见未知的自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天的事!」若菱可以想象老人回答这个问题时似笑非笑的表情。 
「老天的事,我管得了吗?」 
「管不了!」 
「管不了该怎么办呢?」 
「臣服呀!」 
若菱莞尔一笑。是呀,除了臣服,所有其它的举动、感受,都是徒劳无功而且白费能量的。若菱决定好整以暇地坐在车里听音乐,静待交通警察来舒解壅塞的车道。 
这时候,若菱眼光瞥到了路旁的一条小路。她依稀记得以前念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同学们上山玩,曾经故意拐进小路里面去探险,结果发现了一条可以通上山的小路。还好若菱的车不是很大,应该可以试试看。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行而冒险。顺着小路进去,这里很多都是私家路,若菱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一路蜿蜒向上,果然找到了通往大路的途径,顺利抵达老人的家门口。 
此刻,若菱坐在壁爐的火边,看着墙上跳动的火光。她与老人分享了公司的破例决定,还有自己上山时候的经历。 
老人很满意地点点头:「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而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离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情境。」 
老人又在地上的圆圈圈加上了两个字:臣服。「所以破解情绪障碍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臣服。」 
若菱点点头。但是她知道,她还是不能就此放下婚姻的巨变,也许是一口气放不下,也许是真的对志明还依戀不舍,这真是个痛苦的考验。 
「你最近的感觉怎么样?」老人关心地问。 
「我前天,哦,我老公‥‥」若菱不知怎地,居然称呼志明为「前夫」了,难道她的潜意识己经接受了这桩婚姻注定要破裂的事实?「一直都没有和我坐下来好好谈,他很害怕面对冲突的。」 
老人理解她点点头,突然问:「你最近有没有作什么梦呢?」 
若菱一时想不起来。突然,她想起那个下午在家里等志明的时候,作了一个不知所云的梦,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人。 
老人认真地倾听,然后开始问问题。 
「你那辆脚踏车,在美国是拿来做什么用的?」 
「嗯?」若菱不懂,脚踏车当然是拿来骑的呀! 
「我的意思是,是用来代步,还是娱乐健身的?」 
「哦,是用来代步的。从家里到学校,很近的。」 
「你在梦里为什么把那台车搬出车库?」 
「当时我开始工作了,开车上班,不太用那辆脚踏车,它没什么用,又旧又占地方,所以想处理掉。」 
「那为什么不直接拿去丢掉,只是把它放在车库的车道旁边?」 
若菱想了想,「可能还是有一点舍不得吧,好好的东西,虽然没用了,可是又没有坏,而且以前载我上学的……」若菱有点诧异老人问这么多梦的细节。 
老人不再发问了,闭着眼睛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若菱问:「这个梦‥‥有什么特殊意义吗?」她记得李建新说过,梦是潜意识的语言,她的潜意识有什么事要告诉她吗? 
「你的潜意识很妙,它不直接告诉你它的内容,而是用很多象征和比喻。」老人说,然后缓缓地透露:「在这个梦里,你的脚踏车就是你的丈夫。」 
「志明?」若菱瞪大了眼睛,「志明就是那辆脚踏车?」 
老人点头,然后说:「你自己好好想想。」 
若菱有一点不敢想,难道在她的潜意识中,志明只是一个「用旧了的、没有用处的交通工具」? 
「当然也不是那么的具象化啦,」老人安慰她,「它只是暗喻了你其实在潜意识的层面,已经知道你不需要志明了,但是表意识还是割舍不下,因为有人来把脚踏车拿走的时候,你还抗议呢!就像现在的情形。」 
若菱觉得她需要花一点时间来消化老人所解的这个梦,毕竟一下子这么多潜意识的东西冒出头来,的确需要一些时间整理一下的。 
但是,她还是忍不住向老人诉苦:「我现在有很多强迫性的念头在脑袋里面盘旋不去,很苦恼呢!怎么样可以停止我们脑袋里的思想?」 
「脑袋里的思想我们无从控制,」老人平静地说,「我们只能藉由观察它、检视它来转移,我会教你的。」 
若菱如获大赦地静静听着。 
「记不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让你去观照你的思想?」 
若菱点点头。 
「看到我们的思想的同时,你就切断了与它的认同,如果你进而检视它的的真实性,你会发现,我们90%的思想几乎都是不正确的。
当你不再盲目地听从脑袋里的声音时,就是它可以止息的时候了。」老人歪着头想了一下,写下一个名字、电话给若菱。「你去找她,她会教你如何去检视我们思想的真实性。」 
想一想,老人又写了一个名字和电话,「她也是很好的体验者,会帮助你渡过目前的难关。」若菱仔细地把老人写的纸条收好。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把注意力带回到当下。因为你如果去看你的思想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想的东西,不是在过去就是在未来,很少是当下这一刻的关注。」老人很认真地说,「这个时候,如果你把注意力拉回到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比方说如果你在洗碗,你就感受一下水的温度,皮肤和碗盘接触时候的感受,碗盘从油腻到干净之间,你手指触摸它们的感觉变化‥‥等等,就可以阻止自己的胡思乱想。」 
「那如果,我当时没有在做什么呢?比方说,坐车、等待的时候?」若菱问的问题都很实际。 
「很好,」老人赞许,「那么你就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内在身体,去体验你当时身体各个部分的感受,或者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面。因为你知道吗?」老人停顿了一下,「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是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 
第25章
背负重责大任的脑袋──检视思想
这次老人介绍的,是一个真正的老师--心灵成长的老师。她接到若菱电话的时候很高兴,建议若菱来参加她的一个工作坊,叫「拜倫凯蒂一念之转」。(注1) 
若菱看了一下时间,自己刚好有空,再加上的确想减少和志明碰面的次數,所以就答应了。 
到了新店的一个灵修中心(注2),若菱立刻感到很舒服、很松弛,整个中心好像有一股奇怪的氛围,让她有回到家里的那种温馨和舒适。进教室的时候,其它学生都到了。老师抬头看见若菱,彷佛知道她是谁,给了她一个很温暖的微笑。 
若菱看到老师也吓一跳,老师从前也是演艺圈的名人,后来经过婚姻失败等一连串的打击,就销声匿迹了。后来听说她潜心灵修,现在不但生活美满,而且整个人散发着清新、祥和、慈爱的气质,当然,还是美貌依旧。 
若菱坐下来,听到老师正在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挑剔很多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还有自己的亲人、朋友‥‥可是我们却从来不挑剔自己脑袋里面的思想。它说什么我们就相信什么。」 
若菱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真的耶,我们心里想什么,我们从来不去质疑,一直都信以为真。谁曾经想过自己的思想可能会「欺骗」我们呢?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深信不疑,让它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老师做了一个牛环的手势,套在自己鼻子上,同学都笑了。 
「那么,这些思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是空白一片,不会思想的。谁把思想放进我们脑袋里的呢?」老师站起来,在白板上画了一个人头。这时候,其它同学七嘴八舌地说:父母、老师、电视、社会、朋友‥‥等。 
老师点头,然后指着一个同学问:「小时候,你的父母告诉你,你应该要怎么样?」 
那个同学瘦瘦的,带着一点忧郁气质,她说:「要聪明、能干。」 
「很好!」老师说,然后在人头上面写着「聪明、能干」。 
「你呢?」老师指着另外一位唯一的男同学,「父母告诉你,你『应该』要怎么样?」 
那个瘦小的男同学说:「勇敢,独立。」 
「是,男孩子嘛,应该要勇敢、独立!」老师同意,在人头上又加了些东西。 
问到若菱时,若菱不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曾经认真地要求过她什么。他们就是觉得若菱应该「听话、懂事」。老师把这个也加上了。 
最后出现的,是一个满负重责大任的脑袋。 
「好,很多的『应该』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想。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面的呀!我们有勇敢的一面,就一定有胆怯的一面,因为这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我们是一个完整的人,不可能只有一面而没有另外一面的。再能干的人,再完美的人,也会有力不足以逮的地方。但是因为你被告知『应该』要『勇敢』,所以你怯懦的那一面呢?」 
老师做了个手势,手往墙角一挥:「就被你丢到墙角去啦!」 
「如果你从小就被灌输『你必须要能干』的这个理想,那么你不能干的地方,你能力有所欠缺的地方,一定会被你否定和压抑,是不是?」老师用她美丽的大眼睛,直视每一个同学。 
「所以,凡是不被允许的那些特质,就被我们压抑在潜意识里面。但是它们是一种能量,不会因为你不承认它的存在就消失了呀!」
老师停在这里,让学生们大致地检视一下自己的潜意识垃圾桶里面,库存了些什么东西。 
「这些东西,就是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阴影』,被我们否定的、压抑的、抗拒的内在特质。这些我们压抑下去的阴影,还有我们从小到大不被父母、环境认同的各种情绪,这些都是没有释放的能量,储存在我们的细胞记忆里。它们不时会浮上台面,造成我们的困扰,但是我们并不想去看它们。于是,我们怎么做?」 
老师又在人头周围画了一个圈圈,写上「策略」两个字。 
「于是我们就发展出很多策略来逃避这些蠢蠢欲动的不安、浮躁、突如其来的暴怒、莫名的忧伤,还有脑海里面喋喋不休的『你不够好、你是错的、你不如别人、你不够完美』的紧箍咒。」 
「我们发展出来的策略有哪些呢?」老师问。 
「拚命工作!」一个看起来就像女强人的学生,很有默契地回答。 
「是的,」老师说,「有些人每天把时间排得满满的,就是不愿意去面对自己。」 
「喝酒、抽烟。」一个面目清秀的女孩说。 
「是呀,各种瘾头,任何上瘾症,包括刷卡购物、派对狂欢、大吃大喝,都是因为有难言之隐吧!」老师在白板上把学生说的各种策略都写下来。 
拚命工作、酗酒、抽烟、各种瘾症、看电视、追星族、过度运动、帮助别人、不停地读书、学习、泡夜店、换伴侣、换工作、在生活中制造各种戏码 「还有‥‥」老师神秘地说,「上各种工作坊、打襌七、到处参加灌顶法会、上教堂、望弥撒。」 
学生听得目瞪口呆,有个女孩勇敢地问道:「你是说这些灵性的追求、宗教的修持,也有可能成为我们逃避面对自己的一种手段?」 
「为什么不是?」老师反问,「如果你不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光是拚命上课、灵修、参加各种宗教活动,甚至持咒、念经、祷告、唱诗歌也是没有用的。你不想面对自己内在的那个部分,就像艾莉丝梦游仙境的那个兔子洞一样,又深又暗,连耶稣、佛陀、任何大师都碰触不了。只有当你自己愿意进去探索,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摊在阳光下接受療愈,或是把光带到洞中,療愈才会发生。」 
学生们静默了很久,在消化这个难解的课题。 
过了好一会儿,老师又说:「接受了这么多的应该和理想,我们于是产生了很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所思所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跟其它很多老师一样,她也规定了回家的功课:「你们回去照这个作业的要求写下自己的想法,明天我们就来检视一下这些想法的真实性。」 
若菱这个好学生立刻在脑子里开始琢磨,回去怎么样写这个回家功课,却被老师打断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静心冥想。」 
若菱心想:「如果平时自己也能静心、什么都不想,那就太好了,简直是一种奢侈啊,我‥‥」然而在爱抚般的乐声中,她却一下子入定了,原本纷扰的思绪很快消散。 
「大概是团体能量磁场的缘故吧!真舒服!」若菱想。 
注1:拜倫凯蒂的转念作业可以参考她的书《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周玲瑩翻译,奇迹信息中心出版。拜倫凯蒂的网站:thework 
注2:新店的合一心灵中心:thewayofgrace 
第26章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转念作业
若菱看到老师发下来的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