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诗刊 2006年第22期 >

第4部分

诗刊 2006年第22期-第4部分

小说: 诗刊 2006年第22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的黑 
  抹去了花瓣的色泽 
  雀鸟的啾啼 
  一个人面部的表情 
   
  甚至 连同她的心情 
  不再起波澜 
  如同那棵谦卑 沉默 孤独的树 
   
  想 念 
   
  我在冬夜想念乡村 
  那些我从未到过的乡村 
  从未嗅过的麦秸气味 燃烧后 
  炊烟的气味 
  渐渐靠近神祗的气味 
   
  我还想念乡村白桦林的气味 
  我从未到过那片已脱了叶的树林 
  萧瑟 孤寂 
  像我某些年的心境 
   
  一条不知名的小河也散发出了清冷的气味 
  而我从未到过那条小河 
   
  我想念低矮屋檐下皱纹密布的 
  那对老夫妻 
  我从未见过他们 
  可我听到他们在灯下算计时令与祭祀 
  他们身体中散发出的命运的气味 
  清淡 微弱 
  像窗外静静落下的白雪…… 
   
  雨夜长安 
   
  不,它不叫长安 
  叫西安 
  可我还是愿意叫它长安 
  这是它的本名,也是它的气质 
   
  那些雨里奔跑的汽车 
  多像春秋战国驰骋疆场的战马 
  马灯闪闪烁烁 
  厮杀和牺牲,重建和复兴 
  才像它本身 
   
  夜里抵达长安 
  这座城池更像两千多年前的样子 
  庞大笨拙地埋在地下或露在地面 
  只是,那些战后的倦怠 
  辉煌时的雍容 
  已被另一个朝代的雨水,打湿了 
   
  沙戈,女,1966年出生于甘肃兰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梦中人》《沙戈诗选》。作品多次入选年度优秀诗歌精选集,被推介于《中国当代西部文学发展史》。曾参加诗刊社第19届“青春诗会”。 
月光之盏(五首)
王志国 
  瘦风吹 
   
  珠帘不动,风动 
  从霜降到大雪 
  廊檐下八瓦的路灯 
  安眠于微风的吹拂 
  而腊月的老屋,习惯于在瘦冷的寒风中 
  保持破旧的沉默 
   
  门前的小路,寂静、弯来弯去 
  仿佛一个人缠绵的乡愁 
  正从千里之外的异乡望过去 
  看——母亲手扶门扉的身影 
  突然有了细微的颤动 
  那一定是她,眺望的眼睛 
  再一次被风所伤 
   
  月光之盏 
   
  没有风,一切归于寂静 
  那个披着寒光赶路的人 
  他身后的道路是白银的匹练 
  他内心的迟疑,是暗处无法照亮的阴影 
   
  是的,我们都是月光忠实的子民 
  被清冷的光照耀 
  受月光之盏里倾泻的白银浸润 
   
  我们在月光下行走、生活,繁衍后代 
  我们是一粒粒被照亮的卑微尘埃 
  既不悲伤,也无忧愁 
  我们总是习惯于在这样的照耀里 
  把生活的阴影 
  从内心移到身后 
   
  在水边 
   
  一面镜子在风中荡漾 
  一段倒影,身子一动就消失了 
   
  一片瓦蓝瓦蓝的天,一片又一片的 
  鸥鸟和大雁栖息的天空 
  因为翅膀上的风 
  平静的水呀,让我朦胧的幻影 
  彻底动了起来 
   
  旧时光 
   
  那些淡淡的白雾,自山间漂浮 
  仿佛一缕缠绕的丝 
  轻易淹没山水间清晰的界限 
  这幽静而虚空的画卷 
  仿佛不确定的旧时光 
  突然浮出往事的水面 
   
  那些坚硬和柔软的部分 
  是暗疾?还是无法愈合的旧伤? 
  在旧时光沉寂的地方,落地成沙 
  每一次回头,都有迎面的风沙 
  弥漫我们的眼睛 
  每一次回望,都有茂盛的水草 
  从旧时光里长出来,缠绕我们 
  不断向前的生活 
   
  冬天的河 
   
  冬天是从一条河的消瘦开始的 
  她首先亮出了自己的肋骨 
  然后,两岸河滩堆满奔流的影子 
   
  冬天的河是一种坚持的慢 
  时光的流逝在这里减速 
  清澈的柔波,仿佛一幅画未曾说出的比喻 
   
  没有潮汐起伏 
  没有尖角礁石的触痛 
  冬天的河,用瘦 
  优雅另一种姿态 
   
  王志国,藏族,1977年11月出生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1998年开始诗歌创作,有诗作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全国百余家大型刊物发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另一种陌生感(组诗)
泉 子 
  在文成公主像前 
   
  我来了,公主 
  九百年前那次艰苦而孤寂的迁徙 
  是否只是为了这个下午的相遇 
  在这个下午 
  你并非作为一个唐代的公主来与我相见 
  你是一个我偶然间邂逅的女子 
  在二○○六年八月五日下午 
  在日月山,在苍茫的汉藏古道口 
  那用比连绵的祁连山脉更为绵长的苍凉 
   与孤寂 
  来换取对时间的穿透力是否是值得的? 
  在九百年之后 
  当一个男子循着你当年的足迹 
  来认领那片属于他的苍凉与孤寂 
  公主,就像你早已预言过那样 
  我是一个追随者 
  也是一个转述者 
  而在另一个九百年之后 
  终将有另一个人再一次记起,并说出 
  那曾经由我的嘴唇代替你说出的 
  “从无穷无尽的偶然中 
  发明一条必然的道路是多么地艰难!” 
   
  仅仅是一种陌生感带给我如此剧烈的震撼吗? 
   
  仅仅是一种陌生感带给我如此剧烈的震 
   撼吗? 
  在湖天一色的湛蓝之间 
  浮动的羊群仿佛一团团奔跑着的白云 
  那坐在圆丘形的山脊上 
  看护着谷地上的牦牛与羊群的牧人 
   
  他那王者的忧郁与孤独 
  那遥远却依稀可以触摸的祁连山脉 
  那在苍凉的孤寂中 
  开得如此放肆的黄色的、紫色的花儿 
  那失群的大雁 
  那散落在山坡上的寂静的沙陀寺 
  那依门吹笛的僧人 
  他的名字叫加杨洛智 
   
  春天的树枝上的两朵乍放的小花 
   
  如果我们把一颗星辰与另一颗星辰 
  比作同一根春天的树枝上的两朵乍放的 
   小花 
  我的爱人 
  如果我们把恐龙与今天的我们 
  比作同一根树枝上的另外两朵小花,我 
   的爱人 
  我的爱人,你是否知道,你是否能证实 
  就像我们当初立下誓言的那样 
  一朵花与另一朵花,不会比横亘在我们 
   之间的距离 
  更遥远 
   
  隐 喻 
   
  没有什么比女人作为短暂与易逝的隐喻 
   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了 
  即使是蜉蝣,这种朝生暮死的生物也不能 
  因为你每天都在目睹这样的消失 
  你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见证者 
  你曾见证过多少惊心动魄的美 
  就将见证多少惊心动魄的逝去 
  而在这样的消逝堆砌出的 
  一面巨大的镜子里 
  你从中读出的 
  不再仅仅是你个人的消逝 
  是的,你将发现 
  十年与滴答之间的十秒,那十个瞬间 
  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并非一个与世隔绝之地 
   
  用一把斧子,把这迎面而来的大山劈成两半 
  你就能发现,那尖削之间隐藏的村庄 
  它们不止一个,就像在伤口处汇聚,蜿 
   蜒,汩汩流淌的河 
  就像一根南瓜藤蔓上的,几朵黄色的小 
   花以及几个墨绿色的果实 
  如果你逆水而行,你便能 
  与一茎绿草,一颗露珠,一片蝉鸣,一 
   声狗吠 
  一个童年,以及经过那么漫长的等待之 
   后的 
  一个少年相遇。他应是穿着一件墨绿色 
   的衣服 
  这并非一个与世隔绝之地 
  准确地说,它通过一把斧子与这个广阔 
   的世界保持联系 
   
  泉子,1973年出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诗歌创作,共发表诗歌、随笔多篇。作品入选《中国最佳诗歌》《中国新诗年鉴》《中国诗选》《诗歌评论》等十多种选本。著有诗集《雨夜的写作》。曾获2000—2002年度浙江优秀作品奖等多个奖项,现居杭州。 
人到三十(组诗)
丁 莉 
 妹妹的地方 
   
  如果我有一个妹妹 
  卸下所有的手饰和优雅 她穿着 
  我童年的旧棉衣 她的远方 
  不在任何一个太具体的地方 
   
  火车从高原冻土层上驶过 
  藏羚羊在奔跑 
  我的妹妹不停留,像一枚单摆 
  嘀嗒,嘀嗒 
   
  绕过所有的垃圾车、巴颜喀拉的冰雪 
  自亚洲水塔 三级地形 
  湍湍而下 
  清洁,拦不住 
   
  来到这里 
  坐成一小片洛阳盆地? 
  我的妹妹断不肯趁楼与楼之间 
  偶然的缝隙 
  长满野草、一年一度的荒凉 
  她不在家 
  她又跑到哪里玩了呢 
   
  新装修的屋子发散出甲醛的气息 
  我把烫过的头发又拉直,合上的书又打开 
   
  等车,在傍晚 
   
  我在那些台子上 缓缓坐下 
  这时 枝条们都伸出手臂 
  想再摸一摸他们的孩子 
  一个徒然拥抱的姿势 虽然 
  他们已不知道 自己的孩子是谁 
  天空 突然静下来的跑道 
  只有几朵晚年的云在踱步 
   
  那些雷电的鞭子 
  暴雨的马车 那些光 
  炽烈的响吻 都去哪里了 
   
  我在等车 我不上班 不下班 
  不考试 不赶赴任何人的婚礼 
  此刻 我在回家的路上 多么干净 
  而直接的事实 
   
  我的耳朵 曾灌满广告词 而风 
  带走了它们的轻 
  被悬浮带走的还有 
  节日的热气球 一些彩头或喧哗 
  没有理由 伞一样在原地苦撑着的 
  我把它叫作树或悬铃木 
  站着 已不期望有人 
  会为我们颁发执照 
  哄我们说我们可以 在路两侧 
  老那么绿着 绿下去 不败的旗帜 
   
  车来不来都一样 
  夜色注定要降临 
   
  把所有的黑都打散 编成模糊的几大绺 
  披在肩后面 
  好了 别问我是谁 
   
  倾 诉 
   
  一枚骨刺在隐隐作祟 
  一个钉子楔入墙壁至深 
   
  一只伤口之手为您打开了 
  黑暗与完美 这向八个不同的方向 
  分披和蜷曲的 
  花瓣 
   
  从未听过 这么多 
  细碎 
  淙淙 流水一脚踏空了岩石 
  夜晚曾经多么安静 
   
  日常化 
   
  善舞的 可一只细腿伶仃的高脚杯 
  绝不肯在打滑的大理石地面上 
  旋转 这太像舞台了 
  也不会有大而飘逸的弧度 表演给你看 
  亲爱的 我止不住 止不住地踉跄 
  扶住我好吗 我是天生的笨女人 
  一些酒意 
  就要泼洒出来 藏不好 
  更多的时候 
  我轻轻摇摆 甚至听不清自己 
  在喃喃些什么 
  只是慢慢成为 摇摆的一部分 
  慢慢丧失意义 
   
  丁莉,女,1972年生,河南洛阳人,籍贯山东。1973年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曾在《诗刊》《星星》《诗神》等刊物发表诗歌,有作品收入《2002年度最佳诗歌》等多种选本,曾在“乐山杯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奖。 
作品回放:诗十一首
李轻松 
  李轻松,女,生于1964年,先后毕业于某医校和中央戏剧学院。在精神病院工作五年,做过编辑和自由撰稿人,现为沈阳市文化局专业编剧。 
   
  编者按 
  李轻松既写诗,也写小说,而她本职工作是编剧,可以说她是一位全天候的文学作者。而诗对于她是真正的业余行为。但她的诗是发自生命的,也许因此,她的诗歌作品才具备了优秀诗歌的最基本的因素。 
  她的诗歌是这样的: 
  一、内在:它们是源于内在生命的感知与领悟的。 
  二、闪光:她诗歌的语言是神秘而灵动的,也是处处闪动语言光彩的。 
  三、外延:在她诗歌的语言之下,是有着延伸于语言之外的意味与品质的。 
  四、想象力与创造性:她的作品是有超现实倾向的,她用诗歌创造了一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语言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对应,在相对的距离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