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经赢你的大学 作者: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心 >

第8部分

经赢你的大学 作者: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心-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怨,但看到那些年轻的学生都能够坚持下来,我觉得自己一定是因为个人的问题才觉得苦和累。于是,我就自我鼓励,慢慢地也就适应了。〃 
  经过了大约半年的实习,直到1998年7月,王春洋才转正被调到公司的生产技术科,负责铸造和表面处理这两个车间的设备。领导很重视他,于是让他顶替了一个赴日本做研究的前辈的岗位。 
  与此同时,工厂招聘了第一批大学生,大约30多人左右,领导安排由王春洋带领新员工们进行实习。〃我指导大家做设备维护工作。其实对于设备维护,虽然我在研究所工作过两年,但是工厂的实际情况和研究所还是有些不同。工厂里的设备种类比较多,而且需要实实在在的操作,多大的螺栓在拧的时候使多大的劲,这在课堂上是不会讲到的。可在实际工作中,理论教育涉及不到或者未曾关注的问题却显得与理论知识同样重要。因为大多数设备是在日本设计、国内组装的,比如氧化处理设备,因此毛病比较多,而这些都要由我们来处理,否则就不能正常工作。加之设备又多,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我们当时基本上每天都要拿着钳子去捏管子,但这种实习经历也使我们积累了不少一线经验。在公司于2000年上第二套生产线时,我总结了22条关于设备的不足之处,都被日本厂商采纳了。所以,现在我会经常对新入职的大学生说,现场反映出来的实际问题与书本知识有相当大的距离,书本知识和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不同,要通过实践积累经验。〃 
   
  第24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人生总是有失有得,如果总是计较失去的东西,你只会感到沮丧;相反,如果你多看看自己的所得,则会感到充实。〃 
  1998年9月,公司为了引进新项目,准备派遣一部分大学生去日本研修。这对王春洋来说无疑是个好机会,因为参加了研修就可以很快转离生产一线,有机会成为制造部门的管理者,成为一名中层领导。但现实工作使他动摇了:〃我的前任领导已经去日本了,如果我也走了,那么这里基本上就没人了。而且当时公司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本来就很少,设备故障随时都可能出现。如果我走了,车间的日常生产运转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那时,王春洋已经参加了日语学习班,为的就是年底去日本的研修。但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主动向领导提出放弃这次研修机会。他说:〃当时我所在的是技术部门,对生产部门只是进行技术支持。因此,虽然我的离去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但也不太好阻拦我。但是我知道,生产部门的实际工作确实是需要我的,所以我就主动提出放弃研修机会。我觉得一个人应该对工作有责任心,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而且机会以后还会有,作为一个企业人,必要的牺牲还是应该做的。现在有些大学生受到利益驱动而频繁跳槽,这是对企业的损害,更是对自己的损害。因为这会给自己的品行减分,而这正是阻碍职业发展最大的障碍。〃 
  虽然没去成日本,但王春洋并没有停止日语学习。王春洋将1998年全年的周末都奉献给了日语学习。他认为艺不压身,学到的知识总有一天会用到。为了积累知识资本,吃些苦是应该的。他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王春洋形容自己当时〃跟乡长似的〃:〃每个周六早晨,我从亦庄跑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晚上就住在在那里任教的大学同学处,周日再坐公交车回去。1998年,从7月离校开始,一直到12月底,我每个周末基本上都是这样度过的。到了年底的时候,我基本学完了初级和中级日语,已经可以和周围的日本同事进行简单的对话了。〃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王春洋的日语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他已经能够看懂其他同事看不懂的日文机器说明书了,并且能够和日本同事进行交流,语言方面的阻力被他一扫而光。如今,如果有学生向他诉说英语学习的困难,王春洋都会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在学校学习了将近10年的英语,不是依然无法做到交流吗?但是如果为了工作需要而到现场学习,半年的时间基本上就可以达到能够交流的水平了。关键在于动力和需要。〃 
  虽然为了工作他放弃了两次去日本研修的机会,但王春洋觉得值得。他在这期间不仅学会了日语,也积累了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他说:〃人生总是有失有得,如果总是计较失去的东西,你只会感到沮丧;相反,如果你多看看自己的所得,则时刻会感到充实。研修机会失去了还可以再等,而工作经验的积累却更是难能可贵的。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量的积累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人要目光长远,要把握任何提升自己的机会,而且不能怕苦。〃 
  未来不是梦 
  〃我现在想的最多的是,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怎样把事情做好。如今,我要对工厂的发展、员工的发展负责,这是很重的担子,也是很重的责任。我没有权力放松,我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 
   
  第25节:态度决定人生 
  通过不懈的努力,凭借优秀的工作业绩和对工作的责任感,王春洋目前已是SMC的中层管理者。 
  对于未来,王春洋说:〃公司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这是其他公司很难做到的。现在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应该保证自己成长的速度不低于公司发展成长的速度,还要带领大家更快地成长,甚至要超速发展。现在公司在修建新的厂房,准备上新项目,因此明年的员工人数可能会增加到千人左右。规模扩大了,管理也要逐步改善才行。我过去是做技术出身的,习惯抓细节、处理具体问题,全局观念不够大,人际关系处理不够灵活,这些都是需要改善的地方。〃 
  2005年,工厂又招了20多个大学生。当他们了解到工厂条件还不是很好,规模还不大时,许多学生表现出了失望情绪。王春洋对他们说:〃你们错了,你们要以创业者的身份进入公司。当时我入职时,公司只有400多人,现在不也发展到了2000多人了吗?〃对于未来,王春洋认为前途是光明的:〃我的研究生导师曾对我说,当时他之所以放弃日本的工作,主要是因为中国机械行业的技术还不是很发达,需要一些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而如今社会所需要的则是更多可以将技术运用到企业和工厂里的人才。当时正是听从了他的教诲,我才选择了SMC。我现在想的最多的是,作为一个厂长应该怎样把事情做好。如今,我要对工厂的发展、员工的发展负责,这是很重的担子,也是很重的责任。我没有权力放松,我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 
  专家点评 
  态度决定人生 
  点评人:双齐 
  从王春洋身上,我们看到了如今已被校园的浮躁气息所掩盖的优秀品质:踏实、认真、务实、上进。正是这些乐观、积极、平和的态度,使得王春洋的职业生涯发展总给人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毕业时因为几分之差与研究生失之交臂,最终选择了中科院沈阳科技研究中心;过硬的英文功底使他在工作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不断更新的工作内容又使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提高了专业技能,并水到渠成地考取了研究生,回到了母校。这看似偶然的发展轮回,其实是源于王春洋厚积薄发的积累,更源于他平和、乐观、积极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对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尤为重要。 
  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写道:〃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这种积极的人生观,相信每个人看了都会从中受益。王春洋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对人的态度,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的。 
  初入职场和研究生毕业后的二进职场,王春洋凭借自己踏实的做事态度和过硬的业务技能不仅得到了同事的认可,也获得了使他大为受益的发展机会。 
  七月流火,当你走出象牙塔,开始准备为每天的面包而奋斗时,意气风发的你或许怀揣的是一种舍我其谁的心态。然而,一般说来,用人单位此时通常只会把一些琐碎、单调、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交给你。也许这些工作对你来说确实是大材小用,但就是这些小事,它们却体现着你的办事能力和做事态度,也塑造着你在同事眼中的个人形象,同时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职业发展之路。 
  〃大事做不好,小事不屑做〃,这是很多用人单位对〃职场新生代〃的评价。对于初涉职场的大学生,在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必要的工作经验积累,学会从一个〃学校人〃变成〃职业人〃,逐步提炼自己的职业含金量和竞争优势。 
   
  第26节:背后的土地 
  在工作中多表达对老同事的敬意并时常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或者在合理的情况下热心帮助别人完成份外的工作,都不应理解为是吃亏的行为。加班更加不是吃亏,反而是福,因为这是你快速熟悉业务、进入工作角色的〃速成班〃。 
  态度决定人生,因为态度决定着你的行为方式和处事哲学,同时也决定着你的选择,而人生就是由一系列的选择串联而成的。 
  背后的土地 
  个人档案: 
  方泽坤,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国家某部委公务员。 
  〃我要靠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不会再因为是农民的儿子而被人歧视!〃这是方泽坤…一个普通农家孩子内心的声音。2004年夏天,26岁的方泽坤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江西南昌农村一个普通的村子。望着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他的心狂跳不已。 
  十几年过去了,他儿时的誓言没有随风变换,而是在他脚踏实地的努力中变得越来越真实。 
  他是带着一份农家孩子的骄傲和自豪回到家乡的。面对生养他的土地、关爱他的父老乡亲,他可以坦然地说:〃我依然是农民的儿子,而且永远是农民的儿子。拼搏、奋斗的精神已深深扎根于心,且会伴我终生。我为我的身份骄傲,正是这样的身份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儿时的对话 
  〃我想当律师,或者从政。我会有出息的,爸爸您放心!〃方泽坤在回答父亲的同时,也在心中暗暗地发了一个誓。 
  因为小时候长得像弥勒佛,方泽坤被村里人称为〃仙仙〃。尽管他还没上学,但他知道的东西比三年级的小学生还多。至今,他还依稀记得自己7岁时与姐姐的对话。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姐姐问道。 
  〃我要做观音菩萨,普渡众生,救苦救难。〃 
  〃可是观音菩萨是女的呀,那你怎么办?〃 
  〃那我做如来佛好了,佛法无边,大慈大悲。〃 
  5年后,村里人觉得他知道的比其他人都多,就叫他〃先生〃。 
  〃哥,你是咱村里的先生,你长大想做什么?〃妹妹问他。 
  方泽坤一愣,此情此景仿佛是5年前那一幕的重复。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做官,做像包青天那样的好官、大官,惩治坏人,保护好人。〃 
  又是5年。 
  在爸爸的病床前。 
  〃娃,你已经上高中了,对今后有什么想法?打算做什么?〃 
  〃我想当律师,或者从政。我会有出息的,爸爸您放心!〃方泽坤在回答父亲的同时,也在自己心中暗暗地发了一个誓。 
  因为家里劳动力少,方泽坤很小时就和父母在田里干农活了。烈日下插秧、暑热中收割,他与许多农家孩子一样,不甘心终生面朝黄土背朝天,努力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想改变全家人的命运。 
  西晒的阳光改变了命运 
  或许是造化弄人,或许是命中注定。高考的那几天,天气异常炎热,方泽坤所在考场的窗户正好朝西,而且竟然还没有窗帘。在第二天考试的下午,天生怕热的他进入考场后大约20分钟就中暑了。 
  或许是造化弄人,或许是命中注定。高考的那几天,天气异常炎热,方泽坤所在考场的窗户正好朝西,而且竟然还没有窗帘。在第二天考试的下午,天生怕热的他进充考场后大约20分钟就中暑了。 
  头晕、呕吐,脑袋也仿佛失去了记忆,一片空白,而这场考试恰恰是主要考记忆力的历史。方泽坤一遍遍地吐着,再一点点地写着。他没有忘记对父亲说过的话和发过的誓,要坚持、再坚持,还有明天一天,自己一定会没事的。 
   
  第27节:争取才有机会 
  根据平时的学习成绩,老师估计方泽坤的分数应该在600多分左右,上北大或清华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成绩出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