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佚名的绝唱 >

第8部分

佚名的绝唱-第8部分

小说: 佚名的绝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效果会更好。兵,毕竟是凶器、凶事。
    尹吉甫一看宣王生命垂危,也就不想再说,一切都晚了,何必在临终时刻,再
徒劳无益地伤他的心,让他安静度过这不多的时日吧。
    宣王又指指身边的太子宫涅,托付仲山甫和尹吉甫说,我死后,你们要好好辅
助新王。
    过不几天,宣王就死了。太子宫涅继位,称幽王。

    
 


  
                                 第八节

    太子宫涅本来是个花花公子,宣王连年东征西讨,在宫的日子少,在外的日子
多,没有时间管教他,他乐得个自在逍遥,闲玩度日。
    现在父亲去世,他继了王位,更加没有拘束,整天饮酒作乐。幽王不愿那些老
臣在耳边聒噪,或让他们告老,或让他们退出朝政,居些闲职。
    听说尹吉甫善作诗歌,宫廷乐署正需要新词,以供天子宴乐,就让尹吉甫不再
管别的事,专门替宫廷乐署作新词。
    尹吉甫眼看国事日非,心里丧气,也不想多问政事。作新词正合自己兴趣,年
纪大了,改任闲职,倒有益养生。
    幽王即位,不再连年对外用兵,给了士卒和百姓一点喘息的时间。但宴乐频繁,
大司乐便不断向尹吉甫索要新诗。驻守东都洛阳那些年,尹吉甫有不少诗作。那段
时间,他还行踪遍及中原腹地备诸侯国,收集了不少民歌。他对这些浑朴的歌谣,
或作加工,或只取其中一点因由(诗眼),完全改写,这样也积累一些作品。现在,
他把这些作品稍加,一一都献给乐署,作为宫廷之乐。
    尹吉甫的心情十分矛盾,有时候,心灰意懒,愤愤不平:我为什么要作这些诗,
献给乐署,供这个花花公子享乐呢?当年,宣王在世,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力图
恢复文王、武王时代的国力国威,人称“中兴之主”。我作了很多新诗献给他,颂
扬他。宣王把这些新诗宣付乐署,命大司乐带领乐工在宴乐时演唱,那是多么有意
义啊?可是,现在……
    心里这样想,笔头便有千斤重,再也写不下去。
    他毕竟太沉迷诗歌,太富诗人气质,转而又自我宽解:我作诗也不仅仅为他一
人,宣之乐署,那是要永久保存,垂之万世的。这个花花公子利用我的诗作享乐,
不过过眼烟云,而制礼作乐,垂范后世,是千秋大业,很有意义。碍于这个花花公
子,而弃不朽盛事,千秋大业不作,岂不是因噎废食?
    他时而忧心忡忡,时而自我排遣,时作时辍,远不如初仕宣王,及驻节洛阳,
镇抚东南,征淮夷贡赋以供王室那些时候,诗思泉涌。不过,也还时有诗作,以应
乐署之求。
    当日宣王有旨,尹吉甫紧急应召,只身赴西京丰镐,妻儿留在洛阳。幽王即位,
不让老臣续居政要,只让尹吉甫做个乐尹闲职,他更不想把妻儿接来,定居西京。
    宣王对四夷主动用兵太多,多次劳师远征,不是拱卫丰镐,而是扩展疆土,炫
耀武功,军队和人民都得不到休养生息,固然未能尽善。幽王即位,退黜贤臣,任
用小人,不问政事,整天游乐,那就更坏。宣王在世,还多少有些畏惧的各部族戎
人,看幽王不修兵备,又都蠢蠢欲动。
    丰镐又面临外夷威胁,局势比当年他从房陵初到镐京时(犭严)狁人的威胁更
为严重。尹吉甫甚至想,西京长此下去,难免不保,也就更无心接妻儿来镐京长居。
    朝廷老臣能够倾心交谈的只有仲山甫。
    尹吉甫驻节洛阳,镇抚东南,镐京方面,仲山甫便成了宣王的左右臂,他曾协
胁宣王抗御西戎,立下赫赫战功。晚年,他曾做宣王宰相,看出宣王用兵太多。宣
王清查户口,按户籍征兵征粮,扩充军备,在“千亩之败”后,还准备继续远征西
北域外,他曾极力谏阻。可惜,宣王不听谏阻,在自设的泥淖里越陷越深,终于不
起。
    尹吉甫曾经赠诗仲山甫,颂扬他的美德:

    人亦有言:
    柔则茹(如,吃)之,
    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
    柔亦不茹,
    刚亦不吐。
    不侮鳏寡,
    不畏强御(强悍)。

    

    (人们常说:柔软的就吃它,刚硬的就吐它。唯独仲山甫,柔的也不吃,刚的
也不吐。不欺侮鳏夫、寡妇,也不畏强暴。)
    (《诗经·烝民》)
    幽王继位,仲山甫成了眼中钉,很快让他告老还乡。
    现在,尹吉甫独身客居镐京,连一个可谈的知心朋友也没有了。心中郁闷,便
常常一个人关在寓所饮闷酒,或到酒肆独酌,排遣胸怀。
    酒肆独酌,有时被人认出。看,那边座头独自饮酒的,就是朝廷乐尹,吉甫先
生。朝廷乐署乐工们演唱的诗歌,有些就是他作的,人们又送他一个雅号:“诗人”。
    有个好事的青年不相信,貌不惊人的一个老头,有这种本领,能作出诗歌让宫
廷乐工演唱?有些诗歌不但在宫里唱.还流传到民间,广为传唱呢。
    这个好事的青年竟然上前和尹吉甫攀谈,老先生,听说你会作诗,官廷乐署乐
工们宴乐演唱的诗歌,有些就是你作的,对吗?
    尹吉甫已经喝得微醒,他睁开发红的眼睛,盯着年轻人:
    “什么,宫廷乐工宴乐演唱的诗歌,有些是我作的?”
    “嗯?”
    “不对!”
    青年人以为自己胜了,得意洋洋地对邻座伙伴说,我说不对吧,怎么样?
    “你是不对!”尹吉甫趁着酒兴,大声说,“不是有些诗歌是我作的,而是宫
廷乐署现存诗歌三百篇,全是我作的!”
    邻座青年人这时全讪笑起来,这老头醉了,说酒话。他写过几篇,倒还可信,
三百篇全是他写的,那是酒后疯言。
    尹吉甫生气了,虎地站起来:什么,酒后疯言?我这是酒后真言!
    不信么,走,我这就带你们去找大司乐对质,看看乐署诗三百是不是我尹吉甫
一个人作的!
    青年人看尹吉甫一副醉态,怕闹出事来,一哄走了。
    幽王即位的第二年,出现许多异常的天象,十月之交,关中发生大地震。真是
“歧山崩,三川(泾、洛、渭)竭。”大地震加上旱灾,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尹吉甫认为,天灾是对人祸的感应,很快写出新诗交给乐工们演唱。他想用诗
歌来警戒当政的人,使他们有所省悟,改弦易辙。
    大灾害过后,人们都有一种畏天的心理,大司乐也愿意让乐工演唱尹吉甫及时
赶写出来的警戒新诗。
    地震虽然给百姓带来灾害,并没有怎么影响宫廷的日常生活,幽王宴乐的兴致
依然不减。一次宴乐中,乐工们奏起沉重的音乐,演唱起尹吉甫的新作:

    十月之交,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
    亦孔之丑(恶)。
    彼月而微,
    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
    亦孔之哀。

    (十月之际,月初一辛卯。出现日食,也真是大坏事。那天月食月昏暗,今又
日食日无光。今天的百姓,遭灾受害也太悲伤。)

    日月告凶,
    不用其行。
    四国无政,
    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
    则维其常。
    此日而食,
    于何不臧(善)。

    (日月显凶兆,不循常轨行。四方无善政,不任用良臣。那天月食就算平常,
今又日食,多么不样!)

    烨烨(业,光盛)震电,
    不宁不令(善)。
    百川沸腾,
    山冢峷(通猝)崩。
    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
    哀今之人,
    胡憯(同惨)莫惩!

    (雷电闪光,不宁不安。河水咆哮,山崩地裂,高岸变为深谷,深谷变为丘陵。
可叹现在当政的人,为什么遭惨祸还不警戒!)

    黾(敏,努力)勉从事,
    不敢告劳。
    无罪无辜,
    谗口嚣嚣。
    下民之孽,
    匪降自天。
    噂(尊上声)沓(纷纷,或象声)背憎,
    职(通只)竞由人。

    (努力为王办事,不敢告劳苦。无罪无辜,谗口喧嚣。下民灾祸,不自天降。
议论纷纷背后捣鬼,天降灾孽都只是由人造成。)
    (《诗经·十月之交》)
    幽王听了乐工演唱的新词,大怒,这是借天灾,诽谤朝廷。这歌词以前从没听
过,自然不会是乐署旧藏,它是哪里弄来的?!
    幽王厉声质问大司乐,大司乐只好如实回答:这是尹吉甫先生的新作。
    又是这个尹吉甫!幽王心中恼怒,他近来作的一些诗歌,常常口出怨言。先王
在世的时候,他常唱颂歌;寡人即位以来,他却一反常态,总是作些怨愤的诗,这
是为什么?
    他难道对朕不满?其实,朕待他不薄。先王去世了,尹吉甫也老了。一朝天子
一朝臣,许多老臣告老还乡,朕用他一技之长,留他在乐署作词,就抬举他了。他
却不识抬举,胆敢作诗诽谤朝廷,还让乐工当面唱给朕听,真是狂妄!
    这种妄议朝政,诽谤朝廷的歌,不是正声,也不能给人丝毫快乐,以后不准再
演唱《十月之交》这首诗歌!
    大司乐连忙叩头答应。
    幽王怒气还没消,又说,你身为大司乐,执掌乐署,居然接受这种明目张胆诽
谤朝政,诽谤寡人的诗歌,并公然让乐工当着朕的面演唱,罪责也难逃!
    大司乐吓得战栗,只是不断磕响头。
    这时,一旁侍立的大臣石父陪笑对幽王说:臣听说,大司乐接到尹吉甫送去的
新作,看过后觉得不妥,认为不能拿到宫廷演唱。但尹吉甫十分生气,当场说,如
果《十月之交》这首新作不适合在宫廷演唱,那么,乐署所藏全部三百篇诗歌,都
是我历年所作,都不适合在宫廷演唱,我全部撤回!
    大司乐被尹吉甫这番话吓住了,无可奈何,只得把《十月之交》拿到宫廷来演
唱。
    臣以为,大司乐是不得已而为,真正的责任在尹吉甫身上。
    石父是个嫉才忌贤的人,谄媚逢迎,讨好幽王,贪求禄位,又进谗言攻击正直
贤能的大臣。他很快成了幽王亲信的宠臣。
    幽王怒火重炽,哦,尹吉甫这样狂妄!
    石父说,尹吉甫的确狂妄,他不只威吓大司乐,还在朝堂公开说,幽王如果禁
唱《十月之交》,把乐置中我作的侍三百篇全禁了吧,全禁了,干净!
    还有人告诉我,他不只在朝堂公开说,乐署现存宫廷祭祀宴乐常常演唱的三百
篇诗歌,全是他一个人作的。他还曾在市井酒肆,醉后狂言:宫廷乐署现存诗歌三
百篇,全是我作的!
    幽王默然,尹吉甫的确狂妄,但他说的似乎是事实。先王在世时候,宫中祭祀、
大典、宴乐,演唱、吟诵的诗歌,都是尹吉甫作了,由先王宣付乐署应用的,没听
说过有第二位诗作者。先王去世,本王继位,让他到乐署做专门制作诗歌的乐尹。
这两年他以前守洛阳时的旧作(据说,有些是他收集民谣改写的),加上时有
新制,乐署又添不少新篇目。大司乐好像说过,乐署现有诗歌篇目,总其成三百余

    石父见幽王沉默,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怕他默认事实,连忙进言:制礼作乐
是朝廷大典,只要宣付乐署,这诗歌便成为国乐,怎么能说乐署诗三百篇都是他作
的?乐有国乐,史有国史。天子命史尹纪国事,史尹记录的国事,宣付史馆,就成
了国史。史尹能够说,国史春秋,是他的作品吗?
    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功劳最大,周公从来没有说过,周礼是他的作品,
周乐的曲谱是他谱写的。他只说,周礼、周乐是国家的典章。
    尹吉甫这么狂妄,是把自己摆在周公之上!
    石父言之凿凿,正中幽王心怀,幽王连说有理。本想留尹吉甫在朝廷多供职几
年,但他已经老糊涂了,常常口出狂言,写诗更是满篇胡话,不宜再留朝廷做乐尹。
    石父说,天子圣明,臣这就拟旨,着尹吉甫即告老还乡,如何?
    幽王说,好的,就这么办。
    石父说,天子宽大为怀。让尹吉甫告老还乡,不治他诽谤朝廷之罪,就够便宜
他了。
    尹吉甫写了《十月之交》送乐署演唱,心想一定会触怒幽王和石父之类佞臣。
但也顾不得了,乐的作用,不只是供人娱乐,还有教化的作用,它可以观(观风俗)、
可以讽(嘲讽)、可以怨(表达怨愤)。对邪佞的人和事视而不见,对国事漠不关
心,不怨不讽,还要乐尹和诗人做什么?
    他心里早做了受惩处的准备,接到要他告老去职的圣旨,并不意外。要来的东
西终于来了,惩处比他预料的轻,告老去职对他毫无损失,只是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