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高加索会战 作者:[苏联] А·А·格列奇科 >

第14部分

高加索会战 作者:[苏联] А·А·格列奇科-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2年8、9月间,苏德战场的态势是严重的,它在颇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南线战斗行动的进展。在兵力上占很大优势的法西斯德军顽固地向伏尔加河冲去。一场史诗般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了。

  全世界的视线都被吸引到苏德战场的战事上来了,特别是吸引到苏德战场南翼的战事上来。这些战事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国的盟国——特别是日本,还有土耳其——对苏联将采取何种态度。

  德军在南线发动进攻之后,德国驻土耳其大使冯·巴本和土耳其官员之间开始了频繁的会谈。在土耳其,反苏宣传话动猖獗起来。

  1942年8月,土耳其政府总理沙拉德饶哥鲁同德国大使谈话时声称呼“作为—个土耳其人,他巴不得要消灭掉俄国……德国至少需要把住在俄国的俄国人杀掉一半,才能解决俄国问题……。”[《1941-1943年德国对土耳其的政策》,德国外交部文件集第二版,莫斯科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1946年版,第98页。]

  土耳其反动派拼命加紧准备对苏联的军事进犯。1942年夏季,土军参谋总部认为,“土耳其参加这场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土耳其参战时间的早晚要看土军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足够数量的武器装备。看来土军的进攻方向是要经过伊朗高原扑向巴库。”'同上'

  在另一个邻国——伊朗,情况也不是那么风平浪静。

  由于法西斯德军在苏德战场南线进展较快,伊朗的亲法西期反苏活动一时甚嚣尘上。每当德寇在北高加索占领一座城市之后,当地的亲法西斯分子便挂出一次纳粹旗。在居民当中流传着各种谣言:红军在北高加索吃了败仗,德国军队就要开进伊朗了。8月下旬,在大不里士等城市竟散发用俄文写的带有挑衅性的德国传单。

  在这期间,进驻伊朗的苏军和军事机关根据苏伊同盟条约规定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都遭到千方百计的破坏。与此同时,伊朗政府加紧推行亲美政策。1942年9月,美国政府代表威尔基在访问德黑兰期间,伊朗首相盖凡姆·爱斯·萨尔塔聂在同他的谈话中,提出关于美军进驻伊朗代替苏军和英军的可能性的问题。另外,伊朗政府还拟为其部队聘请美国教官。

  1942年夏季,远东的局势紧张起来。日本准备公开加入反苏战争。

  我们的美、英盟国当时对于苏联的整个垂危处境是一清二楚的。他们也很明白这种事态再发展下去将要给美、英两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美国著名国务活动家斯退丁纽斯在战后写道:“美国人民应当记住,1942年自己处在死亡边缘。倘若苏联守不住战线,德寇就可能占领英国,占领非洲,尔后也就能够在拉丁美洲占领滩头阵地。”[斯退丁纽斯:《罗斯福和俄国人》,1949年版,第7页]

  英美两国政府首脑的谈话也证实了当时英美两国统治者对苏联1942年的处境是一清二楚的。例如,邱吉尔在给罗斯福和艾德礼的信中写道:“我自己觉得,他们(指苏联。——作者注)的力量将与敌人势均力敌,但帝国参谋总长说还未达到这一步。”[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卷,第445页]

  罗斯福在送别他的代表威尔基启程赴莫斯科的时候说得更加肯定。英国历史学记者沃特是这样忆述1942年9月他与威尔基谈话的:“我可以告诉您,——威尔基说——在五个星期前,当我离开华盛顿的时候,总统对我说‘……可能会遇到这样情况,当您到达开罗的时候恰恰正好是它陷落的时候;当您到达俄国的时候,也可能正好是它覆灭的时候’。”[威尔基:《1941-1945年战争中的俄国》,莫斯科,进步出版社1967年版,第345页]

  人们以为,美英两国看到盟国处于这样危急之中是要马上给予援助的喽!然而,美英政府并不急于履行自己盟国的义务——开辟第二战场。

  1942年8月,即在苏德战场南线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时候,邱吉尔飞抵莫斯科。他给我们带来一个不愉快的消息。邱吉尔在回忆录中忆述这次莫斯科之行时写道:“我反复思量着我到这个悲惨而阴险的布尔什维克国家去的使命。这个国家诞生之初,我曾一度力图扼杀它;在希特勒出现之前,我认为它是文明自由的死敌。现在我要对他们说些什么才算尽到责任呢?具有文学癖好的韦维尔将军把我要说的话归纳成一首诗。这首诗分成几节,每节的末一行都是一句‘1942年不开辟第二战场’。这只不过等于往北极搬一块冰而已。”[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卷,第428页]

  英国公然拒不履行盟国义务——不搬这“一块冰”。8月12日谈判中,邱吉尔在美国总统代表哈里曼的支持下,正式通知苏联政府:1942年不开辟第二战场。第二天,斯大林就此间题向邱吉尔提出了一份备忘录。“由于今年8月12日在莫斯科交换意见的结果,我已确知,英国首相邱吉尔先生认为在1942年不可能在欧洲组织第二战场。……我们还了解到,在欧洲组织第二战场的目的,是使东线的德军撤往西欧,并在西欧建立抵抗法西斯德军的重要基地,从而缓和1942年苏德战场上苏军面临的严重局面。……不难理解,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将使苏联全国舆论——舆论正把希望寄托在开辟第二战场上——遭受极大的打击,使战场上的红军面临的形势复杂化,并使苏军统帅部的计划受到影响。且不谈由于1942年不开辟第二战场给红军所造成的困难,无疑会使英国和其他盟国的军事形势受到损害。

  我和我的同事们认为,1942年存在着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有利的条件,因为几乎全部德军,并且是最精锐的德军已调往东方战场,留在西欧的德军为数不多,战斗力也不强。……我们因此认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特别是在1942年,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美国总统、英国首相在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其间通信集》,第1集,莫斯科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58-59页]

  苏联政府的这些合理要求,一直被英美两国置之不理。某些资产阶级军事历史学家欲粉饰英美政府对1942年夏季苏德战场上战事所持的态度的企图,是枉费心机的。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富勒写道:“但是,1942年秋天,俄国的经济很糟,假如不是经阿尔汉格尔斯克源源不断运来大批英美物资的话,那么希特勒置自己军队于如此荒庸的境地的机会能否为俄军利用还是令人怀疑的。”[富勒:《(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48页]

  富勒公然歪曲历史真相。在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最困难时刻,美英政府之间商定暂停向苏联提供物资。在斯大林同邱吉尔和罗斯福的来往函件中证明了这一点。不仅如此,邱吉尔还乘1942年夏季苏联遇到巨大困难之机,要求苏联同意让英国军队开进高加索。他坚决地提议苏军把兵力都集中到期大林格勒去,而把高加索的防务交给英国军队。美英政府制定了“天鹅绒”计划,根据这一计划,他们妄想把自己的军队开进苏联外高加索。

  邱吉尔在向罗斯福说明这个计划时写道:这些空军“仍然是在一位英国空军军官指挥下的青一色的盟国空军,并且享有向它自己政府提出请求之权。”[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卷,第507页]美国统治集团也不放过入侵高加索这一天赐良机。

  但是,苏联需要的不是这样的“援助”。美英统治集团很快就看出苏联政府不会同意他们实施“天鹅绒”作战计划(即占领高加索计划)的。美英政府看到苏联的坚定立场后,还不死心。9月28日,邱吉尔在写给参谋长委员会的信中,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只是个“天鹅绒”作战的时机问题。使邱吉尔不安的只是:“……如果1942年德军对俄国的进攻已判明将归于失败的话,怎么调动第lo集团军(这个集团军是用来入侵高加索的。——作者注)。”[同上书,第515页]

  罗斯福支持邱吉尔这个决心。10月5日,他在给邱吉尔回电中说:“我坚决认为,我们应该“坚决地”(着重点是我加的。——作者注)承担责任,在 高加索派驻一支空军,同时那种军事行动不应受任何其他军事行动的影响。”[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卷,第516页]

  在这封电报里,罗斯福还阐明了美国在对苏联提供军事物资问题上的立场。“……我坚决认为,我们不应对斯大林说船队将要停驶”。

  我们可以看出,苏德战场上战斗打得最紧张的时候,我们的盟国背着苏联政府玩弄了一些什么阴谋诡计,它们希望的不是如何真正地援助苏联而是希望快一点削弱它。

  苏联政府已经清楚,1942年指望不上盟国的援助。苏军还得单枪匹马地同法西斯德国侵略者奋战。 

第二节 苏军最高统帅部加强高加索防御的措施
 
  由于苏德战场南线的局势越来越恶化,最高统帅部要求在这里作战的部队一定要守住每一个陈地、每一寸苏联土地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时,摆在各级指挥员、政治机关和党组织面前的任务,就是把前线的严重局势传达到每个军人,并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对高加索和整个祖国的命运所肩负的祟高责任。

  政治机关的全部工作都是围绕把党中央的指示和最高统帅部“不准再退一步!”的要求传达到每一个士兵和军官。有6,000多名宣传员和鼓动员深入部队,大力讲解高加索的重大政治、经济和战略意义。使指战员们明确认识到,高加索的命运、祖国的命远决定于他们在战斗中是否英勇顽强、骁勇善战和严守军纪。

  1942年9月14日,《祖国英雄报》刊登了某团指战员写给高加索全体保卫者的一封信。

  信中写道:“……万恶的敌人已逼近了苏联的宝地——高加索。敌人不仅把他们白己的军事机器投到这里,而且也把他们的仆从‘盟国’的军队和后备力量投到这里。法西斯强盗企图夺取格罗兹尼和巴库石油补充其消耗殆尽的贮备,并遂行其尔后的强盗计划。敌人着急了,动用了全部兵力想在冬季到来之前拿下高加索。永远不能让希特勒恶棍们看到苏维埃的高加索。我们宁可战死,也不再退一步!”

  在这困难时刻,我军官兵心中沸腾着对祖国命运的崇高责任感。在这些严峻的日子里,许多官兵向党(团)组织写了入党(团)的申请书。在8月份紧张的战斗中,北高加索方面军和外高加索方面军的党、团组织的新成员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到9月底,外高加索方面军各部队里,有13,756人被发展为党员和候补党员,团组织9月份发展了9,702名青年军人入团。[见苏联国防部档案馆档案:档15,编号11600,卷宗1286,第28页]

  各级指挥员、政治机关和党组织在工作中广泛而巧妙地支持了高加索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共和国及各州劳动人民给部队写来很多慰问信。信中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祖国保卫者的热爱,对红军的坚不可摧的威力的信赖,并做好准备全力以赴地支援红军阻止和消灭不共城天的敌人。《祖国英雄报》发表了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和切禅—印古什各族人民老人告高加索全体人民书,其中写道:

  “高加索、卡巴尔达和巴尔卡尔、切禅和印古什、契尔克斯和阿第盖、卡腊查耶夫和加尔梅克、奥谢蒂亚各族兄弟们和多民族的达格斯坦劳动者们!我们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和切禅—印古什民族老人向您们呼吁,我们亲目所睹残暴的希特勒匪徒给我们世代居住的山区带来的灾祸。

  试问,我们能让德国强盗抢劫我们村庄,杀害老人和孩子,奸污我们妇女和奴役我们爱好自由的各族人民吗?像高山的河水永远不会倒流,象火红的太阳永远不会停止对我们大地的照耀那样,法西斯的乌云永远也遮不住我们高加索的高山。绝不能让希特勒这条恶狗在我们高加索、我们苏维埃国土上作威作福。爱好自由的山民们,听从我们老人的话吧!男女老少,万众一心,积极行动起来,象起刀枪战斗吧!消灭那些丧尽天良的希特勒蠢猪。勇敢的高加索骑士们!希特勒匪徒身上沾满了我国人民的鲜血,我们要以血还血!

  ……我们北高加索各族人民知道,我们的力量在于我们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和来自伟大俄罗斯民族的兄弟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