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号专案组 作者:陈玉福 >

第54部分

1号专案组 作者:陈玉福-第54部分

小说: 1号专案组 作者:陈玉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对!看背景看来头也是一种严重的腐败行为。大家想一想,于涛也好,柯一平、穆五元也好,如果不是打着我这个省委书记的幌子,恐怕有些个事情他也是办不成的。就拿我们的王一凡同志来说吧,对于于涛的任命,他完全可以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嘛,可是人家说这是我的意见,所以王一凡同志就闭着眼睛默认了这件事。”
  “我接着汇报。于书记,接下来就是王一凡同志的问题了。不错,于书记,正如你讲的那样,王一凡同志确实在有人打着你的旗号时没有制止对于涛的任命。可是,根据我们核实的情况,在他默认之前,省委基本上决定了这件事。还有,省委组织部就没有征求过一凡同志的意见。另外,我们专案组对一凡同志的看法是,这个同志是一个踏实肯干的领导干部。空谈误国、苦干兴都,我们的事业需要这样子的领导干部。所以,我们的意见是对王一凡同志的处分只停留在口头的批评上就可以了。当然!他家属瞒着他收受贿赂出现的问题,由他的家属承担。他的夫人田玉玲、儿子王韬会受到刑事处分的。”
  “是啊,于书记。”省政法委老陈书记也说,王一凡是个好同志,根据调查的情况看,夫人田玉玲和儿子的所作所为确实和王一凡无关。
  “而一凡同志就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同时,一凡同志刚发现这些事情的苗头时,就主动向省委说明了这一切,还写了‘自首书’。我认为一码归一码,还是让一凡同志出来工作的好。”万洪山副检察长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吉湟同志,你是啥意见?”于波喝下一口白开水后问汪吉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负责的是公安这一摊。但是,对于王副省长的处理,我完全同意程书记、陈书记和万检察长的意见。”
  “好!”于波大手一挥说,“我们党历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办事原则。我同意各位的意见!但是,你们要把详细情况写成书面报告。对于王一凡同志提出口头批评,职务不变。我取消他去银岭矿区蹲点的建议,刘省长,你说呢?”
  “我完全同意。这是我向省委提出的让一凡同志主持省府常务工作的报告,请于书记看一下。”
  “好吧,刘省长,就让他主持常务工作吧,但是,重点要放在国有企业的改制上!”
  “好的,于书记。”刘省长高兴地说。
  程忠看了一下表,见还有一点时间,就继续汇报了起来。
  梁庭贤在九龙机场休息室里给省委书记汇报工作时,心情是十二分的愉快。
  首先他能和省委书记、省长等人一块去首都参加“十六”大,他感到由衷的高兴。他预感到,这次盛会会给国有企业的高速发展指明方向。对此,他对银煤集团的发展和八道岭煤电股份的上市充满了信心。其次是,于书记告诉他,上级领导非常关心八道岭煤电股份的上市工作;他还表示,经过审查,如果八道岭煤电股份的上市材料和筹备工作,没有什么虚假成分的话,估计2003年春就会成功上市。梁庭贤对此也是满怀信心的,他知道八道岭煤电股份的上市材料是真实准确的,上市的筹备工作也是扎实的,实事求是的。一句话,八道岭煤电股份的一切工作都是经得起审查和实践检验的。
  第三件喜事是刚来机场前,他参加了女儿梁颖洁与穆宏的订婚仪式。
  对于这个仪式,梁庭贤本来是持反对态度的。按他的逻辑那就是,你的大学学业还未完成,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等你们大学毕业了再订不迟。可是女儿对父亲说:“现在国家都允许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了,订个婚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为了更好地、更安心地学习吗。”
  “难道不订婚就不能安心地学习了?”梁庭贤反问女儿道:“你这思想是不是有问题?”
  妻子王桂英忙替女儿帮腔,“我想他俩的想法也对。这个关系确定不下来,他俩的屁股后面总是跟着几个同学,他们说,只要他们的关系没有确定,就可以公平竞争。订了婚,这些麻烦就没有了。”
  “现在这大学都成啥了?”梁庭贤苦笑着说:“学习的气氛不浓,这谈恋爱倒成风了。”
  “是呀,老爸你说对了,大学校园里哪个不是成双成对的。”梁颖洁说这话时,脸都没有红一下,母亲王桂英朝女儿瞪了一眼。
  “是这样嘛,你瞪我干什么呀?”
  “还有个原因。”梁庭贤说,“穆宏他爸进去了,估计没有个十年八年是出不来的……他还算轻的,那个柯一平,很可能要被杀头的。穆宏的妈是个不错的人,为了让她也能安心一些。我同意。但是……”
  “但是,要好好学习把订婚当成学习的动力,争取大学毕业后考研!”梁颖洁调皮地打断了父亲的话题把父亲想说的话全给说了出来。
  女儿的倔,把梁庭贤和王桂英这对患难夫妻给逗笑了。“好了,就这样吧,我的宝贝女儿!”
  “庭贤同志,”于波书记把梁庭贤从思绪中拉到了机场的休息室:“你那个发展规划我还没来得及看,现在有这么个情况,门外呢,有省里的不少新闻记者,他们想采访一下你,这是我同意了的。你呢就给他们讲一讲。我呢,也好对你那个规划有个印象,在会议间隙和会后,好在上级领导那里替你们要些政策和投资来。”
  “是政治任务?”
  “更多的是我想系统地了解一下银煤的发展规划,这就是我们提前来机场的原因。”
  “好吧,于书记,我接受采访。”
  电视台、报纸、电台的记者拥进来了。
  “请梁总讲一下银煤近期到2008年的发展目标,好吗?”
  “直说吧,实际上就是五年发展目标。”于波在记者提过问题后对梁庭贤说。
  “嗯。”梁庭贤向省委书记和大大小小的镜头点点头后说出了下面的一串串数字。

  完善和改造生产300万吨年矿井13个,投资15亿元,2004年产值25亿元、利税7个亿。再投入4个亿,进行二次改造,地面生产系统一斜一立,井下为井中井的布局。2003年原煤生产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总产值50亿元,利税总额达12亿元。
  策底煤矿投资1个亿,生产能力扩大到年产200万吨,产值13亿元,利税2500万元。矿机厂投资1000万元,加工能力扩大到每年10000吨,产值1亿元,利税2000万元,形成液压、支架和胶带机生产线。年产120万吨。
  选煤厂8个,投资26亿元,年洗精煤1200万吨,2003年全部建成投产,产值5亿元,利税1亿元。
  坑口电厂总投资26亿元,2003年十台25万千瓦机组发电,年发电量每小时15亿千瓦,产值57亿元,利税22亿元;2005年二期20万千瓦机组发电。总产值11亿元,利税近5亿元。
  扩大铁路专用线运输能力,2003年投资两个亿,在现在的基础上,达到每年3000万吨的营运能力,产值28亿元,利税近5亿元。
  扩建混凝土制品厂,投资900万元,产值800万元,利税400万元。第三产业投资两亿元,产值两亿元,利税5000万元。
  以下是2003年的投资建设项目:
  山野菜饮料罐头厂,投资5亿元,形成年生产饮料5万吨、罐头3万吨的能力,产值15亿元、利税1亿元。
  粉煤选气化工厂,投资4亿元,形成年生产合成氨4万吨、尿素6万吨、甲醇3万吨的能力,产值1亿1000万元,利税5000万元。建设年产20万吨、625号高标水泥的水泥厂,投资1亿元,产值7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
  ……

  于波惊讶极了,记者们简直惊呆了,这么多的数字,这么多的项目,竟然让梁庭贤一口气就背出来了。于波面对数字和项目,头脑是冷静的。
  有记者说:“照你这个规划到2008年,银煤集团的投资总额高达50多个亿,投产后产值可达到30个亿,利税4亿元。这么大的规模,绝对是我们龙江省的利税大户。请问于书记,是不是这样。”
  “是这样。”于波对记者们说,“别把镜头对着我,梁庭贤同志和我省成千上万的优秀企业家的代表,他才是我们龙江省的顶梁柱呢!”
  记者们又把镜头对准了梁庭贤。
  “请问梁总,八道岭煤电股份的上市工作,啥时候能全面完成?”
  “2003年‘五一节’前。”
  “请梁总谈谈实施银煤五年发展规划的措施好吗?”
  “好的。”面对站在旁边的省委书记和大大小小的镜头、录音器,梁庭贤说出了下面一段保证措施,照样是没有稿子,可他说的十分的流利,就像早就背下来了一样。
  他说:“即将召开的‘十六大’进一步保证了银煤集团和八道岭煤电股份发展规划的顺利进行。对此,我和银煤矿区28万干部职工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他回答了八个方面的提问:
  “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全面发展,坚持多产业化、投资多元化、实现形式多样化、管理科学化的原则。实现第一成本扩张的经营模式。
  “立足自我,以现有的技术、管理,市场和经济实力为基础,发展壮大,做到既积极又稳妥。
  “立足当地资源,发展资源优势,吸引外来投资,采取入股、联办、租赁等形式,不搞无米之炊,不打无把握之仗。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高规格、高速度、高质量、高产出。成熟一个,投产一个;建成一个,完善一个。不搞一哄而上。不保守、不冒进,也不半途而废,不搞高投入、低产出、低附加值的无效益项目。
  “实事求是搞发展。既要瞄准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一味追求高、精、尖,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能小则小,该大则大;能土则土,该洋则洋。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WTO的要求为标准。
  “有了人才,才有钱财。我们已经和省内外的大学达成了举办在职WTO研究生班和本科大专班的协议。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多学科、会管理、懂技术的各类人才,以适应发展需要。
  “树立科学态度。所有项目都要以科学为依据,先论证、再立项;先调查市场,后分析行情。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建设强有力的、开拓型的领导班子,成员要有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造就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技术精、管理经验丰富的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把银岭变成金岭,才能实现银岭发展的宏伟蓝图!“
  采访整整进行了53分钟,记者们激动地说,今天是他们出道以来最为成功的一次采访。他们纷纷要求送于书记和梁庭贤上飞机。
  省委书记于波满足了记者们的要求……
  几分钟后,银色的飞机冲出了跑道,朝蓝天白云尽头飞去……

  2003年11月三稿于兰州
  2004年2月改定于兰州



后记:关注现实是作家的责任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西部地区的一个县级煤矿采访,也认识了这家煤矿的矿长和他周围的副矿长级的领导和基层不少的朋友们。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集体。矿长很能干,他是国家级劳模、优秀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是从矿工起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的,他的经历很感人,他的管理才能也是特别的棒。据说,他的身价在亿元以上。有一个例子我记得很清楚。国家投资了上亿元上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另一家煤矿,那时呈半停产状态。而他领导的矿也上了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和那家矿不同的是国家没有给他的煤矿投一分钱。这上亿元的投资全是他们矿自筹的。在整个矿区,他这个矿的效益是最好的。我下去的那一年,这家小矿在矿长、矿党委书记领导下,依靠干部群众,没要国家1分钱的贷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一个手工镢镐落煤的年产量只有几百吨的小煤矿,发展到了年生产能力300万吨原煤、产值两亿多元、利税8000多万元的自动化原煤生产企业。
  干的好了,是非也就多了。诚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打头的鸟儿先死。他和他的这家煤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难。
  还有件事也令我记忆犹新,国家还在这里建设有大型的两家地级煤矿。投资和职工总数,全是这家小矿的13倍以上。可是,这两家大矿几乎没有效益。至此,两家地级大矿和一家县级小矿之间发生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儿。
  先是两家大矿拿来了省上的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