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夜明 >

第346部分

夜明-第346部分

小说: 夜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带张二武同行,按照那个伙计所说,七绕八绕,道路越走越僻静,越看越不像是有青楼的地方。

张二武明知故问:“少爷,你这是要去哪啊?”

“闭嘴!”许义阳大踏步往前走。

拐过一条小道,眼前豁然开朗,前面有几座别致的木楼,里面有灯光闪耀,隐约有说话的声音和乐声。

“这是不像是青楼吧?”张二武觉得不对劲。

许义阳走到近前,抬头看见第一座木楼门匾上三个字,将信将疑,问:“秋月楼,就是这里吗?”

不像是妓院啊!没有龟公,也没有老鸨。

许义阳在门口站立片刻,确认里面有丝竹声传出来,以他的经验,这首曲子弹得不错。

“妈的,不是那个伙计骗人吧!”他小声骂了一句,到底不敢敲门,带着张二武原路返回客栈。

在路上,张二武肚子里偷笑,问:“少爷,你不进去了?”

许义阳不答复他,回到屋子蒙头大睡。

他在秦淮河畔厮混过,知道青楼是最容易打听消息的地方,所以一到长沙,直奔最有名的青楼,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

次日,士卒们全听随行的掌柜安排做些杂务。

许义阳又找了几个人打听,才知道那个伙计没有骗他。秋月楼确实是青楼,就像秦淮八艳在秦淮河畔有自己的河坊,如顾眉的眉楼,秋月楼是长沙名妓李秋月的楼。

李秋月色艺双全,慕名前来拜访的人排了长队。

他与张二武开玩笑,到:“长沙果然只是个小的地方!”

“那少爷还去不去?”

“当然要去!”

午后,许义阳专门写了个名帖,又往秋月楼而去。

晚上看到不甚清楚,他再走到秋月楼前,发现四周有松柏环绕,木楼从屋檐到雕栏,每一处都很精致,不亚于秦淮河坊。

院子门大开,里面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

他径直走进去,里面一个老妈子走出来,满脸堆笑,问:“公子哪里来的,可不巧,月娘今日不在家。”

许义阳拱手,道:“小生是杭州人,来长沙购置货物,听说月娘的名,特地前来拜访!”他从衣袖中掏出一张名帖递过去。

老鸨眼里只有钱,听说来人是富商之家,那老妈子笑容更欢,道:“公子进去喝杯茶,月娘晚上会回来!”

许义阳不是没在风月场混过,怎会不知道怎么回事,掏出一块银锭,说:“今日我还有事要办,您帮我把这张名帖送给月娘,我明日再来!”

老妈子接过银子,掂量分量,立刻把腰完成九十度,道:“我一定办到,等公子再来,我给月娘安排!”

许义阳转身带张二武离去,等走到三四百步外,笑道:“我还当是卖艺不卖身,原来也只是皮肉生意!”

“那公子是喜欢哪一种?”

“当然是这一种,见到美食吃不到嘴里的滋味很好受么?”

两人一路闲聊回到客栈,一个穿着灰色衣服的伙计正在等着他们。

来人跟许义阳进入屋子,张二武守在外面,那伙计从怀中掏出一个竹筒,道:“这是千户大人命我送来的密信!”他不知道眼前这个人是谁,也没有多问,这是季弘接管重组锦衣卫后立下的规矩。

许义阳接过竹筒,那伙计告退离去。

从头至尾,他没说自己在哪家商号做事。

拆开竹筒看完书信,许义阳脸上浮现出一层难以抑制的兴奋。

第538章燧发枪的来临

湖广本无事,那里吸引了天下人地方,但抓不住晋王的眼光。

晋王府欢声笑语。

近日有客商进献两只鸟,让晋王府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海东青产自辽东,对满族人而言,正如龙凤于汉人,是一种图腾。海东青极难捕捉,更难驯化,这不是用银子可以买到的珍奇之物。

满人视海东青为神鸟,这个客商能避过层层关卡把海东青从南方带到江南,冒的风险不可谓不大。

晋王府前的广场上,外围有侍卫守卫,中间三个人围着两只大木笼子。

两只大雕抓住笼子里的横栏,尖锐的爪子缩在肉垫内,黑色的尖嘴往下沟曲,立在那里如猛虎蓄势。

翟哲特意请柳随风前来鉴赏。

柳随风眯着眼睛,上下端详半天,面现惊喜之色,道:“恭喜王爷,这两只海东青一雌一雄,雄者为白玉爪,雌者为玄色爪,皆为上品!”他家学渊源,虽然从未见过海东青,但曾经在书籍上见过记载这种猛鸟。早在唐朝时,便有渤海国进贡海东青,史书早有记载。大明初立时,也曾让辽东人进贡此鸟。

那商人是辽东汉人,名叫王林,闻言知道遇见识货的人了,喜不自胜,说:“柳大人说的没错!”

海东青在清廷也是贡品,犯死罪的罪犯如能抓捕一支海东青进贡,能免除罪过。他甘冒奇险,把这两只雕带到江南,所求的回报不仅仅是银子。

“是吗?”翟哲摸着下巴,微咧开嘴。他从没有一眼见上就喜欢的东西,今日破例。

王林弓着腰,道:“海东青为万鸟之王,也是天下最精明的猎手。王爷为大明柱石,万鸟之王今日也可被大人驱使!”

要想得到自己的想用的东西,不仅要有进献的宝物,还要有一张会说话的嘴。

那笼子中雄性海东青体格明显比雌性要大上一圈,突扑腾一下翅膀。隔着栅栏,翟哲能感受到两只海东青眼中表现出来的不耐烦和凶悍。

“这样的鸟不该关在笼子里!”

王林紧接着话头,说:“这两只海东青已被驯化,王爷可任意驱使!”

说话同时,他伸手拉开木栅栏上的门栓,两只海东青迈步走出来,听王林口哨振翅直上九霄。

两只海东青在王府上空盘旋三四圈,王林的口哨突然变得十分尖锐,两只海东青如重物坠地般从空中落下,带出一阵风声,立在木笼上摇摇晃晃。

风拂脸,翟哲大喜。

善攻者能飞九天之上,善守者能藏九地之下。这样的猛禽让他如何不爱。

“只需有人随我熟悉十几天,便能掌握这两只神鸟的习性!”王林笑容满面,说:“只是这两只神鸟无肉不食!”

柳随风偷看翟哲的神色,又说一遍:“恭喜王爷!”

翟哲伸手抚在雄性海东青头顶的一撮白毛上,他见那雄性海东青眼神锐利,但最终还是没有动弹,任由他手掌触及羽毛。

“好鸟!”

翟哲赞叹,他目光与海东青目光对视,问身边的王林:“你从辽东来,家中可有旁人?”

“我本是辽东汉人,妻小都带在身边南下,只有一个小妾被正红旗的贝子抢过去了!”王林言语中掩饰不住恨意。

“嗯!”翟哲略一沉吟,道:“既然你在辽东无牵无挂,就留在江南,你是商人,江南和江北隔着一条江,有着做不完的生意!”

王林大喜,道:“多谢王爷!”

那个小妾是他心爱的女人,但他到江南进献宝物可不仅仅是因为仇恨。

江南和江北隔着一条江,但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买卖。只有经过大将军府准许的客商才能在长江水道中出没,否则一旦被巡逻的兵士抓住,不但货物要被没收,连性命也难保。

晋王特准他在长江沿岸行商,把江南的棉纱、绸布甚至粮食等物贩运到江北,那就是数不尽的钱财。

世人皆有所好,所以没有拍不了的马屁,只有想不到的主意。

天下皆知晋王不好美色,不缺金钱,所以往往有想攀关系的人,找不到门路。王林却挠到了翟哲的痒处。

翟哲不仅是喜欢海东青的凶猛威武,海东青既然是满人的图腾,他驯养一对在王府中,心中也舒坦。

自这一对海东青到晋王府后,先是有两个亲兵驯养,到后来翟哲亲自喂食,偶尔也会带这两只大鸟出南京郊外转一转。可惜江南不是草原,他无法体会到狩猎的快感。

江南士林的目光注视他的一举一动。他在南京郊外之走过两次,民间便有传言,说晋王骄奢跋扈,玩物丧志,不思进取,不想北伐,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斗鸟为乐。

柳侍郎府。

一辆马车停在门外。

一个年轻人走进大门东张西望,他心中早有准备,但也没想到柳随风的府邸如此简陋。

老仆从引着柳随风走出来。

那年轻人行礼,口中呼应:“叔叔!”

“泰熙,你来南京了?”

柳随风连忙招呼柳泰熙走入堂屋,老仆从倒茶。柳府虽然简陋,但从不缺好茶。

两人坐着闲聊,柳泰熙说起绍兴府的事情请教。大约半个时辰后,柳泰熙问:“叔叔,近日可听见什么传闻?”

“什么传闻?”

柳泰熙压低声音,道:“江南、浙江各地近日对大将军的风评可是非常不好,各地都言大将军取下湖广后贪图享乐,连襄阳城也不攻了。“柳随风脸上的担心的神色一闪而过。

都是那两只鸟惹的祸!

他曾经也生过效仿魏征劝谏晋王想法,但深思熟虑后还是打消了这个主意。

“都是胡言乱语,晋王怎么可能失去进取之心!”柳随风嗤之以鼻。

晋王斗鸟被批判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在于今年征两税的政策激起了士林的反对。从去年实施新政时,江南士林就已经有反对晋王的声音。今年开海禁,征两税,无一不是在乡绅望族身上扒皮,渐渐掀起一波小高潮。

柳泰熙点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

“你只管做好你的知府,朝廷没有声音,晋王没有动作,你就当没听见!”

“小侄知道了!”

柳泰熙沉吟片刻,道:“还有一件事,我从绍兴来南京,途径杭州。我那个兄弟执掌破虏号,听他说胡家正在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关系到商号的兴衰!”

“什么秘密?”

柳泰熙出门招呼仆从从马车上取下一个木盒子,命仆从打开。

一支鸟铳躺在其中。

柳随风细看,好像与平常的鸟铳又有些不同。

“这是找人从胡家偷出来的样品,听说又有改进!”

第539章好铳!

杭州府,富阳县。

胡广厚的脸上是海上风暴将来时的前兆。

“火铳是什么时候丢的?”

他面前跪着一排十几个人,鸦雀无声。

“不要装死!”他指着为首的一人,骂道:“王金成是你引进来的,你先说!真是见了鬼了,不但有人能从我胡家把铳带走,还能不让人知晓什么时候干的!”

为首的工匠跪在地上直打哆嗦,道:“老爷,那只是四个月前的样品,很多地方还不完善,可能是没有重视,所以被他偷到手!”

“还好,还好,没让他进内院!”胡广厚心有余悸。

王金成是去年十月新投入胡家的工匠,制造鸟铳工艺娴熟,脑子聪明。若不是胡家存了一个心眼,只怕早让他进入工坊的内院了。

为首的工匠突然伸手打了自己两个嘴巴子,说:“老爷,都是我的错,我与王金成熟悉,没想到他竟然是奸细,所以的罪责我一人承担!”

胡广厚走到近前,伸手一巴掌狠狠的抽打他的右脸,骂道:“你一人承担,你能承担什么?”

他是徽州人,家里歙县不远,早年时听说过歙县毕家先辈毕懋康曾经研制军器,并著书流图。自从创立了武器工坊后,他攀了好几层关系与歙县的毕家交好,又用一年时间可以结交,最终花了五万两银子购置了《军器图说》一书。

此书记载各种奇思妙想,尤其是对这个各种火器构造设计,简直是巧夺天工。

他与熟练的工匠讨论,结合现有火器,最终认为书中所绘自生火铳制造的价值最大,而且最有可能被大规模造出来。

自生火铳结构精巧,点火时扣板机龙头下压,因弹簧的作用与火石磨擦发火。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头,使瞄准较为准确,随时都可发射。燧发枪配有火石自动打火装置,不怕风雨并不须事先火绳点火,发射速度与精确度大为提升。

但是,在初始的样品中,经常会出现打出来的火星无法点燃火药的情形。因此,这大半年来工匠一直在改进。到目前为止,已经是第五个样品了。

胡广厚暴怒未消,一个年轻人从门口急匆匆走进来,正是他的侄子胡安铭。

胡安铭一进门,就禀告道:“我已命人在杭州各地打探,王金成就像人间蒸发了,再也见不到他这个人!”

胡广厚把注意力从工匠身上收回来,阴沉着脸说:“不用找了,不是柳家就是朱家!这两家都不会让我抓到把柄!”

“那现在怎么办?”

胡广厚想想,问:“范家和朱家最近有人北上吗?”

胡安铭答道:“没有,范家的三公子和朱家管事的人都在富阳。”

胡广厚扫视跪在地上的工匠。事情已经发生,这些工匠是他胡家最精巧的人才,他再打骂也无法把自生火铳找回来。而且,这些人都熟知最新的自生火铳但制造方法。他要发火,也要收买人心。

“好了,你们退下吧!”

跪地的工匠如释重负,爬起来一窝蜂逃出屋子。

胡安铭继续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