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3913-知道更要做到 >

第6部分

3913-知道更要做到-第6部分

小说: 3913-知道更要做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部分 挖掘你的无限潜能她行,我为何就不行呢?

    我给你说的这个故事,缘于2004年春《北京晚报》的一篇不长的报道:    
    昨天,家住南京市中央门五百村104岁的老寿星郭彩如,向外界郑重宣布:她将从2005年4月1日开始,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在南京、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设立巡演擂台,接受75岁以上老人的挑战,不论男女,更无国界限制。比赛内容包括太极拳、太极剑、功夫扇、八段锦、十八法等竞技健身项目……她将通过比赛,以武会友,并从中挑选出全球2008位10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相约2008年奥运会,为奥运加油!看完这篇报道,我深深地被这位104岁老人的精神所感动。但最使我感动的还是这篇报道所附的照片。照片上这位104岁高龄的老人居然还能英姿飒爽地双腿劈叉,这真使我惊叹不已。我当时想,这老人的一身绝技一定是自小练就的,尤其是这劈叉,不自小练,常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此功夫。    
    但不料就在这以后,我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看到了一期这样的节目:一帮大连的60岁左右的老太太要到澳大利亚演出,其中有一个劈叉的舞蹈动作难度较大,许多人都会了;但其中一位就是不会。怎么办?她只能独自刻苦练习。没想到,一个多月后,她居然也行了。    
    这个节目对我内心触动很大,因为它彻底破除了我心中的迷信,说明劈叉这种高难度动作我们常人完全能做到。你想,我们年龄相仿,她行,我为何就不行呢?    
    于是,决心向自己挑战,看看我这个老胳膊、老腿的人能否也练就这劈叉。为安全起见,我特地请教了我家楼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的健美操教练。她告诉我,不要勉强,一点点谨慎地练,不仅没有问题,还有不少好处。听她这一说,我信心就更足了。    
    就这样,我这个年届花甲的老人真地开始上路了。我知道让自己实现这一目标,只要设计出一个容易做到的习惯就可以了。因为一样东西一旦形成了习惯,就一定会天天做;而天天做的结果,就是慢慢便会水滴石穿、水到渠成。    
    那我具体设计了一个什么习惯呢?    
    我要求自己从某一天开始,按照当时所劈的程度(开始当然劈不开,两腿肌肉是僵硬的),随着我默念的指令自然往下劈,不要有任何的勉强,完全顺其自然,指令念毕,我当天的训练也就结束了。    
    我默念的是一个什么指令呢?非常简单,就是以极快的速度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三二三四、五六七八……”一直念到“八二三四、五六七八”,因为速度极快,因此累计时间不过20秒或者30秒。    
    那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呢?当天我能劈开的幅度当然微乎其微,但我相信习惯的威力,只要天天做,就会形成习惯;成了习惯,就更会天天做。而这样日积月累,这劈叉怎么能做不到呢?别说劈叉,铁杵也能磨成针!这应该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就这样,几个月以后,这劈叉我真地轻而易举地做到了。而如今,每当我演讲中表演完劈叉,全场都会骤然响起惊叹不已的掌声。但我却知道在这掌声背后,与其说是毅力的价值,还不如说是习惯的力量。可以说,是一个简单易行的习惯,使我从“知道”变成了“做到”,将平凡化为了神奇。


第二部分 挖掘你的无限潜能神奇记忆术

    我上面讲的故事,如果有兴趣,你也一定能做到。为了让你对此有更大的兴趣,让我再给你讲一个类似的故事。    
    这次的故事是关于神奇的记忆术,由于它涉及一些专门的技巧,因此我会说得更加详细些。    
    关于记忆术,你一定会极感兴趣,我们从小到大有多少东西要记忆啊!而假如你是个学生,过五关斩六将都要靠记忆。也许正因为此,人们往往会把记忆力的好坏,看成是人聪明与否和有没有前途的重要标志。    
    可你是否知道,在你的无限潜能中,记忆力是一种特别值得开发的潜能,因为它的潜力实在是太大了。对此,我只要举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近乎神奇的记忆表演,你就会看得很清楚了。    
    近乎神奇的记忆表演    
    2003年春节前,我在北京红塔礼堂与近千名中小学生中一起,听了一天的快速记忆课。那天临下课时,老师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我心里清楚,几乎绝大部分的人,“知道”了,也就“知道”了,不会去“修行”,因此最后的结果,也就是把这“知道”的全还给了老师。而我是懂得如何通过“修行”使“知道”变成“做到”的人,因此回家后我真地认真“修行”起来。没想到修行了不久,奇迹就在我身上出现了。    
    那是大概一个月后,经过不断练习,我自感记忆长串数字的能力的确在不断提高,于是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要我爱人写100位没有任何规律的数,看我到底能不能记住。记得那天我们是开车去超市,她写完这100位数后,便进去购物了。而我则坐在车里,独自设法去记这100位长数。    
    你可以设想一下,我们平时记8位电话号码也并不轻松,但现在却要记这100位长数,谈何容易,更何况我已是花甲之年。    
    但没想到,半小时后我爱人回来,除了一处请她稍加提醒外,我从头至尾将这100位数全都准确无误地背了出来。可这还不算什么,这之后我竟还能将这100位数倒背下来;而更绝的是,后来我请她随便从中抽出一位,比如“第56位”、“第32位”、“第92位”,我只要稍加思索,便能准确无误地予以回答。


第二部分 挖掘你的无限潜能奇迹是怎样产生的

    那这奇迹是怎样产生的?这100位数我是怎样记住的呢?    
    我具体是这样记的:    
    我先把这100位数10个一行,写成10行。这应该说不难吧?    
    好,现在先看第一行。假设这一行的数字是这样的:    
    6850573413    
    如果我能将这10个数以一种极巧妙的方法记住,其余9行道理岂不相同?    
    那我怎么去记这10个数呢?    
    我将这10个数两两一组,分为5组,这样10个数就变成了5个两位数,即:    
    68,50,57,34,13    
    好,有了这5个两位数,我就把它们分别变为5个词。数字是抽象的,不易记;但词是形象的,容易记。    
    那这5个两位数我分别将它们变为哪5个词呢?    
    我一看“68”,脑海里立即会闪出“坦克”这个词,因为在我脑子里“68”这个数的代码(即能代表这个数的一种东西)就是“坦克”。同样,一看“50”、“57”、“34”、“13”我脑海里分别就会闪出“周春园”、“林彪”、“非典”、“女巫”几个词,因为这几个词也是这几个数在我脑中相应的代码。    
    看到这儿,你也许会好生纳闷:这5个数在你脑子里怎么会是这种代码呢?这些代码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为何要为这些数编代码呢?    
    请先别急,我一会儿会好好回答你,因为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现在我们先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设法去记住这5个词上。    
    这些词相对于那些数,的确形象了不少,但它们是分散的、孤立的,也不容易记。    
    那怎么办?    
    办法很简单,我们只要设法把它们串起来,串成一句有一定逻辑又有些荒诞的话就可以了。因为常识告诉我们,有逻辑的、荒诞的东西是很容易记的。    
    于是我们可以把“坦克”、“周春园”、“林彪”、“非典”、“女巫”这5个词串成这样一句话(你也可以试着用你的方法串):    
    坦克兵周春园对林彪恨之入骨,于是千方百计使他感染了非典,让他变成了一个面目可憎的女巫。你看,以上串成的这句话是不是既有些逻辑、又有些荒诞,记起来很容易?也许你只要默念两遍,就能深深地刻在你脑子里了。    
    而记住了这句话,一切就好办了——我们很容易从这句话,依次找出那5个关键词:坦克、周春园、林彪、非典、女巫;从这5个词,我们又可以很快将它们分别还原为那5个数:68、50、57、34、13;而从这5个两位数我们又可以将它们很快还原为第一行那10个数,即:6850573413。    
    有了上面那句话,将这10位数从尾背到头也会变得易如反掌:你看,这句话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是“女巫”吗?“女巫”相应的两位数是“13”,那倒过来岂不就是“31”?同样,倒数第二个词是“非典”,“非典”对应的是“34”,那倒过来岂不就是“43”。用同样方法则这一行10个数从尾到头的排列就很容易背出来,应该是:3143750586。    
    那为何任意从中抽出一位,我只要想一下,也都能准确回答呢?    
    这其实也很简单。    
    比如你问:“第5位是什么?”    
    第5位一定是第3个词所代表的两位数的前1位。第3个词是“林彪”,林彪对应的数是“57”,这“57”的前1位是“5”,则第5位数应是“5”。你看,有多简单!    
    现在你明白这其中的奥妙了吧?而我前面不是把100位数分成了10行吗?实际上只要记住了第一行,记余下面9行的道理也完全一样——将每一行变成一句话,记住余下9句话不就可以了吗?    
    而如果我们再设法将每句的第一个词也串起来,串成一句很容易记的话,那我们岂不就很容易从第一句连到第二句,从第二句连到第三句,直至将这100位数整个都有秩序地串起来。    
    关键的一步    
    听了我以上介绍,你有何感想?是不是感到又新鲜又好奇?但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你一定纳闷,而且一定会问:刚才第一行那5个数“68”、“50”、“57”、“34”、“13”在你脑中的代码怎么会是“坦克”、“周春园”、“林彪”、“非典”、“女巫”呢?    
    这的确是个关键问题。因为很显然,如果你脑子中每个两位数都有其对应的代码,这些代码又形象易记,你一见到某个两位数脑子里立即能飞速反应出它的代码,那以上一切岂不就是一件轻而易举、谁都可以做到的事?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做到这一步。这一步做到了,一切就水到渠成;这一步做不到,那一切就只是枉然。    
    现在问题又返回到了我们本书所讨论的最核心的问题上了—— “知道”了,但如何“做到”?如果做不到,那知道得再多、懂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我们许多人就是在这一步上给卡住了,而且许多事情都是在这一步上给卡住的,我甚至敢打保票,那天与我一起在红塔礼堂听课的近千名小同学,绝大部分也都是在这一步上给卡住了。他们虽然知道了有关记忆的种种神奇,但他们身上却并没有产生奇迹。相反,这奇迹却出现在了我这位年届花甲的人身上。    
    因此,如何从“知道”变为“做到”,这里是一个关,这里有一道坎,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富足与贫穷、健康与病弱、圆满与不幸,往往就在这里分出了叉路。    
    那这奇迹如何会诞生在我这位年届花甲的人身上的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面对这个关、面对这道坎,我有一盏奇妙无比、法术无边的东方神灯——这神灯便是习惯,它能化为一叶轻舟,载着我很容易从“知道”的此岸,驶向“做到”的彼岸。


第二部分 挖掘你的无限潜能我的第一步行动

    因此那天从红塔礼堂听完课后,第二天我就开始了第一步行动。    
    我知道要达到对长串数字神奇的记忆效果,关键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代码。如果所有两位数都有一个代码,而且这些代码都能编得确实很容易记忆,那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    
    于是我开始了第一步行动——为所有两位数编代码,目的是使一个个抽象难记的数,变为一样样形象易记的东西。    
    那什么东西形象易记呢?    
    根据记忆的规律,这样一些东西是很形象易记的:    
    有形状的东西容易记;    
    有色彩的东西容易记;    
    有声音的东西容易记;    
    有节奏的东西容易记;    
    有动感的东西容易记;    
    有性感的东西容易记;    
    有次序的东西容易记;    
    有逻辑的东西容易记;    
    有意义的东西容易记;    
    有夸张、幽默、荒诞、惊险、刺激的东西容易记;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