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丑女如菊 >

第33部分

丑女如菊-第33部分

小说: 丑女如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菊花无奈地遵循爹娘的安排,在家甩手休养起来。
不过,以前整天忙碌,现在让她歇着,她倒手痒起来,拿起针线,给她爹娘做了小夹袄,预备来春好穿;又做了两双鞋,虽然不大像样,但是郑长河两口子都笑得合不拢嘴。
待脸上溃烂的地方结了硬壳夹子后,她便想着做一幅面巾,往后出门就围上。
她记得上辈子曾经听说过一句话“长得丑不是你的错,长得丑还跑出来吓人就是你不对了”。很经典,打击人也很不留情面。
她还是别吓人了,吓坏了小娃儿更不好,往后还是在脸上围一副面巾吧。
于是她用那做被套剩下的布,做了一幅面巾,围在脸上。比那白布效果好多了——脸上蒙块白布像盖死人似的!
这面巾是浅绿色的竹枝图案,更是衬托的她眉目如画,气质淡雅、沉静,即便已经见识过她的美,爹娘和哥哥还是又一次手足无措——这样的美丽不是乡下女娃该有,那是和柳儿、梅子她们都不一样的。
他们无法理解脱俗的含义,自是无法形容菊花的气质。
而且,先前菊花刚经历了蜕皮之苦,脸上蒙的又是一块白布,那美就有些凄凉和死板;现在,蒙上这浅绿面巾的菊花恬静的像花儿摇曳,却又充满活力,轻盈的像蝶,在他们的眼前转悠不停……
他们既高兴又伤心:这美丽是活生生的,却又是虚幻的;明明看的见,却又根本不存在,一切都是因为那层面巾和面巾掩盖下的丑陋!
这矛盾的感觉让家里人满心不平,充满遗憾和凄苦;杨氏则总是背着菊花偷偷地抹眼泪,晚上也总要哭一场才能入睡。她觉得自己把这辈子的眼泪都要流光了。
好些天过后,他们才渐渐地习惯了蒙着面巾的美丽菊花,不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感觉了。
经历一次打击的菊花不再想自己的脸,重又关注起她的小本生意来。
可是随着天冷得越发厉害,每天卖出的菜也减少了许多。实在是大冷天出门的人少。乡下人虽然穷,但到了冬天,还是猫在家里过冬的多!
每天买菜的变成了下塘集和附近村庄的人,二里铺干活的反而没几个人了。好几天都剩了好多菜回来,分给小石头和张槐家了,村长家里也送了几回。
菊花把每天的菜量减了一大半,多余的下水和猪头都腌了起来。她有种感觉,明年春天这东西肯定不够卖,还是多存一些货比较好。
******
菊花经受了这样的打击,美女们不投些推荐票安慰她么?
 

第四十五章 下雪天的辛劳
更新时间2012420 17:02:16  字数:3266

 这天早起,菊花瞧着窗户上透入的明亮光芒,心里估摸:莫不是下雪了吧?下雪不冷化雪冷,今儿好像确实不太冷。
就是这不太冷的天气也不是她能承受的,她全身上下,棉袄、棉裤和棉鞋,全副武装,只是头上还少一顶帽子。今儿就做一顶帽子,她一边飞快地编辫子,一边想道,还得做条围巾才好。
一切收拾妥当,菊花才缩着脖子出了房门。
杨氏从外边进屋来,一边顺手掩上大门,对她说道:“昨儿夜里下雪了,早起还在下哩。菊花,你可要多穿些,我给火坛子里撮了些炭火,一会你拿着烤。这天儿,可别冻凉了。”
菊花心想,我倒想再多穿些,可是身上加不进去了呀,那夹袄可是等春天脱了棉袄才能穿的。
她从门缝里往外看,裹着厚厚一层白雪的山川田野显得格外静谧,远近皆连成一片白,空中的雪花还在搓棉扯絮似的往下落,绵绵密密,没有止尽。
她回头犹豫地对杨氏道:“娘,怕是今儿菜不好卖哩,这大的雪去集市的人肯定少。要不咱停两天?”
杨氏白了她一眼道:“那会儿可是你说的,做生意要讲究信誉。眼下好不容易卖出名儿了,要是我猛然间不去了,那今儿想买菜的人可不白跑一趟?管他几个人来买,只要有人买,我都得去。下雪天活动活动身子也好,这几个月吃的也好,穿的也暖,跑些路怕啥?”
郑长河的腿已经基本好了,他笑道:“娃他娘,要不我今儿跟你一起去好不?总归我在家也没啥事!”
杨氏瞪了他一眼道:“你当是去玩哩?这大的雪,你那腿敢出去受凉?要是落下病根看你咋办!你也甭整天唠叨,等天一暖和,这活我就交给你了,见天让你往集上跑。”
郑长河就嘿嘿地笑了。
唉!穷人家的生活啊,都是这样的。
菊花看着哥哥挑着担子,娘在一旁撑着油纸伞,一齐融入那白色的世界中,浓密的雪花飞舞着,挡住了她的视线,那两个背影也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
娘和哥哥出门后,菊花将一只猪头和四只猪蹄丢进大锅里煮,一边坐在灶洞前看火顺便取暖,一边给哥哥纳鞋底子。这双鞋是单鞋,做了让哥哥明年开春好穿的。
自从郑长河的腿好了后,虽然不干重活,但喂猪喂鸡的活计他都包下了,菊花身上的担子确实轻了不少,也就烧烧饭啥的,洗衣服也尽量在井边洗。这样她拿针线的机会就多了起来,不免给家里人做这样做那样的,很是让爹娘和哥哥喜欢。
上午,杨氏没有像往常那样早早地回来,菊花有些担心,往那条村路上张望了好几回,也不见她娘的身影。一直等青木下学了,她还是没有回来。
郑长河和青木也很担心,想着是不是去找找。
青木一边飞快地吃饭,一边道:“娘在集上肯定不会有事的——有来喜跟着哩。就怕回来的路上遇到啥事。我吃了饭就顺路去找,爹你还是在家别出去了,那腿得保养好了。”
菊花也赞成,她道:“娘是个有主意的,说不定有啥事耽搁了。哥我跟你一起去,给周夫子送饭,顺便帮他打扫屋子——本来娘说今儿去给他打扫的。再说,你要是找不到,还得去集上大舅家问问,我也好帮你跟夫子告假。”
青木迟疑地看了菊花一眼,想了想还是点头答应了。
他也不知怎的,不想蒙上面巾的菊花被外人看见,可是,他也不能一直把菊花藏起来呀,反正菊花现在胆子大了好多,也不怕啥人了,就由她多见见人也好。
吃罢饭,菊花看着门外那皑皑白雪,再低头瞧瞧脚上的棉鞋,踌躇起来:就算是在外面套上她爹编的木底草鞋,恐怕也会将鞋子打湿的,那她可要心疼死了。
青木见她这样子,知她担心鞋子,便说道:“你穿双旧的走路,把这新的带上,到了学堂再换吧。我早上就带了双干净的鞋搁在学堂里。”
菊花见他脚上果然穿的是一双有些破的旧单鞋,便也脱了棉鞋,换上一双破旧的单鞋。顿时,那冷硬的鞋底冰得她打了个寒颤,强撑着,又在鞋子的外面套上草鞋,这才跟青木合遮一顶油纸伞步入那漫天的雪花中。
青木提着篮子,撑着纸伞,见菊花拱肩缩背的倚靠着自己,不由得有些心痛,便道:“要不我背你吧?反正也不远。”
菊花忙道:“嗳哟!要是让人瞧见了不笑话死了。走快点,到了就好了。”
青木没办法,只能加快脚步。菊花也无心看这雪景,扯着哥哥的衣袖闷头赶路,一心想早点赶到周夫子那,好换上鞋喘口气。
到了分岔口,青木仍然跟菊花一起走,他道:“我直接送你到学堂吧,顺便跟夫子说一声儿。”
于是两人一齐来到学堂。
进入祠堂的大院,就听院里传来清脆的欢笑声,原来是小娃子们在玩堆雪人,也只有他们才格外地喜欢这雪天——不比下雨,根本不能出门。
小石头跑来跑去地滚了个大雪球,刚要搬到那雪人的头上做脑袋,忽然一眼瞄见菊花和青木,忙丢下雪球,奔了过来,惊异地看着蒙上面巾的菊花,试探地叫道:“菊花姐姐?”
其他的小娃子也都停止喧闹,全都瞧着青木和菊花。
菊花冷得喘不过气来,觉得身体的所有部分都缩成一团,像大门似的关上了,连呼吸也艰难起来,瞅着小石头那冒热气的头顶,羡慕得要命,她哆嗦着应了一声道:“嗳!石头你不冷么?快进屋去,下这大的雪,看衣服要湿了。”
小石头笑得一脸灿烂,答道:“嗳!菊花姐姐你来做啥哩?”说着跟着青木和菊花进了夫子的住处。
这祠堂的一溜房屋,东边的三间打通了做课室,西边的三间做了周夫子的住处。中间,一株老梅正吐着胭脂似的花朵,在这雪地里格外的耀目。
青木将油纸伞搁在屋外的台阶上,然后才跺脚进屋,对周夫子说了他娘的情况和告假的事,又说菊花是来打扫屋子的。
周夫子听说杨氏到现在还没回来,忙道:“你赶快去吧!也不要太着急,也许你娘只是有事耽搁了,没准你正好在路上碰见她也不一定呢!”
青木又看了看菊花,见她已经换好了鞋子,还是缩着肩膀,想说啥又咽了回去。
夫子早就见到了蒙着面巾的菊花,目露奇异之色,看了他一眼,笑道:“菊花怕冷?无妨,村长给我送了个小火桶,你先烤一会,休息一会再说。”
青木遂微笑着出门了。
菊花接过周夫子端过来的小火桶,原来就是一个圆木凳,凳面中间还开了个月牙形的口子,下面是桶状,桶底下想是做了格子,放了个装了炭火的火坛子,人坐在凳子上,热气从屁股下传上来,全身都暖和了。
菊花先将饭菜给端出来,有些要热的就放到炉子上热着,然后她老实不客气地坐上了那火桶,两手也插到袖中,脚也搁在下面的火坛子上,好一会儿,身上才停止了寒战!
小石头从未见过这样美的菊花,破天荒地倚在她身边乖乖地不吭声。
周夫子一直微笑地看着她,见她坐下了,才责备道:“你这孩子,身子不好,就不该来。我这里就是晚一天打扫也没什么,等你娘明天来扫也就是了。谁也没规定你们一定要两天扫一次。”
菊花轻笑道:“不碍事的。我烤一会就好了。夫子吃饭去吧,菜也热了。”
周夫子笑道:“那我就去吃饭了。赵耘,你在这干嘛?”
小石头急忙站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地答道:“我跟菊花姐姐说说话儿。”
周夫子见菊花并未反对,便叮嘱道:“不许顽皮。”
小石头脆声应下了。
等夫子离开,菊花看着他笑问道:“赵耘?这名儿谁给你起的?”
小石头趴在她腿上,笑道:“是夫子起的,努力耕耘的意思。菊花姐姐,这名儿好么?”
菊花笑道:“好!”
小石头瞧她两手插在袖子里,仰头问道:“菊花姐姐,你很冷么?”
菊花轻声道:“嗯,我怕冷的很。”
小石头忙道:“我不怕冷,我的手热乎乎的哩,我帮你捂一会吧。”
说着,伸手去拽菊花的手。菊花掏出一只手握住他的小手,果然是热乎乎的。俗语说的,小娃子身上三把火,还真是的。
两人说着闲话,烤了一会,菊花觉得身上暖和轻松了,便起身收拾起屋子来,小石头也回课室去听课了。
读书人也是讲究爱干净的,周夫子虽然是一个人住,但屋子里也不算脏乱,收拾起来并不费事。打扫、抹桌椅、将脏衣服装进篮子带回去洗,在屋子里忙忙碌碌的,倒也不觉得十分冷了。
打扫书房的时候,菊花注意看了下,周夫子的书房布置很简单,除桌椅外,也就一个简单的书架,藏书也不是很多,百来本的样子,她并没有发现什么历史类的典籍。
略略翻看了几本,发现就算那些诗词经学文章中透露出来的朝代,好像也跟中国的历史无关,真让她糊涂了。
她只得将这事撂下,安慰自己说,她一个乡村的女娃,就知道了也没啥用,她也没打算离开清南村。
这一翻书耽搁,便花了不少的时间,夫子已经上了一堂课回来喝茶了。
她赶紧快手快脚地收拾好了,又将夫子用过的碗筷也装进篮子,轻声对夫子说道:“那我先回去了。夫子可还有啥吩咐?”
******
菊花细声道,下雪了,投点票吧,日子不好过哩!
 

第四十六章 村长家的俩儿子
更新时间2012421 11:04:59  字数:2738

 周夫子看着眼前清丽脱俗、淡然如梦的小姑娘,一时有些发怔——这个地方怎会生出如此出尘的女子?样貌倒在其次,她的脸有大半掩在面巾之下,点睛之笔则是那清澈如水的双眸,只是那股神韵、气质,本是极静极淡,配合那剪水双瞳偏又生出无限的活力,竟是极难用言语形容。
刚才从书房的窗外经过,她双手捧书,凝神观读的样子,与窗外一株傲雪红梅构成一幅极美的图画。
想着那面巾下的脸,周夫子暗自惋惜怜悯不已,他温和地问道:“我刚才见你在看书,你认得不少字了吧?要是想看,尽管拿回家去看好了。”
菊花确实想看书,但周夫子的书都是经学文章多,游记杂学的少,更不要小说了,况且她也不想太出头,于是便垂下眼睑,细声细气地答道:“也没认得几个字哩。”
她本想满脸红晕地配合一下,效果更好,但脸红不起来,她也没法子。
不过这个样子也够了,周夫子想当然地认为她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