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2423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2423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21世纪的渐次逼近,到赛博世界里潇洒一游已成了大多数美国人伸手可触的现实,而沉湎其中乐不思蜀的男女人士更是与日俱增。到1994年底,全美实现联网的用户已达800余万,且这个数字每天都被刷新。

  读到这里,你不禁要问,赛博世界里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而使千百万人留连忘返呢?

  赛博世界里可谓无奇不有、无所不能。它那硕大无比的网络贮存着数以亿计的各种信息,信息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宛如阳光下的大千世界。在这里,一万多条公告栏(Bulletin Boards)为网络提供了各式各样难以想象的兴趣,几乎你所有的爱好都可以得到满足,所有的困惑都可以得到解脱。

  你要做生意吗?好的,网络每年可为你免费提供近亿万条商用信息,所涉及的行业和信息量可以超过任何商人的想象能力。

  你喜欢体育吗?好的,网络里为你准备了全世界已经举行的、正在进行的和就要举行的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为你提供了过去现在任何一位世界级体育明星的详尽资料,为你备下了你所喜欢的业余兴趣和花边新闻。

  你爱好音乐吗?好的,你可以调阅各种音乐方面的知识档案,你可以了解任何一位音乐家的生平、作品,你可以知道音乐的发生和发展,你可以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和不朽的音乐并学会怎样去欣赏它。

  你要搞政治吗?更不在话下。你可以直接给总统写信,你可以了解全美各州的政治信息、政策条文,你可以调阅你所关心的政治家或政敌的所有资料,你可以和任何你所路遇的切入信息高速公路的行人进行政策方面的争吵和辩论。

  也许,这都不是你所感兴趣的,因为你正处于情感上的低谷,或你正烦恼于人世间的嘈杂,只想找个人说一说心里话,同时你又不想去知道是谁在和你说话,此时,赛博世界更是你唯一的去处。

   像人类社会一样,赛博世界由大小不一的各类“社区”(munity)组成,每一个社区又分为若干个栏目,你只要切入你所希望的社区栏目,便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在那里等着和你交谈。

  也许你最爱驻足的地方是一个叫做“三十而立”(Thirty something)的栏目。在那里你也许会看到一位密执安商人和一位肯塔基教师正为一场赛马吵得不可开交,你想插上一句,但又实在拿不准帮谁。更有许多人嘈嘈杂杂地在另一边说长论短,甚至挑情弄骚。过不了一周,你就会发现这些爱在这个栏目里聊天的侃家们大都在每一天的某一固定时间里相遇,并总是互相问候,好像平素里街坊邻居下班后总要在茶馆或某一个公共场所聚在一起侃天说地一番一样。他们中大多数人从未见过面,当人们渐次相知相识后,他们便会互通信息,彼此照应。

  “我把‘三十而立’中的所有朋友视为一家人,”一位每天晚上都在此露面的芝加哥女士说,“我单身一人,每当形单影只时就会到这里寻觅知友,当我找到我所了解且也在某种程度上熟识我的朋友时,那种欣喜之情难以言表的。有几个人我几乎每天都要遇到,而每次遇到我都感到亲切温暖,虽然我甚至不知道他们是男是女,是漂亮是丑。”

  赛博世界的另一隅是“老年人之角”(The Seniors)。无论你有什么心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人倾诉衷肠。如果你刚刚离开或失去亲人,难以独自承受来自外部世界的巨大压力,你尽可敲击“哀伤与支持”专栏,有许多人在那里等着为你分担痛苦并给予同情与建议,想方设法地为你灌注精神活力。

  分忧解愁似乎并不是老年人之角得以存在的全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甚至有许多中年人,开始每天在这里交流信息,开展学术讨论,争论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重大社会问题,好像这里是个沙龙一样。

  这个沙龙是巨大而无形的,提供给你的帮助也远不止这些。一旦遇有紧急情况它甚至还能挽救你的生命。 常光顾这里的人每天早上均可听到来自波士顿68岁的女士艾伦·韦伯的问候,64岁的肯塔基人哈里曼先生形容她的问候就像“坐到一起喝咖啡一样舒适”。然而,一天早晨他突然发现艾伦键入了“我需要谈话”(I need to talk),于是便和其他人一样停下来看她要说什么。好一会儿,屏幕上极吃力地出现了一行大写的“I’M IN TROUBLE”(我遇到麻烦了)。在赛博世界里,当你用大写字母时,就像尖声发出呼救一样。所有看到这句话的人都开始紧张起来,大家互相询问谁拥有艾伦的地址,并最终从哈里曼处查了出来。有人便紧急呼叫911,警察在20分钟内赶到她家时,发现艾伦误服了太多的药物而进入危险状态,若不及时救治,生命将会不保。

  这些仅仅是赛博世界数千个社区里两个小小的角落。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几乎你在外部世界所要做的任何事情可以在赛博世界里得到实现。在你和外部世界的交流过程中,赛博世界最能显现其特色的有三种方式:一、当你知道对方的电脑地址时,直送私人信件,此时,写信就和打电话一样容易;二、在公告栏里输入信息,使进入赛博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并作出反应;三、在“闲暇”时聊天,此时,你和进入该系统的侃友们便处在同一个赛博空间(room)里,好像平素和朋友同处一室谈天说地一样,你把你要表达的信息键入,而后在屏幕上等候任何一位侃友的对语。

  电子邮件方便而快捷,有时你甚至可能在一小时内就收到回信。公告栏更使你省去了复制信件的麻烦,使你同时可写成百上千封信件并同时发送。吉姆·莫里森向赛博世界里的750个学院写信查询一个资料,不出一天便收到了十几封回信,一周后竟收到了近百封。在白宫,电子信箱每周收到的信件竟平均多达七千封,白宫的复信也非常及时。

  最最有趣的莫过于在赛博世界里进行沙龙式交流。你静静地坐着,富有思想地和一群“哑巴”自由交心,没有衣着打扮,没有头发相貌,没有年纪性别,没有体态语言,没有大吵小叫,没有悄声耳语。你永远也无法查清与你谈话人的真实身份,因而也就无法以貌取人,以穷富论人,也完全没有必要隐瞒自己的观点,更不必去道貌岸然。你会发现你所听到的是真正的心声,你所要发泄的是真实的自己。

  情感照样可以传递,爱恨喜怒哀乐都有办法表述,例如当你键入{{{}}}时,对方就知道表示的是拥抱。曼彻斯特工学院的达尔·格拉迪教授就是在赛博世界里和他现在的妻子建立感情的。他们都离过婚,并各有一个孩子,由于相距遥远相聚困难,他们交流的主要方式是电脑,长期进行电子网络对话。“我们在赛博里互敬互爱,相互交流,共同寻求建立家庭的可行性。”教授说。他们在婚后5年里依然保持着电脑对话的习惯,因为他们发现在赛博世界里更能坦露自己。

  当然,赛博世界并不是完美无瑕的。近年来,利用电脑犯罪的案犯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更有许多提供虚假情报者,有时甚至有成千上万人在同一块公告栏里同时输入不值一文的信息,造成信息堵塞,好像高速公路上出现瓶颈事件一样。然而这些副作用随着赛博世界的日渐完善和博大而日渐相形见绌。

  21世纪的世界是赛博的世界,这已经不是预言,而是就要到来的现实。那时,美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将会有一个怎样的变更呢?人们是不难预料到的。

 

Number : 9256 

Title :他们去寻求梦境——“挑战者”号失事十年祭

作者 :沈英甲

出处《读者》 : 总第 178期

Provenance :科技日报

Date :1996。1。28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美国东部时间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9分12秒……

  一夜凛冽的海风吹散了卡纳维拉尔角上空的浮云。耸立在发射台上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深邃的蓝天映衬下,像一个翘首望天、积蓄着无穷力量的巨人。倒数计时已经开始,应邀从美国各地赶来参观的观众将要看到的是“挑战者”号第10次发射升空的壮举。

  这次飞行是“挑战者”号的第10次,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人们很自然地认为,这次飞行不过是今后第200次或250次……飞行中的一次。

  美国东部时间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8分,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场传向四面八方,“挑战者”号在一把巨大的火炬托举下徐徐升空。此前20分钟在加利福尼亚坐在闭路电视前观看发射实况转播的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的一位工程师另有发现——他看到发射架和航天飞机下部挂着酒杯粗的冰柱。他不加思索立刻打电话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要求“挑战者”号推迟发射。但是肯尼迪航天中心主任史密斯经过权衡后决定继续倒数计时。也有过这种情况:在航天飞机还有几秒钟就要升空时,计算机突然发现了一个明显的故障,于是自动停止倒数计时。不过“挑战者”号这次很幸运,计算机收集到的来自航天飞机上2000多个传感器的数据都显示“一切正常”。起飞前2分20秒,肯尼迪航天中心电视实况转播解说员哈里斯向观众宣布一切尽如人意,航天飞机可以如期升空。

  “挑战者”号继续上升。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飞行控制人员与航天飞行的乘员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人们欢呼如故,个别疲倦的观众索性席地而坐,抬头仰看。

  1分12秒,航天飞机右侧突然冒出一团耀眼的巨大火球,这蔚为壮观的景象立即引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有人为自己能看到这一罕见场面庆幸不已。但是也许2秒钟还不到,整架航天飞机便化作一团骇人的火焰扩张开来,两台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像两柄利剑兀自朝蓝天刺去,尾部拖着两缕青烟。随后无数燃烧着的碎片钻出浓烟,慢慢地向着距离卡纳维拉尔角几公里的海面散落。

  当隆隆的爆炸声从天穹传来时,人们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几秒钟后,看台上已哀声四起。宇航员、女教师麦考利夫的父亲科里根扶着老伴格雷斯老泪纵横,而格雷斯早已泣不成声。爆炸发生40秒钟之后,内斯比特悲痛地宣告:航天中心主任证实,航天飞机已经炸毁。

  在这样的地狱之火中煎熬,能够生还的希望等于零。遇难的7名宇航员中有2名女宇航员,她们是37岁的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和36岁的朱迪思·雷斯尼克。其他5名是46岁的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40岁的驾驶员迈克·史密斯、35岁的罗纳德·麦克奈尔、39岁的埃利森·鬼冢、41岁的格里戈里·贾维斯。在这7名宇航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民间的中学教师麦考利夫。1985年她从11000名应征教师中脱颖而出,获准参加“挑战者”号这次飞行,并接受了120个小时的训练。她将从太空向美国许多城市的250万中学生讲授“太空课”。她的确几乎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

  在看台上还有麦考利夫的丈夫和9岁的儿子及6岁的女儿,他们也都泪眼模糊,难以自持。

  曾和麦考利夫竞争宇航员的1万多名中学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也从电视中看到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场面。威斯康星州米尔沃基市斯托莱中学校长斯伯塔说:“这个事件使人感到喉咙里好像堵了一块东西。我们要记住这个悲剧,接受教训再继续前进。”

  后继者纷至沓来

  麦考利夫等人遇难仅半个月,在爱达荷州担任中学二年级教师的巴巴拉·摩根说,她愿意接受美国航天局的建议,做下一个乘航天飞机飞行的平民。她曾作为后备人选与克里斯塔·麦考利夫一起接受了宇航训练。她在一项书面声明中宣布:我们有机会给整个一代人讲一节很重要的课。她相信几百万中学生都会继续支持航天飞机计划。她说,应当让这些学生明白,挑战的意思就是迎着困难、克服困难。美国航天局代理局长威廉·格雷厄姆表示支持摩根夫人,虽然他也不知道航天飞机什么时候能够恢复飞行,但他将考虑给予摩根夫人接替麦考利夫的机会。他仍然坚信,一位教师将是下一个搭乘航天飞机的平民。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航天中心飞行控制室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明白,全速上升。”此时离爆炸只剩一秒钟了。这句值得人们永远追忆的话是“挑战者”号的驾驶员、美国海军中校、出类拔萃的飞行员、试飞员迈克·约翰·史密斯说的。也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