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使雕像 作者:[美]柯尼斯伯格 >

第4部分

天使雕像 作者:[美]柯尼斯伯格-第4部分

小说: 天使雕像 作者:[美]柯尼斯伯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他们照着计划行事:走出博物馆,再由后门进入。当门口的警卫要检查他们的琴盒时,克劳蒂告诉他,他们要去找妈妈,便顺利地进去了。他们藏身在人少的地方,等到闭馆的铃一响,便立刻躲到厕所去了。
  他们一直待在厕所里等到五点半,确信所有的人都走了,才出来会合。在冬天,五点半时天色就已暗下来了,但似乎没有其他地方比大都会博物馆更黑。它的天花板很高,所有的空间都被黑暗笼罩住,他们好像走在有好几英里长的长廊中,幸好走道够宽,不用怕撞到东西。
  最后,他们来到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陈列室。杰米马上爬上床准备睡觉,那时才六点而已。他以为自己会因疲倦不堪而立即入睡,但他的肚子很饿,以致无法入睡。而且他觉得很不舒服,于是起床换上睡衣,感觉似乎好了一点。克劳蒂也换了睡衣,她的肚子也很饿,而且浑身不舒服。为什么这么富丽堂皇的床会有股霉味?但愿能把它拿了去好好洗一洗。
  杰米躺在床上仍觉得很不自在,他一直担心会被逮住。克劳蒂由于一切都有周详计划,所以并不太忧虑。但他们两人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奇怪感觉,跟会不会被人逮住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杰米想了又想,终于有了结论:“我忘了刷牙!”
  克劳蒂说:“你不必每餐饭后都刷牙啊!”两个人忍不住相视而笑。“我保证,到了明天.一切会更上轨道的。”
  由于比在家时的睡觉时间早了许多,克劳蒂怎么也睡不着。她怀疑自己得了恶性贫血症,或许每天的紧张、压力已经把她击倒了;也可能是因饥饿而头昏眼花,她开始打哈欠。
  其实她根本不必担心。这是个不寻常而且忙碌的一天。她躺在偌大的博物馆里,身旁躺着温暖而默不作声的弟弟,她突然感到很欣慰——一种宁静的欣慰。安定感从头部直透她的脚底,通过她的心灵。现在她已忘掉了压力,她的四肢全然放松。她的脑中只想到:飞翔、毛皮、香蕉和平安。即使是守夜人的脚步声,也只是在这无声的摇篮曲中,增添些许的音符而已。
  等守夜人离开之后,姐弟俩轻声地互道晚安,然后便沉沉睡去。他们睡得很熟,沉浸在温柔的夜中,一点也不担心被人发现。(当然了,沙松伯格,那张床四周的布幔可真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忍饥挨饿
  第二天,克劳蒂和杰米很早就醒了,天色依然昏暗。他们的胃就像挤光牙膏的牙膏管,饿得发慌——而且还是特大号的牙膏管。在管理人员来上班之前,他们就得先起床,以免被别人看到。他们实在不习惯这么早起床,也不习惯不洗脸、不刷牙,尤其不习惯这么饥饿。
  他们默默地穿好衣服。在这一大清早,他俩都感到格外寒冷,这种寒冷的感觉一定是体内的血液由于一时无法适应如此寒冷的清晨,而发出了信号。克劳蒂最害伯刚脱掉睡衣,还未换上衣服的那一刻。所以每次在脱下睡衣之前,她都会先把要穿的衣服平放在床上,以便尽快穿上身。但每次她换衬裙时动作总会比较慢,因为她想多闻一闻衬裙四周洁净的棉布气味。除了典雅的事物之外,克劳蒂还喜欢美好干净的气味。
  等他们穿好衣服,克劳蒂小声地对杰米说:“快先把书包和琴盒藏起来,然后各就各位。”
  他们决定把东西分开来藏,万一管理员发现其中一样,另一样还会在。他们在离家之前,就已经把琴盒和衣服上所有可供辨认身分的记号都除去了。这是任何一个哪怕只看过一个月电视的小孩都会做的。
  克劳蒂把琴盒放在没有盖子、雕刻精美的罗马大理石的石棺里,因为它比一般人的身材要高,不易被察觉。杰米帮她把琴盒举起来,好让她能放进石棺内。另外她把书包藏到法国家具展览室的绣屏后面。杰米想把东西藏到木乃伊的墓里,但克劳蒂认为这样做反而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大都会博物馆里的埃及馆离他们睡觉的地方太远,实在没必要自讨苦吃。所以杰米的喇叭盒便藏在一个巨大的瓮里,书包则整齐地塞在中世纪一座雕像后的布幔里。可惜管理员把博物馆内家具的抽屉全都锁了起来,怎么也打不开,使杰米无法图个方便。
  所谓“各就各位”是指当工作人员来上班、尚未对外开放参观的那段时间内,克劳蒂和杰米得各自爬回厕所待着。他们先梳洗、刷牙,然后才去躲起来。第一天早上,因为他们不敢断定工作人员何时会来,所以早早就乖乖去躲起来。当克劳蒂低头蹲着时,她的胃也像整个博物馆长廊一样空荡和沉寂。她简直快饿昏了,只好想尽办法不去想吃的东西。
  那天早上杰米犯了个错误,差点被逮个正着。当他听见厕所中有水流声时,以为是某个男游客进来洗手。他看了看手表,时间是十点零五分。他知道十点是博物馆正式开放的时间,于是他便走出厕所。没想到竟碰到来装水的工友。他正弯腰拧拖把的水,忽然看见杰米的双脚出现在他眼前,着实吓了一跳,不知道杰米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你打哪儿来的?”工友问道。
  杰米笑着点点头:“我妈总是说我来自天堂。”他很有礼貌地敬个礼,随即走了出去,心中为自己能机智地化险为夷而暗自高兴。他忙不迭地跑去告诉克劳蒂,但饥肠辘辘的克劳蒂听了,却无法挤出一丝笑容来。
  博物馆的餐厅十一点半才开门,而点心店还要更晚才开始营业,他们只好到博物馆外吃早餐。杰米分给克劳蒂和自己各十个五分钱的硬币。他们站在一个自动售货机前,杰米买了一杯咖啡和一个起司三明治;克劳蒂只吃了麦片和凤梨汁。杰米吃完之后仍然觉得饿,于是对克劳蒂说,如果她要的话,还可以拿二十五分钱去买个派。克劳蒂听了便大骂杰米一顿,要他不可暴饮暴食。早餐就是早餐,午餐再另外吃。对于克劳蒂要保持正常生活习惯的“小心眼”,杰米一肚子埋怨。
  第二天,一切更上轨道了。他们知道剩下的钱不足以应付每日两餐的花费,便到超市买了几包花生饼干藏在口袋里,准备晚上充饥时用。此外,他们决定中午混进学生团体里,到点心店吃午餐,那儿的东西不但物美价廉,而且在人群中可以避免引人注目。
  一回到博物馆,克劳蒂便告诉杰米,“他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学习。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没有第三个孩子像他们一样有这么难得的机会。因此他们决心要走遍博物馆的每个角落,仔细学习,一次学一样。(或许克劳蒂不知道整个馆藏共有三十六万五十件艺术品。就算她知道,她也不会认为实行起来会有困难。她的野心很大而且多元化,就跟博物馆的特性一样。)每一次他们轮流选一个不同的展示馆去参观,就好像电视节目表一般。杰米认为每天学一样东西就跟天方夜谭一样,而且毫无必要。他觉得这次的离家历程虽然有趣,但似乎有尽快结束的必要。为了不让克劳蒂失望,杰米选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展示馆。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文艺复兴,只是这个名词听起来好像很重要,而且似乎馆藏会很丰富他估计克劳蒂很快就会因绝望而放弃参观学习这个计划。
  克劳蒂让弟弟先选主题时,心想他一定会挑武器类的展示馆。她对那些东西也挺感兴趣的,而且大约看个两天就够了,那么下一次她就可以选不同的主题。
  克劳蒂对杰米的选择大感意外。她除了网球、芭蕾、潜水等课程成绩优异之外,去年她还选修了艺术欣赏课,她的艺术老师曾说过,文艺复兴是一个以人类形式赞颂神的时期。就她所猜想,那是个裸体的时期,因为许多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喜欢热情澎湃、裸胸露臂的女人。克劳蒂很惊讶杰米竟会选这个主题;她认为他年纪还小,不太适合看这类展览。但她怎么也想不到杰米是为了使她觉得乏味才这么做的。现在她有点进退两难,只好跟弟弟一同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展示馆走去。
  如果你想在纽约做某些事情,至少会有两千人跟你有着相同的想法,而另外还有一千人会排队等着去做。这天也不例外。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展示馆外就至少有一千人在那儿排队等着。
  克劳蒂和博物馆对拥挤的群众早就习以为常了。这就是纽约,拥挤是纽约的代名词之一
   (沙松伯格,对许多艺术家而言,拥挤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名词之一。那个时期的艺术活动十分活跃,如果想记录意大利十五、六世纪艺术家的种种事迹,就跟想记载一九五○至一九六○年美国税法的演变一样困难,而且都很复杂。)
  当他们走到楼梯顶端时,一名警卫说:“队伍请排在右边,而且要排成单行。”所有的人全都照着做,因为没有人想惹恼警卫,或引起他的注意,而且大家都排好队,就没有人敢插队了。女士们的腋下多半夹着笔记本,男士的手臂上则搭着外套;想前进一步实在不容易,仿佛置身于一张大铁网中。克劳蒂和杰米也像其他小孩一样排队等候着。他们把脖子伸来伸去,眼睛拼命往前面那些大人的肩膀空隙间张望,但全是白费力气,除了前面大人所穿的外套,其他什么也看不见。克劳蒂除了杰米的脑袋和杰米前面那个人的外套,其他什么也没看到。
  突然,他们看到一个摄影师沿着队伍走来。他扛着一架很大的黑色照相机,相机套子上印有《纽约时报》的字样。杰米企图将脚步挪向摄影机。他虽然不知道那个人要拍什么,但却想让自己上报。有一次,他们班到消防队参观时,照片就上过报。杰米买了七份报纸,用有照片的那一版包书皮,等书皮快破掉时,他又用透明的书套把它包起来。现在那些书还保存在家里的书架上。
  但克劳蒂却意识到有些危险。她知道自己是离家出走的孩子,自然不希望自己的行踪被纽约任何报社披露出来;尤其现在她的父母一定正急着找他们。而格林威治也一定会有人看《纽约时报》,然后互相通报消息。这不仅仅是一条线索,更像是在公共汽车上张贴寻人启事一般醒目。“杰米为什么不会避人耳目?”克劳蒂用力推了他一把,杰米差点撞到前面的人。他回过头,狠狠瞪了克劳蒂一眼;克劳蒂却没注意到,因为现在他们已经进入展览室了。
  展览室有座天使的雕像,手臂弯曲,表情十分圣洁,摄影师为它拍了好几张特写。当克劳蒂经过那座雕像时,心想那是她所见过的最美、最优雅的小雕像了。她实在很想停下脚步,仔细欣赏,但人潮却迫使她不得不住前走。当杰米走过雕像旁边时,心里想的却是,刚才克劳蒂推了他一把,他一定要讨回公道才行。他们随着队伍走到了文艺复兴馆的尽头。当引导他们前进的绒绳终止时,前面便是通往大厅的楼梯。克劳蒂仍对那座天使的雕像念念不忘,那真是一座很美的雕像。但博物馆里其他的东西也都很美,例如,她藏小提琴盒的那个石棺。摄影师为什么独独钟爱那座天使雕像?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特殊原因。明天铁定会有有关它的报道,只要明早看报,一切自然见分晓。
  她对杰米说:“明天我们得买份《纽约时报》,看那些照片。”
  杰米对克劳蒂推他的事仍怀恨在心,心想干吗要买报纸,他又没上报。他决定用他握有的财政大权去打击克劳蒂。他答道:“我们可买不起《纽约时报》,那得花十分钱呢!”
   “我们一定得买份报纸才行。难道你不想知道为什么他们那么重视那座雕像?为什么人人都争着要看它呢?”
  杰米却认为,让克劳蒂明白她不能平白在别人面前推他,要比她的好奇心更重要,因此他说:“喂,或许明天你可以趁别人站起来时推他一把,抢走他的报纸。我怕我们的预算不容许我们多花这笔钱。”
  他们又走了一段路之后,克劳蒂坚定地说:“无论如何,我会想出办法的。”
  她同时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他们不应该轻易错过这学习的大好机会。“既然今天无法仔细看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展示馆,那就先去看看埃及展览室吧!”
  虽然杰米不喜欢上课,但他喜欢木乃伊,于是他们便一同前往埃及馆。在那儿,他们碰到一个来参观的班级。那些学生身上都佩戴了一张蓝色的图片,上面用彩笔写着:“XX小学六年级”。他们全都团坐在木乃伊的棺木四周,议论纷纷;老师则坐在一些折叠椅上。克劳蒂和杰米走进那群人,不久便成为学生群的一分子。一个年轻的博物馆女解说员为他们讲解,使他们获益良多。他们这才知道,不去上课,还是可以学到东西的。那个解说员告诉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