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三国董卓大传 >

第270部分

三国董卓大传-第270部分

小说: 三国董卓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黄河决口洪水泛滥的危害后,人口大量减少的陈留没有多少兵力,不到三千的士兵在董卓军雍州军团和冀州军团包夹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在枣祗接任陈留太守后,大力发展农业,陈留粮食颇为充足,董卓军取得陈留,可以稍微减轻后勤压力;如果曹操军取得陈留,却可以暂时缓解军粮匮乏的燃眉之急,可以说,枣祗的立场问题,直接关系到曹操能否有抵抗董卓军机会。
  当夜三更时分,夜深人静,陈留城中一片静悄悄的,只有枣祗的书房中还有一盏孤灯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的枣祗孤零零的坐在枯灯下,在他面前的桌上,放着曹操和康鹏的两封书信,枣祗时而拿起康鹏的信,时而拿起曹操的信,不断变换,手上的汗水己将两封书信浸透,但枣祗仍然无法取决。
  书房门悄悄推开,枣祗的一名老家人端着热水进来,轻声对枣祗说道:“老爷,三更了,你快休息吧,四更你还要处理公务。”枣祗不答话,仿若不觉,那老家人又说道:“老爷,你不要操心了,今天康王派来的信使说得很清楚,只要你把开城迎接康王,将来你仍然是陈留太守,还赐封许田侯,是大王亲手提拔你的,又让文华侯治好了你的病,对你有再造之恩,你倒向康王,天下没有人会说你什么。”
  又过了良久,枣祗方才低声说道:“可是魏王对我的知遇之恩呢?没有魏王从农田中提拔我为亲信,让我走上仕途的第一步,我那有今天?十年前,魏王对我推食食之,解衣衣之,种种情景仿佛在目,我忘不了啊。”那老家人不说话了,他跟随枣祗多年,无比清楚枣祗的性格,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油灯闪烁,直至天明,当鸡叫三道时,枣祗方才沉重的走出书房门,枣祗的手下这才惊讶的发现,枣祗那花白的头发,在一夜之间,已经变成满头银白,看不到半根黑发。枣祗并没有理会部下关心的询问,而是淡淡的下令道:“传令下去,将陈留城全部粮食集中,装车送往东郡。”
  “大人,你疯了吗?”一名小吏惊叫道:“你叛投魏王,还把陈留城的粮食送给魏王,康王的军队来了,你全家都活不了!”
  “我是大汉官员,魏王手中拿有万岁血诏,替万岁监管天下,我送粮食给魏王,并不是叛逃,而是弃暗投明。”枣祗平静的回答道:“照令行事,康王的军队来了,有什么事我一力担当。”
  正午时分,陈留城大约三万石的粮食装车完毕,枣祗只在城中留下数百军队,就让他的亲弟弟枣殛率领陈留最后的三千士兵送往东郡,枣祗亲自送出十里后方才回城,陈留城中已经一片慌乱,到处都可以看到四散逃命的陈留百姓,都说枣祗叛变在这时候叛变当世第一杀人魔王董卓,在董卓军来的时候,肯定会把陈留城杀得鸡犬不留,也有百姓朝枣祗丢石头,枣祗尽管被砸得头破血流,仍然一言不发。
  半个时辰后,枣祗对属下交代了最后的命令——当康鹏的大军到陈留城下时,立即开城投降,不得抵抗。然后枣祗孤身一人回到后堂,先杀死两名亲身儿女,又杀死妻子,最后枣祗留下向康鹏认罪的遗书,自缢而死。第二天,枣祗之弟枣殛在乌巢南面,将粮食移交给了前来接应的曹操军,然后枣殛也自刎而死。
  对于枣祗的临阵倒戈,大大出乎康鹏的预料,过于低估曹操凝聚力的康鹏愤怒之余,又不得不佩服枣祗的忠义,好在枣祗给曹操送去的粮食并不多,三万石粮食,还不够曹操军使用半个月,何况曹操统治下的青州民间比军中更缺粮,这三万石粮食,最多只能让曹操军多坚持十几天,根本解决不了关键问题。
  正如康鹏估计的那样,曹操在接到枣祗舍命救助的三万石的粮食后,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冀州大战,两条被康鹏压抑多年的猛虎张辽和徐晃发威,八万曹操军活着逃过黄河的不到一半,加上原来留在后方的二万军队,曹操只剩下五万多军队,可曹操要面临的,却是董卓军雍州军团和冀州军团超过三十万军队的两面夹攻,曹操的处境之艰难与压力之巨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在康鹏兵出虎牢、董崇兵临黄河之际,曹操在东郡召开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曹操军全军军事会议,曹操军所有文武干将无一缺席,东郡官厅中人头熙熙,但气氛压抑,再也没有了往常曹操军军事会议时那嬉笑自若的轻松,每一个人脸上都清楚的写着焦急两个字,焦急与绝望,是曹操军所有人心中的真实写照。
  “大王驾到。”随着礼仪官的长吟,身着王服的曹操款款从后堂中走出,在他的身后,是曹操军的军师郭嘉,与曹操军其他人不同,曹操和郭嘉脸上没有丝毫沮丧失望的神色,反而带着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绝非那种失望中的强作笑颜。
  “诸君,今天孤召集你们,是要告诉你们一件事,打着大汉旗帜的董卓来了,他要统一天下,所以来了。”曹操坐下后,突然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曹操军众人面面相觑,董卓军大兵压境的事,青州就算聋子瞎子都知道,何况曹操军高层。
  “你们一定很奇怪,孤为什么说这样的话?”曹操看出众人的疑惑,微笑解释道:“其实孤想告诉你们的是,董卓为什么要来攻打于孤?十年来,董卓直接把持天子四年,间接控制朝廷六年,虽然董卓威逼万岁加封他为康王,但他始终没有称帝自立,还多次来信劝孤也不要称帝,不要分裂我华夏民族,孤与董卓之间的战争,只是我华夏民族的内战,在统一大汉天下为前提的内战。老实说,董卓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没有称帝,没有分裂我华夏,孤很钦佩他。”
  曹操军众人越听越糊涂,曹操钦佩敌人?甚至有曹操军的将领在怀疑,自己的主公是否考虑向董卓投降了,所以才说董卓的好话。但曹操又说道:“董卓以大汉正统自居,孤手中有万岁血诏,代天子行事,同样是大汉正统,天无二主,孤与董卓这一战,是永远无法避免的。”说到这里,曹操神色无比郑重,“在今天早上,孤先后收到两封信,第一封是董卓写给孤的,他劝孤投降,并承诺让孤世袭罔替魏王之位,永为监国王,世代替他监管他的后世子孙。”
  曹操此言一出,在场曹操军诸人除了郭嘉外无比失声惊叫,惊讶于康鹏的出手之大方,监国王的权利之大,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在某种时候,监国王的权利甚至可以替代天子,比如周公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曹操咳嗽一声,将众人从震惊中拉回来,曹操微笑道:“还有一封信是自封为王的刘备送来的,因为当今万岁被董贼欺凌以致断绝子嗣,刘备已经决定在近日称帝继位大统,遥尊万岁为先帝,他劝孤奉他为帝,我们两家互通有无,共同抵御董卓的侵略。”
  “刘备看准了孤的弱点,青州人口稀少,兵源不足。”官厅中,曹操军众人安静得连一根绣花针落在地上都可以听到,只剩下曹操洪亮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所以刘备许诺,只要孤协助他进位称帝,他就从徐州抽调十万男丁给孤,缓解孤兵力不足的困难。刘备这招狠啊,他成了大汉皇帝,远在长安的万岁成了先帝,董卓就成了大汉叛逆,董卓也只好仓促称帝,仓促间内部必然不稳,董卓只能退兵整顿内部,孤与刘备就可以赢得一段喘息时间。”
  “你们说,孤应该选择董卓?还是选择刘备?”曹操微笑着问众将道。
  过了良久,曹操军众人没有一个人说话,又过了一会,许褚突然放声大哭,在曹操面前双膝跪倒,大哭道:“大王,你不要投降董贼,又不要投降刘备,许褚不要你投降,臭光头也不会让你投降的,许褚愿意舍身为你挡住董贼的军队,大王,你不能投降啊。”
  “仲康说得对,大王,你不能投降。”夏侯敦冲出来跪在许褚身边,独眼中热泪滚滚而落,“大王,我们是男人,我们不投降,我们宁可战死,也不投降任何人。”
  “不降!死战!不降!死战!不降!死战!”所有曹操军文武都跪倒在曹操面前,异口同声的呐喊道。
  “你们说得对。”曹操眼中噙满泪水,含泪说道:“孤已经与奉孝下定决心,既不投降董卓,也不帮助刘备进称伪帝,孤要继续抗着汉家旗号,为华夏一统与董卓死战到底,无论董卓胜还是孤胜,这天下还是华夏的天下,永远不会分裂。虽然这条路对孤来说,几乎肯定是绝路,但孤就是要在这绝路上走下去。”
  “你们中间有谁想走的,孤不拦你们。”曹操泪流满面,柔声说道:“你们选择吧,是陪着孤在这绝路上走?还是现在就离开?”
  “我等愿为大王舍命一搏!”曹操军众人大吼道。
  在曹操下定决心和康鹏死抗到底的时候,刘备军方面,尽管曹操明确表态不会支持刘备,刘备仍然决定在初平九年的十一月初五,在徐州进位称帝,并命令手下为此大造声势,就算只能当几个月皇帝,刘备也想尝尝做皇帝的滋味。但康鹏早就知道他的性格,董卓军雍州兵团还在向东郡挺进的时候,康鹏就向荆州军团和江南军团发出命令,命令荆州军团和江南军团必须在一个月内拿下汝南与合肥,就算刘备还厚着脸皮继续称帝,也要让刘备的称帝闹剧变成一场噩梦,一场让刘备胆寒的噩梦!

      最终卷—瓜熟蒂落 第四十六章 统一之战(4)
    

    汉初平九年十月十四,董卓军雍州军团兵临济阴,距离曹操军全力防守的进入青州咽喉要道东郡不到六十里,在同一天,董卓军冀州军团渡过黄河,兵指白马,从北面配合雍州军团的军事行动。早有探马飞报曹操,曹操不敢怠慢,忙召集众谋士商议。
    “大王,敌众我寡,敌粮多我粮我少,强弱悬殊。”程昱献策道:“白马地势高险,易守难攻,郝伯道(PS:以三干士兵挡住诸葛亮二十万大军一个多月的守城牛人郝昭)精于守城,我军可暂不顾及白马。但东郡附近地势平坦,正是董卓的铁骑最擅长的地形,我军切不可坚守,需出奇方能胜之,大王可遣一支奇军,乘董卓远来立足未稳,今夜劫董卓雍州军团主营,挫拆董卓锐气,我军再出计破之。”
    曹操点头,他也知道和董卓军正面硬碰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便下令夏候敦与张郃领三千骑兵,多备柴草硫磺等引火之物,淮备连夜去劫董卓军大营,郭嘉又补充道:“大王,董卓狡诈,贾诩阴险,虽是远来,肯定会加强夜间防御,大王可多遣一军接应,若我前军失利,可迅速救援,若前军得手,可上前助之,扩大战果。”郭嘉的话正打在曹操心坎上,立即答应,派许楮率领曹操军最后的三千骑兵从后接应。
    ……
    董卓军这边,正如郭嘉所料,董卓军大军刚扎下营寨,贾诩就找到康鹏,间康鹏献计道:“大王,我军虽占优势兵力,但远来疲惫,以曹操之狡猾,郭嘉之多谋,肯定不会放过我军这个弱点,今夜十有八九会有敌人来劫营。”
    康鹏一想也对,冷战历史上的以弱胜强和以少胜多,除了白起和陈庆之那两个战争天才兼疯子是正面强攻得手外,其他人都是要玩阴谋诡计才行,尤其是曹操和郭嘉,更是玩阴谋的行家。康鹏问道:“那该如何是好?我军该如何布置?”
    “我军大营距离东郡五十余里,曹操想劫我军大营,就得用行军速度块的骑兵。”贾诩分析道:“当年诸葛亮小贼在邺城用新型陷马坑应对我军骑兵,十分有效,我军可照葫芦画瓢,在大营门前密挖陷马坑,再在大营两侧埋下伏兵,当敌人劫寨冲锋时,必中陷马坑,我军再从两侧杀出,至少可以让曹操的骑兵再少一半。”康鹏大喜,马上派将领去安排。
    ……
    在同一时间,顺利渡过黄河的董卓军冀州军团已经将白马城重重包围,郝昭镇守的白马城中仅有三千曹操军,还肯定不会有援军,而董卓军冀州军团却有十万之众,平时不怎么管事的董崇见自军是以大欺小以多打少,难得来了兴趣,要亲自率领大军在日落前攻破白马,给即将会师的大哥送上一份厚礼,张辽、徐晃和庞德等董卓军大将也没把小小的白马放在眼里,一个个摩拳擦掌,要拿三千曹操孤军练手。
    雍州军团中,只有董崇的幕僚田丰头脑清醒,他向董崇劝谏道:“二将军,虽然敌寡我众,但白马守将郝昭乃是有名的守城将军,曹操敢把东郡的北大门交给郝昭又不派援军,就是最大的证明。我军不可强攻,否则定然伤亡掺重,劳而无功,须以计破之。”
    田丰的话出自好意,但是被一连串胜利冲混头脑的董崇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