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夜明 >

第420部分

夜明-第420部分

小说: 夜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文秀大踏步冲向中军大厅,他走入大厅时,看见有四五个武将正跪在那里,李定国背手而立。

“李将军”刘文秀高呼。

李定国抬手压下,示意他稍安勿躁。

刘文秀哪里能安得下性子,问:“你都知道了吗?”

李定国点头。

“是我害了你”刘文秀脱口而出,就要把柳随风命他传假消息给孙可望一事说出来。

李定国喝叫:“休要胡说”打断了他的话。

一个跪在左手侧的光头武将骂道:“朝廷欺人太甚,见我们被孙可望击败了便换了主意,果然当官的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将军,不如我们再反了,就此杀入贵阳城,抢了钱粮,招兵买马再回头攻下云南。”

刘文秀听得又好气又好笑,他还不至于这么鲁莽。

李定国脸色往下一沉,喝道:“阚泽,怎敢胡言乱语,来人,拖下去打二十军杖。”他为人宽厚但治军甚严,马上有两个侍卫冲上来把那光头拖向帐外。

他神色沉静,对刘文秀道:“刘总兵,你我既然已经投入朝廷,当守朝廷法度。朝廷如何对孙可望,那是朝廷的事。”

刘文秀道:“别人不知道,你我还不知道吗?孙可望怎么可能真心投靠朝廷。他只是担心将军你在大西军中的威望,一旦朝廷决心命将军领军攻打云南,必有将军旧部投降,他这是缓兵之计。再过半年,他清除异己之后,不会再对朝廷恭顺。”

李定国见刘文秀神色激动,心中感动,平静的说:“半个月前,我就知道了孙可望求降,柳侍郎上书之前,曾经问过我。”

刘文秀大惊,问:“是将军答应了孙可望求降吗?”

李定国心道:“这么大的事情,岂容我来做主,只怕柳随风也做不了主。”他口中却答应道:“不错,我同意了这句话把刘文秀一肚子言语全堵回去了。

李定国道:“我已向朝廷上书,求率军过江北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刘文秀有秘密,他也有。他没有告诉刘文秀,孙可望归顺朝廷后,会把他家人送出云南。

跪在那里的几个部将听见李定国所说,都很吃惊。

李定国接着道:“你说过,多行不义必自毙,孙可望会自取灭亡的。”现在反而成了他在安慰刘文秀。

刘文秀心中仍然愤愤不平,但见李定国已经接受,他也无话可说。

次日。

柳随风命人召李定国和刘文秀入贵阳城。

朝使就要去昆明宣旨,他要安抚好大西军降将,以免祸起萧墙。

李定国和刘文秀各率部将入了贵阳城,柳随风特地设家宴招待。

一顿饭吃的很沉默,最好的菜加上最好的酒,席间几个人各怀心思无法尽兴。

一直到快散席时,柳随风才说:“有件事我没有告诉你们,只怕提前说了,让你们吃不下饭去。孙可望向朝廷求降,朝廷已经答应授孙可望为云南提督,明日使者便要去昆明宣旨,从此以后,你们便在同殿称臣,往日的恩怨都放在一边。”

席间众人都知道了此事,刘文秀心中仍然不是滋味。

柳随风看众人反应,又道:“李将军求率军北上,大将军也答应了,不日将传来命令。大将军命我给你传话,你若能北上陕西立下功勋,我去年在罗雄州给你的许诺依然有效,封王指日可待。”

事情已经不可改变。李定国垂头饮完杯中残酒,勾心斗角并非他所长,前往北方战场驱除鞑虏,建功立业才是他心中愿望。摄政王这番表态,也算是对他的安抚。

柳随风又说:“我前日派使者前往昆明,已与孙可望谈好条件,李将军有旧部在云南,可拟出一份名单,可召三千人归部。”

这是柳随风为李定国尽最后一份力了。朝廷本没有这个要求,但他奉摄政王命主管招降大西军,硬是扣住圣旨不发,与孙可望谈出这个条件。

“多谢柳侍郎”李定国从席间起身。柳随风做出这件事,他能召出旧部免于孙可望的毒手,再无遗憾。

一席饭,匆匆而来,匆匆而走。

李定国等人辞别柳随风返回军营。

途中,刘文秀道:“李将军要去陕西,我也想去,留在贵州日日想起对面的孙可望,实在是没有意思。”

李定国尚未说话,他身后的白文选插言道:“只怕朝廷不会答应。”

刘文秀不解,问:“为何?”

白文选笑道:“若能算计,谁能比得上那位柳侍郎。刘总兵知道孙可望假心假意投降,难道柳侍郎不知道么?贵州总兵皮熊抵挡不住孙可望,且朝廷不会再让皮熊在这里当土霸王,你肯定会被留在这里。”

他因为当初被孙可望严刑拷打时,受柳随风的指点死中求生,一直对柳随风心存敬畏。这样的人只能为友,不可为敌。

刘文秀想到柳随风让他欺骗李定国一事,默然不语。

贵阳城中。

柳随风送走大西军降将,长吁一口气。西南局势一波三折,终于将要圆满落幕。至于以后孙可望要是再反,他也在奏折中给摄政王说请清楚了,不用他来承担罪名。

他曾经还有一个念头:先用圣旨框住孙可望,等李定国的家人和部众出云南后,再以李定国为帅,攻入云南,荡平大西军。但朝廷无信不立,此事从长远看弊远大于利,他知道摄政王一定不会答应。

收复大西军后,放眼朝臣,没有人的功劳更大过他了,即使宗茂也有所不如,至少他是这么认为。

回到南京后,应该能登上兵部尚书之位吧柳随风扳着手指头数心思,他算计来算计去,唯有兵部尚书钱肃乐最可能给他让位。

正在此时,侍卫匆匆进来禀告:“大人,南京有信使到了。”

“又有什么事?”柳随风吩咐:“让他进来。”

信使是柳家人,奉上一封书信,封页上是柳全的笔迹。

柳随风拆开一看,脸上瞬间布上一层黑云。

第660章北上

朝廷的反应完全在白文选的意料之中。

春花凋谢时。

刘文秀设宴为李定国践行。

由于江北的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廷紧急调集许义阳和李定国两支兵马北上。大将军府的调令非常紧急,命李定国接令后次日立刻率军出发。这顿践行酒也是很匆忙。

许义阳将在长沙等候李定国,两军合一后,再走水路前往樊城。投入朝廷后,李定国感觉最便利处是再不用为军粮和补给担忧,行军沿途皆由各府县的提供补给。

南京城中好像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柳随风五日前已经匆匆忙忙返回南京。这顿践行酒上只有自己人——大西军降将。

自己人有不少隐秘的话要说,几人没有找歌妓助兴。

刘文秀喝的微醺,道:“当年我四人率大西军从四川南下云南,如今投靠了朝廷也算是有个着落。将军北上脱离苦海,只留我独自在贵州与孙可望为敌,将军不愿与大西军同室操戈,其实我也不想。”

李定国家人已被接到贵阳。他点名要的那些部将,除了有些人已遭孙可望毒手,其余人都得以脱离云南。

他浑身轻松,颓唐之气一扫而空,安慰道:“孙可望近几年不敢轻举妄动,你也未必会与他刀兵相见。朝廷要是平定江北,他的野心只怕要带入坟墓了。”

刘文秀扔下酒樽,冷笑道:“我只是不想与昔日兄弟手足相残,孙可望可不是我兄弟,他要是能隐忍一辈子,我会比他更痛苦。”

李定国想不到刘文秀如此讨厌孙可望,无话可说,唯有劝酒。

刘文秀满满斟上一杯酒,双手举过头顶,道:“大明朝廷如今蒸蒸日上,摄政王不像是朱明皇帝那么糊涂。将军北上,可谓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唯祝将军旗开得胜,也为我大西军系在朝中谋取一席之地。”

两只酒樽在空中相触,清酒荡漾,心中感伤。

李定国明日便要出行,不敢过度饮酒。刘文秀喝的酩酊大醉,最后由部将送回营中。

次日辰时,贵阳城外号炮声起,李定国率七千兵马踏上征程。他在罗雄州的部众只剩下三成不到,其余人都被孙可望扣在云南。

刘文秀讨厌孙可望都放在脸上,李定国只是把恼怒和憋屈藏在心底。

就像白文选所说,人总是要学会往前看。当年大西军从四川逃入云南,没想到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他离开贵州偏隅之地,前往北方辽阔的战场,是为自己寻找一片更大的舞台。

大将军府军令非常详细,每日行军到何处驻扎都有限制,这也是为沿途府县准备粮草提供方便。

大军行进十日到达长沙城外。

长沙东城门外营帐连绵,喊声阵阵。

这些日子,李定国也打听了不少大明朝廷和军中的人物和关系,驻守在长沙的总兵许义阳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人物之一。

长沙知府袁长才命两个府兵千总来安排驻地。李定国才投入朝廷,行事小心谨慎,亲自指挥士卒布置营地,营地尚未布置完毕,一队两百多人的骑兵从东城方向疾驰而来。

守在白文选看见来人旗号,马上命人通知李定国,自己先迎上去。

他带来二三十个步卒一路小跑,直到与来骑相距三四十步远,他单膝跪地,拱手道:“末将白文选参见许总兵骑兵队列缓下脚步,一个年轻的武将出列,道:“起来吧,李将军何在?”

礼多人不怪,许义阳对这个中年武将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白文选回头看,营寨门口一行人往这边走过来。

大西军当年从四川逃向云南时,如丧家之犬,丢失盔甲、马匹和兵仗无数,李定国军本就没多少战马。罗雄州被孙可望偷袭后,军中为数不多的战马全被掳走,孙可望给他放回来三千来人,战马一匹也没归还。

李定国现在穷得很,军中没有骑兵,只能步行来见许义阳。

白文选指着来人道:“李将军来了”

许义阳下马,把缰绳交给身后的张二武,两队人步行靠近。

“许总兵”

“李将军”

两个人相处抱拳招呼,都在小心翼翼打量对方。许义阳对李定国很陌生,李定国对许义阳很熟悉。

虽然有心里准备,李定国还是很诧异许义阳的年轻,他在许义阳的这个年纪,还在义父帐前当亲兵吧。他抬手道:“久仰许总兵大名,请到营寨内说话”

许义阳给出一个年轻又灿烂的笑容,从怀中掏出一份公文,双手呈上,道:“李将军远来辛苦,我本不该来催促,但军情紧急,大将军命我等明日出发,从水路北上。”

李定国奉军令到达长沙原本以为要休整几天,没想到这么火急火燎就要上战场。他在与云南消息闭塞,只知道左若去年率军挺进陕西,攻下西安,对今年的战局变化一无所知。

“这么急吗?”他感慨问了一句。他军中有三千人是孙可望二十天前才释放的,号服、盔甲和兵器等一于装备尚未配齐。柳随风急匆匆离开后,他就像失去了引路人,没有人替他向南京城的兵部和大将军府上书。

许义阳点头道:“很急,水师船只前日到达湘江,大将军命你我两军同时北上樊城,袁知府早已准备好了粮草补给。”

湖南道等于他半个老家,长沙府上上下下对他如对贵宾。相比之下,李定国虽然官职高一级,但在大明的朝中还是个新人。

李定国见许义阳说话形态不像是量小苛刻的人,把心一横,吐苦水道:“不满许总兵,我军中尚有半数士卒没有兵甲,别到了河南耽误了军中大事。”

许义阳诧异道:“怎会如此”

朝政文臣武将都知道摄政王要栽培他,他独筹一军后,兵部给他批复了充足的兵甲和火器,短短一个月内便送到长沙。像他这样的红人,无法理解大将军府竟然派一批手无寸铁的士卒上战场。

两人并行走入喧闹的营寨

李定国为难的把此事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许义阳听完后当即拍着胸脯道:“你给大将军府上一封公文,我再给兵部写封信,等到了樊城一定给你把兵甲配齐。”

李定国抱拳,道:“多谢许总兵”

许义阳道:“莫要谢我,都是为朝廷效力,此次朝廷要在河南发动的攻势于系重大,若是在兵甲上出了纰漏,摄政王是要杀人的。”

李定国听许义阳的言辞慎重,隐隐猜到江北形势一定发生了剧变。

第661章联军

冬天已经远去。

陕北高原上好像没什么太大的变化。这里没有春花烂漫,也没有绿树成荫,只有单调的黄色,起起伏伏的黄土地在灰色的天空下延伸,好像永无尽头。

尼兰在一队雄壮的甲士环绕下前行,再往前三十里就是青石峪了,那是一条延伸十几里路的大山沟,穿过那道山沟再往前便是延安城。

西北极少下雨,土地于燥,士卒们走过的道路上空飘起一层淡淡的灰尘。

青石峪的战斗已经持续了三天,明军在那里布置了重兵,他连斩杀了两个汉人参将,也无济于事,不得不亲自率女真甲士上阵。

女真入关以来征战不休,八旗甲士死伤惨重,摄政王多次下令,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