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丑女如菊 >

第119部分

丑女如菊-第119部分

小说: 丑女如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木忙道:“好了。做那么多,整天低着头,脖子酸得很。都好几件了,还不够穿?往年缝缝补补的不也过了。”
菊花笑道:“往年是往年,那不是穷么。如今挣了钱,要是连棉布衣裳也舍不得穿,那挣了干嘛哩?你如今的身高也差不多了,不会再长了吧?就长也长不了多少,这衣裳做了也不会浪费,总归是要穿的。也就冬天闲一些,开春了没空拿针哩,况且我坐这里烤火,手上要是没个活计忙,也无聊不是。”
青木听了她的话,安慰她道:“我跟槐子说了,要他买些书回来,到时候你累了也能歪着看看书。”
菊花想起自己和青木嘱托了张槐一大堆重任,不禁笑了起来,说道:“也不晓得槐子哥有没有把香肠卖出去。”
这批香肠并不是毛掌柜要的,是他们自己弄到清辉县想要探探路
青木却自信满满地说道:“放心,他准能卖出去。”
他看着妹妹懒洋洋地斜着身子歪着,嘴里磕着瓜子心情也好的很。有张槐这样的人在那守着妹妹,他一点也不像以往那样,为她的未来发愁。
不知槐子在干啥,有没有满大街地转悠想帮菊花挑一样东西哩?
这可不好买,他也没有多少钱,要买一样合适的东西送菊花可不容易。
青木想着这些就微笑起来。
菊花在一旁瞧着他,以为他叉想起了刘云岚哩。
张槐此时正坐在清辉县的清辉酒楼上。
毛掌柜得知他带了一批香肠来到清辉,根本没给他自己卖的机会,就一把兜下来了,还埋怨道:“不是说好了全给我们的么?我过年前不去提货是担心你们没做好,所以才推到年后的。”
张槐笑道:“毛掌柜上回进的香肠要是卖完了的话,这些香肠自然是要卖给你了。我这回来,本是想瞧瞧有没有其他的路子——咱也不能总指望你们不是。你们毕竟是开酒楼的,每天要的数量有限。这香肠往后要是做多了,就难得卖了,我们也要提早做好准备。”
毛掌柜笑道:“你说的也有理,只是还不到那一步。我跟东家说一声没准他要见你呢。”
李长雨笑道:“我们还有事情,先走一步了。有事的话,回头让你们少东家跟我哥说一声。”
于是两人告辞出来。
李长雨带着张槐先到福运客栈要了间房——他坚持不肯住到李长雨的姑姑家去,说往后村里肯定常有人来清辉,咋能老是打搅他姑姑哩,于是,长雨便也没有勉强他。
安置妥当后,李长雨带着他在大街上转悠,一边指给他看这条街主要是高档店铺和酒楼,那条街主要是杂货日用铺子,还有车马行、牲畜交易集市等。
张槐随着他的脚步,慢慢地打量这个对他来说还很陌生的环境。
看善那相对于下塘集来说繁华的世界他默默地想道,什么时候下塘集也能变得跟这里一样哩?
晚上,李长雨和李长风要请张槐在清辉酒楼吃饭。
张槐诚恳地对他们说道:“咱都是一个村的,也不用讲那些客气话。这酒楼吃饭可得花不少钱,还是到街边的小店吃些东西吧。长雨不是正好能瞧瞧有没有合适卖酸辣粉丝的铺子么?”
李长雨兄弟俩听了,笑着点点头道:“那就到老金斗的店里去吃羊肉。”
李长雨见张槐又要制止忙对他道:“这小店开在那平民区,卖的羊肉是用萝卜烧出来的,味道好,还不贵。我们三人就吃一个羊肉锅子,一百文钱够了。总不能你来了,我一顿客也不请。
李长风也笑着点点头。
张槐见他们坚持,也就没再推辞。
可是不等他们去,清辉酒楼的少东家陈昱找来了,说是已经安排了酒席,要请李长雨和张槐吃饭。
他含笑对张槐说道:“我要感谢你们呢——做出来的东西先卖给了我陈家。晚上还有一位湖州的方老爷也在,正好帮你引见一番。我听毛掌柜说,你这次来是想帮你们村探探路的,那认识这个方老爷对你有好处。今天那批香肠全部被方老爷要了呢,他很喜欢!”
张槐和李长雨对视了一眼,都很高兴,于是一同去了。
在清辉酒楼宽大的雅间里,团团围坐了一桌人,有些是清辉县学的学子陈昱和李长风的同窗;有几个是商人,其中就有那个方老爷
张槐原以为那个方老爷是位老者,不料是个三十多的儒雅男人,看上去不像商人,倒像是个读书人。
他温和地问了张槐一些青山香肠的情况,张槐谨慎的回答了——这个香肠可是要保密的。
他望着这一桌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桌上精美的菜肴,原有些拘谨紧张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
在他看来,这盛在细瓷盘子里的色泽鲜艳的菜式,根本没有菊花做的那些装在粗瓷碗里的菜好吃。
他想起临行前的晚上,在青木家理清单,记录要买的东西的时候,菊花跟他说的话。
她说,城里人也没啥了不起的,他们有他们的烦难。他们做的生意赚钱多,那烦难也就多;他们不为吃饭穿衣发愁,肯定有另外发愁的事。
大家做的事不一样,受的苦是一样的。甚至他们受的苦更多,因为他们虽然吃得好穿得好,但有些苦不是吃饱穿暖就能解决的。
他蘑着桌上的学子,他们在讨论明年的乡试,有踌躇满志的,有焦躁不安的,有忧心忡忡的。
那个商人,则堆了满脸的笑巴结那个方老爷,好像有啥事要求
透过窗,看到楼下街道上一片灯火通明,酒楼的门口挂了一溜灯笼,那些进进出出的人并不是脸上都带着舒心的笑。在他看来,能到这样的酒楼来吃饭,那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居然并不欣喜,可见这饭吃得是无味的很了。
他越发觉得菊花说的话对。
可是菊花为何这样灵透哩?
她再聪明,也是个没出过清南村的女娃儿。
他想着她的变化,也曾经问过青木。
青木嘲笑地望着他,对他说道,你当菊花真的大字不识么?她书比我念得还好哩。我就是因为要回家教她,才拼命地在学堂里跟夫子学的。
他就惊呆了——原来菊花的变化是这样来的。自己也念了书,还是亲自上的学堂,并不是像她那样由青木转教的,可是却比不上她。
他凝视着窗外的夜色,暗想,菊花做出了橡子豆腐、香肠、辣白菜,她还在想其他的点子,自己要是连卖也卖不好,那怎么配得上
正想着,忽地耳边传来李长雨的声音“槐子,槐子!”
他忙转头望他,诧异地问道:“啥事?”
长雨碰了碰他的胳膊肘低声道:“方老爷问你话哩?你在想啥?不会是想家了吧?”
张槐抬头,只见一桌的人都望着他,方老爷笑吟吟地问道:“张小哥还习惯么?我看你刚才很出神的样子。”
张槐不好意思地笑道:“刚在想点事情。方老爷有事情问我?”
方靖宇看着这个朴实的乡下少年,见他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拘谨,现在已经恢复了平静,心里赞了一声,问道:“我想问张小哥,何不到清辉县来开个作坊呢?在这边买猪、制作香肠、运输发卖都要比你那个……那个叫什么地方……”
他不好意思地用修长的手指敲了敲额头。
旁边陈昱笑道:“是下塘集。”
“对,要比你那个下塘集方便多了。要是你们有这个想法,又担心资金不够的话,可以跟我合作的—ˉ—我出一部分资金,只要分红给我就成了,作坊的管理我是不会插手的。”
张槐诧异极了,没想到他问的是这个问题。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李长雨,李长雨微笑道:“我跟方老爷说了,我们制作这香肠主要还是为了卖自家养的猪。方老爷觉得我们眼光太窄了哩。”
一个身穿白色锦衣、长得圆头大耳的学子——张槐记得长雨说他叫吴天豪——把手中的筷子往桌上一放,用块灰色的帕子擦了擦嘴,说道:“你们可不是眼光窄是什么?我就不说方老爷刚才提的那些理由了,单凭方老爷愿意跟你们合作,那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你问问陈昱,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跟他合作呢。说得好听是合作,其实还不是为了帮你们一把——他哪里会在乎你那点分红?”
有读者不喜欢刘家闺女做嫂子,这很平常,喜欢那个角色是读者的权利,但请不要曲解了文中的原意,不然请看回第十八章“媒婆上门”和第三十一章“外婆和舅舅来探望”。b口这两章写得很清楚,刘家嫌弃菊花,怕她嫁不出去(因为嫁不出去意味着要占娘家的房子和地,连狗蛋娘都起过这心思,如果真有闺女嫁不出去的话,很多人家都会考虑这一点的。)但并没有出主意插手她的婚事,想把她嫁给鳏夫的是媒婆。甚至刘富贵一开始都没跟媒婆说这个原因,只说暂时不想嫁闺女,是那个媒婆套话才套出来的。
这是一,第二就是,在三十一章写得很清楚,刘云岚回家听说了这事,立即责怪了她父母,并且让她娘上菊花大舅家陪了小情,托他们带话,让青木上门去相看,那时候郑家还是一穷二白,连猪下水的生意还在筹划中呢,何来觊觎财富一说?

第一百六十九章 卖自己的东西
不等陈昱回答,那几个商人忙忙地谄笑道,要是方老爷愿。帜手跟他们合作,他们睡着了都要笑醒来呢。
张槐微笑地看着他们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赞方老爷财大气粗,也不插话。
方靖宇见他憨笑着,并未觉得荣幸、惶恐,不禁挑了一下眉毛,问道:“张小哥似乎有不同的见解?能说说么?”
桌上的人都静了下来,全部望向他,等他回答。
张槐抬眼注视着方老爷,笑问道:“方老爷觉得这香肠好吃么?还有这辣白菜?”他用手指了指那开席前就上的开胃菜。
方靖宇见他问这个,便笑道:“自然是觉得好吃,要不然我也不会强着陈昱把这几百斤香肠让给我了——ˉ我可是准备带回去送人呢!”
张槐道:“对于你们来说,这香肠是一单生意;对于我们清南村来说,这是我们辛辛苦苦喂出来的猪杀了,才做出来的。我们村以后会喂更多的猪,不仅是猪,我们村还有许多其他的好东西——比如这白菜就是——我们都要将它们卖出去。
他笑着对方靖宇道:“我们并不单单是为了做生意,我们的猪肉也不是清辉这地方的猪肉能比的。”
方靖宇沉声问道:“这话怎么讲?”
陈昱代张槐答道:“他们村的猪肉肉质鲜嫩,比旁的猪肉要好。这是试过的。”
说着转头拍了拍手掌,门外立即进来一个青衣小帽的小二。
陈昱低声对他交代了几句话,他点点头出去了。
张槐便将用橡子果喂猪的缘故说了。
他说完又对方靖宇道:“为啥要到清辉来开作坊呢?在这里赚再多的钱,卖的也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他含笑凝视着方靖宇说道:“我们主要是想卖自己的东西。田地里种的庄稼、家里养的牲畜、山上长的各样土产、塘里出产的鱼。”
方靖宇眼里闪现奇异的神色,微笑道:“你的想法是好的,只是这条路不好走呢。”
张槐一扬眉道:“方老爷是见过大世面的,肯定到过不少地方,不像我,长这么大今儿是第一回出下塘集到清辉县呢!这猪农家人都喂,你见过这香肠吗?这是我们村的青山香肠;白菜各地都有种,你见过这辣白菜吗?这是我们村的青山辣白菜;橡子树很多地方都有,你见过橡子豆腐吗?我们村用橡子果做出了豆腐就叫青山豆腐;山芋也是到处都有,你吃过酸辣山芋粉吗?——就吃过,那味儿肯定也跟我们村的不同——长雨马上就要卖我们村的酸辣山芋粉了。往后还有青山鸭、青山鸡、青山鱼、青山竹笋,哦,还有这青山菊花茶——”他端起面前精致的小盖碗,对着里面的茶水吹了吹——“陈少爷,我说一句话你听了别生气我觉得这菊花茶加了茶叶,味道反而不如光用菊花泡出来的水香甜哩。”
他喝了一口,眯起眼睛想道,根本就比不上菊花泡出来的菊花茶好喝哩。
李长雨笑着接道:“加了茶叶就没那么清淡了,多了些醇香的味道,有些人是很喜欢的。不过我还是喜欢喝清淡的不加茶叶的菊花茶。”
陈昱忙道:“我们是根据客人的口味来上茶的。酒楼里也有未加茶叶的纯菊花茶。”
方靖宇听着他们的话,神情越来越郑重。
刚才这个农家少年侃侃而谈,说起那些乡村种植、养殖的东西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欢欣,他仿佛在叙述一个美好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正在慢慢地变为现实。
桌上的人显然都被张槐的话吸引了连那些学子也专注起来,只有两个商人很是不屑,心道一个种田的卖点东西还在这胡吹大气,搞得跟什么似的,但瞧瞧方靖宇肃穆的面容和学子们专注的神情,也没敢出言嘲弄这个土里土气的少年。
是的,张槐是这张桌上最土气的人,既没有学子们儒雅的书生气息,也没有方靖宇等商人见多识广的气度。
可是,他却是独特的虽然很好奇的打量他们,认真地倾听他们每一个人的说话,不过并不曾流露出极度羡慕或自卑的神情。
李长雨看着张槐,心里很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