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丑女如菊 >

第163部分

丑女如菊-第163部分

小说: 丑女如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木也发现妹妹跟小娃儿似的逗弄那些小鱼,轻笑了一声——他妹妹总是跟人不一样,女娃儿不都是喜欢清清爽爽地呆在家里么,偏她得了空闲就喜欢往田里地里转悠。
张槐含笑问菊花道:“菊花,你瞧这稻子今年收成好么?”
菊花微微瞪了他一眼道:“我咋晓得哩?我又没种过稻子,都是我爹跟哥哥在管着。这话该我问你才对,你这么大了,也该会种田了。得经常多动脑子想想,不能跟着老辈的做法,死搬硬套。他们好的经验,要学过来;自己也要有些想法和创新才对。”

第二百三十一章 猪的零食
张槐不料一句话引出她一大篇话来,瞧瞧忍笑的青木,摸摸鼻子讪讪地说道:“菊花妹妹说的对,我跟你哥眼下不就在琢磨这两季稻子的种植么!我托长雨买了几本农耕方面的书籍,上面就有描述南方人如何种稻子的经验。不过,他们那儿的气候炎热,有的地方甚至都能种三季稻子,跟咱们这边是不能比的,也不能照搬。”
菊花点头道:“是不能照搬,要因地制宜么。”
青木笑问菊花:“你蹲那干啥哩?我瞧你看稻子看得呆住了,有啥想法么?”
张槐听了连连点头,期盼地望着菊花,他刚才其实就是想问菊花看稻子看出啥来了。
菊花微笑道:“我没看稻子。
嗯,是在看稻子,也在看稻田里的小鱼儿和青蛙哩,瞧它们好开心悠闲的样儿,我瞧着也喜欢。回头割完稻子,把鸭子赶过来,肯定能吃得饱饱的。”
青木和张槐听了,先是愕然,然后一齐笑了起来。
菊花纳闷地问道:“咋了?不对么?割完稻子,这稻田里虫子、青蛙,田沟里的小鱼虾,可是多的很,我到时候还要把鸡也放进来吃一饱哩。”
张槐笑得止不住,咧着一嘴的白牙,好一会才对她道:“没啥不对。就是听你前边说的有些……有些田园诗意的味道,跟着话头一转,就要赶鸭子来吃人家了,听起来有些怪怪的。”
菊花听了也忍不住笑起来,看见哥哥还在笑便没好气地说道:“天生万物,循环轮转,无非是你吃我,我吃它罢了,这也不算稀奇。不是有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泥巴,么!要是不这么吃来吃去的,哪样东西多了都是灾难哩!当然,吃光了也是不成的。”
青木终于止住笑,对她道:“这法子不错。还跟去年似的,拿麻绳把鸡脚缠住,放到稻田里,到时候也容易找回来。鸭子就随它们去了我觉得只要你一唤它们都呼啦啦地跟着你跑——肯定丢不了。”
菊花自信地说道:“那是当然了。这稻子割完了十来亩田,挨个地把鸡鸭放进来吃一圈,肯定能抵得过在家喂好些天的。田里这些东西叫‘活食,正经的喂鸭子,应该放在秧田里,它们用扁嘴巴在田里到处戳,对秧苗也是有好处的。当然了,要在稻苗还未抽穗的时候,抽穗了就不能放进来了。”
青木诧异地问道:“你听谁说的?我咋不晓得哩?”
菊花见他和张槐都不相信地望着自己有些心虚,心道说漏了嘴了。
算了,还是甭这么干了。虽然前世确实有人把鸭子放在还未抽穗的秧田里,但是不是对稻田有好处,自己也是不能确定的,不过是从理论上推断,好像行得通。
她便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是这么想的:鸭子又不吃草,所以不怕它啃秧苗。它们的扁嘴巴在秧田里到处戳,不是能把水草给戳起来么?它们还吃水虫、田螺、小鱼和泥鳅等于是帮稻田清理了一遍。咱们用秧耙子推秧草,人必须要下田,踩得田里多了许多坑,总是不好;鸭子的脚是扁扁的,就不会留下坑。”
她诌了一大篇话,说得有些口干,再瞧瞧两个爱动脑子的乡村少年,皱着眉头想她这番话的可行性。
她不忍他们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费神,便笑道:“我也就是瞎想的,家里也没几只鸭子,就甭费那心思了。还是等稻子割完了,再放进来吃几天吧。”
张槐看着她微笑,一副洞悉她小心思的神情,为了给她捧场,便道:“听你说的好像有些道理,要不明年咱就试试。试试又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就像你说的,鸭子又不会啃秧苗,想来也不会出大问题的。”
菊花乐呵呵地说道:“那就在一块田里试,不然要是出了问题还赖我这主意不好。嗳哟!瞧我这臭嘴——肯定不能出问题的。”
庄稼人对这“吉言”可是看重的很,自己没说“吉言”就罢了,反而说起倒霉话来,要是张叔听了该说她“小娃儿嘴巴没个遮拦”!
张槐见她一副后悔失言的模样,笑道:“不就是说了一句话么,田种的好不好,哪里是一句话能决定的哩?”
说完瞧瞧天色,日头早就落了下去,田野里不再热烘烘的,微风送来清凉的气息,村子上空已经腾起袅袅的炊烟,便对两人道:“该回去了,要吃晚饭了哩。田畈里蚊子也多,菊花你不该跟着来哩——叮一头包。”
他看看山边,心道,等秋天的时候,自己就能和青木菊花同出同归了,现在却要分开往两个方向走。
菊花点点头,田埂上小业子飞舞,这时傺她又不嫌弃这衣衫累赘了,亏得浑身裹得紧紧的,要是露胳膊露腿,那肯定惨不忍睹!
青木走了两步,顺嘴问道:“咋今儿是你来看秧田,张叔哩?”
张槐跟在菊花身后,说道:“我爹和我娘都在割草哩。”想想叉补充道:“就是打猪草。不过不光割野菜,也割青草。”
青木诧异地问道:“你家才五头猪,橡子果儿不够吃么?”
张槐摇头道:“不是。我是为了攒肥。当然了,也是为了喂猪。
常割些青草让猪嚼,等于是喂它们吃零食了,其他的猪食也不少喂。它们嚼一半,糟蹋一半,到晚上连同猪粪全部清理出来,倒进沤粪池。等这稻子割了,就全部弄到田里来,不然种两季稻子,地肥跟不上可不成哩。”
青木眼睛一亮道:“这法子好哩。我本来就准备割青草沤肥的,这么的让猪糟蹋一遍就更好了。冬天地好养,等秋收后,把稻草铡碎了,丢田里烂到明春就成了;可是这早稻割完了,立马要翻田插秧,用稻草就不行了,得早早地另外准备好肥料才行。”
菊花也觉得这法子好,不过她有些怀疑地问道:“那你家的粪池可不得挖好大才够用?”
张槐笑道:“沤粪池过一段廿子就要清理一回,再烧些稻草枯叶,掺和在土坷垃一块,混合在一起,才好用,不然就这么的弄下田也是不成的。”
青木呵呵笑道:“这就跟土粪差不多了。往常咱没肥料用的时候,不就是烧些草木灰,掺和些土坷垃,用来种麦子么。槐子这么的一折腾,多了猪粪和青肥哩,只有更好!”
这真是“虾有虾路,鳖有鳖道”,菊花想,本来种两季稻最大的困难就是怕地肥跟不上——要是种了两年,那田废了,可不是要哭么——如今这么捣腾,倒也是个办法。
张槐又对菊花和青木道:“我这么弄也没多长时候,倒是觉得这法子不错。肥料啥的就不说了,那猪整天嚼巴青草,也是有好处的——我觉得它们精神了许多哩,比往常吃了睡、睡了吃要神气些,整天哼哼叫的欢。”
这回菊花猛地被点醒了——这不就是增加了猪的活动量么!有人为了猪肉更加美味,特地把猪散养,放在野外,整天跑跑,啃啃青草啥的,那猪确实精神好多,比一个劲地催肥的猪,味道又不同。
她回头对张槐笑道:“槐子哥,你这‘零食,喂得好哩。就是地方不够,不然的话,划好大一块地方,把猪放在里面,那是最好的了。这么让它们嚼些青草,也是个法子。”
张槐点点头道:“我见它们常嚼巴青草,变这么精神了,还想着等搬家后,把老屋基场改做养猪场哩。后来又想,这么怕是不好,到时候清理起来太麻烦哩。难道要把地面每天都刮一层?要是不刮的话,用不了几天,那猪场肯定就不能进人了。所以我就想,算了,还是勤快点,割些青草回来,让它们嚼草吧!”
青木听得大感兴趣,停住脚步——前面张槐就要跟他们分路了——问道:“那它们整天嚼青草,总能抵些饱,是不是就能少喂些猪食哩?”
张槐也站住了,笑道:“我反正是没少喂,要不咋说这青草是给它们当零食哩。它们吃饱了猪食,再吃青草也就是嚼着玩。我见那猪都是嚼巴几下,有些野菜是吞进去了,有些草渣就吐出来了。反正倒一堆草进猪栏,随它们不停地挑拣着拱来拱去地嚼巴,‘哼哼,地忙个不停,嚼累了才歇一会。”
菊花笑道:“这才好哩——就是找些事让它们忙,不然这些家伙吃了睡睡了吃,就没那么欢实精神了。”
青木也点头笑道:“是这么回事。不过我想你减少些猪食应该没啥大不了的——它们吃不饱自然就多吃青草了。”
张槐笑嘻嘻地说道:“我不是怕这些家伙不乐意么。咱要吃它们的肉,自然要将就它们些。再说,我还想多攒些肥哩,要是猪都把青草给吃了,那还攒啥?我不过就是想把草丢猪栏里,让它们帮着多踩踩,这样烂起来也快些。”
菊花和青木听了忍俊不禁!
说笑了几句,三人分手各自回家。
路上,青木就跟菊花说道:“这法子不错。咱也常常的割些青草丢猪栏里吧。就像槐子说的,让猪帮着踩踩,顺便让它们嚼巴青草,动动嘴。”
菊花笑道:“好当然好了,就是事情又多了。咱家的田地比槐子哥家多哩,怕是要更忙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青木退学
吃晚饭的时候,青木把张家割草喂猪顺便攒肥的措施跟郑长河说了。夏天的晚饭,郑家基本上是在院子里吃了。有了一张小方桌,四人各据一方,吃完了还要闲聊一会。
郑长河听了点头道:“前儿见你张叔割草,他跟我说了缘故。回头咱也割些回来喂猪。不过要往山边去了,田野里不够割哩。他娘,咱俩早上去割。菊花就不要出去了,早上就在家煮饭吧。”
菊花听了点头,看着院子角落里新笋长开的嫩竹,冲得比竹子还高;那棵桂花树却没见长多少,还是老样子。
清风穿林渡野,携带着清新的气息灌入庭院,有花香,有草味,还有些莫名的味道,总之,只要张开你的胸怀,凝聚你的五感,就能接收到大自然散发出的丰富气息。
夜色降临,是一个没有月的黑夜,虽然有漫天的星斗,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但跟有月亮的夜晚还是不能比的。
菊花洗完澡,又在青木的帮助下做了面膜,便懒懒地歪在竹床上,瞧着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对郑长河道:“爹,其实我还喜欢挖野菜哩——清早上出去,又不热。唉!就是没空闲,要不然趁着挖野菜,也能到处转转。”
郑长河听了笑道:“闺女,这割草跟往常的挖野菜可不一样哩,割草是要往草棵子里钻的,说不定就能碰见蛇。你喜欢挖野菜,等下午太阳落山了,在镜湖和小清河边挖就是了。其实猪多吃些野菜也是好的。”
青木对菊花道:“往后你肯定能有多些空闲,因为过几天我就要回来哩,不再每天都上学了。
只在一个月中抽出几天的空闲,去跟夫子请教学问就行。”
菊花听了大吃一惊,问道:“为啥哩?你才上了两年的学,应该还有好多的书都没学吧?”
郑长河也急忙问是咋回事。
青木安慰道:“没啥事。你们甭担心。是夫子说,我跟槐子、长云这几个人,读书不为求取功名,所以不需要跟小石头和张杨似的,把所有经书全部细细学过,只要选择那些精妙-的经学典籍学了就成。往后,还是要靠自己在家多读书,也要多看些杂学书籍,有不懂的就去问他。”
菊花听了松了口气,道:“说是这么说,我想等冬天闲的时候,还是要去听夫子讲课才好。”
青木笑道:“怕是不成,等秋天的时候,咱就要建作坊哩。”
菊花拍了下头,说道:“嗳哟!忘了这茬了。唉!你说你念这点书也是受罪。不过夫子说的也对,你们就在家多看些书也是一样的。如今咱有条件了,这书可不能舍不得买。买回来你不时地看一些,有不懂的就去请教夫子,只怕比在学堂学得还好哩。”
青木点头道:“我就是这么想的。咱认了字,有了底子,像那些史书、医书、游记、农工方面的书籍,都要看看,这样的话,能见多识广不说,很多内容都是跟咱庄稼人的生活相关的,多了解些总不错。不然还跟往常一样,是个睁眼瞎!”
兄妹俩说着话,郑长河也听不太懂,只说道:“爹也听不大明白。不过你自个要想好了,要是还能上一年学的话,就再上一年才好,爹又不是干不动了。不然这么学了个不上不下的,又撂下了,那不是把先前的工夫都白费了么?家里的活计虽然多,也还撑得过去。前年家里那么难,你都在上学哩,如今咱这日子比前些年可是好过多了,反而不上了,爹想着,咱可不能光想着挣钱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