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459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1459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umber:5582

Title:泥手

作者:宛儿

出处《读者》:总第171期

Provenance:上海译报

Date:1995。6。19

Nation:

Translator:张继仙

  他们的手总是粘着泥,为自己的乐土而整日辛勤地耕耘。不管是在屋子周围的花坛中,还是在广的田野里,妇女种花为男人们赏悦,男人种菜为妇女们烹饪,这是遍及天地间的一个完美的合作。

  一次我在德国旅行,当火车驶近一个小镇时,我突然看到铁路两边的土地被耕成各种新奇而美丽的图案。开始我仅感到惊讶而已,然而直到我见到跪在田野上的一男一女以及他们的两双泥手时,才意识到这图案设计得的姿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沿着这条铁路,大约有一千多幅被耕成各种图案的土地。

  美国加利福尼亚阿尔汉布拉布,也是一个勤劳的社区,人们深为有一双泥手而自豪。许多街区被平整并被划成每10平方米一小块的园圆。两个园圆之间是过道,设有灌溉装置。每年一月,这些园圆就被出租,每块为20美金。勤劳的人们都不愿错过这个良机。

  我曾在美国西部马丽安街拥有一幢房子。一次我父亲来,见到我那杂草丛生的后园时,就向我索取了这块地。不久,这片土地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围了篱笆,还种上了艾奥瓦州所有的各种名菜。

  可贵的是,他在园中另留有10平方米的小地给我的新娘明妮作耕地。她从未做过园丁,父亲教会了她如何在这小片土地的两头打木桩,如何在两个木桩之间结扎绳子以确定种植的方位。可惜我父亲没有教完她最后的一课,以至她不知道应该如何移动她的绳子以确定下一排的种植。于是她用了许多绳子和许多木桩。

  但不管怎样,她这门功课还是学得很好,因为从此以后,她的手终年粘着泥巴,以至我们的房屋周围也终年开着美丽的花。

Number:5583

Title:一个现代人眼中的唐诗宋词

作者:蒋丽萍

出处《读者》:总第171期

Provenance:语文学习

Date:1995。6

Nation:

Translator:

  题酒店壁(五首录一)王绩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伤时的诗人是特别的痛苦的……他悲伤的不仅是这万事皆休的时事,更是他那老也弄不醉的神经。

  在污浊奔腾的洪流中,一代又一代诗人在愤怒和挣扎中迸发出至今仍教人怦然心动的声音。他们对天地逆行的无奈和由此产生的虚无,于退让之中保持了一个诗人的气节。

  我们丧失对时事的感触已经是好长远的事了。我们先把自己的手脚捆住,劝自己说:你的岗位就在书桌旁,别的地方不是你该去凑热闹的。然后,我们又把自己的日子贴上五彩的花纹纸,装饰出一派节日景象,然后,我们说:这样的生活多美好!这样,对诗人的身体健康倒是有好处的,感伤的心情会滋生肿瘤,会把我们的肝脏弄得肥大……

  我们以跟上时尚为荣,连我们的醉酒,也是最最时髦的啊─使我们醉的是XO!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说是在遭贬的时候写,可看不出他有多少的阴郁。闻着花香,看着鸟飞,穿行于山水林木村郭城垣之间,开心得以为上苍都是跟他人默契的。这样纯粹的欢乐是要有一颗纯明的心才能体会得到的。

  我们有这样的心境吗?

  我们失意的时候只会捧着计算器,把一笔笔毋庸再算的帐目一遍遍地重算,为的是寻找那些遗失了的00000……;

  我们失意的时候只会闷坐愁城,寻思着如何在钢筋水泥的结构中钻出一条通道,走上东山再起的捷径;

  我们失意的时候,或许也想到山川日月。可是,城里是连太阳和月亮的面貌都被高楼遮住了,而城外,那么的远,我们没车。徒步旅行?那是太原始啦。走到深山去?不怕土匪?

  我们已没了与自然交流的可能。鸟语花香离我们越来越远,古城农舍变成了游人重围观的目标,我们除了纠缠于那些老在前头引诱的利益,还能做什么?

  题大庾北驿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垅头海。

  这是一个被放逐的诗人,一路彷徨地走到了天边。回看家园,想到的是美丽而孤寂的梅花。凄绝的心情映照长空,天地失色。

  我们好端端地坐在家中,却也有一种无家可归的落寞。我们的家园被污水的河流包围了,树木如同被机枪扫射的人群成片倒下,有奇花异草,亦有珍禽奇兽,可大多是一种变异,昭示着一种非理性的力量的主宰。

  我们有时候也会把自己放逐,上天入地追寻,想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家园。可是,我们的下场却是更彻底的失落:我们或许找到了一处花园,那里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可那只是人家的花园,篱笆外的窥视只会徒增凄凉;而当我们想踏上归途时,去路已断!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假如在今天,杜甫可一定是个不识趣的人物。好好的山,好好的水,好好的花,你提什么天下,提什么朝廷,提什么万方多难,你伤哪门子的心?他的亲朋好友或许会给他一个建议:需要不需要给您找个心理医生?

  在今天,要么是急急地参与,图的是分一杯羹;要么是莫测高深地与世事撇清;还有,就是两不沾边的烦躁。

  这样的绝唱是没有啦……

  可我还是要反复吟诵,为的是接近这样一种境界:一草一木的枯荣都能引动他的感怀;目光所及,不仅有当世的忧患,更兼有历史的风云;危楼之上,斜阳之中,正气和孤寂宛如一缕血红的霞光……

  减字木兰花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娥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光看着炉里的盘香在袅袅的轻烟中化为灰烬,那会引出多少的愁绪来呀。净盯着一个方向眺望,一无所获的可能就大啦。现时的女人可不这么实心眼儿。告别的仪式还没收场,下一幕戏剧就吹响了序曲。你再跟她说秦观,她也许冷笑一声:嗬!保不定那只是男人的自作多情─一一边在外沾花惹草,一边想象着家中的黄脸婆如何地对他牵肠挂肚─一红杏出墙的事是他最忌讳的。

  时空来去无影无踪,却在人的心中留下了条条沟壑……

Number:5584

Title:就是那一只蟋蟀

作者:流沙河

出处《读者》:总第171期

Provenance:语文月刊

Date:1995。6

Nation:

Translator:

  台湾诗人Y先生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

  就是那一只蟋蟀

  钢翅响拍着金风

  一跳跳过了海峡

  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落在你的院子里

  夜夜唱歌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幽风·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

  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

  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

  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

  孤客听过

  伤兵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

  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

  许多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海峡那边唱歌

  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

  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

  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处处唱歌

  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

  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

  凝成水

  是露珠

  燃成光

  是莹火

  变成鸟

  是鹧鸪

  啼叫在乡悉者的心窝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窗外唱歌

  在我的窗外唱歌

  你在倾听

  你在想念

  我在倾听

  我在吟哦

  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

  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Number:5585

Title:美国文人轶事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71期

Provenance:牛津美国文学轶事一书

Date:

Nation:

Translator:沈京会

  1。霍勒·格里利(1811─1872),散文家,报纸编辑,创办了《纽约论坛报》。他使约翰·索尔说的一句话:“到西部去,年轻人!”成为广为流传的一句明言。

  他以字迹潦草和不能容忍报道中的不准确而著称。一位名叫约瑟夫·巴克林·毕晓普的记者在报道一个县的选举情况时有误,说共和党取得了一万两千张选票的多数。格里利见到这条消息后,把毕晓普叫来,对他说:“傻瓜都应该知道,那个县里有选举权的人总共还不到一万两千!”然后给了他一张字条,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他被解雇了。被格里利的怒气吓得直发抖的毕晓普拿着字条来找总编辑。这位总编也看不清字条上写的是什么,就要毕晓普继续工作,今后要小心从事,在报道选举情况时要记住,格里利对北部和东部几乎每个州、每个县、每个城市的选民情况都十分清楚。格里利常常把自己的雇员解雇了十几次,而他们却还在为他工作。他写在解雇条上的字太潦草,谁都认不出来,以至经常有被他“解雇”的人拿着他写的字条到其他报社去,说那字条是格里利的亲笔推荐信。

  2。埃米莉·迪金森(1830…1886)是美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20世纪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先驱,现在倍受推崇。她代表着美国诗歌从浪漫主义向消极的现代派的转变。

  埃米莉没结过婚,一生深居简出。由于她的家庭在当地颇有名望,因此她本人也成了一个神话般的人物。据说,她曾连续十几年足不出户,其间离屋最远的一次是有一天夜里,她在自己哥哥的陪伴下,来到院子里眺望当地新修的一座教堂。到她家中做客的人从来见不到她,不过她偶尔让孩子们进到她的房里,一次进一个,她发给他们糖果或者其他小玩意,因为她很喜欢孩子。但她更经常的还是把糖果拴在绳上,从窗口吊下来,送给孩子们。每逢在家中举行的宴会上有人唱歌时,埃米莉总是在楼上听。如果表演使她高兴,便会有一位仆人给演唱者送来一杯酒或一束鲜花,并转达她的谢意。在她47岁那年,有一次,邻居克拉拉·B·格林带着弟弟和妹妹来做客。三位客人为躲在楼上的埃米莉唱歌,一曲唱毕,轻轻的掌声好似鸟翼的翕动从楼上飘落下来,仆人进来说埃米莉将在书房里见他们。在被走廓里的光线隐约照亮的书房中,全身素妆(因她性喜穿白)、身材小巧的埃米莉握着他们的手,说很高兴听到他们的歌。“除了鸟儿以外,你们的歌声是我多年来第一次听到的歌声。”她说得很快,像个孩子一样上气不接下气。“我早就熟悉了你们每个人的说话声和笑声,还有你弟弟的口哨声。”

  不过,埃米莉的这种隐居似的生活并不意味着她与世隔绝,她通过书信来往结交了很多朋友。她写诗,而且颇有建树,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就诗的数量和质量而言,除了惠特曼以外,恐怕无人出其右。但她写诗仅仅是为了自娱,至多只在亲朋好友中传阅。她去世时留下了1700多首诗,生前只发表过8首,还都是未经她同意的。她的一个朋友塞缪尔·鲍尔斯是报纸编辑。他来看埃米莉时,埃米莉最初不肯见他。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