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丑女如菊 >

第46部分

丑女如菊-第46部分

小说: 丑女如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豆渣因冬天里温度低,发霉比较慢。可她记得前世里她的母亲是将装豆渣的箩筐用件旧袄子盖严实了,放在大锅里,在灶洞里添上一把火,每天加温一次,上霉就快了。庄稼人通常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起来反而比后来那些公式化的流程要见效的多。
青木吃完一碗玉米糊,头上冒了一层细汗,他问菊花道;“还有青菜么?明儿早上照这样儿做一锅,我带去把夫子尝尝,好不?”
杨氏忙道;“有,有好几棵哩。先一茬黄心菜快吃完了,我就把剩下的全砍回来了,堆在地窖里。一会儿把菜洗好,明早炒炒装上就是了。拿到夫子那,你帮着夫子用炉子炖熟省得他们读书人不会弄,烧坏了。
青木忙点头答应了。
菊花说道;“这菜全靠猪油渣吊味儿,不然味道就平常了。”
郑长河也吃得冒汗道;“要是放上些辣椒,那味儿不更好?吃了身上也暖和。”
菊花道;“爹,这黄心菜味儿甜,跟橡子豆腐一起烧也鲜的很。要是放辣子的话,这鲜甜的味儿都叫辣子盖住了。明儿我光烧一锅豆腐,用辣子烧出来把你吃,那个辣一些就不要紧了。”
杨氏白了他一眼道;“避天虽然冷的很,咱们晚上又喜欢窝在火桶里闲话,再吃多了辣子火气更大了。”她想说火气大屙不下来屎,想想正在吃饭哩,便把这话吞了回去。
郑长河抹抹嘴,笑道;“咱听了菊花的话,把那块荒地开出来做了菜园子,还真派了大用场。光辣白菜就腌了两大缸,还有那么些存在地窖里;黄心菜也一直吃。赵三上午还来砍了几棵回去哩他家的早就吃完了。他说要是早晓得多撒些草灰,能耐寒的话,也跟咱们似的种第二茬了。”
杨氏瞧着青木和菊花道;“还不是避俩娃喜欢捣腾。整天把草灰往地里撒,又盖稻草,晚上盖白天掀,也不嫌麻烦。种完菠菜种芫荽,又种黄心菜。我还想着肯定不得活,哪晓得还真长起来了。”
青木道;“就刚出苗那会子要小心护着,真长大了也不怕了这菜本就不怕冷的。”
他跟菊花相视而笑。刚撤完种的那几天,他俩不仅撒了草灰,还扯了好些稻草盖在上面,浇水也是用井水来浇的,护得跟什么似的。
菊花笑眯眯地靠在娘的身上,想着那会儿跟哥哥种这菜,也是费了些功夫的。她当时想着,这些菜本来就是能过冬的,只要小心呵护就好了。
她印象中上辈子小时候,过年吃年夜饭时,她母亲就扯了好些菠菜和芫荽回来——那时外面可是在下大雪呢。她说大年三十晚上,吃些绿色的菜有好处,也不管那三十晚上不能吃菠菜的习俗人说三十晚上吃了菠菜,则来年一年都跌跌碰碰的,不顺利。
所以,她就奇怪了,以前经常看书上说好多地方冬天没青菜,她可是有从大雪地里砍青菜的经历,寒风凛冽中挖胡萝卜回来喂猪也是常有的事。想来是那些地方格外冷。
搞反季节蔬菜成本大,没条件,也没必要又不是没菜吃,就是种出夏天的黄瓜又卖把哪个?
再说了,那些大棚里长出的菜,到底味儿变了老天爷让你这个季节长,你偏要违反自然规律,自以为得计,殊不知种出来的早已不是原来的东西了——味儿要差许多。这跟“南橘北枳”一个理儿!冬天里有这几种菜也够了。
虽然新买的地不能开垦,但郑长河还是抽空把地分成一块一块的,挖出地沟,安排好哪块地先开出来种山芋,哪块种玉米。于是,在家的时候就少了。

第六十四章 新友上门
快过年了,农家生活的琐事也多,千头万绪的,无从记起。 ~正好这日梅子带着几个小女娃来找菊花玩,倒让菊花封闭的生活打开了一扇门,便从这说起吧。
原来郑家买地的事情在村里传开了,都晓得是菊花教人烧菜挣来的银子买的。
狗蛋娘就琢磨,这菊花确实是个聪明的,人又极灵泛,她早就发现她乖巧温柔了;再加上她闺女梅子老是唠叨菊花做的辣白菜好吃,咋自个照着做就是味儿不一样哩;狗蛋也说菊花姐姐做的猪下水香,小石头常常能吃到,偏他跟菊花姐姐不熟,所以菊花姐姐也不送把他。
她这日就对梅子说道;“你没事就去跟菊花玩么。小女娃子在一块做针线,闲话家常,你也能跟她学学咋烧饭做菜。”
梅子眨巴着大眼睛道;“我不好意思多去哩菊花话儿也不多,我怕她嫌烦哩!”
她娘摸摸她的头发道;“那是你们往常都不跟她玩,她养成了这个性子。其实她人是极好的,咋也不会嫌你烦的你又不会做讨她嫌的事儿。唉!说起来,长河家的两娃儿实在是拔尖。要不是娘不想把你嫁得太近,这青木还真是个好人选哩!原想把你表姐嫁把他,眼下瞧着只怕不妥。郑家又买了地,日子越过越好,你表姐也不算出挑,怕郑嫂子不应承哩。”
梅子听了她娘的话,脸就红了,她想起柳儿对青木的情义来,忙嗔怪地扯着她娘的胳膊道;“娘,说啥哩!”
狗蛋娘怜爱地摸摸她的手,道;“你当娘是眼气郑家有钱了才这么想么?娘咋会跟柳儿娘似的没脑子。
娘原想,你要是嫁在本村,要是在婆家怄了气,连躲也没地方躲—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也不好下台阶,说不准就僵住了;嫁远些,有事回娘家住两天,天大的事儿等婆家的人来一接,气也消了。如今我又想,总归是要嫁的人好才是正经。要是你喜欢青木,嫁一个村就一个村吧!”
梅子见她娘说着说着把她跟青木扯上了,急了柳儿可是喜欢青木的,要是见她嫁了青木,还不伤心死了?她一扭身子说道;“娘,你可别乱说哩。”
狗蛋娘正色地对她道;“娘只不过是问你的意思,哪里就要把你嫁他了?你可要想好了,青木这样的好娃儿不多见哩。那柳儿是个有眼光的,可怜摊上那样的娘,要不然不嫁青木嫁槐子也好啊,尽瞎折腾!我想你总要有自个的主张才好,娘晓得你的主张,才好为你做主。瞧你整天傻呵呵的,眼下没出嫁,有娘护着你还好;要是嫁了人,公婆妯娌大姑小姑一家子,你这没个成算的,有得气怄!你要是跟菊花学些烧饭的手艺,到时也好讨公婆男人的欢喜——懒婆娘可没人喜欢哩。”
梅子见她娘处处为她打算,不禁眼睛红了。柳儿不就是羡慕她有个能说知心话的娘么?娘这样问自己,还不是怕她找的人家自个不满意,要不然定下了婆家再跟自己说,自己又能有啥法子哩。
她靠在娘的身上,对她说道;“我也不晓得哩。我都没想过这些事儿。”
狗蛋娘瞧着这个天真烂漫的闺女,叹口气道;“也不要存了心事儿。你没事就跟菊花唠唠,跟她学学烧菜。日子久了,你喜欢不喜欢青木也就心里有数了。也不是非要嫁他,别的地方人家咱也相看相看。正好他家新做了橡子豆腐,也送了好些把咱们,还教大伙儿收拾这橡子果儿。你上门不正好么。要是怕一个人去不合适,叫上篮子她们一起。你们去找菊花玩,你郑婶子只有高兴的。”
梅子眼睛一亮,笑眯眯地应了。
她又对娘说道;“娘,把那腌子生姜和辣椒片儿装些,我带把菊花。 ~老是吃她的东西怪难为情的。”
狗蛋娘道;“那不是有现成的一小罐子么?还没开封儿哩。你提去就是了。”
正说着,狗蛋下学家来了,一进院子就大喊道;“娘,饭好了么?我肚饿了。”
狗蛋娘从房里出来,对他呵斥道;“嚷嚷啥?跟饿死鬼投胎似的。你整天就惦记着吃。”
狗蛋跑进堂屋,瞧见跟在他娘后边出来的姐姐梅子,一边把手中的书袋子放到桌上,一边嘟着嘴巴说道;“成天就晓得骂我。咋不见你骂姐姐?”
狗蛋娘怒道;“死小子,还对嘴!”跟着就要上来拧他的耳朵。
狗蛋急忙往旁边的房里躲去,嘴里嚷道;“奶奶,瞧娘又打我!”
他奶奶正坐在房里觑着眼儿补衣裳,见他进来,忙抬头咧着掉了牙的嘴巴对他说道;“你不淘气儿,你娘咋会打你哩?”
狗蛋扯着奶奶的谣′道;“我不过是肚饿了,娘就说我是饿死鬼投胎11姐肚就不饿了?尽偏心。”
老奶奶瘪着没门牙的嘴巴,呵呵乐!也难怪孙子气恼,这娃子调皮,大人就管得严些;他姐姬梅子又是个讨喜的女娃子,爹娘疼得多些,他早就不高兴了。
老奶奶也不跟他掰扯,放下针线,牵着他的手儿出了房门,一边对狗蛋娘道;“吃饭吧!梅子,狗蛋眼气你哩。”
梅子冲狗蛋做了个鬼脸,说道;“你甭气。回头我去菊花家讨些辣白菜来。你要是不听话,就不把你吃。”
狗蛋一听,忙扯着他姐姬的衣柚问道;“姐姐,你啥时候到菊花姐姐家去哩?”
梅子见他那馋样儿,忍不住笑道;“明儿才去。你急啥?”
第二天,梅子就约了老成叔的三闺女篮子一起到菊花家玩。在老成家正好碰上了李耕地的二闺女李金香和刘胖子的小闺女刘小妹,她们听说是上菊花家玩,也都很高兴。这两天村里可是不少人家都吃橡子豆腐,她们也想去瞧瞧这豆腐咋做成的哩。
于是,四个女娃子或揣着鞋底子,或带着鞋垫子,刘小妹直接往篮子里装了件做了一半的衣裳,叽叽喳喳地往菊花家来了。
梅子最高兴,刚到菊花家的院子门口,就脆声娇笑着唤道;“菊花,我们来找你玩哩!”
菊花刚把猪头煮上,正蹲在井边洗昨晚换下的衣裳哩昨晚又洗了把澡,不过水可不敢烧得太热了,也不敢泡得时间久了,就这样洗的时候杨氏还在旁边守着她。
她抬头瞧着这几个朝气蓬勃的女娃子,有些意外咋跟约好了似的,一齐来了?四个里头,倒有两个她不认得。
梅子嬉笑着跑过来,把手上提的两只小瓷瓦罐小心地放在地上,然后跟菊花说道;“我跟篮子她们来找你玩哩。你在洗衣裳?我帮你吧,不然咱来了害你干不成活,多难为情!”
说着就提起水桶,丢下井里去打水。
她打水倒是极为熟练的,绳子左右束回晃荡了几下,水桶沉下去,灌满了水,她便扯着绳子一截一截地往上拽。
提了一桶水上来,见菊花瞧着其他三个女娃打量,忙跟她说道;“这是老成叔的闺女篮子姐姬,这个是李耕地叔家的金香妹子,这个是刘叔家的小闺女小妹。你不大认得她们吧?”
菊花微笑道;“篮子姐姐我见过哩。金香姐姐和小妹我就没见过了。你们先坐会儿,我把衣裳先洗了。”
说着去堂屋里端了四根小板凳来,放在院子中间干爽的地方,招呼篮子她们来坐。自己又去洗衣裳了,梅子则帮她打水。
篮子几人没怎么接触过菊花,这一见,顿时就有些惊讶好像菊花哪里跟她们不太一样哩!农家的女娃儿,长得好看些也有的,这个李金香长得就不比柳儿差。可是,那也不过是青春少女的鲜嫩罢了,菊花行动举止却是跟她们不太一样。
几人互相对视了两眼,先笑着坐了下来,边忙手中的活计,边不时地斜眼瞟几下梅子跟菊花。
菊花和梅子一边闲话,一边快速地洗好衣裳,提到前边的晾衣绳上去晾晒。菊花听了梅子叽叽喳喳的一通话,方才明白她们今儿来玩,也是想瞧瞧这橡子豆腐是咋做的。
她微笑道;“那也容易,正好空了一口锅,我待会就做把你们瞧。
这橡子果是山上长的,也归村里所有。跟大家说了,全村都拿它来喂猪或做豆腐吃,自家也算做了件好事。这不,最近村里人瞧见她家的人可客气了。
能多几个女娃子来闲话,菊花也是乐意的。瞅着那几个女娃,各有千秋,但都是健康青春的,脸上并无穷苦的菜色。
也是,虽然乡村人不富裕,但肚子还是能吃饱的,也没听说谁家揭不开锅。不过日子肯定是紧巴的,这几人除了李金香身上穿着半新不旧的紫红色袄儿,篮子和小妹身上可都还打着补丁,显然李家的家境是最好的。梅子家境也不错。
篮子年纪最大,有十六七岁了,她是健康红润结实的,脸上黑红的皮肤有点儿皴裂,身量也高,典型的朴实农家女儿;金香则很漂亮,十四五岁,白皙的脸颊,含笑的眼眸透着跃跃欲试的活泼;刘小妹跟菊花差不多大,娇小玲珑的,有一双骨碌转的大眼睛,脸颊圆不溜秋的,腮边红润润的,比梅子还要天真的样儿。
菊花瞅瞅自个豆芽菜似的小身板,暗叹了口气。

第六十五章 农家女儿的欢笑
十几岁的女娃子,又都是淳朴的农家女儿,极容易熟络了。说了几番话,就听院子里叽叽喳喳话语打架,清脆的笑声不断,听得在猪栏里铲猪粪的郑长河也高兴地笑了终于有女娃儿来找他家菊花玩哩!
梅子一边纳鞋垫,一边瞅着菊花的面巾道;“菊花,你这样蒙着脸好好看哩。我家去也要做个面巾蒙上。嗳哟!你咋不换个鲜亮的颜色哩?用桃红色的,肯定好看。”
菊花忍不住笑了,这算啥?肯定不能叫“东施效颦”,应该叫“西施效东”。
她笑着对梅子说道;“我是怕吓了小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