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中国建筑园林文化象征 >

第3部分

中国建筑园林文化象征-第3部分

小说: 中国建筑园林文化象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蛭镉行颍绲饔晁场H舳砦唬蜃匀皇У鳎诵胁怀钪漳鸪稍趾ΑR跹舳钟肴耸旅芮邢喙兀羧耸虏缓咸煜螅跹舳У鳎突岣舜丛只觥V罡鸫灏赐及覆贾茫笳魉程斓狼蟾l怼! 【奶粞。≈兄芪в邪俗∩降母呗「裕仆獍素裕拐龃迓渥湓诎俗∩降幕繁е小! “颂跣∠镉芍映叵蛩闹芊洌勾逯忻窬庸槿肟病Ⅳ蕖⒄稹①恪⒗搿⒗ぁ⒍摇⑶烁霾课唬颇诎素浴! ≈映匚挥诖迓渚殴素酝贾行模话胨烈话肼降兀屑湟浴癝”形分隔,构成鱼形太极图。水塘边缘呈圆形,陆地边缘呈方形,象征天圆地方。两边各设一口水井,为阴阳鱼的眼睛。位于八卦村中心的钟池象太极图,寓意阴阳二气调和。  八卦村布置:一以纪念通晓易理八卦的先祖诸葛亮;二则八卦通天地人间诸事,象征大智慧;三则寓意设计者借此祈福禳灾。  浙江永嘉县楠溪江边的苍坡村建于195年,是一个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古老村落。据说,南宋年间,有一高人指出:村西方位属庚午金,与远处的火形笔架山相冲克,村北壬癸方又无水潭制火;村南丙丁方属火,村东甲乙方属木,木助火势,火上加火。原村落布局火多水无,不吉。建议在村南建水池,并开渠引水,环绕村落,以水克火。村民据此在村东南开掘东、西双池。又借笔架山为题发挥,以水池为砚,池边条石为墨,小街为笔,宅院空地为纸,象征文房四宝。此后,苍坡村文风开启,人才辈出。


第一部分:汇聚传统文化观念的民宅建筑实用与观念的混合:四合院

  民居是个人家庭生活哲学的写照,折射出一民族或国家的政治伦理、文化传统观念。中国古代残暴的专制政治制度剥夺了个人在公共场所全面自由活动的权利,特别是涉及政治生活时,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甚至被诛灭九族。西周末年厉王在位,百姓路上相遇,不敢停步交谈,只好“道路以目”,传递一个眼色擦肩而过。专制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制度问题,其实质深刻地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国民居与西方民居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有无围墙。几乎可以说,中国凡有民居之处就有围墙,这在西方是不可思议的。专制政治下,人们借助围墙与外界隔绝,躲避窥视,增加安全感。围墙在专制政治条件下,给予个人安全自由的意义大于防范窃贼的功能。因此,中国围墙出现,很多成分出于封建政治专制制度压迫下的心理安全需要。四合院型制原因亦在此。  形制闭式的合院形成得很早,汉代明器已显示有了曲尺形合院。四川出土画像砖证明,住宅已具备前门、前院、中门、内院、正堂、侧院、回廊和望楼,构成了多个私密性空间。住宅中布置私密性空间正是缺乏安全感的象征。  从形态看,明清趋于多样化,有北京的四合院、安徽的高墙合院、江南的深长院落式、云南的一颗印式、闽式合院及长条街屋、贵州干栏式及甘陕晋的窑洞式等。其中五室式和九室式为基本格局。北京四合院具有典型意义。它的基本布局是:坐北朝南的开东南门,坐南朝北的开西北门。大门后建有“影壁”。绕过影壁进入前院,最前面的房屋称作“倒座”。入内,又有一道围墙,中间开设“垂花门”。进垂花门到达后院,中间为正堂,左右为厢房。所有房屋面向中央庭院,形成四合形状院落。  对四合院形制有几种说法。有的认为是以聚气养生'4'。有的认为是象征四神布置。上述两种说法都很勉强。其实,作为民居,建筑中必然寄寓了驱邪祈福等信仰观念,北京四合院的方位布置,就渗透了《周易》八卦中驱邪祈福的象征义。  根据图示分析其象征义:  图中大门开在东南角巽地,巽为风、为入,寓意财源滚滚而入。倒座,指建在最南边的房屋,北向,堆杂物和男性仆役的居所。西厢,建在正房右面,西为兑,兑卦象为少女,西厢为年轻女性居所,《西厢记》中莺莺就住在西厢房。东厢,建在正房左面,东为震,卦象为长男用事,东厢房安排男性入住。正房,居中为贵,家长所居。门窗向南,南为离,卦象光明,取向明之意。后屋,为堆放杂物及女性奴仆居所,也是炊事之所。厨房是生火的地方,安排在居北坎位,坎位属水,取水克火之意。主房、灶间、大门三大要素在方位上象征相生,主房居正北“坎”位,属水,宅门置于东南方,属木的“巽”位,表示“水木相生”。  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合院有所不同,云南丽江县城一则四合院实例可以为证。东宅象征春天,女儿居住,其对联为:“玉海无涛千里绣;绿树红楼户前春。”横批:“春回大地”。南宅象征夏天,有长养万物之意,客人居住,其对联为:“酒香留客住;诗好带风吟。”横批为:“主欢客乐”。西宅象征秋天,有收成万物之意,为厨房、库房,其题对为:“喜鹊登枝盈门喜;春花烂漫大地春。”横批:“富贵吉祥”。北房象征冬天,主人居住,其题对为:“竹契兰言春因日永;水幽山静乐与天随。”横批:“兰室春和”'5'。    汉族四合院布置还受古代昭穆制度影响。昭穆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反映在宗庙次序上,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按此规定排列行礼,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故四合院左为东,右为西,多子家庭安排长子住东厢房,次子住西厢房,象征长幼地位。  四合院规模,根据主人身份不同有大中小不等 。大门成为等级的象征,一般有六种大门:  王府大门,等级最高。清顺治九年(1652年)规定亲王府正门广五间,启门三。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世子府门钉减亲王九分之二。贝勒府规定为正门五间,启门一。均用绿色琉璃瓦。  广亮大门仅次于王府大门,它是屋宇式大门的一种主要形式,宽一开间。筑有较高的台基,显得宽大敞亮,故名。大门檐下饰有雀替等附件,象征主人地位。   金柱大门,与广亮大门形式相近,由于门扉安装在金柱上,故名。大门宽度,也占一个开间,制作精良,显示贵族气派。  蛮子门,是北京人的称呼,将门扉安装在外檐柱间,它是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演变出来的又一种形式。  如意门 ,多为富人商贾住宅的大门,北京中小型四合院门大多采用这种式样。两侧砖墙交角处,常饰以如意形状花纹。为炫耀富有,注重装修。雕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福禄寿喜、梅兰竹菊、文房四宝、玩器博古等,象征主人的意愿和品格。  墙垣式门,民宅中常采用的式样。  庭院植物北京四合院中央有一块不小的空间,可供绿化。老北京爱种树木活跃生活气氛,种的花主要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树多为枣树、槐树和石榴树。至于阶前花圃中更有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等。这些植物,细究起来并非随意栽种,其中许多花木有着古老的象征义,寄寓着主人的良好愿望和寄托。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天开白色或紫色小花,花多烂漫。有诗描写“入目皆花团,放眼尽芳菲”。丁香具有坚忍品质,能在严寒干旱的恶劣环境中生长开花,特别赢得了西北高原人民的喜爱。青海省乐都县瞿昙寺有一株丁香,高十六米,径二十二厘米,被当地人奉为吉祥物严加保护。每逢花开季节,人们前往观赏并采撷转送亲友,表达良好的祝愿。丁香的品质使其具有坚忍、生命力和美丽的象征义。“一树百枝千万结”,丁香结子,香味浓烈,故而丁香结子在文学作品中又具有相思象征义。唐朝诗人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璟在《摊破浣溪纱》中写道:“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桂花,象征友好和平。战国时期,燕、赵两国互赠桂花表示友好。桂花还象征爱情,青年男女以赠送桂花表示爱慕之情。北方地区把桂花编成催生符放在产妇床边,象征顺利。其他的吉祥象征含义如“折桂”,喻科举及第。《晋书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 :“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在民间美术中,与莲、笙画在一起,利用谐音,象征“连生贵子”。  杜鹃花,每年杜鹃鸟啼叫时开花。据说杜鹃鸟发情时日夜啼叫不止,以致嘴巴流血,染红花朵,故名。杜鹃鸟喙部和颈部发红,也是杜鹃花名字的来源之一。由此,杜鹃花象征爱情。杜鹃花色泽殷红,人们又以杜鹃花喻漂亮女人。  枣,谐音“早”字,婚俗中把枣和栗子放在一起,谐音“早立子”,祝愿新婚夫妇早得儿子。还有新娘拜见公婆,奉献枣子和栗子,枣取早敬义,栗取肃栗义,象征对公婆的敬重孝顺。  甘肃、陕西、山西一带有新年蒸枣面花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一,蒸制人形面糕,将十二颗红枣嵌于中间,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开犁这一天,将枣面花放在盘子中,送到田头,点花炮敬土地神。再手掰一点枣面花撒在地上,然后吃下,象征来年丰收。  槐树,开淡黄色小花,结圆长条形荚实,形像金元宝,被视为吉祥物。民间栽种普遍,有吉词道“门前一棵槐,不是招金,就是进财”。“槐”字谐音“怀”字,象征拥有的意思。  石榴,因其“千房同膜,十子如一”的形象,象征多子。旧时山西南部定亲换帖后,女方送男方礼物中要有十个石榴,其中女婿吃一个,祝愿多子多福。  根据不吉利象征义,北京四合院植物栽种有许多禁忌。松树、柏树习惯在陵墓栽种,象征死者生命永存。所以,四合院内不栽种。桑树、梨树也回避不种,因为“桑”和“梨”谐音“丧”和“离”,死亡和分离大不吉利。  驱邪祈福观念除了上述的形制、种植等方面,还体现于建筑装修和附件,这将在下文集中叙述。


第一部分:汇聚传统文化观念的民宅建筑地域风俗文化见证:江南民居(1)

  现在我们习惯把苏南和浙江称为江南,但历史上的江南概念要大得多,可以包括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省或这些省的部分地区。下面借用江南的历史概念,考察江南民居中的建筑象征现象。  建房风俗江浙一带建房过程充满象征意味。《江南风俗》一书收录的建房风俗,颇具典型性,择录片断:  浙江有个地区,房主于正月初三上山择定制栋梁的高大树木。用红纸围贴在树木下部,并以香烛祭祀山神,祈求保护砍树人的安全。砍伐时,树不能直接落地,不得在山上剥树皮,严禁人跨越。接着聘请手艺高超的木匠制作栋柱,木屑、刨花不可当柴烧,要倒在河中任其漂浮。  上梁时,选择吉日良辰,一般定在“月圆”、“涨潮”的时辰,取其合家团圆、钱财涌来如潮水之意。木匠用红绸包裹的数枚银圆或铜钱定在正梁上。梁上还张贴横批“上梁大吉”、“福星高照”、“旭日东升”或“姜太公在此”等吉祥词语,两边栋柱书写“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三阳日照平安宅;五福星临吉庆门”之类的对联。上梁时辰一到,泥水木匠爬上两边栋柱,将绳索套在正梁两端,喊道:“上梁,大吉大利!”顿时,鞭炮齐鸣,人群欢腾。工匠们边上梁,边唱《上梁歌》,唱词多为祝颂,讨口彩。如宁波地区上梁时,工匠手拿酒壶,边洒酒浇梁,边唱浇梁歌,歌词曰:  浇梁浇到青龙头, 下代子孙会翻头;  浇梁浇到青龙中, 下代子孙当总统;  浇梁浇到青龙足, 下代子孙会发迹;  团团浇转一盆花, 宁波要算第一家。  站在栋柱两边的工匠慢慢将正梁拉上柱顶,东首工匠要比西首工匠拉高一点,因东首为“青龙座”,西首为“白虎座”,青龙要高于白虎。当老师傅将正梁敲进榫口内后,将准备好的馒头、红枣、米粉捏的元宝、糖果等食品往下抛,俗称“抛梁馒头”。房主夫妇手拉红绸,在下面接食品,将食品包裹好,放在新屋正堂供桌上。左右邻居则纷纷抢食抛下的食品,认为争吃上梁食品,会大吉大利。苏州地区人们认为,馒头是发的,故称为“兴隆”,“抛梁馒头”象征房主建屋后能日日兴发,年年隆盛。  有些地区上梁后,还有泼梁仪式。房主全家人跪在祭桌前,桌上摆设祭物和木匠工具,木匠师傅边泼梁边念泼词,以贺吉利,其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