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615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615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伦斯·列佛莫实验室的道格拉斯·斯坦芬博士说,由于地下煤气化试验的成功,使它成为从无法开采的煤矿中生产净化燃料的一种最有前途的方法。这种技术也许正是人类在努力控制有害的地下煤田大火中所获得的经验将帮助人类开发大量地下资源,其能量超过世界上所有可回收的石油能量的两倍。

Number:2464

Title:人为什么脸红?

作者:晓冬

出处《读者》:总第26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脸皮薄的人每当人家戏弄他时,心跳就会加快,而自觉脸部红得很。这种病称为“脸红恐惧症”。与“幻臭症”一样,乃是由于患者自身过分担心而造成的。

若由性格上来看,则安份守己、富于同情心、正义感强烈、内向的人,或是闷闷不乐的神经质者,较为容易发生这种现象。若由年龄来说,则青春期中的少年由于身心发展不平衡,也常会造成临阵怯场的局面。

这种症状是愈留意它愈严重的,最后甚至会发展为连出现在别人面前都不敢。在心理学来说,心中搁了一件事,一直想尽量忘却它,但又始终忘不了,这就是所谓的“恐怖观念”。若将此观念表现在身体上,又会变成“恐怖病症”。

“恐怖观念”是一个普通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例如:有些人虽然明知石油气炉的开关已紧闭了,但在外出前若不再去视察一下,就是放不下心来。这种情形相信大家都经验过,只是,如果情况变为疾病性时,就是患上“恐怖病症”了。

恐惧症即是“恐怖病症”之一,患者本身常在心中觉得为某一件事过分担心很不值得,而努力地想抑制它,结果情况却更糟糕。而且,倘若有一次你因某种缘故而脸红或怯场,这种经验就会变成习惯,以后只要你遇到类似的场合,体内便会起自然反射作用,造成你的怯场或脸红。在欧美各国,脸红被认为是一种纯洁的象征,所以容易害羞的人反而常留给别人良好的印象。但是在东方就不同了,脸红常常被人讪笑。认为是幼稚、胆小。

脸红是心理和生理的一种反射作用,所以不必过于重视,反之,越是注意它,越容易成为一种习惯。

Number:2465

Title:一个无臂美国人的自述

作者:哈罗德·威尔克

出处《读者》:总第26期

Provenance:路标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马铁军

我怎样用打字机打这个故事呢?用我的脚指头。

我生下来就没有双臂。一开始父母就使我意识到,我的不利条件比健忘和愚笨还要严重得多得多。“每个人都有某种不利条件,”他俩告诉我,“对你来说,什么顶用就用什么吧。”

什么对我顶用呢?敏捷的头脑,双脚,亲爱的父母,还有很多很多。那些年,我不得不摸索各种不同的办事方式。我觉得,除了弹钢琴,我差不多能够做我想做的一切事情。

由于某种境遇而探寻新途径的可能性,对我们大家都是存在的。你如果被门关在屋子里,那就另寻出路找窗户或天窗好了。

下面是我所发现的克服不利条件的途径。

挖掘全部生命力

科学告诉我们,我们的五脏六腑拥有它们平常工作时的三倍的能力。我们的头脑同我们的躯体一样,因为得不到锻炼,常常只能发挥其全部潜力的点滴而已。我通过生气勃勃的身心锻炼,学会了游泳。我有五个儿子,每当我和妻子得知他们有谁想要学游泳,我就开车把他送到水塘去。当然了,我驾驶的是普通的小汽车。儿子用双臂学着漂浮和游泳,我用自己的方式掌握着呼吸和摆腿。

抓住症结变难为易

能力有限或残疾在身并不足虑,我们有数不清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每天早晨上班,我不用别人穿衣服。系领带之前,我先把它打个结,再把它套在已经扣好一半钮扣的衬衫的领子上,然后低头钻进衬衫里,就象你们穿套领毛衣似的。我靠一条腿站在镜子前,用另一只脚扣衬衫上还没有扣完的钮扣,再把领带系紧。穿外套和穿衬衫一样,先扣好钮扣,再套在头上。过程虽然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睁开你的“第三只眼睛”

这是我对运用想象力的一种说法,而想象力的用途是无限的。试想,假如你没有手腕,你把手表戴在哪儿呢?在下面这个小故事里,分享我的欢乐吧……

最近,在一架横越全国的班机上,我注意到女乘务员在分发食品时频频看我。后来她到底开口了:“你把手表戴在脚脖子上了!”当时我正在看书,而且照例用脚拿书,表是显而易见的。

“这在纽约是最时髦的!”我掩笑答道:

她点点头走了,五分钟后又回来了。

“很抱歉,我不知道您是残废人,但愿没有得罪您。”

我叫她放心,那谈不上什么得罪。其实,我倒喜欢别人注意到我的想象力。

怎样把手表做成“脚表”呢?很简单,只要给表带加三、四个链节就行了。我的主意就是举一反三,别开生面。我们要扩展眼界,开拓心胸,做到及所不及。

有限的能力使你止步不前吗?或是什么东西挡在你的面前?你知道了我的故事,一定能不断地找到新的道路。

Number:2466

Title:无知的乐趣

作者:罗伯特·林德

出处《读者》:总第26期

Provenance:世界文艺

Date:1983。1

Nation:爱尔兰

Translator:刘新

同一个普通城里人在乡下散步,而不对他的无知的领域象海洋那样宽阔感到惊讶是不可能的。成千上万的男女活着然后死去,一辈子也不知道山毛榉和榆树之间有什么区别,不知道乌鸫和画眉的啼鸣有什么不同。我们整整一生都有鸟生活在我们的周围,然而我们的观察力是如此微弱,以致我们中间许多人弄不清楚苍头燕雀是否会唱歌,说不出布谷鸟是什么颜色。我们象孩子似地争论布谷鸟是否飞的时候总是唱歌还是仅仅有时候在树枝上唱歌,争论查普曼(英国作家和翻译家)的下面两行诗是根据他的想象呢,还是根据他对大自然的认识写的:

当布谷鸟在翠绿的橡树怀中歌唱,

初次使人们在明媚春天心花怒放。

然而,这种无知并不完全是可悲的。从这种无知我们可以得到有所发现的乐趣。这种乐趣是经常的,只要我们足够无知。

博物学家的幸福在某种程度上也依靠他的无知,无知给他留下这类新天地让他去征服。他可能在书本上已经达到了知识的顶峰本身,但,在他用自己的眼睛证实每一个光辉的细节之前,他仍然感到是半无知的。他希望亲眼看见雌布谷鸟一种罕见的情景在地上下蛋然后用嘴把蛋叼到窝里(在这窝里注定要发生杀害幼鸟的事件)去。他将一天又一天地坐在那里,望远镜紧贴着眼睛,为的是亲自确认或驳斥这样的说法,说布谷鸟确实是在地上而不是在窝里下蛋的。如果他是十分有幸竟然发现了这种最遮遮掩掩的鸟在下蛋,那么也仍然有其它领域在等待他去征服,有一大堆有争论的问题等待他去解答。无疑,科学家们迄今没有理由为他们错过的无知而哭泣。要是他们似乎什么都懂,那么这仅仅是因为你我几乎什么都不懂。在他们发掘出的每一个事实下面总是有一笔无知的财富在等待着他们。

我曾经有一次听到一位聪明的太太问,新月是否总是在相同的星期几出现。她补充说也许最好是不知道,因为,如果人们事先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天上的哪个地方能够看见新月,那么它的出现总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愉快。然而,我想,即使对那些熟悉新月的活动时间表的人们,新月也总是出乎意料地来到的。我们并不会因为我们对一年四季的职司有足够的知识,知道要在三月或四月,而不是在十月里,去找报春花,而在发现一株早开的报春花时就不那么高兴。我们也知道苹果树是在结果子之前而不是在结果子之后开花的,但当五月份我们到一家果园去度假日时,这并不会减少我们对假日之美妙所感到的惊讶。

一位当代的英国小说家曾经有一次被外国人问到:在英国,最重要的庄稼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黑麦。”象这样的完全的无知,在我看来似乎带有豪言壮语的味道;但是,即使是不识字的人的无知也是巨大的。使用电话机的普通人解释不了电话机是怎样工作的。他把电话、火车、铸造排字机、飞机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正象我们的祖先把福音书中的奇迹视作理所当然的东西一样。对这些东西,他既不怀疑也不理解。我们每一个人好象只是调查了一个小圈子里面的事实并把这些事实变成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以外的知识被大多数人看作是华而不实的东西。然而我们还是经常对我们的无知作出反应,加以反对的。我们不时地唤起自己并思考。我们喜欢对什么事情都思考思考死后的生活或思考那些象据说曾经使亚里士多德感到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从中午到子夜打喷嚏是好的,但从半夜到中午打喷嚏则是不吉利的”人类感受过的最大欢乐之一是:迅速逃到无知中去追求知识。无知的巨大乐趣,归根结蒂,是提问题的乐趣。已经失去了这种乐趣的人或已经用这种乐趣去换取教条的乐趣(这就是回答问题的乐趣)的人,已经在开始僵化。人们羡慕象乔伊特(本杰明,1817…1893,英国古典学者。…译者)那样爱一问到底的人,他在六十岁之后还坐下来学习生理学。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到达他这个年龄以前很久就已经失去了无知感。我们甚至对我们象松鼠那样积攒的一点知识感到自负,并把不断增长的年龄本身看作是无所不知的源泉。我们忘记了苏格拉底之所以以智慧闻名于世并不是因为他无所不知而是因为他在七十岁的时候认识到他还什么都不知道。

Number:2467

Title:请君珍视心中的爱

作者:列·巴斯凯利亚

出处《读者》:总第26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蒋红影

这是一篇激奋人心的电视讲话稿。它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满怀着爱去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每个人在诞生的那天都收到一件生日礼物,这就是世界。那里面装满了作为人所需要的一切,不仅有美好的东西,也有许多痛苦和眼泪。它既包含着很多魔力,很多奇迹,也有很多混乱。然而,这正是它的意义所在,这就是生活。当你打开这件礼物,将自己置身于这个世界中的时候,你将永不怀疑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在生活中可以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讲“我心中充满了爱,我对爱笃信不移。”可是当他们问女服务员“哪儿有水?”的时候,态度却是那样蛮横,歇斯底里。

只有当你用行动表明了你的爱时,我才会相信你。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充满爱的呢?首先,他们必须热爱自己。事实上,如果你不爱自己,你将永远不会去爱他人。一个人不可能完美无缺,但这并不等于说他无足轻重。每个人都有一些别人所不具备的东西。

犹太作家爱拉·威索尔曾这样精辟地写道:当我们告别人世去见上帝时,他不会问:“你为什么没有成为救世主?你怎么没有发现解决某某难题的办法?”而他将会问“你为什么没有成为‘你’?”

一天,我班上的一位姑娘说:“现在我知道了,自己为什么总是闷闷不乐,精神上感到很痛苦,因为我希望每个人都爱我,而这是不可能的。尽管我可以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鲜美的李子,可还是难免有对李子过敏的人!”这话讲得多么深刻!接下去她又说:“如果别人想要香蕉,我也可以使自己变成一个香蕉,但我将永远是个二等品,而事实上,我本来可以成为最出色的李子。如果我耐心地等待,那么喜欢李子的人就一定会出现。”这是因为,假如你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不做李子,而把自己变成香蕉,那么,他们又会说,应该把这个香蕉一掰两半,这时候,你就会进退两难,不知自己为何许人了。

如果你面对你内心的“自我”,握握手说:“喂:这些年你究竟到哪儿去了?现在我们又来到一起了,让我们一块向前走吧。”那么,你将会发现你身上蕴藏的潜力是无限的。

然而,你如果就此止步,这个自我发现就只不过是一次令人赞赏的历程。只有当你认识到“我们”这个“大家”,并把爱献给他人的时候,你才会成为真正的“你”。

有一次,我乘飞机时坐在一个大学生旁边,他看上去似乎无所不知,可是在我们的交谈中,他每句话都带着“我”。最后我说:“你知道在这五百英里的空中旅程中,你讲了多少次‘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