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离婚 >

第10部分

离婚-第10部分

小说: 离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到财产,张大哥自从二十三岁进衙门,到如今已作了廿七八年的事,钱,没剩下多少,虽然事情老没断过,手头看着也老像富裕。手头看着富裕,正是不能剩钱的原因。架子。架子支到那块是没法省钱的。诚然,他没有乱扔过一个小铜子,张大嫂没错花过一百钱,可是,一顿涮羊肉就是五六块。
  要请客——作科员能不请客吗?——就得连香菜老醋都买顶鲜顶高的。自然五六块一顿火锅比十二块一桌菜——连酒饭车钱和小账就得二十来块的——省得多了,可是五六块到底是五六块,况且架不住常吃。儿女的教育费是一大宗,儿女又都不是省钱的材料。人情来往又是一大宗,况且张大哥是以出份子赶份子为荣的。他那年办四十整寿的时候,整整进了一千号人情,这是个体面,绝大的体面,可是不照样给人家送礼,怎能到时候有一千号的收入?
  北平人的财产观念是有房产。开铺子是山东山西——现在添上了广东老——人们的事。地亩限于祖产和祖坟。买空卖空太不保险。上万国储金是个道儿,可是也不一定可靠。只有吃瓦片是条安全的路。张大哥有三处小房,连自己住的那处在内。当个科员能置买三处小房,在他同事的眼中,这不亚于一个奇迹。
  天真以为父亲是个财主。对秀真提到父亲的时候,他的头一歪——“那个资本老头。”他不知道父亲有多少钱,也不探问。父亲不给钱,他希望共产。父亲给钱,他希望别共了父亲的产,好留着给他一个人花。钱到了手,他花三四块理个发,论半打吃冰激凌,以十个为起码吃橘子,因为听说外国的青年全爱吃冰激凌与水果。这些经常费外,还有不言不语,先斩后奏的临时费;先买了东西,而后硬往家里送账条;资本老头没法不代偿,这叫作不流血的共产法。
  女儿也是块心病,不过没有儿子的那样大。女儿生就是赔钱货,从洗三那天起已打定主意为她赔钱,赔上二十来年,打发她出嫁,出嫁之后还许回娘家来掉眼泪。这是谁也没办法的事。老天爷赏给谁女儿,谁就得唱出义务戏。指着女儿发财是混账话,张大哥不能出售女儿,可是凭良心说,义务戏谁也是捏着鼻子唱。到底是儿子,只要不是马蜂儿子。天真是不是马蜂儿子?
  谁敢断定!
  天真回来的那天,资本老头一夜没睡好。
                 
  三
                 
  天真的特点:懒,懦。
  和妈妈定好第二天早起:爸爸上了衙门,他还正作着最好的那个梦呢。
  十点半才起来,妈妈特意给定下的豆浆,买下顶小顶脆的焦油炸果,洋白糖——又怕儿子不爱喝甜浆,另备下一碟老天义的八宝酱菜。儿子起来了,由打哈欠到擦完雪花膏,一点四十分钟的工夫。
  妈妈去收拾屋子,爸爸是资本老头,妈妈是奴隶。天真常想到共爸爸的产,永远没想到释放奴隶妈妈。没人能信这是那么漂亮的人的卧室:被子一半在地上,烟卷头——都是自行烧尽的——把茶碟烧了好几道黄油印,地上扔满了报纸,报纸上扔着橘子皮,木梳,大刷子,小刷子。枕头上放着篾子,拖鞋上躺着生发油瓶。茶碗里有几个橘子核。换下的袜子在痰盂里练习游泳。
  妈妈皱了眉。天真是地道出淤泥而不染,和街坊家王二嫂正是一对儿。王二嫂的被子能整片往下掉泥,锅盖上清理得下来一斤肥料,可是一出门,脸擦得像个银娃娃,衣裳像些嫩莲花瓣儿。自腕以上,自项而下,皆泥也。妈妈最不佩服王二嫂,可是恰好有这么个儿子。
  可是妈妈闻着儿子睡衣上的汗味,手绢上的香水与烟卷味,仿佛得到些安慰。这么大,这么魁梧,而又大妞儿似的儿子!妈妈抱着枕头,想了半天女儿。女儿的小苹果脸,那一笑!妈妈的眉头散开了,看满地的乱七八糟都有些意思。只盼娶一房漂漂亮亮的儿媳妇,可不要王二嫂那样的。
  妈妈收拾完了,儿子已早把豆浆等吃了个净尽。
  “妈,老头这几天手里怎样?”天真手插在裤袋里,挺着胸,眼看着棚,脚尖往起欠,很像电影明星。
  “又要钱?”妈妈不知是笑好,还是哭好。
  “不是;得作一身礼服;我自己不要钱。有个朋友下礼拜结婚,请我作伴郎,得穿礼服。”
  “也得二三十块吧?”
  天真笑了,板着脸,肩头往上端,“别叫一百听见,这还是常礼服。”
  “那——和爸爸说去吧。据我想,为别人的事不便——”
  “不能就穿一回不是?!”
  “你自己说去吧!”
  妈妈不肯负责,儿子更不愿意和爸爸去交涉。
  “您和爸爸有交情,给我说说!”儿子忽然发现了妈与爸有交情,牙都露出来。
  “臭小子,我不和他有交情,和谁有——”妈拿笑补足后半句。儿子又露了露牙,继而一想,妈妈大概是肯代为交涉了,应当把笑扩大一些,张了张嘴,吸进些带着豆浆味的空气。
  四晚上,爷儿俩见着面。天真吸烟,没话可讲。张大哥吸烟,没话可讲。
  天真看着蓝烟往上升,张大哥斜眼看着烟斗。好大半天,张大哥觉得专看烟斗是办不了事的:“天真,你还有多少日子就毕业了?”
  “至多一年吧,”天真一点也不准知道什么时候毕业。
  “毕业后怎样呢?”
  “顶好上西洋留学。”天真正了正洋裤裤缝。
  “哼——”张大哥又看上了烟斗。待了老大半天,“去学什么呢?”
  “到外国再说。也别说,近来很喜欢音乐,就研究音乐也不坏。”
  “学音乐将来能挣多少钱呢?”
  “艺术家也有穷的,也有阔的,没准儿。”
  “没准儿”是张大哥最忌讳的三个字。但是不便和儿子辩论。又待了半天,“据我看,不如学财政好。”
  “财政也行;那么您一定送我留洋了?”天真立起来。
  “我并没那么说!上外洋一年得多少钱?”
  “还不得两三千?”天真约摸着说。记得李正华在巴黎一年花六千。可是他养着三个法国姑娘,设若养一个的话,三千也许够了。
  张大哥不便于再说什么。儿子敢向这样家境的老子一年要三千,定不是个明白儿子,也就不必费话。
  天真也不便再说,给父亲一个草案,以后再慢慢进行,资本老头的钱不能像流水那么痛快。
  “水仙好哇,今年,还是您自己晒的?”天真一阵明白,知道讨资本老头的喜欢是要去留洋的第一步,而夸奖老头自己晒的水仙是讨喜欢的捷径。
  “不算十分好,”资本老头的眼从烟斗上挪到儿子的脸部,然后沉着气立起来,“不算十分好。”走到水仙花那里,用手在花苞的下面横着一比,“去年的才这样矮;今年的长荒了;屋子还是太热。”
  “您没养洋水仙花,今年?”天真心理直暗笑自己。
  “太慢,非到阴历二月初开不了,而且今年也真贵,四毛五分钱一头;玩不起!可是好哇,上面看花,下面看根,养好了,根子这么长。前天才听说,洋水仙开过之后,等叶子干了,把包儿头朝下挂在不见阳光,干松的地方,到冬天就又能开花。事就奇怪,怎么倒挂着,”烟斗头朝了下,“就又能拔尖子呢?其中必有个道理!”张大哥显出爱用思想的样子。
  “把小孩子倒栽葱养着,大了准能作高官。”天真觉得自己非常的幽默,而且对父亲过度的和气。
  爸爸觉得儿子真俏皮,聪明,哈哈的笑起来。
  妈妈听见父子的笑声,进来向他们眨巴眼。
  “你看,我说洋水仙倒挂起来,能再开花,天真说小孩子倒养着能作大官!哈哈哈……”
  妈妈的笑声震下棚顶一缕塔灰,“咱们可该扫房了,看这些灰!”
  一家子非常的欢喜。
  临睡的时候:“天真还要留洋呢,一年两三千!志向不错呀,啊——”
  一个哈欠,“可是也得供给得起呀!”
  “还要作礼服呢,得个整数,给人家作伴郎去。”妈妈也陪了个哈欠。
  “一百?”
  老两口谁也没再言语。
 
第八
                 
  一
                 
  小赵回来了。老李知道自己的罪名快判定了,可是心中反觉得痛快些,“看看小赵的,也看看太太的,”他心里说。生命似在薄雾里,不十分黑,也不十分亮,叫人哭不得笑不得。应当来些日光;假如不能,来阵暴风也好吹走这层雾,“看看小赵的!”
  小赵是所长太太的人,可是并不完全替所长守着家庭间的秘密。可以说的他便说些给同事们听,以便博得大众的羡慕与尊敬。就是闹到所长耳中去,小赵也不怕:不但是所长的官,连所长的命,全在所长太太手里拿着:小赵是所长太太的人,所谓办公便是给她料理私事,小赵不怕。他回来了,全局的人们忽的一齐把耳朵立起来,嘴预备着张开,等着闻所未闻,而低声叹气。
  说真的,所谓所长太太的私事,正自神秘不测的往往与公事有关系,所以大家有时候也能由小赵的口中讨得些政治消息。小赵回来的前两天中,都被大众这种希冀与探听给包围住;虽然向老李笑了笑,歪了歪头,可是还没得工夫正式来讨伐。老李等着,好似一个大闪过去,等着霹雳。
  应当先警告太太一声不呢?老李想:矫正她的鞠躬姿式,教给她几句该说的话?他似乎没有这种精神去教导个三十出头的大孩子。再说,小赵与其他同事的一切全是无聊,何必把他们放在心上呢?爱怎样怎样:没意义!他看着太太作饭,哄孩子,洗衣裳,觉得她可怜。自己呢,也寂寞。她越忙,他越寂寞。想去帮助她些,打不起精神。小赵还计划着收拾她!她可怜:越可怜越显着不可爱,人心的狠毒是没办法的!他只能和孩子们玩。孩子们教给他许多有奇趣的游戏法。可是孩子们一黑便睡,他除了看书,没有别的可作。哼哼几句二黄,不会。给他念两段小说?已经想了好几天,始终没敢开口。怕她那个不了解,没热力,只为表示服从的“好吧”。
  “我念点小说,听不听?”他终于要试验一下。
  “好吧。”
  老李看着书,半天没能念出一个字来。
  一本新小说,开首是形容一个城,老李念了五六页,她很用心的听着,可是老李知道她并没能了解。可笑的地方她没笑。老李口腔用力读的地方,她没任何表示。她手放在膝上,呆呆的看看灯,好像灯上有个什么幻象。老李忽然的不念了,她没问为什么,也没请求往下念。楞了一会儿,“哟,小英的裤子还得补补呢!”走了,去找英的裤子。老李也楞起来。
  西屋里马老太太和儿媳妇咯罗咯罗的说话。老李心里说,我还不如她呢,一个弃妇,到底还有个知心的婆婆一块儿说会子话儿。到西屋去?那怎好意思!这个社会只有无聊的规禁,没有半点快乐与自由!只好去睡觉,或是到四牌楼洗澡去?出去也好。“我洗澡去,”披上大衣。
  她并没抬头,“带点蓝线来,细的。”
  老李的气大了:买线,买线,买线,男人是买线机器!一天到晚,没说没笑,只管买线,哪道夫妻呢?
  洗澡回来,眉头还拧着,到了院中,西屋已灭了灯,东屋的马少奶奶在屋门口立着呢。看见他进来,好像如梦方醒,吓了一跳的样子,退到屋里去。
  老李连大衣没脱,坐在椅子上,似乎非思索一些什么不可。“她也是苦闷,一定!她有婆母,可是能安慰她吗?不能。在一块儿住,未必就能互相了解。”他看了太太一眼,好像为自己的思想找个确实的证据。“夫妇还不能——何况婆媳!”他不愿再往下想,没用。喝着酒,落着泪,跟个知己朋友畅谈一番,多么好!谁是知己?没有。就是有,而且畅谈了,结果还不是没用?睡去!
  一夜的大风,门摇窗响,连山墙也好像发颤。纸棚忽嘟忽嘟的动,门缝一阵阵的往里灌凉气。什么也听不清,因为一切全正响。风把一切声音吞起来,而后从新吐出去,使一切变成惊异可怕的叫唤着。刷——一阵沙子,呕——从空中飞过一群笑鬼。哗唧哗啦,能动的东西都震颤着。忽——忽——忽——,全世界都要跑。人不敢出声,犬停止了吠叫。猛孤丁的静寂,院中滚着个小火柴盒,也许是孩子们一件纸玩具。又来了,呕——,呼——屋顶不晓得什么时候就随着跑到什么地方去。老李睡不着。乘着风静的当儿,听一听孩子们,睡得呼吸很匀,大概就是被风刮到南海去也不会醒。太太已经打了呼。老李独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