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十月 2006年第06期 >

第42部分

十月 2006年第06期-第42部分

小说: 十月 2006年第06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我的步步逼问,老先生不慌不忙,娓娓道来。这样的采访真是一种享受。 
  “除了咬节之外,还要看粪便中竹子碎渣的粉碎程度。熊猫和人一样,要不停地吃东西,不停地磨损牙齿,五六岁的时候牙齿很锋利,竹竿嚼得很碎,竹叶也细。老了过后它的咀嚼力就差了,这在粪便中也能看出来。
“通过亮度、大小、咬节、咀嚼程度,在有限的范围内,去辨别是不是同一只熊猫。对吗?”我总结说。 
  “对。比如,你在这里看到一个新鲜粪便,你就拿着它,一直走,一直看,一直比较,如果都一样的,就是同一个个体。如果这些都不同了,就是另一个体了。” 
  “这就是您发明的胡氏方法?” 
  “当时我们三个省没有通气,其他的调查队也在不断地总结经验,也都想到了根据熊猫的粪便来鉴别。只是我想得更仔细些,把它总结出来,正式发表在学报上了。一般都说是传统方法,也有的说是胡氏方法。一直到现在,第三次全国熊猫调查都是用这种方法。” 
  街心花园里人越来越少,我才发现日头已经当顶。老先生带我到学校小食堂,安排了饭菜,却抱歉地说不能陪我。 
  “为什么?”我诧异地问。 
  “我老伴腰伤了,不能下床,家里又没有人。” 
  “啊?那这一上午……” 
  “不要紧,我出来时,在床头放了开水,床下放了便盆。” 
  老先生走了。望着他高大略显得臃肿的背影,沉稳略显得迟缓的脚步,我心头一阵感动。 
   
  五一棚 
   
  1977年,第一次大熊猫普查结束,大熊猫确定为濒危物种。为了研究大熊猫的生态现状,更好地采取措施进行保护,1978年,国家林业部决定在四川卧龙选址建立生态观察站。历史的重任又一次落在了胡锦矗的肩上。 
  1978年3月,49岁的胡锦矗带着两个工作人员,在瀑布悬冰,积雪没膝的卧龙山上攀登。 
  胡锦矗的选址原则有三条: 
  1.距公路近。 
  2.熊猫数量较多。 
  3.不因建站影响熊猫的正常活动。 
  前两条考虑的是人,后一条兼顾熊猫,不失胡先生的风格。 
  最后,决定在海拔2500米,臭水沟谷坡上,一个地势平缓的地方,搭建帐篷。 
  这就是人类建立的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这就是人类从发现到猎奇到普查,最终驻扎野外,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微生境、食性和繁殖的里程碑,这就是在大熊猫研究史上留下大名的“五一棚”。 
  关于“五一棚”的取名,我问过很多人,众说不一。结果还是胡先生自己解开了这个谜。 
  “好多人问我,为什么叫五一棚?是不是五月一号劳动节建的啊?是不是有五个棚子啊?呵呵……”老先生慈祥的脸上露出一丝得意,“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们搭帐篷的地方水比较困难。我就叫一个老工人,去看附近哪儿有水。他就往坡底下走,就在下面掏出一股水。我一看,还可以,供应十几个人不成问题。四月初我们就上山建棚。很简单,都是帆布帐篷。因为天天要去水塘边取水吃,要下坡,为了方便,我就让他们修成一个一个的阶梯。后来,大家说要给我们这个营地取个名字。我就说,去数一下这个阶梯有多少个。他们去数了,说是五十一个,我说那就叫‘五一棚’吧。哈哈……” 
  “除了您知道,谁也猜不出。”我也笑了。 
  五一棚的名称之谜很好办,胡先生谈笑风生就说清了。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五一棚发生的大熊猫珍珍疑案,已经过去了20年,却仍然让当事人各执一词。 
   
  珍珍疑案 
   
  说起珍珍疑案,就要提到另外两位大熊猫专家。 
  一位是当今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不过,在1984年,他和他的小团队还只是几个刚刚分配到卧龙保护区的大学生。另一位是美国的夏勒博士,在当时就是世界著名的博物学家。 
  话说1983年,大熊猫栖息地大面积竹子开花,中国的大熊猫食物奇缺,面临更大的濒危。当时,全中国都在唱着一首歌: 
   
  竹子开花罗喂, 
  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 
  星星呀星星多美丽,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咪咪呀咪咪请你相信, 
  我们没有忘记你, 
  高高的月儿天上挂, 
  明天的早餐在我心底。 
  请让我来帮助你, 
  就像帮助我自己, 
  请让我去关心你, 
  就像关心我们自己, 
  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太阳出来啰喂,照亮我也照亮你, 
  一样的空气我们呼吸。 
  这世界,我和你生活在一起。 
  消息经媒体传到国外,又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心。无独有偶,就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大熊猫的形象为会徽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与另一个国际知名环保组织——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简称IUCN),正在和中国政府合作进行保护大熊猫物种的研究。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大熊猫研究的国际合作,而合作的地点就在五一棚。在合作的专家组里,中方的组长是胡锦矗,外方的组长就是夏勒博士。张和民、王鹏彦、张贵权几个大学生,到卧龙保护区工作不到两年,是胡锦矗和夏勒的助手。 
  夏勒博士带来了国际合作的使命,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只要把有发射装置的项圈戴到熊猫的脖子上,通过接收器就可以掌握熊猫的日常活动。 
  夏勒的到来,开创了大熊猫生态观察的新时代。此前,以胡氏方法为主,也就是循着大熊猫活动踪迹去寻觅、发现、猜测、研究的时代,宣告段落。而把大熊猫的一举一动,全部隐私,掌控在手中,随时观察,定点出击的时代已经到来。隐秘物种的面纱又被揭开一角,人类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 
  大熊猫珍珍是国际合作期间,夏勒的主要研究对象,在夏勒写作的《最后的熊猫》一书中,可以见到他对珍珍的深厚感情。 
  珍珍疑案发生在“五一棚国际合作项目”宣告完成,胡锦矗教授和夏勒博士离开了五一棚,到唐家河大熊猫保护区继续研究期间。珍珍疑案的始作俑者是张和民和他的小团队。 
  为了搞清这一段历史,我曾几次采访当事人,仍不得要领。现在,我把对胡锦矗和张和民的采访记录,夏勒博士写作出版的《最后的熊猫》一书,放到一起,由我拟出几个问题,来个三头对证。也许读者会比我看得更清楚? 
   
  三头对证 
   
  我的第一个问题:“珍珍是怎样来五一棚的?” 
  张和民在采访中说:“1984年,3月份,有天下午我们出去给熊猫搞定位。回到帐篷就发现后面跟着个熊猫。我们高兴坏了。因为在野外经常看到脚印、痕迹,很难看到熊猫。我们就把剩稀饭端出来给它吃。 
  “它在离我们棚子四五米的地方,不靠近也不走。我们就给它拍照片。拍了不到一个卷,它就进了我们的储藏室,从帐篷的通风口伸出一个头来。后来,它就在那里面住下了。经常是白天出去晚上回来。我们估计它岁数不大,接近十岁。后来,我们就给它起名叫贝贝。” 
  夏勒博士在书中说:“我在北京,王梦虎(当时国家林业部野生动物保护处处长)告诉我,五一棚人员为一头雌熊猫戴颈圈,为它取名贝贝。这个贝贝是何方神圣?当然就是珍珍。” 
  张和民在采访中说:“夏勒说这是他们观察的那只叫珍珍的熊猫。但是贝贝只有十岁左右,珍珍已经有十七八岁。根本就不是。” 
    胡锦矗在采访中说:“珍珍有两个虫牙。贝贝死时,我们去看过,就是珍珍。” 
  张和民采访中说:“我们把贝贝麻醉了,一检查,牙齿是全的。而夏勒观察的珍珍左犬齿没有,还有几个牙也掉了。” 
  我问的是珍珍,又扯出个贝贝,到底是有牙没牙,是十岁还是十七八岁,如今已死无对证。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不管是珍珍还是贝贝,我们谈论的都是1984年春天,来到五一棚的那只大熊猫。既然如此,我们姑且把珍珍和贝贝都视为这只熊猫。 
  我的第二个问题: 
  “珍珍该不该被赶走?” 
  夏勒在书中说:“珍珍必须尽快离开营区。” 
  张和民在采访中说:“我们想把它留下来,像英国研究黑猩猩的珍妮那样,和它建立一定的关系,近距离跟踪、观察、研究。” 
  夏勒在书中说:“艾伦、肯恩和我一到五一棚,就立刻被飨以贝贝的故事,并被带去参观。凯依和我的帐篷里,床上有十五堆粪便。在贝贝玩耍的一个角落里,更有好大一个粪便堆;它咬掉了书桌的一个角。营地厨房里,他们指给我看它如何爬上碗橱,攫取一块重达二十五磅悬在梁上的猪肉;它在研究帐篷里,常倚着一堆柔软的竹子标本休息。” 
  张和民在采访中说:“它白天走晚上来,它不伤害我们,我们也不伤害它,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为什么一定要赶它走呢?” 
  夏勒在书中说:“但是,珍珍已经变成一头危险的动物。它每天至少来营地一趟,吞下满满一盆粥,我们的生活都绕着它转。厨子要等到天亮才敢做早饭,因为害怕撞见它。我们出巡时必须鬼鬼祟祟,提高警觉,甚至携带小段的甘蔗,以防万一它攻击时,可以讨它欢心。” 
  张和民在采访中说:“为了不让他们把贝贝弄走,我赶快跑到成都去,买了德国进口的钢板,背到五一棚,把专家们围起来,让熊猫自由一点。” 
  夏勒在书中说:“它(指珍珍)信心十足的大步走进研究帐篷,好像它一辈子都住在那儿似的,科学家却在外面游荡。它还跑到我们公共的木屋,挖开我们的储藏窖,悠闲地享用里面的甘蔗。只有在它弯腰到洞的深处去取甘蔗,只露出屁股在地面时,才稍停进餐。我们占用半个房间,另一半归它,一团和气地分享炉火的光线。 
  “它把肯恩从帐篷里赶出来,随即进去调查,好像那是它的权利似的,我们不过是一群未经允许就来到它家的入侵者。” 
  胡锦矗在采访中说:“五一棚就是珍珍巢域的边缘地带,四月份它吃笋子都要到我们帐篷后头来吃。以后它偶尔来我们的帐篷,但是我和夏勒到贵州开会,张和民他们就用糖稀饭引它。这是错误的。我们如果在,就要把肉和吃的收好,不让它吃。因为我们是研究它的生态的,怎么能让它依赖人呢?你要驯化动物就可以这样去研究,保护就不行。尽量不要让人去介入。哪怕花很长的时间去了解它的真实的生活情况,也不要加以干预。” 
  张和民在采访中说:“后来,潘文石老师把熊猫的小种群搞得很清楚,就因为他救了一只熊猫娇娇,娇娇就不怕人了,他们就近观察了娇娇的家族。现在,国际上都知道潘老师。要是当年不赶走贝贝,这个成果就应该是胡老师的。胡老师当时没意识到,错过了机会。” 
  胡锦矗在采访中说:“那也可能。但是,那就把研究引向歧途了。我们是研究野外生态啊,不是研究人为干预下的大熊猫。你干预了,就是放大了的动物园。动物园的和野外的动物行为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我的第三个问题: 
  “既然你们相持不下,珍珍是怎么被赶走的?” 
  夏勒在书中说:“是我给赖炳辉(当时卧龙保护区的负责人)写信,我说珍珍极具危险性,可能对人造成严重伤害,它对五一棚的研究工作构成了干扰,野生熊猫变成了爱喝粥的营地宠物,五一棚有太多的观光客、新闻记者来看贝贝,已经从研究营变质为观光营。我信上还说,如果国际上得知五一棚发生的事,中国的国际形象将受到严重损害。” 
  张和民在采访中说:“后来局里就给我们做工作,让我们赶走贝贝。我们说不行。四月底,国家林业部的王梦虎就下来了。赖书记就说,请王梦虎首长讲话。讲话就说,这不是一个学术问题,是政治问题了,是对外开放的政治问题了。你们必须要它走,不走是不行的。就这么强行把珍珍搬到英雄沟去了。 
  “可是,没三天,吃午饭的时候,它就回来了。哎呀,大家把碗筷一撂,就把肉啊饭啊全都喂给它吃啊,它一回来就坐到我们的火塘边,就看着我们。哎呀,黑不溜秋的,又瘦,我们就高兴地围着它转。英雄沟离五一棚有七八公里,隔着好几条沟,我们就不想让它走了,就想跟它在一起了。当时夏勒不在五一棚,但还在中国,他的助手马上就告诉他了。夏勒又跑回来,跟我们交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