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882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882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罗最好的是有七千年的文明史。最坏的是人口密度大,缺乏舒服的环境,住房短缺。未来问题:人口飞速增长(每年增加35万人)。

  伦敦最好的是有活力。最坏的是失业现象普遍。未来问题:伦敦市大委员会可能解散,要有一个全市性的权威。

  洛杉矶最好的是气候、地理条件和活力。最坏的是烟雾和交通。未来问题:“尚未找到自己的形象,也不知道自己要上哪儿去找”。

  莫斯科最好的是食品。“苏联最好的食品都来到莫斯科。”最坏的是住房短缺。

  纽约最好的是多样化、竞争性,“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出头露面或销声匿迹。”最坏的是财富、文化、居住区等的不同而致使生活方式悬殊,威胁到城市的概念。未来问题:解决这些差距。

  巴黎最好的是法国文化与法国当代经济发展和谐一致。最坏的是住房不合适,经常往返于工作地点和居住地之间。未来问题:地产和住房,对青年来说更加严重。

Number:3464

Title:让一切都充满活力

作者:土光敏夫

出处《读者》:总第45期

Provenance:经营管理之道

Date:

Nation:日本

Translator:张惠民

  让一切都充满智力

  活力是什么?按我想,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表示:

  活力=智力×(毅力+体力+速力)

  活力不光是指人的干劲,而且还需要智力。毫无疑问,知识与技术是重要的。然而,对于活力来说,智力是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所谓充分条件,就是使智力变成果的行动力。构成其行动力的主要因素,是毅力、体力和速力。

  毅力,它是意志、性格和干劲的源泉。出人意料的是,人们往往忽视了体力的重要性。速力则反映了这样一种态度:重视工作的时机甚于它的数量。

  要权威,不要权力

  无论是首脑还是管理者,都拥有那种由职务直接产生的力量。那是一种外来的力,也就是权力。这种极力,乃是一把传家宝刀,最好不要轻易拔刀出鞘。相对来说,首脑与管理者就不一定都拥有权威。因为,权威是从内部自然产生的,是从一个人内在的实力和人格中自然渗透出来的。我希望,这种权威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击剑技法上,有活人剑、杀人剑的区别。在企业这个竟技场上,为了使企业保持生气勃勃,我们就要用权威这把活人剑,而不要去用权力把这杀人剑。权力大而权威小,企业就会衰败;权威先行,权力后随,企业就会蒸蒸日上。

  “看”,发现不了问题;

  “观察”,才能抓住问题

  真正发现问题,就差不多意味着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之所以难以发现真正的问题,那是由于问题就象冰山一样,我们只能看见一小部分,而它的大部分都隐藏在水面下的缘故。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从微小的征兆中发现大的问题。为此,就需要相当的眼力了。不能光是随便看看,而是要探出身子全神贯注地端详凝视。

  决断就是要不失时机

  一味追求完善,就会坐失良机。即使是一个一百分的方案,如果误了时机,结果也就只能得到五十分了。即使是一个六十分的方案,如果不失时机,有信心地行动,也许能得到八十分的结果。“运气”这个东西,往往是在这个时刻光临的。

  在事业上,也还有非冒风险不可的时候。此时此刻,重要的不是怎样作出决定,而是必须作出某种决断。

  人越早担负重任,进步也就越大

  为使得工作场所及工作本身有利于人才开发,首先应从组织及人事方面着手。其中我最重视的,就是“早期、重任、锻炼主义。”无论什么人,都应从年轻时受到严格的锻炼,让他承担有助于提高能力的工作。一个人如不能见难而上、不断努力并历尽艰辛,那他就成不了人才,也就形成不了他自己的实力和人格。

  工作的报酬是工作

  关于工资与工作的相互关系,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有种种议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人们的喜悦,不是只靠金钱就能得到的。工资可以减少人的不满,但不能增加人的满足感。应该说,能够增加人的满足感的,还是工作本身。

  不管什么工作,如果能够自发地、自主地去进行,人们就会从中感到工作的意义。比工作的种类更重要的是进行工作的方式。

  人们往往不是有这个能力才担负这个职务,而是担任了这个职务才发挥了能力

  说这个人有能力,只是说他在过去和现在的职务上有能力,至于在将来的职务上是否表现出同样的能力,那是没有任何保证的。对于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胜任新的更高的职务,如不让他实际担任这个职务干一番,那是无法断定的。事情应该这样来考虑:假如新职务要求的能力是一百,那么,即使这个人现在的能力是八十,也应该任用他,以便使他的能力能提高到一百。有的人,往往就是由于担任了某个职务而发挥了惊人的能力。

  要使人们经常感到人手不够,不这样,就锻炼不出人才

  根据我的经验,在出人才的工作单位,往往是工作多而人手少。这样,每个人的负荷就加大了。每个人都干着稍稍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这就形成了一种必须自己去经受锻炼、克服困难环境。然而真正能够造就人才的正是这样的环境。

  人手不够,那是人才开发的绝好的土壤。

  由纯种赛马变为田鼠

  我一来公司,就看出来本公司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好的。但同时也立刻感觉到这种素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就象纯种赛马那样,在事业顺利时显得很神气,对什么事都应付得很漂亮。

  但是,一旦景况变得不顺当,纯种赛马那漂亮的腿,就动弹不得了。面对恶劣环境及不利条件,它的腿便萎缩起来了。在这种马的身上,看不到向困难挑战的气概和克服困难的努力,也缺乏那种在任何环境下也要生存下去的生活能力。

  为此,我曾呼吁过:大家都应由纯种赛马变为田鼠。田鼠,它总是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之中。它必须自己觅食,四周尽是强敌,也没有谁来保护它。一旦它失去活力,那就意味着死亡。正因如此,为了生存下去,它的智慧得到了磨练。

  面壁一生

  我每天都盯着一片墙。

  我推墙,打破墙,然后,再盯着下一片墙。

  在一个小房间里,如果坐着不动,就意识不到墙。一有所动作,碰壁了,才意识到墙。

  我想,只有每天都去发现、推挤、打破“墙”,人才会有所进步。有句话,叫作“面壁九年”。我想,我们应该面壁一生。

Number:3465

Title:传奇人物土光敏夫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5期

Provenance:工人日报

Date:

Nation:

Translator:

  1976年的一天早上七点钟,日本东京警视厅的便衣警察包围了首都郊区土光敏夫的住处。

  日本的经济巨头、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土光敏夫,个子矮胖、宽肩膀、方脑袋、动作缓慢,目光专注而庄重,活象个柔道运动员。1950年,他负责领导新生的石川岛播磨公司的造船所。就在他为巴西建造两艘高速巨轮时,发生了一起未曾预料的、对他生涯起决定作用的事故。在土光敏无负责建造的两艘巨轮中,有一艘出港时撞在码头上,不过撞坏的是码头,巨轮只受了点轻伤,第二天又重新启航了。立时,土光敏夫名声大振,各方订货纷至沓来。仅十年工夫,日本就在土光敏夫的带动下打进了世界造船业。当时,世界上十艘船中,有八艘是日本制造的。以后土光敏夫又致力于其它方面。在亚马孙河流域,他成为美国巨型工厂的第一个对手;他担任东芝公司的董事长后,使生产计算机、半导体收音机,集成电路和通讯系统的东芝公司成为世界性的企业。他在经济领域的巨大成就,使他成为日本经济成就的象征。

  这样一位率领日本工业大军的声名显赫的土光敏夫,对于公众来说,是一位谨慎的、几乎有些神秘的人物。

  这次,由于一桩案件的牵连,人们才有机会窥探一下这位经济界巨头的私生活。

  便衣警察在土光敏夫的住地只找到一幢小木屋,木门是朝街开着的。他们以为土光敏夫的府邸一定在附近,便按响了木屋的门铃。一个身着家常衣服的老妇走出门来。“请问,土光会长别墅在哪儿?”警察问。“哪有什么土光别墅?”妇人答道,“我是土光夫人。我们就住在这里。”“能不能请土光先生出来一下。”警察问。“噢,”土光夫人回答说:“他早就走了!坐早晨六点半的火车上班。你们明天来,六点以前一定能找到他。”

  警察们愕然了。土光敏夫当时已八十高龄,担任经团联会长已经两年,却住在这样简陋的木屋里,每天挤火车去上班。警察们结束了险些闹出大笑话的搜查。从此,关于土光敏夫私生活的消息在东京不胫而走,这位沉默寡言、谦逊谨慎、严肃刻苦、位尊荣极的人物的巨大形象便从此家喻户晓了。

Number:3466

Title:法医辛浦森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杜伦太太已经不在了。我用硫酸把她溶解了。”嘻皮笑脸的小个儿哈逸告诉伦敦警察厅探长,“但是你如果找不到尸首,怎么能证明是我谋杀的呢?”

  哈逸把富孀杜伦太太骗到英国克劳莱镇一间租来的储藏室里,开枪射击她的后脑,劫走了她的首饰,把尸首丢进一只满装硫酸的钢桶。尸体溶解以后,他把桶倒翻,亲眼看着杜伦太太尸体的溶液淌到院子里砂砾铺的地下才离开。

  他以为警察当局要找到尸首才能对他起诉,这样想就错了。哈逸招认不久,全球最蓍名的法医学专家,伦敦大学的辛浦森博士就到犯罪现场来回勘察。他雨伞从不离身,就用伞尖不断在砂砾地上敲打。他突然蹲下来,拾起两颗看来有点象钻石的小石子,用放大镜细加观察。“人体的胆结石,”他说,“仔细搜查这地方。”

  结果警方找到了一些红色塑手袋的碎屑和丙烯酸树脂假牙的碎片,手袋和假牙都经判定是杜伦太太的东西。他们又在哈逸的储藏室里找到一支0。38口径的左轮手枪,其中一枚子弹业已发射。接着一位珠宝商来报告,说杜伦太太失踪后几天,他曾经从哈逸手上收买了几件女人首饰。查出来是杜伦太太的东西,这成了有力的罪证。结果哈逸被控受审,定罪问绞。

  后来有一名不明白辛浦森博士求证方法的警官说:“发现那些胆结石真侥幸,一下就破案了。”辛浦森眉毛一扬。“说实话,我是特意去找胆结石的,”他说,“年龄和杜伦太太差不多,日子过得象她那样舒服的女人,多半有胆石。因为胆石上面有一层脂肪质的东西,酸性的液体腐蚀不了。存心去找,就不难发现了。”

  医学奇才

  辛浦森是伦敦警察厅顾问,伦敦大学盖氏医学院法医学教授,牛津大学讲师,著过七本书。他不是真正的侦探,而是法医病理学家,长于检验伤痕,尸体,人体组织,以决定死因,凶嚣,死亡时间。他的特长是观察入微,知识渊博,推断如神。

  有一次一个海滨小城刚从海里捞起一具绑了绳索的尸体,辛浦森接到警察局电话,要他去看看。“看来有点象谋杀,”警察在电话里告诉他。辛浦森立刻赶去验尸,他一面检查,一面对秘书口授观察所得:“男子,四十左右,营养良好,无显著外伤,皮肤上有刺花,大概时常出海等尸体解剖之后就可以知道清楚了。除非我的判断大错特错,这不是谋杀,是自杀。”

  “怎么会呢?”负责办这件案子的探长说,“这个人捆得紧紧的,就象只要送到炉子里去烤的鸡。”

  “请你看一看,”辛浦森回答说,“每一段绳子都绕了身体一匝,而且每一个结都是朝上打的,很可能是用自己的手和牙齿拉紧的。”辛浦森用手电筒照死人嘴里,“甚至还有一小股绳子,仍旧夹在两个门牙的缝里呢。”

  警方调查结果,发现这个人确是自杀致死。他知道自己是游泳健将,怕死不成,在投水之前就先把自已绑起来。

  没错过一次

  1959年辛浦森在索塞克斯出生,一九二四年进盖氏医院附属医学院始终没有离开那里。他是个才华横溢的学生,曾经得过无数的奖。应聘在医院任职不久,就开始替警方验尸到现在为止,已经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