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当代-2003年第2期 >

第24部分

当代-2003年第2期-第24部分

小说: 当代-2003年第2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没有装门的大院子,进去,往右拐,再往左拐,尽头有一扇门。段玉说,这就是她和几个打工的姐妹共住的“宿舍”。 
  本来到那巷子口,段玉就不让南阁再送她了,但南阁怕她怕黑,执意要送,没想到段玉从前所说的“宿舍”,竟是这样一个地方。就在段玉住的这间屋子的隔壁,屋门敞开着,有很响的鼾声和男人的脚臭味一齐涌来。南阁使劲握住段玉的手,鼻子发酸,真想说一句“你住我那里去吧”,但是一时又担心她错会了自己的意思,把他当做一个骗色的人,便没有这样说。 
  “你这里安全吗?”他问道。 
  “没事儿,院子里的人都挺好的。” 
  南阁盯着段玉的眼睛,想说什么,却欲语还休。 
  “你快回吧,不早了。”段玉说道。 
  “那你早点睡,有事给我打电话。” 
  南阁一步三回头,满心不安地出了巷子。 
  在回去的路上,南阁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二十四岁了。而在此之前,虽然他已经当了两年老师,但他一直都感觉自己还只是个孩子。他的年龄感丢了。那么,他的辞职,便是这混沌意识中因挣扎而踢出去的一脚,而今日所见的段玉的处境,让他猛然间很直接很清醒地站到了自己的面前。他看清了自己。 
   
  上午南阁早早地起来,去《洪州晚报》社见李离。 
  晚报和日报同在一座六层的旧楼里,而那份《城市周刊》,则在报社大院进门左侧的一座新盖的四层小白楼上。这个位置,在南阁的家乡,是属于厕所的。南阁先去旧楼,找到了李离,两人一块下得楼来,向小白楼走去。南阁对李离说了他对这小白楼的感觉,李离“哈哈”大笑,说其实我们另有一个比喻,这晚报,和周刊,虽然都是日报的子报,但由于晚报创刊早,所以就和日报同在一栋楼,就像正房一定要和丈夫住在一个屋一样;而这周刊,就是新纳的小妾,虽然焕然一新,但丈夫慑于大太太的威力,还是让她住在了偏房。两人说说笑笑,上了楼。在三层和四层之间的楼梯上,见一个老太太正倒退着下楼,一边还感激涕零地对一个年轻女子说着含混不清的话。那女子笑容满面,一个劲地说“您老慢走”。见了李离,她朝他点点头,又去应付那老太太,李离则笑嘻嘻地上了楼,推开了正对楼梯的那扇门。 
  令南阁吃惊的是,一进门,首先看到的竟然是一张乒乓球桌,并且正有两个长相一般但穿着入时的年轻女子在激烈鏖战。左边靠墙是一排八张大红木桌,两张两张地对在一起,有人在聊天儿,有人在看稿;右边是一片格子间,只能看见一个人正趴在中间那个格子里面,其他人全被挡住了,所以只见木板;越过乒乓球桌,还有一张办公桌孤零零地贴着对面的墙,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男子正腰杆笔直、背北面南地坐着写东西。李离一路打着招呼,向那个男人奔去。南阁紧随其后。 
  “侯主任,他就是南阁。”李离说。然后又转过脸来,对南阁道:“这是编辑部的侯主任。” 
  “哦,请坐,请坐。”那侯主任搁下笔,站起来和南阁握手,然后指了指他桌边的一张无主的椅子。可能是老有人找他说话,所以他特意准备了一张不附属于任何一张桌子的椅子在旁边。 
  李离也从身后拽了一张椅子,坐在了他的对面。 
  “你们是大学同学,是吧?”侯主任问李离。“对。南阁是我们洪师大的才子。三天前还在洪一中当老师呢,现在觉得当老师没什么意思,就想到您这儿来锻炼锻炼。他上大学的时候就发表了很多东西,文笔好得没法说。”李离说着给南阁使了个眼色。 
  南阁赶紧从一个大信封里把他的作品复印件抽出来,双手捧给侯主任。 
  侯主任“哦哦”两声,点了两下头,接过来,翻了翻。 
  “嗯嗯,不错,不错。”侯主任说道。 
  “南阁上大学时还主编过校报,编辑这一块什么都会,一来就是熟手,给您当个助理绝对没有问题。”李离信口说道。 
  “行,你带他去见见方总吧。”侯主任说着把复印件还给南阁,又站起身来,和南阁握手,“你拿去给方总看一看,然后尽快来上班。” 
  方总的办公室就在隔壁,从他那里得到第二天就可以来上班的允诺之后,李离和南阁又出来和侯主任道别。 
  刚上楼时碰见的那个女子正在和侯主任说话。 
  “美女汇报工作呀?”李离笑道。 
  “你才美女!”那女子回道。 
  “呵呵,小吴正在说刚才那老太太呢。老太太的儿子让他们厂长的老爹给打骨折了,小吴帮她找了个不花钱的律师,把官司打赢了。刚才老太太买了营养品来感谢小吴。” 
  “嗬,小吴不简单。”李离说。 
  “夸我呢损我呢?”小吴说。 
  “当然是夸你啦。为了以资鼓励,还给你带了个新朋友过来。”李离说着拍了拍南阁的肩,又道:“这是我大学同学,叫南阁。以后你们就是同事啦。” 
  小吴看了看南阁。 
  “你好。”南阁朝小吴点点头。 
  小吴回了一声,说道:“我叫吴敏。” 
  “嘿,打球的,先歇会儿,你们来认识一下新同事。”侯主任提高声音说道。于是全屋的人全都向这边看过来。南阁转过身去,面朝大家微笑。 
  “他叫南阁,以后负责副刊和教育。刚来,有什么不熟的你们帮个手。”侯主任说道。然后又对南阁道:“今天人也不全,你以后慢慢认识吧。” 
  “那我明天来上班。”南阁说。 
  “好的好的。” 
  南阁拿了最新的两个合订本,和李离一起下楼。 
  下楼时,李离说道:“其实只有大报才有总编,就是《洪州日报》,下面子报的头儿都该叫主编才对,但是别人为了套近乎,都把他们叫做这总那总,他们听了也高兴。其实现在大报的版面编辑也改叫主编了,这么一来,子报的头儿好像就跟大报的责编是平级了。” 
  “这么多讲究呀?”南阁说。 
  “这就叫‘江湖’。”李离笑道。 
  南阁“哈哈”大笑起来。 
  第四章:结伴陌生人 
   
  南阁头一天在报社上班,是个礼拜四。由于《城市周刊》是逢周五出版,所以今天编辑们的工作就是排版。这期还都是别人在做,南阁没什么事,便帮着他们校对。 
  编辑部进门右首的那片格子间,就是周刊的照排处,各版编辑轮流盯在排版人员的背后,像导演一样口授指令。南阁时而看他们的版样,时而看他们如何与排版人员协调,以尽快熟悉这份新的工作。上大学时他选修过“编辑学”,对这活儿并不陌生,因而很快就得其要旨。正忙着的时候,进来一个三十来岁的陌生男人,径直朝编辑部主任侯正贤正对着的那个墙角走去。 
  “回来啦?”侯正贤和他打招呼。 
  “好不容易回来啦。”这人说道,并把手中的包搁在墙角那张桌子上,正对着侯正贤坐了下来。 
  “他妈的,旧垣县教育局这回又要大换血了。”那人说道。“市里派人下去一查,原来旧垣一中的校长早就和县教育局串通好了,这回一中高考作弊,十有八成还是教育局长和一中校长在麻将桌上敲定的。” 
  “这事是怎么给漏了的?”侯正贤问道。 
  “内部矛盾。旧垣一中的校长和一位老师有过节儿,那老师知道了内情,就给捅了上去。家贼难防啊。” 
  “哦。”侯正贤点点头,转而又道:“嗳,来了个新人,你见一下。——南阁,你来一下。” 
  南阁放下手中的报样,走到他的身边。 
  “这是刘主任,刚从旧垣采访回来。这是新来的编辑南阁,顶替燕青的。”侯正贤介绍道。 
  “哦,你好,我叫刘锋,侯主任的副手。”那人站起来,笑嘻嘻地和南阁握手。 
  “刘主任路子很广,以后有什么事都可以找他商量。你那块教育版,这一段时间来的专版都是他给联系的。下一步工作,你听他安排就是了。——嗳,刘锋,你也是洪师大毕业的吧?那你们是校友,这就更好办了。南阁是李离的同班同学。” 
  “哦,这样啊,那就更是一家人了。好好,中午叫上李离,咱们四个聚一聚。”刘锋说。 
  “你们三个校友一起去吧,我还有应酬,就不去了。”侯正贤说。 
  “那你不去谁做东啊?”刘锋说道。 
  “哈哈,你去报销差旅费吧,多报出来的还不够你请次客?”侯正贤道。 
  “还没寒酸到那份儿上吧?这主要是个礼节问题,理应由你先做东,然后我才好意思请他嘛。”刘锋道,“不过你今天忙,我就先僭越了。只是我做头道东,你二道的消费水准可不能低于我的双倍,这样才能把失去的礼节补回来。” 
  “呵呵,双倍就双倍。”侯正贤道。然后埋下头又去看报了。 
  “你先坐。”刘锋给南阁指指他对面的椅子,说道。然后抓起电话。 
  “喂,李离,在哪儿呢?商委?中午回来吗?来聚一聚,还有南阁,就在报社对面的‘来得好’,好,等你啊。” 
  打完电话,刘锋似问非问地对南阁说一声“今天的版怎么样了”,起身朝照排处走去。南阁跟上。 
  “刘芳,这期的教育版怎么样了?”刘锋问一个编辑道。 
  “出来了。”刘芳说道。从电脑旁边抽出一张纸来,递给刘锋。 
  刘锋看了看,提了几点意见,拿着报样和南阁又回到他的桌边。 
  “这几期咱们一直在给市里一些中学做专版,”刘锋说道,“刚开始是我联系的,后来,由于是燕青的版面,所以就交给了他接着做。现在他走了,你可以接着做。——嗳,你来这儿之前做什么?在洪一中?那好,下一步你就试着和你们一中的校长说一说,咱们给他也做个整版。嗯……一个版两万块钱,这是一般的价钱,要是你能让他多出,那多出来的就是你的。” 
  “就是说,表面上是介绍他们学校,其实是为他个人树碑立传是吧?”南阁说道。 
  “方法上是这样的,怎么能让他同意,这就得靠你随机应变了。洪一中是老牌学校,虽然这几年被私立学校给超过了,但由于一直是市重点,所以还是有些钱的,市里对它一直很关照,这你也应该知道。而且,学校有没有乱收费之类的,这些把柄你也应该知道,到时候看情况办事就行了。” 
  手机响了。刘锋接听之后,和南阁一块下楼,去“来得好”饭店等李离。 
  两人刚过马路,就听见李离在叫他们,一扭头,便见李离正急匆匆向他俩走来。 
  “刘主任出差刚回来吧?”李离说。 
  “你小子消息倒灵。”刘锋说道。 
  “这有什么灵不灵的,你能跑到哪儿我们晚报的人也能跑到哪儿,我们总不至于比你们落后吧。”李离说道。 
  三个人说说道道,进了“来得好”,拣墙角一张桌子坐了下来。 
  “怎么样,有赚钱的好买卖没有?”点菜的时候,刘锋问李离道。 
  “买卖不买卖还不能确定,不过商委主任要出任‘天利’集团的副董,这倒是个事儿。”李离答道。 
  “已经确定了吗?” 
  “刚确定。” 
  “那‘天利’肯定还要扩大,有了官方的支持,这就更容易了。” 
  “不光这样,咱们‘总部’有人主动和‘天利’联系,‘天利’已经上钩了,这回‘天利’在龙城投标成功,就是‘总部’给帮的忙。” 
  “那也行,咱们虽然失去了‘天利’,但更多的想超过‘天利’的人会来借助于咱们。” 
  “嘿嘿,反正不管怎样都是渔翁得利,咱们什么时候做的都是没本儿的买卖。——嘿,南阁,刘主任最会来钱,你偷学几手,比咱们光写文章强多了。” 
  南阁啜口茶,笑道:“你们刚才说什么‘总部’,克格勃呀?” 
  “不是,开玩笑的。”李离笑道,“我们把在北京办报纸的哥们儿叫做总部,是说他们能耐比咱们大,有什么事儿咱得靠他们帮忙。” 
  有菜端了上来,服务员为他们打开三瓶啤酒,李离分别给刘、南和自己倒上。 
  “你也是空手来闯天下,应该进这个圈圈儿。”李离接着道。“哪天我做介绍人,咱们聚一聚。你说是吗刘哥?”刘锋点点头,说:“兄弟嘛。”李离又道:“靠当记者当编辑,混上十年二十年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出路,所以还是跟圈儿里混得好的人学学比较好。你刚进报社,有许多事你不了解。其实大家做记者的,手里有很多便利,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一个人的便利,也是便利,但总不如大伙互相通气,一块儿做事的好。所以,媒体的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