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丑女如菊 >

第78部分

丑女如菊-第78部分

小说: 丑女如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打西边出哩!”
菊花听了就想,这世上的人是各色各样的,她嫂子这样的孤拐性子,六亲不靠的,也不是没有。这种人其实蠢得很,不跟人沾边,那等你有事的时候找谁帮忙?跟旁人少来往也就罢了,跟自家婆婆也不来往,那兄弟姊妹都疏远了,你男人也孤单不是。
小妹就气恼地说道:“娶了一个这样的。要是我二哥娶回来的还不好,那日子可就没法过了。借了一屁股债送聘礼,不晓得这人是不是像人家传的那样贤惠。我娘就是因为大嫂这性子孤拐,听人说这闺女是个灵泛的,才咬牙借钱,答应了她娘要的彩礼银子。”
她也不知如何安慰小妹,这些家常话听了也就罢了,却是无法帮着出主意的,要不然怎么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哩,就是因为各人想的不一样,自己的行事方式未必适合旁人。
她只能对她说道:“你家四个哥哥,虽然一个个地跟着娶亲,负担重,可要是安排妥当了,发家也快的很。人多有人多的好处哩。乡下人兄弟多,那是家宅兴旺发达才会有的。我爹跟我哥哥都是一代单传,等我哥哥娶了亲,也要多生几个才好。”

第一百零九章 这样的儿媳妇
她不过是随口安慰的,谁知刘小妹却自豪地说道:“那是菊花你不晓得,我二哥手巧的很,编的篾器好精巧;我三哥摸鱼兜虾更是一把好手,我家的荤菜全靠他哩;我四哥也聪明,他都不大看书,夫子都夸他学得不错,说要是再用功些,跟杨子一样出彩哩。我家的活计,只要我爹安排好了,那干起来快的很。要是我大哥没被那个女人管住,你说我家是不是好热闹?小时候,我都是被哥哥们捧着长大的哩。我这名儿也不是我爹起的,因哥哥们老是‘小妹小妹,的叫,人家就叫我刘小妹了。后来叫顺口了,也懒得再改。”
她说着眼睛都红了。
菊花听她把几个小胖子夸成一朵花儿,忍不住就笑了——这妹子瞧哥哥,那都是好的。
两人收拾好了泥鳅又收拾小鱼儿。
刘小妹家过年也没杀猪,家里也不宽裕,这桌上的荤菜全是河里田里捞上来的。两人跟着石头的外婆在厨房里忙了几天,也晓得配些花样了,把那些田螺、泥鳅、小鱼、虾子,以及家里的鸡蛋,配上或腌菜或韭菜或辣椒,也烧了像模像样的一大桌子菜。吃的人照样赞不绝
这刘家兄弟四个,老大虽然分出去单过,这爹娘家里插秧,总算也回来帮忙了;其他三个兄弟,因为前些时候东家帮一把,西家帮一把,到刘家插秧的时候,来还工的人就不少。
瞧着那黑压压的一群庄稼汉子,拥进屋里吃饭,刘小妹伸了伸舌头、撇撇嘴道:“怕是杀头牛都能吃完哩!吃了晌午饭还要准备晚饭。唉!菜不够,难死人了。好在我三哥早些时候网了不少小麻鱼晒干了。”
菊花安慰她道:“也不怕,咱跟着石头外婆也会了不少菜。你看,光蛋饺不就做了两个菜了么。这些鱼虾也是能做出好些菜来的;你哥哥还捡了那么些田螺漂在那,添一样东西就换了个花样,咱们多想想总能把这两天应付过去。”
正说着,刘三顺拎了个篓子进了厨房,笑着对小妹道:“昨儿下的黄鳝篓子,瞧收了不少黄鳝哩。我把小的都放了,也能烧两大碗。”
刘小妹见了大喜,忙接了过来兴奋地说道:“又多了一道菜哩。菊花,用青蒜苗炒炒,再添些东西,烧三碗也是成的。”
菊花笑着点点头。
刘三顺见妹子为菜发愁,忙问道:“那么些鱼还不够吃么?还有田螺和泥鳅哩。”
刘小妹白了一眼道:“总不能全都烧小干鱼吧,总得多几个花样。那么些人,不多烧些菜,几筷子下去,碗就见底了多难为情。”
菊花忙道:“这就够了,数数也不比我家菜少了。”
这时,一个比刘三顺要稍高的青年走了进来,提着一道腊肉,笑着对刘小妹道:“小妹这道肉给你。也是一碗菜哩。”看他的长相肯定也是刘小妹的哥哥。
果然,刘小妹愕然地望着他道:“大哥,你拿这肉来,嫂子晓得么?要不晓得,一会该怄气了。你还是拿回去吧。”她大嫂打了个转又回家了,不在这。
她娘也走进来,接过话茬道:“你又找气受?哪里就差你那一道肉了?快拿回去吧。”
刘大顺脸就红了,不自在地说道:“娘瞧你说的我连一道肉的主都不能作了么?甭说了,我拿来了就不会拿回去的。我去吃饭了。”说着找了碗筷添了碗饭就往堂屋去了。
刘小妹见哥哥硬气起来就欢喜地笑道:“娘,烧就烧了,还怕她不成。养个儿子吃点肉还要瞧她的脸色,说到天边也是她没理。”
她娘叹口气,对菊花笑道:“你瞧这娃儿说的啥话?我怕她干啥?还不是心疼儿子。闹一场,儿子最生气;闹得家宅不宁的,难过的是儿子。除非狠心不要这媳妇,不然阄来阄去,终归倒霉的是儿子。你们年纪小,以为大吵一场就能完事,要是那么简单,前几回吵得还不够狠?我就想,反正她也是维护家里,也没把东西往娘家捞——倒是从娘家捞了不少回来——人也勤快,所以我就忍了。她手紧省的还不是你哥哥的?再说,她也没从咱这要东要西的。她生就这孤拐性子,你想把她改过来,怕是难。”
说着这话,到底还是把腊肉留下了。三人收拾了一番,也在厨房里开始吃饭。
可是,不等饭吃完,小妹大嫂就走进来,也不说话,两眼四处一扫,就瞧见挂在厨房墙上的腊肉,便走上去,解了下来,提着转头就走。
菊花端着饭碗,张大嘴巴瞧着这个干净利落的小媳妇,完全被她的举动惊呆了:这世上还有比她二舅母更那啥的人?她二舅母虽然讨嫌,但是外婆只要真生气了,一放脸,她还是不敢闹的。不过转头就恢复原样,老毛病始终改不了就是了。
小妹娘怒气冲冲,把碗往桌上一掼,举着筷子说道:“秋凤,你干啥?”她刚才虽然说了一大通,可是看到儿媳妇这副无情的模样,那也是忍无可忍。
秋凤停了一下,也没回头,说道:“我把我家的东西提回去,不成么?”
小妹娘大叫道:“有你这样做儿媳的么?我养这么大个儿子,吃一道●你还拦着,你娘咋教你的?”这声音有些歇斯底里,就惊动了堂屋吃饭的人,况且,他们也差不多吃好了。
刘大顺闻声连忙来到厨房,见媳妇手里提着那道肉,怒道:“放下!”
秋凤却是倔强不已,根本不理他,出了厨房就往外屋走。这间屋子跟堂屋是并齐的,出来就是前院。
刘大顺撵到院子里,上前就要夺过那腊肉。
秋凤却死不松手。刘大顺捏着她的胳膊不停地叫她松手,那言语间颇有恳求之意。他媳妇却根本不听。
这时,吃饭的人都出来了。
刘胖子一看这情景就明白是咋回事。他家的事虽然大家也知道,但眼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见儿子被他媳妇挟制住了,那脸上就不好看了,大骂道:“都给我滚!老子就当没生你这个儿子。没出息的东西,连媳妇也管不了。”
刘大顺脸就涨红了,头上的青筋都鼓了起来,手下使力,一把夺过腊肉,转身进了厨房。
秋凤顺势坐在地上,对着刘胖子嘤嘤哭道:“你就骂吧!你当我家有许多的肉哩。就留了这么点肉,我怀了身子也不舍得吃,为的是留着割麦子好做菜的。我又没把东西往娘家搬。我自己也是省吃俭用的,炒菜都舍不得放多点油,想多攒点钱,还不是怕娃儿生下来养不起。呜呜……”
刘胖子没料到儿媳妇怀孕了,怪不得儿子刚才不敢动她,他不免就尴尬起来,不知如何说才好。
小妹娘听了儿媳妇的话,也不知说啥好,想想她刚才的举动,又有些生气——谁稀罕吃你那道腊肉?你就不能好好说,非要弄得跟仇人似的!见她坐在地上哭,担心她的身子,刚心疼地想上前扶,见大顺出来了,又停下脚步。
刘三顺却恼火不已,见刘大顺从厨房出来,他一声不吭地又冲进去,拎起那腊肉跑出来,使劲地往院外一扔,大声道:“吵,吵,见天为一点东西就吵!谁家跟咱家一样,兄弟不像兄弟?拿了肉快走,忙得要死还要怄气,谁受得了?”
菊花愕然地瞧着那道腊肉在厨房里进进出出地转了两圈,最后又出去了。院外响起刘三顺的话语,她听了也不禁叹了口气——这个秋凤太孤拐了,好好说不行么?
刘小妹却抹起了眼泪——她大哥是最疼她的了,可是现在一家人不像一家人。就是菊花还送了些豆腐和一小块肥肉把她哩;她哥哥送了道腊肉过来,就闹成这样!
菊花见她掉泪,忙劝道:“你嫂子就是那样的人,你有啥好气的!你不也说她从不来找你家要东西么?你又不指着她过日子,都分了家了,各过各的就是了。”
她说着也觉得这话是丝毫不起作用的,真是事不关己,说得轻巧。要是自己的哥哥娶了亲,跟家里这样生分了,怕也是憋了口气吧。
那刘大顺虽然也生媳妇的气,出来后见她坐在地上,也有些心疼,忙上前去拉她。
秋凤却不起来,委屈地哭着想,自己到底哪点做得不好?这样为家里拼死拼活的,连个好也落不到。
两人正僵持着,这刘三顺把肉提出来往外一扔,刘大顺面子上也挂不住了,也不拉媳妇了,站在那里绷着脸,心里痛苦万分。
干活的人瞧着这场面,虽然也不是看笑话,却不晓得该如何劝,只能干巴巴地说着一些没味道的话,让刘大顺拉了媳妇快回家。
今儿恰好村长李耕田也在这吃饭。他也没帮刘家干活,不过是忙别的正好碰上了,被刘胖子硬拉来吃饭的。刚才闹起来,他也没出来,毕竟人家的家事,插进去不好说。
眼下见了这副僵持的局面,便从屋里走出来,往前一站,对着秋凤说了一番话:“秋凤,我老脸说你两句,你听了也别怪。你要觉得我说得在理,就记着;要是觉得我说的不中听,那就当我在放屁。你也是个勤快的媳妇,嫁到刘家这两年,大伙也瞧得见。你为了家里省钱也没啥不对,可你这处事的方式不对——这可是你男人的爹跟娘,你还能让他不认爹娘不成?”

第一百一十零章 动了春心的刘三顺
李耕田说了一番话,见秋凤张嘴要反驳,一挥手道:“你听我说完。我刚才也听你说了,家里就这点肉了。其实你就不送,大顺爹也不会怪你的;可是大顺既然送过来了,你又把它提回去,这像啥话?这肉就让大顺爹娘吃了,你也不会吃亏。你今儿送了一道肉过来,等他杀了猪,没准会送两道肉给你,老两口晓得你怀了身子,没准还不止送两道哩;大顺来帮爹娘一回,等你家有事,大顺的三个兄弟都会去给你帮忙;等你生了娃,大顺娘跟小妹也会帮你带。你这样跟谁也不亲近,连亲兄弟也不来往,那不是六亲不认么?对你又有啥好处?你家往后就没一点事要人帮忙?”
他往后一退,一把将郑长河扯出来,对秋凤道:“不说旁人,就说你郑叔。去年打猎倒霉摔了腿,那不也是赵三跟槐子爹忙前忙后地帮着才好过一些么?咱村的人还都去瞧他了哩。他就一个人,要是像大顺这样有三个兄弟,还不晓得高兴成啥样哩?”
郑长河听了连连点头道:“那是。我就吃亏没个兄弟。不过我跟槐子爹也像兄弟一样。”
李耕田说道:“你郑叔为人忠厚,那橡子果儿,橡子豆腐,哪样不是好东西?还不是跟村里人说了?要照你那想法,不是吃了大亏?可你瞧瞧,村里人都感激他,杀了猪都送肉把他;他家开荒也去一堆人帮忙,完了也不要工钱。还是你郑叔死活要把,才少要了些。你呀,跟你爹娘甭分那么清楚,吃不了亏!你这样做,明明也没沾啥光,还叫人戳脊梁骨,何苦哩!咱这山高皇帝远的乡里,靠的就是乡亲互相帮扶谁也不可能单门独户地过日子。”
李耕田长篇大论地说了一通,那秋凤低头不语,也不知听进去没有,不过却没有再哭了。
刘胖子见村长发表了一番意见,有理有据,算是说出了自个的心里话;自己吃亏在有话也不知咋说只好一张口就是骂儿子。
他见儿媳妇坐在地上,想着她怀了身子,害怕出事,咳嗽了一声对大顺道:“扶你媳妇家去吧。爹也不想吃肉,只要你们过的好,爹心里就舒坦了。你今儿这事做的也不对,就算是表孝心,也要跟秋凤说一声。不声不响地把肉提来就完事了?”
赵三笑眯眯地说道:“秋凤啊,你爹娘不是为肉生气是为了儿子生气。养这么大一个儿子,帮他娶了媳妇,却为了一道肉,就这样对他们,他们心里难过哩。”
小妹娘抹着眼泪道:“三哥儿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要是晓得她怀了身子,怕是还要添些东西给她送回去,哪会要她的腊肉。”
刘三顺“哼”了一声道:“也不是为了肉。
还不是怕跟咱来往多了,往后三个兄弟要娶亲,要跟他伸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