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成君忆新作:管理三国志 >

第1部分

成君忆新作:管理三国志-第1部分

小说: 成君忆新作:管理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成君忆


  第一部分

  第1节:煮酒论英雄(1)

  第一讲:煮酒论英雄
  一部“三国”,智者从中取功利,仁者从中看因果。何谓因果呢?在畅销书作家成君忆先生眼里,就是管理者与管理绩效之间的关联性。那一段风云变幻的战争故事,也因此可以被看做是一部传奇的管理学案例。
  成君忆先生善于解读历史,在管理学方面也颇有见微知著的眼力,创作过《水煮三国》、《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渔夫与管理学》、《像园丁那样管理》等一些畅销海内外的管理学著作。现在,让我们随着他那丝丝入扣的评说,去聆听他给我们带来的系列主题讲座——《管理三国志》。
  说到“三国”,我们就会想起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我们今天特意准备了黄酒,让我们也来体验一次煮酒论英雄的快感。虽然有模仿历史故事的嫌疑,却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既然是煮酒论英雄,自然是有酒大家喝,有话大家说。在论的过程中,会涉及文化、历史和管理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果有人不同意我的论点,可以随时用质疑的方式向我提问。同样地,我也会经常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大家去思考。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有提问就会有碰撞、就会有火花、就会有共鸣。
  请看大屏幕,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说:大汉王朝集团公司招聘总经理,有两位候选人,一位是曹操,一位是刘备。请问:您选择谁?理由是什么?【学员问答】
  学员A:我选择曹操,因为曹操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他的军事谋略,他的效率,都值得我们今天的企业家很好地学习。我希望能够从“三国”中找到曹操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秘诀。
  学员B:我选择刘备,因为刘备有一种让人感到亲切的人格魅力。他尊重人才,关心员工,使得很多人愿意为他卖命。
  学员C:……
  学员D:……
  有很多人选择曹操。也有一些人选择刘备。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为什么会认同曹操、或者认同刘备呢?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道理,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曹操、一千个刘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于站在我们各自的立场上,用我们各自的审美方式去欣赏它、评论它,或者以一种引用的方式去利用它。
  就像刚才,你们之所以选择曹操,或者选择刘备,和你们各自的价值观和审美方式有关。即使是很多人同时选择曹操,或者同时选择刘备,你们每个人选择的理由也都是不一样的。有人认为曹操纵横四海,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也有人认为曹操是一个阴险的强盗,因为他和他的儿子曹丕盗取了汉朝的江山。同样,有人认为刘备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君子,也有人认为刘备不过是一个满口仁义的小人。那么,你们中间谁的看法是对的呢?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第一个步骤,请大家全体起立。
  第二个步骤,请你们闭上双眼。在没有得到我的指令之前,不要睁开眼睛。我们正在通过游戏寻找一种体验,一旦睁开眼睛,你就再也找不到那种体验了。
  第三个步骤,请你们向任意方向旋转身体,一圈,两圈,三圈……好,停在那里。
  第四个步骤,请抬起你们的手臂,指向你们想象中的那个北方。
  第五个步骤,请睁开眼睛,看一看现场的状况吧!
  几乎所有的人都笑了。这个游戏非常有趣,是吗?把你们转得晕头转向的,然后去寻找北方,确实不容易。当你们睁开眼睛的时候,会发现每个人手臂指向的“北方”是不一样的。事实上只有一个北方,因为每个人的指向都不一样,结果就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北方”。
  人们在迷失的状态中,往往会有两种表现:惊恐不安,或者自以为是。就像你们在游戏中的感受一样,你们也会因为迷失而感到惊恐不安。为了找到那个北方,你们也只好根据自己的感觉,自以为是地给出一个判断。“寻找北方”的游戏,为的就是让你们体验那种迷失的感觉。

  第2节:煮酒论英雄(2)

  怎样才能找到那个正确的北方呢?第一,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像你们这样闭着眼睛可不行。第二,需要一种平静的心态——像这样晕头转向的肯定也不行。第三,需要找到一些永恒的事物作为参照,例如早晨的太阳,晚上的北极星,树木的年轮,等等,等等。如果有指南针就更好,它指向南方,另一面就是北方。
  现在,我们需要关注的课题是:在管理学的世界里迷失方向的人们,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呢?【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 对管理学的理解需要文化上的参照。
  2。 在现代管理学的眼中,文化仅仅只是一种类似于绘画的技术,它不可能为我们提供方向上的参照。
  如果管理学也有指南针,那么,我们当然能够找到那个正确的方向。什么是管理学的指南针呢?那就是我们经常研究、却又莫名其妙的文化。
  在管理学的领域里,我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指南针。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工作者之所以常常找不着北,是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古代中国人那种文化上的参照。就像“寻找北方”的游戏一样,失去了文化参照的中国人显得如此迷惘而又惊恐万状。
  他们是如何失去自己的文化传统的呢?我以为,这是一个比大熊猫更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个让很多外国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的现象是,这群自称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却常常随意地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许我们不能粗暴地指责他们数典忘祖,可是,因为丧失了自己的文化特征,这些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不像本国人的一群人。
  在否定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之后,中国的学者们不得不去寻找新的文化参照。他们曾经狂热地追随过欧洲的哲学,现在他们又认为在美国文化中才能找到新的“北方”。这是一个以美国人为中心的全球化社会,美国人的“北方”理论总是能够让许多惊恐不安的人们马首是瞻。在许多美国人眼里,19世纪是工业化的时代,20世纪是管理的时代,管理学的历史也因此被理解成美国人的100年。他们认为,以最初的探索和现实的情况而言,美国人一向是管理学的理论权威。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能够借助西方的文化,找到中国人的北方,也不失为一种值得肯定的方法。但问题是,尽管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美国引进版的现代管理学,我们却依然没有找到那个正确的方向。我们有可能赚到很多钱,也有可能把企业做得很大,但我们依然是迷茫的。无论我们赚到多少钱,无论我们把企业做得多大,如果我们没有找到那个正确的方向,我们就会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的看法是,现代管理学对文化的理解是错误的。在这个商业时代,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管理学是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研究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作的绩效,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至于我们经常提及的组织文化,也沦为了某种管理的工具、某种盈利的工具。
  在现代管理学的眼中,文化仅仅只是一种类似于绘画的技术,或者美容的技术。它是一种设计、一种伪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阴谋。于是,文化被利用了,它不再具有指南针的作用,再也不可能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准确地说,那是一种伪文化。
  那么,真实的文化又在哪里呢?【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3。 不同的文化会派生出不同的管理学。
  4。 管理学面对大量的非经济学难题,只有在文化的层面上才能找到答案。
  什么是真实的文化呢?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是它的社会风气。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就是它的职场风气。对于每一位个体的人而言,就是他的人生态度——或者也可以说,是他的价值观和审美方式。
  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曹操和刘备。因为价值观和审美方式的差异,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曹操和刘备都不一样。有人认为曹操纵横四海,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也有人认为曹操是一个阴险的强盗,因为他和他的儿子曹丕盗取了汉朝的江山。同样,有人认为刘备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君子,也有人认为刘备不过是一个满口仁义的小人。人们对管理学的理解,也大抵如此。

  第3节:煮酒论英雄(3)

  在人类的生活中,文化的领域比管理学更为广泛。但令人奇怪的是,现代学者却总是习惯于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谈论管理学,站在管理学的立场上谈论文化。他们似乎不知道,经济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把它倒过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管理。
  倒过来就对了。人类的文化中包含着管理学的理念,不同的文化就会有派生出不同的管理学。至于经济学,应该是隶属于管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才对。
  我忘了是谁说过:“纯粹的经济学是无耻的经济学。”纯粹的经济学其实就是一种唯利是图的文化主张,它把一切都理解成投资与回报。有很多人对当前主流的经济学家不满,骂他们是某些利益集团的狗腿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经济学并不涉及道德问题的讨论。但是,管理学却要面对大量的非经济学难题。那些非经济学的难题,只有在文化的层面上才能找到答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管理学被称为经世之学,或者简称经学。社会、政治、经济、工业、商业、军事、乃至农业……许多内容都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从前,在毛泽东时代,人们从政治这条路径进入管理学。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换了一条路径,从市场经济这条路径进入管理学。所以,研究管理学有很多路径,从社会、政治、经济、工业、商业、军事、乃至于到农业……都可以是管理学的路径。我研究历史,因为历史也是一条很好地研究管理学的路径。所谓“以史为鉴”,意思是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管理学的案例。无论是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或者企业的历史,其实都是管理学的案例。
  甚至于中医也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学的理解,是从“修身”开始。非“修身”则无以“齐家”,非“修身”则无以“治国”,非“修身”则无以“平天下”。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我们的这个系列讲座中,会经常讲到“修身”这个话题。中医的理论,对于“修身”是很有好处的。【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5。 人类的文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渔夫文化,另一种是园丁文化。
  6。 两种不同的文化,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管理学:渔夫的管理学和园丁的管理学。
  指南针并不总是指向南方。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中,它的指针是摇摆不定的。如果它遇到了什么障碍,也会发生指向上的错误。只有在平静的、放松的、自由的状态中,它才能准确地找到那个方向。
  人类的文化也是如此。不同的文化会派生出不同的管理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派生出正确的管理学。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决定了管理学的形态。
  管理学专家们常常谈到组织文化,也常常谈到组织文化与管理技术之间的关系。亚伯拉罕?马斯洛、彼得?德鲁克、加里?德斯勒都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组织文化对于人的影响,虽然他们之间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甚至还会互相指责。更多的管理学专家却只是一味地强调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有效性,但他们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种长期有效的管理技术。
  那么,组织文化与管理技术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呢?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组织文化是正确的,那么你的管理技术就是正确的。与此相反,如果你的组织文化不正确,那么你的管理技术就没有办法用对。古人云:“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理,道理,有“道”才有理。同样地,合乎“道”的文化才是正确的文化。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是合乎“道”的文化呢?
  我把人类的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渔夫文化,另一种是园丁文化。所谓渔夫文化,也可以称为猎人文化,是一种崇尚掠夺和占有的文化。你可以用暴力的方式掠夺,也可以用欺骗的方式掠夺。对财富的掠夺和占有,形成了这种文化的最大特征。但园丁文化不一样,它崇尚培养和创造。所谓园丁,我指的是那些用培养和创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