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华阳公主 >

第6部分

华阳公主-第6部分

小说: 华阳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快把她堵住!” 
  前面两个宫女见跑过来的是太后,不敢去堵,身子一闪放她过去了。嬴政过来,不分皂白,挥剑乱砍,两个宫女血肉横飞,倒在血泊之中。 
  赵太后回头见了,更是吓得没命的朝前跑,又钻进另一所院落。究竟嬴政年轻,脚力好,几步窜了上去,正要举剑向她刺去,忽然听见“哇哇……”几声婴儿的啼哭从身边屋里传出。他感到奇怪,这深宫之中哪来婴儿啼哭?便收了剑,扭头看去,只见屋内一阵忙乱,一个收生婆已抱着一个刚刚生下来的孩子向他跪下说: 
  “恭喜大王,是个小公主。” 
  嬴政听了,才想起这是爱妃玉姬的卧室。记得一个月前他去雍城,玉姬就在这个房里与他相会,她倒在他怀中撒娇说: 
  “大王,眼看我要临产,望大王早归。我实在有些害怕,只要你在我身边,我胆子就大了。” 
  那娇滴滴软绵绵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于是,不觉间,他竟把追杀太后的事忘了。他丢下宝剑,用那双长满黑毛的大手在婴儿脸上轻轻抚摸了两把,然后急急走到床前,对玉姬说: 
  “爱妃受苦了。” 
  但见玉姬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地说了句: 
  “陛下……” 
  “爱妃,你……”秦王声音变得很伤感。 
  玉姬想说话,但说不出来,只把眼睛吃力地睁着,无神地望着秦王,一双冰冷的手却紧紧地攥着他的手。 
  “怎么了,你……”秦王的声音已经硬了…… 
  玉姬已无力回答,旁边的宫女说道: 
  “启奏大王,今天已是第三天了,一直生不下来,还是听了大王的脚步声,小公主才出来的哩!” 
  玉姬的手更冷了。只见她嚅动着嘴唇,用极低微的声音说: 
  “大王,妾命薄,怕不能伺候大王了。咱们的女儿,望大王多多……” 
  话未说完,手一松,玉姬两眼便合上了。 
  “玉姬,我的玉姬……”秦王哭喊着,匐伏在她身上…… 
  良久,嬴政才抬起头来,对宫女们说: 
  “好生照看小公主,如有差池,我定不轻饶!” 
  说罢,让两个宫女扶着,疲惫不堪地回寝宫去了,好像把刚才追杀太后的事已忘得一干二净。 
  其实,他何曾忘记?他看到母亲生产竟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他心软了,再不忍心提剑去追杀他的母亲了。 
  小公主的生虽然导致了母亲的死,但她却制止了一场家族的凶杀,于是,一生下来就深得太后和父王的宠爱,被认为是一个吉星高照命运非凡的人。因为她母亲是华阳人,为了纪念,秦王便封她为华阳公主。 
  自从回到咸阳,吕不韦便整日昏昏沉沉,不知得了什么病。 
  这天下午,突然神秘兮兮地进来一个人对他说: 
  “相国大人,嫪毒公公请您叙话。” 
  吕不韦本不想去,但经不住来人的一再相邀,便随他进了大牢。 
  但见嫪毒戴着刑具端坐在那里。 
  谈话免除了一切客套与虚假,开诚布公得像两人手执刀剑在战场上对杀: 
  “嫪毒,我知道,你想见我是求我救你,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吕不韦,你说对了,我也知道已经晚了,可是我求你还不晚。” 
  “话既然说到这份上了,你就开个条件吧。” 
  “我只求不死,哪怕充军,真的受一次腐刑……我都愿意。” 
  “救你一命,我很难办到。” 
  “但是,吕不韦,要你一命,我倒很容易办到。”嫪毒说得很自信,说完还一笑。 
  “那你说,有什么办法救你?” 
  “就像你当初救公子子楚那样救我一次。” 
  “这办不到,实在办不到。” 
  “还有一个办法,你附耳过来。” 
  吕不韦上前两步,把耳朵凑了过去。 
  嫪毒双手举起镣铐向他的头部猛地砸下。 
  吕不韦感到一阵剧痛,大叫一声“哎呀!” 
  原来是场恶梦。 
  然而,一切都如梦中那样在进行。 
  嫪毒果然将吕不韦如何物色他,买通人给他做假手术,以太监身份送进太后宫中;又如何与太后私通生子,以及太后向他透露吕不韦实乃当今秦王亲生父亲等等细节,都一一作了招供。 
  秦王的判决下来了: 
  嫪毒车裂,五马分尸;其家人全部处死;宾客家奴中凡参加叛乱者处死;未参加的充军三千里外。 
  对太后,夺去其国母称号,绝情母子关系,减少禄俸,迁外地别宫居住。派三百名士兵严加看管,不许与外界接触。 
  眼看吕不韦性命难保,群臣都为他求情,秦王说: 
  “先把脑袋寄放在那里。” 
  吕不韦的病更重了,从此称病不朝,专心主编他的《吕氏春秋》。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孙自筠华阳公主第四章 再续母子情  





     
 
  
  
  
   第四章 再续母子情   
    
  宫墙外摆着二十七具残缺不全的尸体,秦王说:“有谁敢为太后说话,那就是下场!”齐国人茅焦说:“我来凑满二十八人之数。” 
  
  赵太后急慌慌跑了两个院落,已经精疲力竭。当她听见嬴政的脚步声已经窜到身后时,她明白,今天是死定了。真没想到,当初与吕不韦遗下的情种而今会给自己带来要命的后果。突然,她又想到在生嬴政那年邯郸流传的牡马生人的传说,都认为那是个不祥之兆,谁知道这不祥之兆竟落在我的头上…… 
  ……她感到嬴政已把高举起的剑向自己头上劈来。她眼睛一闭,便一头倒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醒来后,她发觉自己躺在床上,并没有死。不是明明嬴政砍了我一剑吗?难道他念及哺育之恩剑下留情?不,他不会。那一定是要判我其他什么酷刑,如车裂,剐、烹、剥……她亲眼见到过执行那些酷刑的情状,受刑人的惨叫似乎还在她耳边回响,简直太可怕了!与其等着受那种刑倒不如死。 
  她觉得死得最舒服的方法莫过于服毒,可是她已被看管起来,哪里去找毒药? 
  还有简便的方法是上吊,可是她觉得那一定很痛,很难受。 
  于是她决定学“文死谏”的忠臣一头碰死在石阶上。可是她环顾左右,这屋里没有石台阶。 
  怎么,这人想活不容易,想死也这么难? 
  最后,她想到绝食。 
  早饭不吃,轻易地就过了。午饭、晚饭不吃,怎么还没死?眼看难受得已抵御不住面前小桌上馒头的香味了。唉,早知道这死也这么不易就不死了。想拿起馒头就吃吧,又觉得对不起已饿过的这一天,而且还有点不好意思。她希望这时送饭的宫女来劝她进食,她好就势把那馒头咸菜和稀饭一古脑地吃下去。 
  送饭的宫女果然来了,见饭菜未动,便劝起来: 
  “太后,您想开些,千万别朝绝路上想,您老是不该死不会死的,要不,那玉姬妃的小公主就不会专选那个时辰来……” 
  “什么意思?”太后奇怪地问。 
  宫女便把秦王如何追杀太后,如何在举剑的刹那间听见小公主的哭声,又如何丢下剑去亲小公主,去哭玉姬妃,等等经过细细讲了一遍。最后她说: 
  “太后您看,这岂不是天意吗?您老不要往绝路上想,大王究竟是您亲生的嘛……” 
  “啊,原来这是天意。古语说,天意不可违……” 
  于是,赵太后“顺应天意”,把小桌上的饭菜吃了个精光。 
  吃罢饭,她竟产生了一个意想天开的想法:如果活着,她将去领养这个生下来就没有妈妈的孩子,算是对她的报答,更可以冲淡以后孤寂的生活。但当对她的宣判下来她向秦王提出这个要求时遭到拒绝。 
  现在,她正枯坐在那荒凉的小宫殿简陋的房子里,孤独地数着日子。 
  秦王又是几天没上朝,整日在后官抱着华阳公主。“啊,看她多像她死去的母亲。”“啊,她都会笑了,笑起来更像。”……众大臣知道他在思念玉姬,纷纷跪劝: 
  “大王……” 
  还未等大臣们开口,秦王便一挥手说: 
  “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不外乎妹喜亡夏呀,褒姒祸周呀,西施施魅呀,如姬窃符呀等等。我早就听腻了,你们快走,快给我走!” 
  有两个不知趣的还跪在那里不动,秦王大声喝道:“滚!”同时抽出剑来。两人见势不妙,连滚带爬离开西垂宫。 
  然而秦嬴政究竟是秦嬴政,是统一中华刚强无比的始皇帝。在经历了一番痛苦后,便从儿女私情的苦海中挣扎了出来。 
  这天清晨,秦王照例在庭院舞了一通剑。舞毕,走近那座汉白玉雕的石狮子面前,爱惜地抚摸一番后,退了两步,大喝一声,举剑便朝那狮子砍去。只见火花一闪,咔嚓哐啷一阵响,那石狮子便身首异处了。 
  在四周伺候的太监们个个吓得心惊肉跳,筛糠似的发抖,不知谁将跟那石狮子一样被取了首级。 
  “过来!”秦王向太监们命令着。 
  站在四周的七八个太监还未从石狮子被杀的恐惧中醒过来,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迟疑不前。 
  “叫过来,没听见?”秦王发火了,大声嗥叫着。 
  太监们这才慌了手脚,急急走近秦王。 
  “你,”秦王指着最后一个走近他的太监说:“过来点,再过来点……” 
  那太监走了几步,快靠近秦王时,只听得“哎哟”一声惨叫,胸口已被秦王的剑刺穿,立刻,他便软塌塌地倒下去了。 
  “看见了,”秦王用剑指着还在流血的太监尸体说:“这就是怠慢我的命令的下场!” 
  其余太监见了纷纷跪下,齐声说道: 
  “求大王饶命,我们再不敢了。” 
  “快抬出去,把这收拾干净!” 
  “是!” 
  众太监抬走死尸,打扫血迹,很快便收拾干净。 
  “快,去把华阳公主抱来。”秦王说。 
  太监们慌忙从后院抱来小公主。他们想:这下恐怕轮到她了。 
  秦王从太监手上接过小公主,先是在她脸上身上一阵狂亲。小公主玩具似的在那双毛茸茸的大手上被揉搓一阵后,就被掷还给太监,然后背过身说: 
  “把她抱去交给太……不对,交给赵姬,五年后还我。” 
  “是!”太监应声把小公主抱上退了出去。 
  “快去通知公卿大臣午时三刻上朝,一个也不能少!” 
  “是!” 
  从此秦王朝气蓬勃地投入他的事业,“昼断狱,夜理书。”不知疲倦地工作,朝政很快有了起色。 
  吕不韦这一向日子很不好过,白天坐卧不宁,夜晚恶梦不断。对外,他说整日忙着搜集资料,要写一部历史著作。其实,他哪里在写什么《吕氏春秋》?莫说他没有那份才能,即使有,他也没有心思写。特别是车裂了缪毒,罢免了太后之后,自己虽然还挂个相国的空头衔,但在秦王面前已完全失去了信任。从秦王嗜杀成性的脾气看,自己这条命早晚难保。最近,又因长安君和樊于期谋反事引起许多议论,这两个人领兵代赵出自自己的建议,秦嬴政不会看不出我的用意,看来是难逃厄运了。 
  吕不韦忧心忡忡,夜晚更是难以入梦了。 
  话说长安君与樊于期领兵伐赵,兵至屯留扎营,樊于期对长安君说: 
  “请恕在下直言,今秦王政不是先王亲骨肉,君才是先王嫡子……”他把吕不韦向秦襄王献怀孕赵姬之事细说一遍,希望长安君力挽狂澜,夺回王位,继先王之大业。 
  长安君听了,大惊道:“若非卿所言,我还蒙在鼓里。大丈夫立身于世,怎能受此奇耻大辱。请将军赐教。” 
  樊于期说:“此事别无办法。今君手握兵权,若将讨伐嬴政和吕不韦的檄文布告天下,让臣民明白真相,君振臂一呼,必然应者云集,攻占了咸阳,拥立君为秦王。” 
  长安君听了十分振奋,要樊于期拟檄文各地张挂,拉起造反大旗,领兵攻城。几日间一连攻下数城,朝野为之震动。 
  秦王政闻报,不但不慌,反而有几分欣喜。想那长安君一向与自己不睦,早就想除掉他又难找到机会。今依吕不韦计,令他伐赵,分他一点兵权,任他有所动作才好找借口消灭他。现在,果如吕不韦所料,他竟公然造起反来。想到吕不韦的超人智谋,秦王对他又生了几分怜惜。但是,当他看到樊于期起草的那檄文,心中怒火又起,对吕不韦更增加了许多痛恨。 
  原来,那檄文中除了攻击嬴政非先王血统、性情乖戾、为政暴虐等政敌通常用的那些言词外,更多的是揭露吕不韦“阴谋窃取我秦国政权,大逆不道,欺民窃国,以吕代赢,危害社稷,罪不容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