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

第95部分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第95部分

小说: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和孙策他们终于看出来了,守城的军队人数的确不多,可是,参与守城的人却是很多。因为,射箭的人只有千余人,可是扔石块和木头,倒滚水的人却很多。我虽然心中很不忍心看这样的场面,却也被双方那种拼死的气势所打动,竟也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孙策身后。看到守城的人如此齐心,我暗地里佩服高顺的能力。只是,我错了,有这个能耐的却是何夔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太守的本事,他非常好的贯彻了屯田法的精髓,让在袁术手下过了多年凄苦日子的老百姓深切体会到了幸福生活的滋味,为了保住自己的幸福生活,他们也拚命了,在吴军未到的时候,城外的百姓就全部退进了城里,并有不少于四千的老百姓自觉加入到了守城的队列中了,终于让孙策吃了一个大苦头。   
    半天的攻城,即使强悍似韩当、陈式这样的大将,也始终没能攻上城墙一步,孙策无奈,下令今日收兵。晚上,我负手遥望天边的残月,问孙策:“伯符,在你心中,霸业与生命哪一个重要?”孙策也在看天:“明日是个好天气。子云,作为男子,当然应该在乱世中有所作为,生命?没有拼搏的生命有活着的意义吗?”我悠悠地说:“霸业是建立在生命消亡的基础上的。我认识一个人,这是他说的,他把生命看得高过一切。他说,人世间的万物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不应该用任何理由去伤害任何人。我始终不能明白他的意思,伯符,你明白吗?”孙策沉默了片刻:“世上该死的人多了去了,不伤害任何人?哼,你不伤害他,他会来伤害你的。说这样话的人,不可能在乱世中存活。”是呀,羽哥哥就没有躲开必死的命运,他从来没有伤害过别人,最后却……我不害人,人也会害我的,所以,只能以杀止杀,这就是乱世生存的规则。   
    第二天,孙策没有下令马上攻城,而是带众人到了盱眙城下,命军士喊话,要见守将。不一会儿功夫,一个人手摇羽扇出现在城墙上:“孙将军欲见在下,可有话说?”我一看,一个文人?孙策也是一呆:“你是这里的守将?”墙上之人,哈哈一笑:“不错,在下何夔,乃寿春太守。孙将军虎踞江东,奈何到我寿春来?我劝将军还是回去吧!万一将军有个好歹,岂不伤了两家的和气。”我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天,这个何夔胆子比我大,堂堂太守,一个文人,带着千余名军士,就敢在这里和孙策较劲,他若无所持,怎会如此冒险?看来,这里的百姓很服他呀!倒也是,这个何夔原本也是个很不错的官,在扬州地面上还是有点威望的,曹操厉害。   
    孙策他们听了何夔的话,也是呆了一下,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寿春太守放着寿春不管,却亲自在这里守一个城池,虽然盱眙也重要,可也没有重要到这种地步吧!抬头看看城墙上的何夔,孙策用很敬佩(他倒是一直很敬佩胆子大的人,像我)的口气:“太守让策佩服。不过,吾大军已到,后续部队也有万人,大人就凭手中的人能守住这里吗?如果大人愿意开城纳降,策保证不伤害大人及城中居民,如何?否则,玉石俱焚,岂不可惜?”何夔大笑:“江东小霸王,多么厉害的人物,何某也佩服将军。不过,忠臣不侍二主,将军犯我城池,我只有死战的份,如果将军愿意退兵,我等也不会与将军计较的,如何?”孙策摇头,后退下令开始攻城,又是血腥的一天开始了。   
    这天,吴军比昨天的攻势更强了,云梯,弓箭全部用了上去。陈式爬墙的本事果然厉害,竟被他登上了城墙,在他身后,陆续上去了十多人。孙策在看到陈式登上城墙后,稍微松了一口气,按他们所想,这下破城有希望了。不过,他们想的真得太好了。没有一会儿功夫,城墙上的激烈打斗出现了,我们隔得远,看得不清楚,可也看出陈式并不是城墙上之人的对手,在登上城墙的士兵的掩护下,陈式非常狼狈地从上面下来了,等他被抬回我们身边,才看到他身上的伤口至少十余处,伤势非常重,看来,要不是他的身手比较轻灵,已经翘翘了。我当然马上履行起职责了。   
    孙策看着陈式皱起了眉头:“城中还有这么厉害的大将乎?”陈式苦笑:“此人是宋宪。”我啊了一声:“宋宪?”孙策马上看着我了。我赶快解释:“你应该知道他的,他原来也是吕温侯手下的八员大将之一,陈将军真不是他的对手。只是,我听说他应该在臧霸将军那里,   
    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莫非,你们的情报不准,臧霸将军的大军回防这里?也不像呀!”臧霸当然不会来这里,宋宪应该是奉命来支援的,不过,我要这样说的,最好要他们退兵。孙策和韩当互相看看,都不说话了。我叹气:“伯符,收兵吧,别打了。你在江东发展的好好的,何苦来趟中原这趟浑水?”孙策黑着脸: “明日,我亲自督军攻城。”我长叹不语了。   
    放下我们在盱眙攻城不说。再说广陵城外,孙策带军走后,没有几天,吴军增援的两万人马已经到了。程普在征求了周瑜等将领的意见后,下令猛烈攻城,也是给陈登一个错觉,让他感觉吴军要拿下广陵的决心。这里的攻防战和盱眙一样的惨烈,只是,吴军毕竟还有些节制,双方的伤亡都不算大,即便这样,城下的护城河中也是血红的河水了。程普一面让周瑜指挥吴军在城外开始筑起土山,造浮桥,准备一幅准备强攻的架势;另一方面,让吕范带领一万五千军士悄悄向寿春—— 广陵的路上移动,如果陈登出城,就是埋伏,如果他不出兵,就直接北上与孙策汇合。 
正卷 运筹帷幄篇 第一百章 广陵之战(二) 
    一统北地篇——第一百章广陵之战(二)   
    吴军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周瑜的打算不可谓不强,只是,强中自有强中手,高顺和韩浩的组合不是最好,但也绝对厉害。曹操让韩浩助陈登守城,可他在与陈登分析了情况后,决定去寿春。因为广陵的防守已经近乎无懈可击,陈登只要不出城,吴军拿他是无可奈何的,相反,寿春的地理位置可比广陵还重要,高顺那里的人马也不如广陵,多一个大将,多一分把握的,所以,陈登对韩浩说,我这里兵多城坚,孙策肯定拿我没有办法的,你还是到高顺那里去吧,因为孙策拿不下我,肯定要去打寿春的。韩浩一听有理,所以他就到了寿春。   
    陈登果然厉害,周瑜他们想到的,他也想到了。不过,陈登真是个人物,他在陶谦、刘备、吕布手下混迹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真正归心于人,包括现在的曹操。只是他再厉害,也还没有完全归自己支配的势力,而现在的广陵相当于自己的地盘哟,一旦时机成熟,谁说他不能打下属于自己的天地?陈登的这点心思,周瑜倒是很了解的。在知道了吴军发兵前来的消息后,陈登就想到了要让寿春代替广陵接受吴军的考验,他虽然知道依高顺的能力,死守寿春绝对没有问题的,还是对韩浩说:如果吴军几天内攻不下广陵,肯定会发兵攻打寿春的。他让韩浩去帮高顺他们,表面上是关心寿春的安危,实际上也是把这个曹操的心腹将领调离自己的眼皮底下,他可不愿意有人在身边监视他,虽然,曹操并没有这个意思。对于孙观,他是不担心的,一是孙观还不是曹操的心腹;二,两人也算同事了很长时间了。   
    陈登有计谋,可他也小看了一个人——寿春太守何夔。不只陈登,几乎所有的人都小看了何夔,也包括了我。所有的人都以为曹操任用何夔作寿春太守,是因为何夔在扬州的威望不错,很得民心。其实,没有几个人了解何夔的,曹操却很了解何夔的能力。何夔的智谋并不压于陈登,否则曹操怎么放心让他守在寿春这个战略咽喉处?陈登的那点儿心思连周瑜和我都看得出来,还不用说曹操了。   
    何夔在听了韩浩带来的陈登分析吴军可能放弃广陵,转而攻打寿春的话后,对高顺他们说,与其被动防守,不如背水一战。他分析到:孙策他们拿不下广陵,完全可能来这里;但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还应该是广陵,只有广陵不出兵的情况下,才会真的攻打寿春,所以,先期来的部队人数不会太多,也不会直接来寿春,肯定是先拿下盱眙,这样我们完全有能力吃了它。而吴军肯定有后续部队的,吃了攻击盱眙的部队后,趁吴军大败后还在惊魂未定之时,再吃掉前来增援的吴军。   
    高顺和韩浩非常同意何夔的分析,所以,三人在一起,安排了一个以攻为守的圈套:先撤离在盱眙的守军,从陷阵营中选一千五百兵士去守城,以弱旅加弱城吸引孙策攻击,然后,高顺亲自带领陷阵营的骑兵向攻城后疲惫的吴军发起攻击。当吴军败军退回和前来增援的军队会合的时候,再让混入败军中自己的兵士,趁对方不注意,放火扰乱军心,而早早带着兵士迂回埋伏在附近的韩浩则发起突然袭击,吃了增援部队,这样就达到了他们消灭吴军的有生力量的目的,而吴军果然上当。只是钻进这个圈套的居然就是孙策本人,却是他们也没有想到的。因此,当何夔看到是孙策亲自领兵到了盱眙的时候,他是既紧张又兴奋。   
    因此,他在今天看到孙策亲自站在城门外不远的地方,马上对宋宪说:“将军,发消息,今天,孙策要参战了。”宋宪点头去了。宋宪自从亲眼目睹了侯成、魏续的下场后,也知道像自己这样的叛将,曹操等不太看得起的,自己的地位远远不如高顺和张辽的,所以,他很小心地过着日子,直到臧霸让他带兵来此。宋宪很感激臧霸给他的这个机会,所以,他也是下了拼死的决心。当何夔把用盱眙诱敌的计划宣布出来得时候,他主动向高顺和何夔请命,带兵驻守盱眙,高顺怎么会不明白他得想法,他也不愿意看着原来的伙伴成今天这个样子,所以也提议让他来。不过,何夔说,只有他在,盱眙城的百姓才会齐心守城,才能把吴军拖在城下三天,我们获胜的把握就更大了。无奈,高顺等也只好同意何夔和宋宪一起守盱眙。   
    孙策在城下也是焦急万分,他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盱眙城,兵不多,城不大,却这么难拿下,看来,这个何夔很有一套,我要是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才就好了,因此他下令,城破后一定要生擒何夔。有了孙策督战,今天的吴军果然比前两天更拼命,一波又一波的攻势是没有停止的迹象。何夔和宋宪也咬紧牙关,一定要撑住今天,只要把今天撑过去了,胜利就在眼前了,看着不怕死的吴军不停架设着云梯,面对满天飞翔的长箭,何夔脸色如常,而宋宪站在他旁边,也是一动不动,在没有昨天像陈式那样的大将蹬上了城墙的事情,他必须保护住何夔的生命。   
    城中的百姓,看到他们敬重的太守大人,不避不走,面临死亡的威胁,直挺挺地站在城墙上,他们的热血更是沸腾。自觉参加守城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家是父亲倒下了,儿子上;哥哥伤了死了,弟弟接着;老人在帮助守城的人裹伤,煮饭;女人和孩子则不停地烧着水,让一盆盆的沸水从墙头上倒了下去,百姓把一切能杀敌的武器都带了上来,甚至有的连自家的菜刀也扔了下去,打倒一个敌人,算一个,大家齐心,死死顶住了吴军的攻击。   
    半天的战斗,盱眙军民的奋力反抗,让孙策也惊心。在江东征战了这么多年,他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今天的情况,望着从城墙上扔下的各种兵器,有的甚至算不上兵器的东西,他在喃喃自语:“这个何夔真厉害,竟让这里的百姓如此自愿卖命。”三天的攻城,使吴军士兵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了两千多名,还有不少于三千人被各种兵器打成重伤,被沸水汤伤,还有无数受伤的兵士在咬牙忍受着痛苦。我看着伤病满员的营帐,心中不自觉地痉挛了,我还是不太习惯这样的血腥场面。依在营帐外的门柱上,我望着远处还在惨烈激战的城池,悲哀地想道:真要这样做,才能最终消除战争,让世界恢复清平安宁吗?为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争霸天下的人?男人,真的只有用征服别人来显示自己的伟大才心甘吗?羽哥哥说得对,霸王的座椅是用垒垒白骨堆成的呀!而我,也会成为造成这些白骨的凶手呀!以杀止杀吗?   
    又过了一个时辰,天已经近黄昏,孙策终于下令收兵了,望着疲惫的将士,血迹斑斑的城墙,我无奈回身,自去医治伤兵,虽然我们是敌人,可是,让我不管他们,我也办不到的。孙策的脸色不好到了极点,在今天的攻城中,韩当和凌操也受了伤的,虽然伤势不重,却让他烦心;陈式手下的偏将死了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