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447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1447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仍保持原来的婚姻。

  鲁迅读完许广平这封信后,打消了原先的许多顾虑。1927年10月初,鲁迅携许广平从广州前往上海,在虹口景云里23号楼,他们开始了正式的同居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此过上了安定平静的太平日子,流言就像影子无处不在。面对这种流言,他本应坚决地予以回击,但他只能一直保持沉默,他甚至设法掩盖同居的事实。刚来上海时,鲁迅常对友人说许广平是帮他校对文稿的助手,他特意将自己的卧室设在二楼,而将许广平安排在三楼居住。一向以果敢、勇猛著称的鲁迅,竟然如此地惧怕社会舆论、如此地羞于承认自己与所爱的人的关系。这种异常的精神状态自然给鲁迅和许广平的同居生活投下了阴影。鲁迅与许广平同居上海的9年是互相扶助、并肩战斗的9年,也是相敬中有伤害、和睦下潜伏着冲突的9年。

  受虐与复仇

  鲁迅的烦恼和痛苦还来自于他对世道人心的深深失望。他亲眼目睹了清末以来许多革命志士死后为世人漠视和遗忘的悲剧,他的小说《药》中的主人公夏瑜就是这样一位悲剧人物。他深有感慨地对许广平描述了当时的革命烈士的不幸命运:“牺牲为群众祈福,祀了神道之后,群众就分了他的肉,散胙。”鲁迅本人也有类似的悲剧体验:“我先前在北京为文学青年打杂,耗去生命不少,自己是知道的。……但还料不到他看出活着他不能吸血了,就要打杀了煮吃,有如此恶毒。”鲁迅觉得自己为别人作出那么多的牺牲,却反遭他们的误会、背弃以至暗算,于是他万分悲痛。悲痛之至,使他变成一尊怒目金刚,他举起了复仇的利刃。

  鲁迅曾向许广平透露自己由爱转向恨的心理动因:“我先前何尝不出于自愿,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淌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而现在呢,人们笑我瘦弱了,连饮过我的血的人,也来嘲笑我的瘦弱了。……这实在使我愤怒了。怨恨了,有时简直想报复。

  鲁迅的受虐心理和复仇倾向的形成,与他的童年经历密切相关。他基本上是在备受压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幼时,父亲经常强迫活泼好动的他背诵乏味的经书而禁止他玩耍;少时,祖父科场案发而家道中落,他避难于亲戚家而被称为“乞食者”;为治愈父病,他进出于当铺和药店,受尽世人的冷眼和侮辱……成长于这种严酷环境里的鲁迅,自小就具有了受虐体验和复仇冲动。七八岁时,鲁迅常受一位年长于他的名叫沈八斤的顽童的欺负,他自知力不敌八斤,就靠画画来复仇。他画一个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枝利箭,再在图像上写上“射死八斤”几个字。

  成年后的鲁迅对复仇有了理性的认识,他在《杂忆》一书中写道:“报复,谁来裁判,怎能公平呢?”便又立刻自答:“自己裁判,自己执行;既没有上帝来主持,人便不妨以目偿头,也不妨以头偿目。”鲁迅成了现代中国的“复仇之神”。他借助于文学作品,向黑暗残暴的专制体制宣战,向迂腐庸俗的社会势力开火,向诋毁和迫害他的敌人复仇,成了鲁迅生命历程中极富个人魅力的华彩乐章。

  在历史小说《补天》中,鲁迅给女娲胯下凭空添上几个“衣冠小丈夫”,用来嘲弄20年代暄嚣一时的封建卫道士。他的另一部历史小说《奔月》,对神话人物嫦娥作了喜剧化的处理,把她刻画成一位经常抱怨吃乌鸦炸酱面的女子,这一形象未尝不是鲁迅对他那位一味贪图享乐的二弟媳的挖苦和讽刺。

  鲁迅与创造社作家一向积怨较深,双方曾有过许多回答的较量。1923年,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出版不久,创造社批评家成仿吾以“浅薄”和“庸俗”之名,砍杀了这个小说集里的绝大多数作品,而只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改名为《补天》)为佳作。事隔7年,《呐喊》第13次印刷时,鲁迅故意将《不周山》一篇删除,向成仿吾当头回敬了一棒。成仿吾认为鲁迅“所矜持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鲁迅后来干脆把他创作于论战期间的杂文结集为《三闲集》出版,他在序言中特别强调,取名为《三闲集》是“射杀仿吾也”。

  鲁迅的锋芒毕露、字字见血的作品戳痛了社会的神经,许多文人学者嘲笑他是睚眦必报、心胸狭窄的“刀笔吏”。鲁迅并不在乎世人的评价,他一再声明,自己活在人世并不断撰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仇恨他的人感到“恶心”,“就是偏要使所谓正人君子也者之流多不舒服几天,所以自己便特地留几片铁甲在身上,站着,给他们的世界上多有一点缺陷”。

  复仇的快感令人陶醉。鲁迅的散文诗《复仇》,描写了一种充满着残酷且不乏恶意的人生体验:在广漠的旷野上,站立着一对全身裸露、手持利刃的男女。路人从四面八方汇集此地,等待着鉴赏这对男女互相搂抱的刺激或者互相杀戮的残忍。过了许久,这对男女仍静立着,既无拥抱也无杀戮之意。末了,看客们纷纷觉得百无聊赖,“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而这对男女却以“死人似的眼光,鉴赏这路人们的干枯”,他们决意让路人们“无戏可看”,而自己却“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鲁迅正是借助两个裸体男女的形象,向空虚无聊的“看客”、向麻木愚昧的国民复仇,并在这“无血的大戮”中,获得了极度的复仇快意。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而鲁迅至死也未放弃复仇之念。他在去世前的44天带病写下了《死》一文。文章叙述了他在病中发热时,曾想起了欧洲人临死时的宗教仪式─与别人互相宽恕;他联想到自己“怨敌可谓多矣”,然而他决定“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据许广平回忆,鲁迅去世前几天曾做过一个恶梦,他梦见自己走出家门,看到两旁都埋伏了敌人,他们正欲向他发动进攻;他立即拔出匕首,掷向敌人的身躯。这个梦境是鲁迅一生的浓缩写照:他曾为亲人、为朋友、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然而他收获的是误解、背弃、迫害……他成了最孤独的人。

Number:5542

Title:淡化

作者:张燕

出处《读者》:总第169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淡化应该是一种最从容的生活状态,闪烁着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淡化了诸多幸与不幸的经历,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过去的岁月犹如装了满仓的谷子等待又一个春天的来临。

  淡化是不把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和挫折当成显示坚强的标牌,而是把这笔财富积淀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

  淡化是不向别人呼喊自己的真诚,而是用行动告诉每个人我真爱这个世界,我真爱你们大家。夸耀真诚,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不真诚。

  淡化是不奢求别人的理解,对周遭的一切抱着适当的宽容,给与别人宽容的人自己的痛苦比苛求美丽的人少得多,宽容的过程又使自己获得了一份难得的境界。

  淡化是不放弃对美好的追求,又在平淡中享受人生的快乐。不是甘于平庸而是极为细腻地去感受生活中并不缺少的快乐。

  淡化是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投个到整个生命的过程中支,而不在某一件事情的成败上或喜或悲。淡化是顺应生命的自然流程,让生命在自然的状态下获得真正的价值。

  淡化的心态不是在喊着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口号中渴望着听到来自台下的掌声,而是在赢得掌声前准备无畏地迎接一切艰辛和磨难,抱着淡泊的态度面对这种考验。

  只有淡化了对于生活无益的执着,才能在躁动中获得一份难得的冷静。

Number:5543

Title:电话隐秘

作者:简妮

出处《读者》:总第169期

Provenance:南方周末

Date:1995。1。6

Nation:

Translator:

  隔壁的电话又响起来了。这是一种沉重地、缓慢地拨动电话号盘声。在我过去居住的公寓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种电话拨号声。它响得很有规律,一天两次,像钝据拉木头的声音,孤独、固执。

  怀着很好奇的心情,有一天,我敲开怀特太太的房间,她已经年近九旬,枯瘦如柴,整日穿着一件绣着花边的粉红睡衣。每天清晨,有人在门前送上当天报纸和她电话预订的食物,又怜走她放在房门口的垃圾。她独自居住在这里已近30年,固执地不愿搬进养老院里去。

  她用放大镜仔细地阅读报纸,然后再把上边的新闻轶事说一遍。遇到天灾人祸,无论发生在世界上哪个角落,她都要为那个地方的芸芸众生祈祷一番。

  “你知道,孩子,年轻时我随丈夫走过大半个世界,那里的人都是我的朋友。”她是一名基督徒,只是已无法亲自去教堂做礼拜。像她这样一位风烛残年的普通妇女,对世界事物的洞察力与参与欲望真是令人惊讶。

  可是,这部已不多见的生锈般的座机式电话又意味着什么呢,后来我发现了这里面的秘密。这部电话机对她有着特殊意义,每天给她女儿打一次电话,报一个平安,说一声“哈罗”。但十有九次,那边并没有人回答。在美国人人忙碌,家中老人是最先被人遗忘的人物。即使这样,怀特太太也十分珍惜这每天一次的机会,像小孩子吃糖含在嘴里慢慢融化一样,使甜味存留得尽可能长一些。而这种声音,特殊的延绵厚重的响声,也传给左邻右舍一个信息,我并不真的孤独,真的,我每天都有地方可打去电话。

  曾经在大学校报上看到这样一份广告:“可爱的小老妇欲与身高1。83米、棕眼、小名亚德的学生通信。”下款写着一个简单的字:“妈”。

  谁也不知道那位名叫亚德的学生是否与妈妈通信。但据一位美国朋友猜测,十有八九是妈妈的一厢情愿。可他又说,有一绝招可使亚德马上给妈回信,就是广告上再加一句:“现有美金500元寄与你,只是不知地址。”

  看我有些将信将疑,他才说:“我就这样做过。”

Number:5544

Title:《致艾丽丝》

作者:碧野

出处《读者》:总第169期

Provenance:联合周报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贝多芬的《致艾丽丝》是为他的爱人写的吗?

  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1770…1827)的a小调钢琴曲《致艾丽丝》(亦译为“赠艾丽丝”),通过出版、演出、广播、电视、唱片、录音磁带等各种传播媒介传入千家万户,同他的许多不朽之作一样,深得我国听众的喜爱。在一次音乐会上,我曾听到一位音乐工作者席间向一青年介绍这首乐曲,说它“是贝多芬为他的爱人艾丽丝写的”显然,这一望文生义的解说是不准确的,可谓讹中再讹了。

  那么,《致艾丽丝》这首名曲,贝多芬是为谁写的呢?这里面曾发生过一段以讹传讹的饶有情趣的乐坛轶事。

  熟悉贝多芬历史的人都知道,贝多芬终身未娶。1801年,他曾有过一个钟爱的对象,名叫琪丽哀太·琪却尔第,由于她的风骚、稚气和自私,使贝多芬大为苦恼。1803年琪却尔第嫁给了一位伯爵。1806年,贝多芬经其好友的命媒,与其友的妹妹丹兰士·德·勃伦施维克相爱,订了婚约。虽然两人笃爱情深,但由于种种原因,终未结成良缘。爱情把他抛弃了,至死孓然一身。说《致艾丽丝》是贝多芬为他爱人写的,显然与事实有违。

  那么,《致艾丽丝》这首乐曲,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这首作品在贝多芬生前未曾发表,是人们在他逝世后的1867年才发现的,乐谱草稿上的题词写着“为艾丽丝而作。1810年4月2日,贝多芬。”艾丽丝是谁?果有其人吗?先前没有史籍记述,成了一大疑问。后经近代音乐学者考证,才云雾始开。原来这支名曲是贝多芬在40岁时,为他的一位年仅17岁的女学生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而作,后来特蕾泽又将此曲转送给她的朋友布莱托露。在贝多芬逝世后,由德国音乐学家、贝多芬传记第一撰稿人诺尔于1867年最先发现此手稿,将原稿题词误录为“致艾丽丝”,致使此曲名延留至今。

  曲名虽然以讹传讹,但它无碍这首名曲的艺术价值,乐曲以其固有的艺术感染力,迅速传开,飞向世界各国。每当欣赏这一名曲时,都会使你深切地感受到,贝多芬以真挚亲切的情感、活泼明快的节奏,以分解和弦为基础的清新又流畅的旋律,描绘出一位纯洁少女的音乐形象。

Number:5545

Title:向飞机宣战的动物

作者:汪洋

出处《读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